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归来,弘扬伟大
2023-08-02王仲昀
2019年10月1日,抗美援朝老兵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历时两年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距今70年前的那个夏天,成为很多人的人生转折点。许许多多“最可爱的人”经历炮火与生死考验,陆续启程回国。从那时起,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奔赴四方,辗转祖国各地,在不同的领域和岗位上继续奉献,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身体力行,持续践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3年7月中旬,《新民周刊》记者在上海采访了三位参与过抗美援朝的老英雄或后人。如今仍然健在的老英雄们大多年过九旬,青丝早已变白发,行动远不如当年利索。可是每当回忆起70多年前的情景,他们依旧目光如炬。跟随着他们的讲述,一段志愿军归国后继续投身祖国建设的历史也缓缓铺开。
炮火岁月,迅速成长
2022年8月16日,海军上海基地原副参谋长鲍奇在上海因心力衰竭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9岁。近日,鲍奇的儿子鲍一江接受《新民周刊》采访,向记者回忆了自己父亲生前的军旅往事。
1941年,正在上海读中学的鲍奇,在学校老师的动员下,决心北上参军,保家卫国。鲍奇从吴淞口出发,被人带上了一艘乌篷船。下船后,又有接应的同志将他领到下一个接应地点。到了一看,发现自己好几个同学都在那边,“你也参加了抗日!”几个热血青年相视一笑。就这样,17岁的鲍奇加入了当时的东南警卫团,开始了自己的军人生涯。
历经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鲍奇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奔赴朝鲜战场。鲍奇当时作为第九兵团司令部机要股长,负责将一道道作战命令从指挥中枢及时传达到作战一线。
第九兵团坐火车先到山东曲阜,后至沈阳,最后在当年11月悄悄地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长津湖地区。很快,志愿军战士就迎来了50年一遇的寒冬考验。那一年11月27日,长津湖大雪纷飞,气温骤降至零下40摄氏度。一片酷寒中,美军主力部队闯入了志愿军伏击圈。据鲍奇日后回忆:“当时,我们入朝时间紧,战士们身上只穿着从南方带去的薄棉衣,那是真冷啊!有的人用手搓搓耳朵取暖,没想到就这么一搓,耳朵就掉了。许多战士被冻伤,甚至冻死……”
就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鲍奇所在的志愿军第9兵团,与装备着最现代化武器的美军第十军展开激战,并取得了胜利。
差不多在长津湖战役的同一时期,另一位来自上海的年轻人冯国权,经受了半年预科训练,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参加完体检,即将去往当时的济南市第五航空学校。
此前,高中毕业的冯国权,加入了上海市地下学联,秘密参军。他于1950年2月,和五位同学一起来到了位于杭州笕桥机场的空军预科中队。到了部队,眼前简陋的条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机场刚刚经历过轰炸,没有一块玻璃窗是好的,寒风就这样直挺挺地呼啸着灌入室内。
在济南的航空学校学习数月后,21岁的冯国权回到了杭州。一开始,他给苏联派来的机械师当助手。由于在当时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用了一年时间,冯国权成长为机械师。1952年,他和当时志愿军空军第十二师的战友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冯国权作为机务组工程师,驻扎在丹东机场,保障志愿军的战机能够正常起飞,同时做好维护。当时他和战友日夜奋战在丹东零下30摄氏度的露天机堡内,为飞行员准备良好的飞行条件。“我们要求是故障不上天,故障不过夜!把飞机准备得好好的,飞得快!瞄得准!”
97岁的海军上海基地原参谋长、新四军老战士鲍奇在“红色印记”展馆给“红领巾”讲红色历史故事。摄影/杨建正
今年已经93岁的冯国权,说起话来依然声音洪亮。他向本刊记者介绍:“当时全国的空军几乎都去了朝鲜,一般驻兵前线数月后就可以返回,但我们部队自战争中期赴朝,一直坚守着,直至战争结束。我们团在短短一年里就打下了美国敌机47架,荣立集体(团)的二等功。”
同样在1952年,临近年底时,20岁的上海战士吴荣德也跟随部队抵达长春。当时参军不过一年的吴荣德作为坦克兵,跟战友在长春待命。据他回忆,和他一道的共有两个团的战士,其中一半去到朝鲜前线,另一半包括自己在内的则留守长春。将近半年后,停战协定签署的消息传来,吴荣德便跟随部队离开东北,前往广州,担任坦克兵助教。
这一年,对鲍奇来说还发生了一件光荣的大事:他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优秀代表参加了归国报告团,于北京天安门观礼,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副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后来,鲍奇还以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华东代表的身份,赴安徽作报告,受到了热烈欢迎。
天南海北,继续奉献
抗美援朝胜利回国后,年轻的志愿军战士的人生也纷纷迈向新阶段。
1952年底,作为陶勇司令员(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團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委,1952年11月回国后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的秘书,鲍奇陪同陶勇从朝鲜回上海,到华东海军工作。
不过鲍奇的军旅生涯至此尚未结束。1955年,解放一江三岛战役打响,当时他在总指挥张爱萍将军身边做机要。当张爱萍将军得知鲍奇的儿子刚出生,就问孩子名字是否取好,鲍奇表示还没起呢。张爱萍将军说:“我帮你起一个吧,我们刚解放了一江三岛,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就叫鲍一江!”
志愿军空军老战士冯国权,今年已经93岁。摄影/王仲昀
吴荣德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摄影/王哲
后来鲍奇进入东海舰队,参与部队建设,还曾换防至福建平潭岛,一直到1977年才回到当时东海舰队在宁波的司令部工作。在鲍一江的记忆里,自己少年时代与父亲见面次数并不多,只是偶尔父亲回到上海开会,大家才能见上一面。
根据鲍一江的讲述,鲍奇为了亲自参与人民海军的壮大发展,见证水面舰艇的升级换代,在自己53岁那一年,回到东海舰队上海基地,担任了基地副参谋长。改革开放后,鲍奇又分管东海舰队和海军上海基地的生产经营工作,任东海舰队华东经济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直到1985年从部队离休。
如果说戎马生涯是鲍奇的前半生,那么从事部队建设和生产经营则是他的后半生。在海军上海基地从事后勤管理和生产经营工作时,鲍奇参与创办了海虹实业的前身——上海海虹实业总公司。他与职工一起艰苦创业、不懈奋斗,为公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努力,海虹实业逐步成为了具有海军特色、以航运为主业的多种经营方式的现代化国有企业。
从战争时期的战士,到和平年代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种身份上的转换,在儿子眼里,鲍奇“适应得非常好”。“从军人战士,到后来海虹实业抓生产经营,无论到哪,我父亲总是全情投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鲍一江说道。
和鲍奇不同,抗美援朝凯旋后,冯国权没过多久便离开部队,投身于地方建设。1954年10月,他从部队转业,到当时的桐乡县政府民政科任职。冯国权向记者回忆,桐乡这一去,就是整整27年,直到1981年自己才回到家乡上海。27年时间里,他在诸多部门和岗位上都有过工作经历。从农村农业生产,到国营工厂,再到工人文化宫,冯国权都留下了奉献的印记。
在人才相对匮乏的年代,冯国权认为“哪里需要自己,自己就应该去往哪里”。关于这一点,吴荣德深以为然。在部队时他是坦克兵,负责操纵坦克;从部队转业回到上海后,他多年一直从事和汽车相关的工作。他开过出租车,在长途大巴上做过安全员。有时司机人手不够,吴荣德也会帮忙。上世纪60年代,长途大巴在路上总是会抛锚,他还要检修车辆。吴荣德告诉记者,直到80年代以后,“日子终于好起来了”。
和平年代,弘扬伟大
英雄们总会老去,但即便两鬓斑白,他们依然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继续传播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鲍奇光荣离休后,一直关心军队建设、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成长这些大事。据鲍一江介绍,父亲先后成为了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和上海市百名将军活动中心的成员。这些年,鲍奇多次去学校、到社区、赴企业,通过宣讲战斗故事,回忆峥嵘往事,传播红色基因。
三位老人收到手绢后,70年间一直都没舍得使用。虽然手绢已有淡黄色的岁月痕迹,但看上去都保存得很好。同样被保存很好的还有那份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1年3月14日,“红色印记”上海市青少年党史教育校园行活动在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当天,鲍奇特地赶来参加活动。尽管走路需要有人搀扶,但鲍奇依然一身正装,胸前挂上了三四排整齐的功勋章,闪闪发光。少先队员手捧鲜花,充满敬意地献给老英雄,整齐地敬礼。
那一天,已经98岁高龄的鲍奇,激动地对在座青少年说:“同学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好好学习,努力奋斗!”
听了鲍奇将军的寄语,当场有第一次参加党史教育系列活动的少先队员表示,看到鲍奇爷爷为祖国付出了这么多,非常敬佩。“正因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有了我们幸福的生活。这堂开学第一课意义非凡。”
“父亲通常会从自己战争年代的故事开始讲述,他会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当年我们的条件是多么艰苦。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人的意志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实现了在战争和磨难中自我成长。”在鲍一江看来,父亲想借此告诉人们,信仰无比重要,和平年代更是如此。
正如鲍奇在“十八条”做人做事准则中所言:“胜利、顺利的时候就要想着困难的到来,一旦困难来临要沉着气,不要伤心、灰心,要冲过去。”
2020年9月,时任上海市委主要领导登门看望了鲍奇。据鲍一江回忆,在鲍奇家的茶几上,一行人注意到了一份手写的文书。这便是鲍奇一直践行的“十八条”做人做事准则。这是鲍奇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对自己和家人的多年来一贯的要求。
鲍一江告诉记者,父亲晚年依然努力地参加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别人邀请他,他只要身体允许,走得动路,都不会拒绝。有一天,90多岁的他一共参加了4场活动。”
鲍奇生前所居住的凉城新村街道负责人曾表示,鲍奇老人的故事和精神,是社区学习的榜样,也是激励他们做好社区工作的动力。社区这些年来关心爱护这些老同志,更好地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知道他们的故事,使社区工作更贴近百姓,增加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在冯国权居住的徐汇区天平街道,发起了“天平德育圈”项目,这是一个由街道党工委发起的关爱未成年人的区域性德育工作联盟,近年来组织了系列活动,让这位志愿军空军老战士有机会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2020年,全国纪念抗美援朝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冯国权与建襄小学少先队代表——王承小队的8位同学进行了充分交流。在同学们的记忆里,那天冯国权身上挂满勋章,红光满面,精神饱满。
从那时至今,老战士与红领巾们一直通过书信往来。
冯国权曾在给建襄小学学生代表的回信中写道:“你们都是好学生,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将要落在你们身上,大家知道落后要挨打,不学技术不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练好身体、学好本领。现在还小,要打好基础,少玩手机,少看无用的书,保护好眼睛,带着问題多接触科技玩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回忆自己或父亲抗美援朝归国后的人生时,三位采访对象不约而同地向《新民周刊》记者展示了一样物件——一块微微泛黄的米白色手绢。三块手绢大小不一,但都印有相同的文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
三位老人收到手绢后,70年间一直都没舍得使用。虽然手绢已有淡黄色的岁月痕迹,但看上去都保存得很好。同样被保存很好的还有那份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归来后的漫长人生里,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践行这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