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路:曾经的青岛“报业街”

2023-08-02崔群

走向世界 2023年27期
关键词:青岛报纸德国

崔群

中山路是青岛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承载着青岛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她不仅是青岛最早的商业街,也曾经是青岛的“报业街”。青岛的新闻报刊事业从无到有,一度达到繁荣鼎盛,对城市文化的形成及民众思想的启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青岛开埠后,德国人为了传播福音,于1902年在青岛建立了第一个现代专业印刷厂——天主教印刷所,使用德国机械印刷教会书籍和宣传品。随后,即墨人徐敬兴的鸿顺公印刷所、广东人陈乃昭的宜金印务局等国人开办的印刷机构相继出现。同时,德国人带来了最新的电报技术,建立起青岛现代通信系统,这些都为青岛早期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中山路作为青岛早期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成为报馆首选驻地。先后落户于此的报纸有《德国亚细亚报》《青岛最新消息报》《胶州报》《青岛新报》《大青岛报》等,位于中山路的贝格学生公寓大楼成为青岛早期报馆的集中办公地点,老青岛有句口头禅:“天主教堂的钟声天天响,中山路上的新闻天天抢。”

《青岛官报》《胶州报》“双报”鼎立

《德国亚细亚报》是青岛历史上第一份现代报纸,标志着青岛早期报业的开端。据史料记载,1897年11月21日即“胶州湾事件”一周之后,登陆青岛的德国人就创办了第一家德文报纸——《德国亚细亚报》,向柏林报告青岛的情况。1898年,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第二册记载:“德人既据胶州,去年11月21日,在该地倡设一报馆,题名曰《德国亚细亚报》。该报之报面印出‘W J R三字,盖系显德鹫画爪痕地,即永归德领之意”。

中国境内第一份中德双语报纸《青岛官报》创刊于1900年7月7日,为当时德国胶澳政府官方报纸。作为官报,《青岛官报》得到了德国胶澳政府的有力支持,直到1914年德国战败失去青岛才停止出版,前后发行长达14年之久。1898年11月21日,为了巩固胶澳殖民地的统治,扩大殖民地的影响,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与华人社会沟通,德国殖民者创办发行了《德属胶州官报》,创刊初为每逢周六出版一期。1900年7月7日更名为《青岛官报》,1908年改为每星期五出版,1911年2月该报又改名为《胶澳官报》,版式也有所改变。

《胶澳发展备忘录》对《青岛官报》曾做过这样的记载,“创办了一份用德文和中文公布所有较重要命令和通告的官报,有助于中国民众进一步接近德国当局。”这表明《青岛官报》作为德国殖民当局对华人进行“思想感化”的御用喉舌,目的在于更好的管理和笼络当地的中国民众。《青岛官报》发行遍及全德境内,主要是向德国政府以及德国境内民众宣传胶澳政府在青岛殖民地的业绩,以获取德国政府和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便于远在欧洲的德国群众了解他们在中国的殖民地,吸引他们来华发展。

《青岛官报》主要是刊发各种法令、法规、市政建设、人事任免、政务活动、船舶消息、天气报告以及各类告示告白等。其文稿多为德文,只有在刊登需要华人知晓的布告、通知、告白之类时才用德文、中文对照刊出。每页八开,德文部分横排,中文部分通用文言文,竖排,后来加入了顿点以作断句,在排版方面采用直线分栏排版格式,由上到下,从左到右,保留着中文书写格式,这一版式成为后来山东半岛地区华文报纸的范式。

作为一份官方报纸,《青岛官报》对于政府工作、各种会议、公共信息记述非常详尽,甚至做到了对重大政府会议有闻必录。同时为服务德国胶澳政府发展青岛商业的需要,《青岛官报》也承载着重要的商业信息服务功能,因此土地竞价、商品招标等信息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并采用德文或双语形式刊发,“天气记录”“交通运输信息表”“物价表”等栏目也在《青岛官报》上占有一定的分量,并采用表格形式一目了然。对天气记录尤为详尽,与现代的天气预报不同,该栏目是对上一周天气情况的详细记录,分为温度、气压、风云、降水几类,在各项下又包括若干小项,如温度一栏又分为干温、湿温、气温、最大值、最小值等项,如此精细的气象记录不仅在同时代的报纸中独树一帆,而且也为后世研究这一时期的青岛气象提供了准确详实的史料。

《青岛官报》是青岛近代史上出现最早的较为完善的报纸,对青岛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之后青岛陆续出现的报纸,如《胶州报》《胶州官报》《青岛新报》《山东汇报》等都或多或少的受其影响。《青岛官报》几乎贯穿了德国在青岛的整个殖民统治,记录了德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各种法令、法规、市政建设、人事任免、政务活动、船舶消息、天气报告以及各类告示等,成为研究那一时期历史的重要依据。

1906年,德国人在青岛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纸《德华日报》,这也是青岛历史上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报纸。从这份报纸的名字“德华”二字来看,与德国人之前在青岛创办的两份报纸相比较,《德华日报》的名字较为温和,霸悍之气大为减弱,可以看出德国殖民当局在姿态所变现出来的“睦谊”之意。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德华日报》停刊。1911年9月,英國著名的报纸《泰晤士报》开始在青岛发行,这是在青岛发行最早的境外英文报纸,1937年9月30日,《泰晤士报》发表袒护日本侵略者的言论,次日引发青岛报业职工罢工抗议,《泰晤士报》因此停刊。

1901年创办的《胶州报》是华人在青岛最早创办的中文报纸,也是山东省出版最早的中文报纸。每周二出版,内容分为告白、上谕、论说、北京新闻、电报、谕旨、各国新闻、各省新闻、德国新闻、山东新闻和专件等几个部分。报头设计初为简单的中德双语“胶州报”三字,后加入德国国旗和清政府的龙旗相互交织的图案作为补充,1907年停办。

《民國日报》宣扬“以宣传党义为主旨”,该报是国民党接管青岛后第一张由国民党市党部创办的机关报。社址在中山路58号,社长是青岛市党部宣传部长杨兴勤。1932年因为刊登《韩国不亡义士李霍索炸日皇未遂》一文,在日本的要求下被迫停刊。《青岛平民白话报》是专门面向平民阶层的报纸,该报的发刊启示写道:“本报以灌输平民常识、宣传社会教育、促进青岛市政之精神、唤起同胞爱国之思想为宗旨。”报纸除了报道国内外要闻,更加关注平民身边发生的事件,将视角和触觉伸到市民生活中去。语言平实,反映平民日常生活。发刊于1929年的《正报》以发表政论见长,该报每期头版必刊登社论或社评等,监督政府、抨击弊政,为国民党政府建言献策。该报每日二张,内容丰富,除每日的社论外,还及时报道国际国内和本市新闻,设有副刊《消闲世界》,内容涉及小说、诗歌、随笔等,形式活泼多样。

这一时期的报纸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首先,报纸的商业色彩更为浓厚。广告成为报纸非常重要的内容,许多报纸都设有广告专版,《正报》甚至开辟第一版用来刊登广告。广告宣传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市民的生活指南,引导市民消费、引领时尚。翻阅这一时期的青岛各类报纸,“西洋化”的娱乐方式如电影、赛马、跳舞等在报纸的广告栏中大量宣传。尤其是30年代,山东大戏院、明星大戏院、福禄寿大戏院等纷纷借助报纸大力宣传,每换新片都做详细生动的介绍以吸引观众。电影在市民中的受欢迎程度从广告的版面设计和篇幅上明显可见。1924年《大青岛报》第四版刊登了一则中国大舞台电影院做的电影广告,广告仅有片名和简单的两句说明性文字。到30年代,电影广告不仅占据了报纸版面的醒目显要位置,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影片的图片更是引人入胜。《正报》刊登的电影《红玫瑰》的广告语写到:“今日开映法国革命历史剑侠艳情伟大巨片,有飞腾的剑术、有热烈的艳情、有惊险的情节、有伟大的场景、来无影、去无踪、极奥妙之能事。”琳琅满目的生活消费品如香烟、化妆品、衣服等的广告展现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消费观念。

其次,报纸承载的新闻信息更为宏观。这一时期青岛报纸的新闻已不仅仅关注青岛本地或者青岛周围,而是把眼光投向了更广阔的世界,通过报纸,读者可以了解到大量反映当时全国以及各地的新闻。以政论而著称的《正报》日发行量达到3000份,超过其它类型的报纸,可见市民对这份报纸的偏爱和对政治的关注。该报纸每期开辟头版头条刊登社评。社评的内容涉及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如1928年11月27日刊登的《日人又高唱瓜分中国》,文章从研究日本国内发表《中国瓜分与英美日》一文开始,分析日本的对外政策,言辞激烈地痛斥日本瓜分中国之论调,最后向政府进言“抑将须为充分之准备,以防日人实际上之强暴乎。”《青岛时报》这一时期也刊登了大量的社评,其内容涉及国家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

第三,报纸的娱乐教育功能加强,副刊大量兴起。副刊以特殊的方式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先进思想,是读者深入了解外界重要变动的窗口,传播各类知识的课堂。20世纪20、30年代青岛的报纸纷纷设立副刊,成为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部分。如《正报》辟有《消闲世界》;《青岛日报》辟有《汇泉峡》;《青岛时报》的副刊更是丰富多彩,由最初的《藉光》《青光》,到后来的《更生》,除此之外还设置了普及科学、启发民众的《法学周刊》《体育》《医学周刊》《民教周刊》等;《青岛平民报》辟有《平民乐园》。这些副刊的内容有演绎市民生活、追溯历史的小说,有抒发情怀的诗歌、有酌议国事的随笔、杂文等,融知识性、趣味性、文艺性于一体,给读者以健康向上的内容,发挥了积极的文化导向作用。很多报纸副刊因此扬名,创办于1935年的《青岛民报》因约老舍、洪深、王统照等12位文学名家联合推出文学周刊《避暑录话》,大受读者好评,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段佳话。《青岛新民报》则因为连载王度庐的系列武侠小说风靡青岛,有一记录道:“甚至不识字的家庭妇女也每日请人念当日之《宝剑金钗一记》,否则寝食不甘”。《正报》完全是自负盈亏的纯商业报纸,它以创办副刊、刊载通俗小说来吸引读者,维持销路,实现报社的正常运转,成为20世纪30年代青岛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近代青岛报业的发展推动了青岛城市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教育兴盛、报业繁荣、文艺荟萃、名人云集,20世纪30年代青岛成为中国仅次于北京、上海和重庆的文化中心城市之一,为后来的城市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Zhongshan Road epitomizes Qingdaos century-old history and carries the historical mem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Qingdao. Not only is it the earliest commercial street in Qingdao, but it was also the “Newspaper Street” of Qingdao. Qingdaos press and newspaper business was once prosperous from scratch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itys culture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peoples minds.

As the busiest commercial street in the early days of Qingdao, Zhongshan Road became the prime location for newspaper houses. Newspapers settled here include German Asiatic Daily, Qingdao Latest News, Jiaozhou N e w s p a p e r, Ts i n g t a u S i n Pa o, D a Qingdao Newspaper , etc. The Berger Student Apar tment building on Zhongshan Road was the central place for the early newspapers in Qingdao. There was a pet phrase in old Qingdao, “The bell of the church rings every day, and the news on Zhongshan Road rushes all the way” ...

猜你喜欢

青岛报纸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报纸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德国弃煤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