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化疗期的针对性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效果
2023-08-02连铭钖郑剑菁潘莉
连铭钖,郑剑菁,潘莉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 350001
肺癌患者发病的主要机制为肺部组织细胞出现不受控制的分裂和增殖,导致患者出现肺癌。当前,肺癌已经成为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疾病。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生活习惯和环境影响。糖尿病患者肺癌发病后,主要表现出咳嗽、咯血和痰中带血等情况,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性较单纯性肺癌患者更大。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通常是将化疗方法进行应用,以便于控制癌细胞扩散,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但是化疗对人体存在伤害,患者化疗后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很容易导致出现血糖波动,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应用给予患者血糖控制并配合有效的护理[1-5]。本研究选择2018 年1 月—2021 年10 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00 例糖尿病合并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针对性血糖控制与护理方法进行实施,探究其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100 例糖尿病合并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 例,且患者接受化疗干预。研究组女19 例,男31例;年龄54~88 岁,平均(67.66±4.34)岁;鳞癌30 例、小细胞肺癌5 例、腺癌15 例。对照组女17 例,男33例;年龄51~89 岁,平均(67.24±4.65)岁;鳞癌28 例,腺癌16 例,小细胞肺癌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与WHO 中的2 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6-7]相符合;肺癌确诊;接受化疗前患者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均正常。
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者;依从性较差者;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对患者病情进行监测,饮食控制,减少含糖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加强并发症预防等。
研究组患者则采用针对性的血糖控制与护理,并展开血糖监测。化疗期间的血糖监测需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制订血糖控制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此过程要以化疗期间对患者血糖进行合理控制为主要目标,可适当放宽血糖控制标准,并注意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在给予患者化疗干预前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病情充分了解,明确患者的基础疾病、血糖波动程度和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在展开化疗干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血糖监测次数,针对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来说,更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血糖监测,必要时应用动态血糖仪,以便于对患者的血糖动态变化情况实时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行为和神志等,以便于根据患者情况,及时更换治疗方法,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如果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效果不佳,还需要应用胰岛素。对出现低血糖等情况的患者,需安排患者平卧并给予患者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推注或是葡萄糖水口服。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度,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自信心。同时,需要将饮食对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为患者进行讲解,保证患者明确饮食的重要性,尽量遵循医嘱,选择低脂、低糖和易消化的食物,在保证患者的膳食总热量平衡的基础上,保证患者饮食结构合理性,满足患者营养所需,实现对患者血糖的合理控制。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糖水平。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两项指标,其中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在6.5~8.0 mmol/L,餐后2 h 血糖的正常范围值在6.9~9.0 mmol/L。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低血糖、尿酮阳性和血酮升高。
对比两组满意度。调查表由本院自制,调查表共包括20 项条目,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将其分数分为3 个等级,分别为90 分以上、70~90 分和70 分以下,分别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8-9]。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images/BZ_157_271_1225_1229_1329.png研究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11.23±1.23 11.57±1.23 1.382>0.05 7.33±0.45 9.54±0.66 19.563<0.05 12.45±1.20 12.56±1.45 0.413>0.05 9.00±0.46 11.56±1.56 11.130<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中的高发病,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胰岛素抵抗,患者表现出一系列的代谢紊乱症状,患者表现出蛋白质、水、糖和电解质异常,并伴随高血糖体征。在患者出现持续性高血糖症状后,患者很容易并发各种组织慢性损伤,或是出现功能障碍[10-11]。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症状,会导致患者的血糖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在给予肿瘤患者治疗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化疗等方法进行应用,其容易引发患者出现糖尿病或是糖代谢异常,导致患者化疗后的酮症酸中毒发生危险性增加。当前数据显示,化疗后5 d 内最容易引发患者血糖升高,因此,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给予有效护理,加强对患者的血糖监测和控制是尤为重要的[12-15]。
一般情况下,临床给予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干预,并为患者配合常规护理,以便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此护理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还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此护理方法相对简单,仅仅是根据护理流程给予患者护理操作,缺乏针对性,导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针对性护理方法的应用,则可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对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了解和掌握,随后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护理计划。在患者接受化疗干预的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动态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掌握,同时,在展开化疗干预的过程中,还需要给予患者营养干预,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控制,保证患者低糖、低脂饮食,并尽量选择易消化食物,实现对血糖水平与不良反应的控制[16-18]。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低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说明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更好。
据邱华琴[19]的研究来看,其将94 例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7 例,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化疗2 周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分别为(6.99±0.85)mmol/L 和(10.82±1.35)mmol/L,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的8.51%(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血糖控制与护理方法应用在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其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