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通往太空的“特殊基地”
2023-08-02大科技
大科技
全世界驻扎在南极的科考站有 100多个,其中多数都坐落在南极大陆的边缘。所有的考察站中,美国的麦克默多站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有机场,有酒吧,有楼房等,设施十分齐全,是美国的综合后勤支援基地。这里最多可容纳2000多人,但多数科学家都不在这儿过冬,冬季只有200多人。其他的考察站,包括我們的长城科学考察站,一般夏季有100人左右,而冬季只有十几个人。
那么,南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先从食物说起。
正如你所知道的,南极是不可能给人类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的,所以这里的生活用品几乎全靠外援。每个国家都会选择在气候相对较好的夏季利用飞机和破冰船给本国考察站提供食物和其他各种生活用品,所有的食物都是罐装、听装、干货和预先包装好的,如脱水蔬菜、饮料等。由于各个国家的饮食习惯不同,每个考察站的食材也有很大差别。欧美国家的主食以面包粉为主,而亚洲国家,像中国、日本、韩国则是米、面都有。我国的考察站还为驻站人员准备了速冻饺子、包子、馄饨等。干菜包括木耳、黄花菜。一旦补给船或者飞机离开,他们就要靠自己解决可能会出现的所有问题。
因为冬天的南极几乎无人进出,所以这里是与世隔绝的。像坐落在南极中心地区的法国与意大利联合开设的康宏站,从每年2月份开始,全站就全面封闭了,研究人员直到9月中旬才可能离开那里。
为了能够安全过冬,各国考察站的人员想尽了方法来保存食物:我国的队员为了延长鸡蛋保存期限,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倒蛋”,即将鸡蛋箱翻转过来,以防止蛋黄粘壳变坏;俄罗斯站的人员则在温室里种了蔬菜来充实菜单——虽然产量不多,但仍可提供一些新鲜蔬菜,这在南极可是十分珍贵的。
温室培育蔬菜?没错,极冷的南极考察站内部还是很温暖的,而这都是发电站的功劳。每一个考察站都是一个小型的城镇,需要完全依靠自身的发电设备来提供所有的能量。可以说,南极的电力是这里的“生命之光”,因为融化冰雪、房间取暖、培育蔬菜都离不开电能。没了电能,考察站就会陷入真正的黑暗。
为了避免出现断电的情况,每个考察站都配有多台发电设备(一般有三四台),它们会轮流发电,这样的做法比较安全,也利于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考察站都有发电机,南极沿海地区的一些只在夏季运作的考察站就没有发电机,给这里供电的是太阳能电池板。不过,冬天这些考察站就完全关闭了。
如此说来,考察队员的生活不就和我们过冬时的状态差不多吗?其实,即使有了电,南极生活也是异常艰难的。稍不留神,就可能出事故。当然,也正是因为南极环境异常艰苦,与世隔绝,才使它成了去往太空的一个训练基地。
俄罗斯的东方站是最靠近南极点的一个考察站,海拔3600米。这里不仅是世界上具有最低气温纪录的地方(曾有过约-90℃的最低温纪录),含氧量还超低,与其他大陆海拔5600米处的含氧量差不多。研究人员适应这里的环境需要几个星期,甚至两个月。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研究人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头晕眼花、食欲不振、呕吐、血压急升、失眠、关节与肌肉疼痛等都会不请自来。一个人来东方站“折腾”一回,体重可减十几千克。
虽然其他考察站不像东方站那样靠近南极点,但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研究人员同样经历着多重“创伤”,不仅身体,心理上也会备受煎熬,而许多心理上的变化都与监禁、隔离、感官剥夺这些南极特殊环境相关。可以说,在南极生活的人与未来去火星的人一样孤单,而且,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为-55℃,这与一些南极考察站外部极端温度很接近,因此,在南极我们同样可以完成对太空环境的一些模拟,来考察未来太空生活对人体的影响。
那么,在南极,可以得到哪些与太空类似的体验呢?有很多,比如,南极的极夜和极昼导致的不规则睡眠;长期不运动造成的心血管压力的增加;还有缺乏阳光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类似情况在太空都会发生。
你可能会想,有了电的支持,南极的生活便不再单调了吧?因为研究员可以通过阅读外界信息、与外界交流来让自己不再孤单,可是,实际情况并没那么简单,极夜那漫长的寒冷和黑暗真是无边无际,让人感到没有尽头。与亲友的通信更是提醒考察队员们,其实他们是在远离家乡的“不毛之地”,这样队员们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变得郁郁寡欢,思念家乡和亲人——显然在太空待久了也会这样。而且,在连绵不绝的极夜里,人的感官会变得越来越迟钝。起初,你可能还会在这里找到一些惊喜,但不久后,生活的色彩就会渐渐褪去,感官在黑暗、冰冻和寂静中慢慢萎缩。不仅如此,研究人员发现,在漫长的极夜中,人的思维也会和器官一样变慢,使记忆发生困难,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处于深空的复杂环境中,人的思维同样变得迟钝,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为了让南极或者太空的驻留人员保持精力,给他们安排紧凑的任务是个不错的办法,这样会帮助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避免他们更多地思念家乡。如果队员总是思念家乡,他们的情绪极可能会失控。在南极待上一年半载的人常抱怨有“活得不真实”的感觉,与家人联系时或者浏览网上微博时,他们会恍惚感觉自己在家乡的生活似乎还在继续,但空洞的躯壳滞留在这里。如何释放这类压力?南极的火星体验显示,“希望”是让他们正常工作的法宝,他们特别需要一个归家的日子。没有归家的希望,他们很快就会万念俱灰。考虑到这点,那些去了火星就不再回来的火星移民计划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是随便说说罢了,因为那样做的结果将是毁灭性的,去火星的宇航员将会因心理压力而崩溃,甚至会自杀。
南极的生活体验还显示,在只有有限资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人员不宜太多,人多会增加患病危险。最好是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这对保持彼此的新鲜度很有益处。而男女比例也一定不要失调,要是十几位队员只有一位是女性,这很容易造成问题——如果这个女性跟其中一两个男性亲近些,被亲近的男性就会受到其他男性的嫉妒。不过如果安排清一色的男性科考队员也是可行的,不会导致令人困扰的性别问题。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地球上有南极这样的地方,因为它为我们人类走向太空提供了一个先遣通道。而且,比起太空环境,南极或许没那么糟糕,至少在这里,我们不用应对零重力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未来想要长时期适应火星等外星球生活,南极这一关是必须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