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学中小群体模式的应用实践研究

2023-08-02翟奇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19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基本技能实验班

翟奇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山西晋中 030602)

高校公共篮球课对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运动精神、篮球运动认知与技能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和“理论讲授为主导”是主要特征,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更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模式[1]。篮球运动的本质是实践参与,篮球技能与篮球运动精神的培养,是在理论引导下的实践训练和运动参与中完成的,其中兴趣贯穿其中,兴趣驱动主观能动,所以在篮球教学中,兴趣激发是关键,而兴趣激发则需要篮球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层次性与针对性[2]。小群体教学是根据学生差异,以性格、自身素质、篮球基础等为因素,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组合成若干学习群体,然后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小群体教学的概念内涵来看,其在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突出针对性、层次性、优势互补与因材施教等优势,解决统一教学方法不适应差异性个体的问题[3-4]。由此,用教学实验的方法,研究小群体教学在高校公共篮球教学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教学实验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男女生比例为约束条件,选取大一年级同一专业两个班级学生为教学实验研究样本群体,按照小群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法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研究对象为小群体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小群体教学在篮球认知与技能、体育运动精神、师生关系方面的积极影响。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观察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广泛查阅小群体教学、高校篮球教学等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为该教学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对整个教学实验过程进行观察、测试和记录,并对数据结果进行数理统计,根据研究需要绘制对应表格,以便更好、更直观地呈现研究结果。

1.3 小群体篮球教学的理论

从社会学来看,小群体的目的在于加强和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小群体教学实质上是研究这种教学模式对人际关系与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学习的主动性。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小群体是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差异的优势,通过分析不同学生的心理偏好,更有效地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使小群体目标更具有一致性,更易完成教学目标。从体育学来看,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其篮球技能与认知显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不同篮球水平的学生开展小群体教学,使小群体的目标一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符合小群体的学习特征[5-6]。

2 小群体篮球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2.1 教学实验目的

通过教学实验的比较,验证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学中表现出的较高价值,以及是否具备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并在教学实验过程的观察与总结中,发现潜在问题,并对小群体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为后续的高校篮球小群体教学提供依据。

2.2 教学实验设计

以男女生比例为约束条件,尽量将男女生比例控制在6∶4,在大一年级同一专业中选择两个班级,其中一个班级采取小群体教学法,设为实验班,共45 名学生,另一班级采取传统篮球公共课教学方法,设为对照班,共46 名学生。教学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共计16周,32个学时。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先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篮球基本技能水平、篮球运动精神、师生课堂关系情况等进行测试,确保两个班级在教学实验之前,在测试内容方面无明显差异。

教学内容包括篮球理论知识与篮球实践两个方面,理论知识包括篮球运动发展、篮球运动特点、篮球运动作用与价值、篮球运动相关竞赛规则等;篮球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运球、传接球、上篮、投篮、综合运用、比赛实践等[7]。此外,篮球运动精神、态度等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实验周期。

实验班的小群体教学中,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依据是体育教师对学生篮球认知、态度、技能方面的测试结果,按照篮球认知与技能划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各层次为一小组,每组8-10人。小群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的明显区别在于,小群体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属于“强强联合”,而小组教学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属于“优势互补”。小群体的“组内同质”目的在于开展针对性的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小群体内的教学目标一致化,而各小群体间的教学目标层次化。在小群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小群体内学生篮球技能掌握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先进行教学示范,然后组内互相交流练习,教师对每个小群体内的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指导与示范。每项篮球基本技能教学结束后,教师组织小群体内进行比赛,小群体间进行观摩学习,教师指导点拨,师生共同讨论、反思学习中的问题,最后进行技术动作练习巩固。

对照班采取传统的篮球教学方法,教师面向所有学生进行理论讲解与动作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则进行课堂巡视和必要的指导、纠正与示范。当学生初步掌握了示范动作后,再进行小组练习巩固。

对教学的评价从四个方面进行,学生篮球学习兴趣和师生关系采用量表测量;篮球基本技能检验采用场地测验方式,测试内容为定点投篮(1min)、30s 对墙传接球、半场V字形运球上篮、全场行进间二人传接球上篮。对教学效果的测试内容包括“7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新授篮球动作技能的时间”、课上个人练习时间、课上篮球知识讲解示范时间、学生提问次数。为确保教学实验结果的客观与准确,除确保两个班级学生教学实验前无明显差异外,两个班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场地保持一致,而且两个班级由同一教师教学。

2.3 教学实验流程

从整个教学实验层面,先在教学实验前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测试,内容包括篮球兴趣与认知、篮球基本技能、篮球运动体育精神、师生关系等,确保两个班级在这些方面无明显差异。之后体育教师根据小群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需求,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随着教学推进,根据学生学情适当调整分组情况,最后实施教学。在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束时,体育教师再次对学生的篮球兴趣、篮球基本技能、篮球运动体育精神、师生关系等进行测试,然后比较两个班级的具体情况。

从课堂教学层面,将课堂教学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评价与巩固3个环节。课前准备中,教师准备教学方案、教学工具等。课堂上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小群体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课后,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设计篮球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3.1 篮球基本技能检验与评价

从量化角度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进行直观比较,从数据上间接反映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进步情况。

从表1 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小群体教学模式下,实验班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班,1min 定点投篮命中个数更多,30s 对墙传接球的稳定性更好,半场V字形运球上篮的速度更快,而且全场行进间二人传接球上篮用时更短,这说明小群体教学方法对学生篮球基本技能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

表1 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情况

由表2可知,在小群体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篮球动作技能的速度更快,对照班与实验班在掌握一个基本技能的用时上相差近20min;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小群体课堂上面向所有学生的集体讲解示范时间更短,能够给学生的课堂练习留出更多的时间,说明小群体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更高;实验班学生每节课能够提问约13个问题,而对照班则只有4个左右,这说明小群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主动性。

表2 教学实验中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课中表现情况

3.2 大学生篮球兴趣提升分析

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观察发现,篮球基础技能水平较好的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较高,因为其本身就爱好篮球运动。但对于篮球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而言,他们会表现出一定的被动状态,尤其是在篮球水平较好的学生面前,其参与度受到负影响。对小群体教学课堂观察发现,由于每个小群体内学生的水平相差无几,这使得他们在自己的篮球水平层次上,均能找到乐趣,而且在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表现得游刃有余。在教学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你感觉自己对篮球兴趣能打几分”的调查,通过量化评价的方法来直观反映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自我评价为(82.7±17.6)分,对照班则为(69.4±18.3)分。由此可见,小群体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对培养大学生的篮球运动热爱和体育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

3.3 大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改变

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体育教师就已经设计好合作与竞争的评价方案。由于合作与竞争无法通过量化数据直观反映出来,所以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对学生所表现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和行为进行记录与评价。体育教师还定期进行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篮球比赛,而且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比赛中。在场上参与比赛的学生,其篮球基本技能也应尽可能的对等,按照每个班级的“优、中、差(1∶4∶1)”比例划分层次,以确保场上人员的篮球技能层次对等。在两个班级学生的比赛过程中,除了教课的体育教师之外,还要求学校其他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场上与场下的拼搏、竞争等意识表现强烈,二者虽有差异,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但从场上配合来看,实验班的学生场上配合更加紧密,这说明小群体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

3.4 对师生关系的改善作用

从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与反映师生关系的要素两方面,对课堂上师生关系进行测试与评价,采用量化打分的方法,让学生对篮球体育精神与态度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分析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实际情况。

从表3可知,在同学关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自我评价两方面,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间的差异不显著,说明小群体教学并没有明显改善学生关系,这是因为学生之间本身关系比较融洽;实验班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更为强烈,实验班与对照班间差异十分显著,这说明小群体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篮球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此外,从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的评价方面,实验班显著优于对照班。综合来看,小群体教学能够显著提升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篮球学习更为轻松、自信。

表3 教学实验后两个班级师生关系的评价(百分制)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教学实验可知,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学习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提升学生掌握篮球技能的速度。小群体教学还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篮球学习、篮球运动参与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小群体教学对改善课堂上师生关系也有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小群体教学应用在高校公共篮球课中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通过一学期的课堂观察与评价,在高校公共篮球课的小群体教学应用中,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全面掌握学生学情,然后科学分组,保持分组的动态性。在课堂教学实施中,要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篮球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外学习。在课堂教学后,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与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小群体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基本技能实验班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浅谈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基于PLC的冲压成型自动化教学实验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