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信:超大型综合集团的碳中和实践

2023-08-01刘建中

财经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中信集团中信绿色

刘建中

中信戴卡六号线成为全球汽车铝制零部件行业首家“灯塔工厂”,在实现智能制造的同时有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1979年,荣毅仁先生创办了中信集团(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自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充分发挥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

中信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之一,连续14年上榜《财富》杂志世界500强,2022年位居102位。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传统动能与新兴产业共生,旗下拥有五大业务板块: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中信股份(00267.HK)是中信集团主要业务平台,也是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之一。

大规模综合性集团实现碳中和目标有显著的优势,比如子公司之间可以资源互补、技术共享,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中信集团致力于成为践行国家战略的一面旗帜,在碳中和事业上积极探索。

战略规划先行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中信集团将其视为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机遇,并于2021年4月召开“中信集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会”,2021年5月召开“中信集团‘碳达峰、碳中和之路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中信集团提出“两增一减”的低碳发展战略。

“两增”:绿色金融为产业低碳化转型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实业发展努力放大产业链和生态圈的低碳效应;“一减”:集团存量中高碳业务、高环境影响投资要积极推进低碳转型,新业务布局要以低碳减排、低环境影响为原则。

2021年9月,为进一步科学规划碳中和目标实施路径,中信集团参考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等制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对旗下五大业务板块36家子公司进行了碳排放核查。中信集团全面摸清自身“碳家底”,编制了“双碳”损益表,并将其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动态管理工具,以确保“双碳”战略的可回溯、可监测、可评价。

在“双碳”目标方面,中信集团宣布了自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到2025年,单位产值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18%;到2030年,中信集团碳排放整体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有条件的子公司要力争碳排放率先达峰;到2060年,中信集团全面融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能源利用效率达到世界一流企业先进水平。

2022年4月13日,中信集团在官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白皮书》,进一步明确集团实现碳中和的具体行动路径。

低碳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时代给予的机遇。低碳发展,有利于企业预防气候相关的经营风险,增强核心能力。2021年1月,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奚国华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融入未来全球产业链变革的破题之道,中信各产业板块将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变革,并通过放大产业链和生态圈的低碳效应来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中信集团碳中和路径概览

资料来源:《中信集团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白皮书》。制图:张玲

中信集团表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保障“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细化从集团到各级子公司的“双碳”目标战略规划,完善集团全口径的碳核算工作,研究制定“双碳”损益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工具。

二是优化现有的业务结构,能转型的积极改造,不能转型的坚决退出。发挥资本投资和资本运营平台在调整业务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业务与投资的绿色低碳负面清单。

三是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持续加大在新能源、节碳技术、碳捕捉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切实有效降低绿色溢价(绿色溢价指某项经济活动使用零排放的能源或技术的成本比使用化石能源或技术的成本高多少)。

四是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研究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认真做好传统高碳行业转型下的信用风险研判,开展气候与环境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并在集团投资项目准入标准中加入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从“源头”控制降低相关风险。

具体来看,中信集团将从实业、金融两大方向入手,助力碳减排事业。

各展身手的实业板块减碳

发展仍是中国的第一要务,所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必须在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下。目前,在實体经济中兼顾成本和减碳并不容易。所以,需要多管齐下,积极探索。

实业的减碳,首先是降低生产和运营中的直接碳排放。中信集团积极寻求高碳产业的降碳脱碳措施,通过能源替代、能效提升、绿色电力等方式实现直接减排。

中信大厦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最高标准三星级运行标识认证,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获此认证的超高层建筑之一。

能源替代主要用燃气替代燃煤;能效提升是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能源管理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绿色电力是使用自产或采购的光伏等绿色电力。当前阶段,中信集团把能效提升作为减碳的主攻方向。

中信泰富特钢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方面入手,优化产品结构、创新冶金工艺、提升工厂效率。比如,通过实施加热炉智能燃烧控制系统改造,每年可节省高炉煤气约4000万立方米,节省混合煤气约6000万立方米,共计减排约12万吨。

中信泰富能源推进绿色转型,积极投资国内外新能源及洁净能源业务,重点布局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氢能等新能源前沿技术领域。公司计划至“十四五”期末,实现新能源30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

中信戴卡通过先进的余热回收技术,实现余热70%以上回收利用,每年帮助企业节约标煤1.3万吨,节约天然气1040万立方米,直接减排二氧化碳约2.2万吨/年。

中信和业为中信大厦的100部垂直电梯配备能量反馈系统,将电梯耗能部分回收供其他设备使用,降低电梯系统30%能耗。中信大厦的绿色实践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 Core and Shell金级正式认证。

除了减少直接碳排放,实业企业还通过供应低碳产品、采购低碳产品、推广低碳产品和技术助力产业链减碳,通过乘数效应,放大减碳效果。

中信泰富特钢通过技术提升、工艺创新,开发出轻量化、长寿命、高强度的精品特钢。高强弹簧钢减重10%-30%,高强钢板减重约10%,而疲劳寿命为普通钢材的2倍-3倍。这无疑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碳排放。再如,用连铸大圆坯替代模铸大圆坯可以为整个产业链节能降耗15%。

中信泰富特钢将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炉渣、钢渣、脱硫灰等100%综合利用,助力下游产业降碳。这些固废被广泛应用于水泥、制砖等建材行业。钢渣粉常作为下游水泥行业的原材料,冶金钢渣可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破碎和焙烧工序电耗,助力水泥建材行业节能降碳。而且用此方法配制出的混凝土和易性好,能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具有高强度、高抗压性、高抗折性、高耐久性,并具有高抗冻、高抗渗等普通水泥没有的优秀特征,使工程质量大幅提高。

中信环境开创了环保治理与工业生产高度融合的“循环产业园”模式,实现减污降碳。以公司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投资建设并运营的纺织印染循环产业园为例:在高效处理、充分利用印染废水的基础上,产业园集成应用公司的关键专利技术,构建了“热电联产-集中供水-纺织印染-污水处理-固废处理-中水回用”的六位一体循环经济产业经营模式。

目前,潮南循环产业园已实现年废水减排2400万吨,废水和COD减排率均达到52%以上;实现烟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低于国家现行标准50%以上;利用余热绿色发电量逾4.4亿千瓦时,上网电量2.8亿千瓦时;利用热电联产处理工艺协同处置印染污泥约7.5万吨/年,达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中信戴卡的生产原料以水电铝替代火电铝,可减少75%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中信戴卡每年使用水电铝35万吨,间接减少碳排放約398万吨/年。而中信戴卡生产的汽车铝铸件属于轻量化产品,比传统钢铁材质零部件减重三分之一,这也降低了产业链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中信泰富能源投资引进新技术(基于木本泥炭工程化快速构建优质耕作层技术),快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全面改善耕地质量,可以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中信金属推动铌产品在中国钢铁工业的应用,含铌钢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钢的强度和韧度,可以实现减重22.5%-50%。

中信集团除了拥有众多实体企业,还拥有实力强大的综合金融板块,比如中信证券多年获得行业综合实力第一名。中信集团不仅积极发挥实业减碳“放大器”的作用,而且积极发挥绿色金融的“助推器”作用,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更好更快地实现。

金融板块通过模式创新助力减碳

中信集团拥有多家领先的金融企业,可以为实体板块提供资金支持。金融子公司努力提高绿色金融业务占比,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行业的资金投放,引导资源向低能耗、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行业和企业倾斜。

近年来,中信集团金融板块积极推行绿色股权融资、绿色债券承销发行、绿色投资、绿色信贷,大力开展绿色业务模式创新,不断加速提高绿色业务占比,助力融资客户节约能源、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也助力客户向全社会提供清洁能源和绿色服务,从而实现二氧化碳间接减排。

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340亿元,绿色租赁余额近275亿元,承销绿色债券55亿元,投资绿色债券107亿元,绿色主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近30亿元。截至今年7月12日“全国低碳日”,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中信碳账户”,已实现开户量突破500万,累计碳减排量超3000吨,逐步成为广大用户的“个人绿色账户”。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绿色债券发行金额多年保持行业前列。中信证券还在证券行业内率先组建碳交易与投资专业团队,先后完成国内同业首笔碳排放权交易,落地全国首笔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首笔碳排放权场外掉期交易,并在国家批准设立的各区域碳市场实现常态化交易,助力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和完善,持续积极参与全国碳资产现货与期货市场建设。

中信集团表示,未来将持续提升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与占比,加速绿色金融商业模式创新。中信集团将以中信金融控股公司为平台,强化风险管理,深化绿色金融业务协同。同时,积极参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建设,并推动国内绿色金融标准的完善以及与国际标准的融合。

金融企业还通过发挥金融渠道的客户资源优势,促进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同时可以通过多元化金融创新手段,支持绿色低碳型城镇化发展。

依靠创新解决问题

在碳减排中,企业会遇到很多现实困难,中信集团也不例外。

比如,低碳资源和低碳能源都会使得成本增加。虽然绝大多数客户都支持“双碳”理念,但在现实考量之下,不是所有客户都有为绿色溢价买单的意愿。

同时,国内再生资源供应链不完善。比如,用废旧钢铁炼钢(短流程炼钢)可以大幅降低碳排放,但废钢原料在国内供应量有限,废钢进口又存在障碍,原料供应的瓶颈导致电炉工艺炼钢产能占比难以提高。

再如,利用再生铝可以大幅降低碳排放,但废铝品类繁杂,回收时存在质量风险,且定价难,这些都制约再生铝供应链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碳捕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技术的经济性面临着巨大挑战。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探索中依靠创新得到解决,中信集团也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中信环境潮南印染产业园构建了“热电联产-集中供水-纺织印染-污水处理-固废处理-中水回用”的六位一体模式。

(作者为《财经》产业研究中心总监;编辑:马克)

猜你喜欢

中信集团中信绿色
绿色低碳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乐天百货首进上海 明年将经营中信集团购物中心
PPP模式城市运营的投融资风险
——以中信滨海新城为例
中信特钢研究院暨中信特钢研究院上大分院正式揭牌
中国联通与中信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