APP下载

同化、多元、融合:民族政策的文化作用机制*

2023-08-03

关键词:种族主义移民

农 羽 青

(暨南大学 国际关系 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民族政策是针对特定民族的办法和制度,一般以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为目的。现有研究从结构性差异、移民散居①参见田烨《浅议当代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几种模式》,《学术界》,2020年第6期,第182页。、人权规范②参见威尔·金里卡、焦兵《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衰?关于多样性社会中接纳和包容的新争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19年第3期,第115页。、民主化进程③参见黄永弟《从同化到多元:印尼独立后华侨华人政策演变及其主导因素分析》,《学术探索》,2017年第4期,第33页。等内外因素来分析多元民族政策的形成,但文化分析视角较少。另外,现代多民族国家既为民族文化保留了空间,也要求各族接受官方文化,对同化、多元、融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运用。本文认为国家的文化认识论、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和文化整合力影响了民族政策的形成。

一、同化、多元、融合

(一)同化的作用和与多元的关系

弥尔顿·戈登(Milton Gordon)将同化分为文化同化、结构同化、婚姻同化、认同同化、态度接受同化、行为接受同化、公民同化④See Milton Gordon.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同化程度越高则越入乡随俗,更本地化和去“他者化”。文化同化是同化的初级阶段,包括改变行为模式和遵循当地的社会规范。⑤See Joseph Fitzpatrick.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Immigrant Assimilation,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66,Vol.1,p.5.相比之下,社会同化的程度更高,移民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坚持民族文化和不完全同化不一定是对国家统一的威胁。相反,无视结构性差异和个人意愿的强制同化容易引发反抗,因此现代多民族国家会综合运用同化和多元来实现民主和统一的平衡。在以主流民族文化作为官方文化的国家,少数民族被“文化化”和“去政治化”,民族认同被限制在文化范畴和地区层面,形成主流民族文化显性,少数民族文化隐性的局面。

习得主流文化不意味着要抛弃种族文化,而且家乡文化在移民接受新文化的过程中仍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太快从熟悉的文化环境进入到陌生的领域会出现严重的社会混乱⑥See Joseph Fitzpatrick.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Immigrant Assimilation,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66,Vol.1,p.8.。移民从同乡集体中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助于他们去适应新的环境。家乡文化是移民的心理寄托和自尊自信的源泉,甚至也是接受新文化的前提。作为文化冲击下的救命稻草和精神力量,种族文化在同化过程中反而可能会有所强化。同化和多元有不同功能和意义,可以同时存在,互为补充。

(二)多元的作用和条件

文化是某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物质、智力、情感等不同特点的总和。除了文学和艺术,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①参见联合国世界文化多样性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网址:http://www.unwcdo.com/blank1.html?introId=1.访问日期2022年2月18日。《世界人权宣言》将文化权利视为人权的一部分。“……文化之广泛传播以及为争取正义、自由与和平对人类进行之教育为维护人类尊严不可缺少的举措,亦为一切国家关切互助之精神,必须履行之神圣义务。”[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极为重视,通过了《佛罗伦萨宣言》《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等文件。

文化开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文化狭隘容易引发对立,全球四分之三的冲突与文化有关,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助于增强信任和减少矛盾。文化也是发展的动力,关于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A/C.2/70/L.59 决议确认了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②参见联合国网《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5月21日》,网址:https://www.un.org/zh/observances/cultural-diversityday.访问日期2022年2月18日。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对世界和平和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权利保护的规范相一致,不强行改变或抹杀少数民族的文化,尊重差异,摒弃强权,鼓励交流,以积极的方式来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但多元文化主义也受到一些质疑,比如认为会破坏国家统一和削弱国家的政治结构,③See John Rex.Multiculturalism in Europe and America,Nations and Nationalism,1995,Vol.1,p.243.以及会动摇主流民族的统治地位和既有的民族秩序,所以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一般需要得到主流民族的支持,并把握多元的度来实现民主和统一的平衡。加拿大在同化运动失败后实行了多元文化主义,而欧洲有较强的本土主义观念和文化优越感,④参见张金岭《欧洲文化多元主义:理念与反思》,《欧洲研究》,2012年第4期,第132页。所以出现多元文化主义在欧洲的“失败”⑤参见励轩《比较视野下的多元文化主义——以欧洲和加拿大为例》,《学术界》,2021年第12期,第172页。。因此,多元文化主义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与民族背景、民族关系和主流民族的文化观、权力观有关。

(三)文化融合的形成和对同化、多元的超越

在以同化或多元为主的国家中少数民族文化大多为亚文化,与主流民族文化有边界和地位的差别。那么少数民族文化能否从隐形中挣脱出来与主流民族文化相遇和汇合?的确,在取代主流文化和被合法化之外还有文化融合。⑥See Richard Merelman.Racial Conflict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Politics,1994,Vol.56,p.10.文化可以超越民族边界与其他文化结合,共同创造出第三种文化。在血统主义的视角下文化之间有本质的不同和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在文化融合所代表的建构主义视角下文化之间有共同的部分,即对真、善、美的普遍看法,有理解、交流和连合的基础。⑦参见严庆《羁绊与突围:关于多民族国家文化建设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12期,第5页。

文化融合是可能的,而且方式是丰富的。文化融合出现在民族交往、移民融入和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或自然发生、或主动选择、或作为整合的手段。

首先,文化融合随民族交往而自动发生。巴西的混血儿有四成,种族和文化一同混合。文化融合也出现在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的碰撞中。满、汉在交往中进行了融合。华人和马来人在通婚后形成了娘惹文化。文化随着人类的繁衍被传承扩散,最终突破了民间交流的层面而上升和凝固为地方特色。

其次,文化融合也是移民在适应中的文化调适。移民在接受同化的同时也可能会进行文化改造。美国旧金山华人将中美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在文化交汇处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⑧参见李永、顾晓莉《排拒与接纳:二战前旧金山华人社会与美国主流社会的双向调适》,《世界民族》,2021年第3期,第110页。以文化改良和选择性同化的方式来实现文化自洽和身份的跨越。移民对文化的萃取提炼融入了个人偏好,在被动适应和主动选择的过程中产生了文化融合。文化融合也不是过渡阶段的短暂现象,虽然第二第三代移民大多皈依了当地文化,①参见庄国土《关于华人文化的内涵及与族群认同的关系》,《南洋问题研究》,1999年第3期,第6页。但新移民的不断涌入延缓了同化进程②参见李安山《墨西哥华人移民的抗争与奋斗》,《华侨华人文献学刊》,2021年第1期,第5页。。外来身份和种族文化时常被唤起,移民便顺势在文化交汇处固定住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特有的文化优势。

再次,文化融合也是团结次群体的方式。一个欧洲人会说自己是“法国人”“德国人”,很少会直接说自己是“欧洲人”,高度的欧洲化还未形成。共同文化便是加强一体化和公民欧洲认同的方式③参见赵雨思《融合与冲突:多元文化的背后》,《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第8期,第18页。。文化融合比事务性合作更能加深关系。新加坡就发挥了文化的粘合作用,新加坡人的公民身份认同高于种族认同,④参见朱大伟《族群善治:新加坡国家认同建设的当下挑战》,《国别和区域研究》,2018年第2期,第88页。也很少会出现种族问题,文化融合加强了国家的凝聚力。融合比同化更宽容,比多元更亲密,能跨越种族边界形成共同体。文化融合包含了民主平等的思想,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国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家层面被代表,冲出了“失语”境地。

二、民族政策的文化作用机制

(一)政策的形成始于文化认识论

同化、多元、融合的背后有不同的文化观。同化认为文化不可通约,有单一性;多元认为文化有多样性;融合认为文化可通约、可建构。同化认为文化有边界,边界不可改变;多元认为即使文化互相独立也可以交流;融合认为文化的边界模糊,可以交融。同化认为文化之间是竞争甚至对立的关系;多元认为文化之间可以和平共处;融合认为不同文化可以形成共同体。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平等到平等,从单向征服到互相交融,从二元对立到互相通约,文化地位、文化距离、文化关系、文化融通度存在着层次差异。

同化主义、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都基于二元文化认识论。在同化的视角下文化之间是征服、对抗、冷漠或接受的关系⑤See Joseph Fitzpatrick.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in the Process of Immigrant Assimilation,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66,Vol.1,p.6.,民族之间是对立和不平等的关系。民主和平论认为和平出现在相同或相近的文明之间,不同文明会发生冲突。文明冲突论也认为冲突会沿着断层线爆发。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文明体之间的关系。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但《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却认为冷战的结束代表了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胜利。文化所代表的价值体系决定了国家的经济成就⑥参见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84页。,民风也影响了古罗马的兴衰⑦参见〔法〕查理·路易·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3,54页。。带有文化决定论和文化本质主义色彩的理论包含了文明竞争、文明对立、文明分野、文明等级的思想。

我国有不同的文化观。“和文化”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内聚力⑧参见金应忠《从“和文化”到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第19页。,不同文化可以共聚共存。“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发展与联系性视角下文化之间会互相转化,互相承继,文明形态和文化关系可变可塑。关系性认识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也指导了我国的外交实践,我国倡导文化的交流互鉴,支持合作共赢、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推动全球共治。

东西方文化观的差异反映在中美外交战略上。遏制、孤立、入侵、威慑、和平演变、极限施压、军备竞赛、经济制裁等美国外交战略包含了竞争、对立、同化的思想。而我国的东亚朝贡体系、永不称霸的承诺、人类命运共同体、伙伴关系、多边主义、“一带一路”等倡议包含了合作、共存、发展的思想。文化观是外交战略和民族政策的基石。

(二)文化观、文化影响力和文化整合力在民族政策形成中的作用

第一,文化观决定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态度。独立战争时期的黑人在美国的同化范围之外⑨See Milton Gordon.Assimilation in America:Theory and Reality,Daedalus,1961,Vol.90,p.264.。种族歧视带有对陌生文化的认知偏见和不可通约的潜在观念。而李光耀认为文化有共通性,仁爱、谦卑、正义是不同宗教都崇尚的美德。我国也提出“和而不同”“多元一体”,倡导文化的和谐共处。文化观决定了国家对少数群体的包容度和文化处理模式。

第二,文化影响力是决定同化的重要因素。霸权地位增强了美国文化的吸引力,美国也向外传达了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同为盎格鲁分支,加拿大英裔对法裔的同化却没有那么成功,建国伊始双方便存在地位之争,二者在宗教、语言、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法裔的文化存在感和认同感较强,削弱了英裔的同化力。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实力、国家地位、民族关系、文化内涵和宣传力度有关。既有文化传播,也有文化对冲。如果主流民族的文化不被接受便难以进行同化。

第三,文化整合力和整合意愿决定了整合效果。民族关系是否和谐是考察社会整合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①参见关凯《民族关系的社会整合与民族政策的类型——民族政策国际经验分析(上)》,《西北民族研究》,2003 年第2期,第118页。。如果国家原本就有结构性的民族矛盾,而且整合意愿低下,方式粗暴,能力不足,那么在外部势力的干预下便容易出现民族分裂。埃塞俄比亚的分离运动和泰国南部的动乱都始于民族矛盾,且国家缺乏相应的治理能力。所以文化整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没有严重的民族历史问题、民族关系较为和谐、没有外部干预、国家有整合的意愿和能力等。

三种因素的作用机制为:如果主流文化的地位较高且影响力较大,则同化方式较为突出。若有反对同化的少数民族,则主流文化的影响力被削弱,转向多元文化。如果没有严重的民族问题,且多数民族的文化权力较为克制,整合力较强,那么有文化融合的可能。这三种情况分别在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中出现。

三、美、加、新民族政策的形成

(一)美国:主流文化影响力下的自然同化

1.美国化

美国在一战期间实行了盎格鲁化(Angloconformity)的移民政策。移民被催促学英语、申请入籍、买战争债券。这股战时的爱国主义狂热加重了同化的“攻击性”。1952年的《麦卡伦-沃尔特法》又再次确认了盎格鲁化②See Milton Gordon.Assimilation in America:Theory and Reality,Daedalus,1961,Vol.90,pp.268-270.。但同时,全球霸权地位的确立增强了美国文化的吸引力,移民政策逐渐开放,从强制同化转向了自然同化。盎格鲁—新教文化及其创建的政治自由和经济机会把移民吸引到美国③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36页。。移民也会主动地学习美国文化和融入美国社会。美国化反映了文化影响力和同化力之间的密切联系。

但美国不只有美国化,还有融合性质的熔炉化。美国是所有民族组成的新人种、新宗教、新国家④See Ralph Waldo Emerson,Stuart Sherman(Intro).Essays and Poems,New York:Harcourt Brace,1921,p.xxxiv.。美国文化也早已不是纯粹的盎格鲁文化,而是在中世纪熔炉中诞生的有机体。熔炉模式在美国文化的发展中延续,差异的美国化是以同化为主的融合,是文化影响力和民主精神的结合。移民对美国文化的反向建构削弱了同化的单向控制,形成温和的自然同化。同化与融合的混合是基于美国的文化实力和文化自信,美国什么都能吸收,什么都能为美国的国族性做贡献。⑤See Oscar Handlin.Immigration as a Factor in American History,Englewood:Prentice Hall,1959,p.146.文化影响力的强大使美国变得开放。

2.美国化的主导力量

西进运动时期到美国来的移民主要是劳工,移民聚居地也大多是贫民窟,种族身份和同化程度低是移民落后的标志,也被视为是落后的原因,因此同化中的改造带有一定的种族歧视,包含了不平等的种族关系。另外,美国化程度很高的二代移民开始与种族文化疏远,文化的代际分歧使同化和多元的关系变得紧张,在老移民看来同化会吞噬种族文化和破坏亲情关系。

移民的种族意识开始觉醒,在美国民权运动爆发之际发动了“族群文化保卫战”,提出反白人至上、种族平等、社会多样性等主张,种族矛盾开始激化。70年代的多元文化运动对同化正式发起了挑战,对美国的自由民主和种族平等提出了质疑。但挑战没有成功,1981年民族研究法案届满,民族复兴运动结束。美国化已不可逆,移民无法撼动主流文化的地位。

从强制同化、自然同化、多元文化运动的失败再到如今的民粹主义,美国白人始终掌握着主导权,美国主流文化的地位没有改变,最终形成同化为主、多元为辅的局面。

(二)加拿大:文化影响力有限下的多元文化主义

1.多元文化主义

1971年特鲁多首相在下议院提出多元文化主义,政府将帮助移民学习至少一门官方语言,并帮助所有文化团体克服文化障碍。①See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Canada Parliament House of Commons Debates,8 October,1971.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既保护少数种族的文化权利,也推动他们融入,是多元和同化的结合。多元文化主义支持文化自由、文化平等、文化交流,引导文化关系的健康发展。提出后,魁北克法裔的独立活动有所减少,体现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整合优势。

多元文化主义不断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1982年的宪法强调了对多元文化遗产和土著权利的保护②See Government of Canada.Constitution Act,1982.网址:https://caid.ca/ConstAct010208.pdf.访问日期2022年2月27日。。1988 年的《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法》规定所有人都有参与社会的权利和保留、加强、分享种族文化的自由③See Government of Canada.Canadian Multiculturalism Act, 1988.网址:https://laws-lois.justice.gc.ca/eng/acts/C-18.7/page-1.html.访问日期2022年2月28日。。政府通过设立基金会和加强机构的回应性来促进文化平等,并积极在国内外宣传消除种族歧视。多元文化主义的制度化发展与美国的自由放任形成对比,文化多样性得到了法律制度的保障。

加拿大没有法、德那么强烈的本族观念,自由主义和种族平等的思想较为深入,有贯彻多元文化主义的条件和土壤。虽然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不及美国,但加拿大发挥了多样性的优势,以多元文化主义来塑造国家特性和进行民族整合,少数种族的文化权利和国家利益都得到了实现。实行多元文化主义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加拿大认为种族平等和文化民主不会影响国家统一,也不会招致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④See Rod Mickleburgh.Harper Defends Canadian Diversity.网址: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national/harper-de‐fends-canadian-divrsity/article711236/.访问日期2022年2月28日。开放的文化观、制度化的整合手段和一定的文化防御能力是实行多元文化主义的基础。

2.多元文化主义的整合作用

法国先于英国在圣劳伦斯河畔建立了定居点,但英国在七年战争后占领了加拿大,英裔和法裔便对魁北克展开争夺。对法裔的同化失败后,《魁北克法案》确立了法国民法的地位,但法裔仍试图独立。1976年魁北克人党在赢得魁北克省大选后开始策划独立公投。在1980 年的公投中有40.44%的人支持独立,到了1995年有49.42%的人支持独立。1998年最高法院宣布魁北克无权单方面宣布独立。2000年的《清晰法》对独立公投进行了限制,包括需达到绝对多数,只有联邦议会有权决定公投的性质和是否达到绝对多数,以及要经过联邦和省三分之二的同意。

除此之外,独特的民族地位和包容性的民族政策也有助于消除魁北克的独立意识。魁北克在教育、医疗、司法、税收和移民政策上有很大的自主权⑤参见沈本秋《多民族与多族群国家整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以英国、印度、马来西亚为例》,《世界民族》,2020 年第1期,第4页。,对加拿大有一定的依赖。多元文化主义的尊重、扶持、宽容也有助于提升少数种族对加拿大的认同。

(三)新加坡:文化整合力下的文化融合

1.社群主义

新加坡华人比美国白人和加拿大英裔的比重高,但新加坡没有直接将华人文化定为国族文化,殖民历史使新加坡尽量避免种族地位的不平等。在英国殖民期间,新加坡被“分而治之”,华人受到打压,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种族平等也因此而联系了起来。新加坡获得自治后与马来西亚合并,但马来西亚主张的马来人优先与种族平等相冲突。与马来西亚分离后李光耀提出要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国家,不论种族、语言、文化、宗教如何都团结一致。⑥参见刘宏《当代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及其动力与特征——新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年第4期,第15页。多元化和向心力都为新加坡所重视,超越种族差异的公民化建构和文化融合是新加坡增强凝聚力的方式。

新加坡通过扶持弱小来缩小种族差距和实现社会公平。马来语被定为国语,经济和教育水平较低的马来人受到了照顾。①参见黄松赞《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3页。少数种族在集选区有代表权,政治参与受到了保护。政府还设立了全国种族与宗教和谐常务委员会和种族和谐日,以更好地维护种族关系。1989 年颁布的《维护宗教和谐法》强调尊重他人的信仰自由②See Daniel Goh.Diversity and Nation-Building in Singapore,Global Centre for Pluralism,2017,p.16.。2003年政府发表《宗教和谐声明》,倡导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存。③参见覃敏健、黄骏《多元文化互动与新加坡的“和谐社会”建设》,《世界民族》,2009年第6期,第6页。和加拿大一样新加坡明确了国家的种族多元性,且更进一步,在20 世纪90 年代从多元种族主义转向了社群主义,④See Daniel Goh.Diversity and Nation-Building in Singapore,Global Centre for Pluralism,2017,p.8.以集体性来淡化种族性,以东方的整体性来中和西方的个体性。少数种族的主体地位和种族关系也得到了巩固和增强。

2.文化融合的凝聚作用

对小国寡民的新加坡而言,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格外重要,所以新加坡试图从文化和情感上建立更紧密的种族关系。

首先,新加坡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融合。化零为整,将儒家文化、马来文化与印度文化合并为东方文化,并在市政、商业、教育、法律等方面学习西方文化。对东西方文化各取所长,形成“狮身鱼尾”的国族文化。新加坡对民族文化“去权力化”“去政治化”“去中心化”,并视为重要的精神财富。

其次,新加坡从儒家文化提炼出共同的道德规范。除了提倡儒家八德,《共同价值观白皮书》还提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道德准则。以修身齐家的传统美德来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

再次,新加坡鼓励族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种族融合政策对楼栋和邻区的种族比例进行了限制⑤See Daniel Goh.Diversity and Nation-Building in Singapore,Global Centre for Pluralism,2017,p.16.,鼓励各族比邻而居、睦邻相望,以混居来促进种族之间的社会交往。社区中心也在国庆和民族节日上举办文化交流活动⑥See Daniel Goh.Diversity and Nation-Building in Singapore,Global Centre for Pluralism,2017,p.9.,以文化为纽带来拉近种族之间的距离。

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是塑造国家精神和扩大影响力的方式。“亚洲价值观”将民族特色和区域文化合而为一,形成有地区影响力的国家标志。中西合璧也推动了文化的普遍化和特色模式的形成。社群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communitar‐ian multiculturalism)将儒家的家国思想和西方的人权观念进行了结合。个体与集体和国际性与民族性在文化的调和、联合、融合中实现了统一。

四、他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一,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软实力的构建经验,通过完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来加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2]432。我国需总结经验和找到适合的表达方式,“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2]433。我国需完善对外宣传策略,“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2]433“……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2]432。全面提升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生动和更易理解,以此来增强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第二,我国可借鉴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制度化经验,通过加强我国的“一国两制”来推动两岸发展。“一国两制”也经历了从理念、政策到法律的制度化过程。1982 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我国将“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在不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也在不断落实。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来保障国家安全和巩固两岸关系。我国坚持“一国”原则,尊重“两制”差异,以制度化建设来维护中央权威和加强特别行政区的国家认同。

第三,我国可以借鉴新加坡国族文化的建构经验,以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3]。我国鼓励文化的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4]。交流能推动文明的进步,“……(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5]。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并行不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以交流互鉴来实现文化大同。

猜你喜欢

种族主义移民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新写意主义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论美国基于种族的“肯定性行动”
近光灯主义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跟踪导练(一)3
签证移民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