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浪县赵墩乡育肥牛规模化养殖与疾病防治

2023-08-01赵国太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

摘 要 育肥牛的高效养殖是养殖行业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乡村育肥牛规模化养殖发展,提高育肥牛规模化养殖和疾病防治能力,以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为例,对该乡开展的育肥牛规模化养殖和疾病防治工作进行探讨,总结该地区为促进育肥牛规模化养殖和疾病预防而积累的经验要点。通过这些研究,最终希望能够实现育肥牛规模化养殖技术的不断优化,提高育肥牛规模化养殖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条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 育肥牛;规模化养殖;疾病防治;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0.068

育肥牛高效养殖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不仅涉及育肥牛的品种选择、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还包括疾病防治。本文以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赵墩乡育肥牛养殖户多年养殖过程中形成的养殖技术要点为依托,探讨育肥牛规模化养殖和疾病防治的具体措施。

1 赵墩乡育肥牛规模化养殖现状

赵墩乡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西北部,下辖13个建制村,总面积84.98 km2。赵墩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 ℃,年平均降水量438.5 mm。

近年来,庄浪县以打造平凉红牛产业强县和优质高档型肉牛产业基地为目标,积极推行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与“小规模、大群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着力育龙头、建基地、延链条、补短板、聚集群,持之以恒推进适宜区全覆盖。由于政府部门精心组织、技术部门服务到位、养殖户饲养管理合理,再加上各项政策配套,赵墩乡的育肥牛养殖规模不断增长(见表1)。

可见赵墩乡的育肥牛规模化养殖日渐成型。

在育肥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赵墩乡不断强化育肥牛规模化养殖、精细化管理,成立了专门的育肥牛养殖合作社,负责统一进行育肥牛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并由赵墩乡畜牧兽医站统一组织动员各养殖户加入该合作社。庄浪县人民政府聘请赵墩乡畜牧兽医站的技术人员组成农业技术服务队,参与养殖户的日常育肥牛养殖管理。

此外,赵墩乡大力推动育肥牛养殖中标准化养殖技术的落地,通过创建育肥牛技术线上学习群、政府聘请牛产业科技特派团专家下乡指导等方法,鼓励养殖户对育肥牛养殖中养殖场地的选择、牛种的选择、牛舍的建设、饲料的搭配、育肥时间限度及育肥养殖中消毒灭源、免疫接种、疫病防治等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经过多年摸索和总结,赵墩乡在育肥牛规模化养殖和疫病预防控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有助于促进育肥牛规模化养殖的高效推进。

2 赵墩乡育肥牛规模化养殖与疾病防治要点

2.1 优良育肥牛品种的选择

在多年的育肥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赵墩乡养殖户结合自身的养殖经验逐渐筛选出一些适应性好、性成熟早、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育肥牛品种,如平凉红牛、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以及庄浪县当地改良后的架子牛[1-2]。这些牛体形较大,肉质较好,发育时间相对较短,一般180 d左右即可完成育肥发育[3]。

以上育肥牛品种各具特色且易于饲养,在规模化养殖中选择这些优良品种进行饲养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4]。1)平凉红牛是一种以平凉市当地黄牛为基础,经过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长期选育而成的肉牛品种,体形较大,生长发育快速,具有优异的肉用性能。平凉红牛的皮质厚韧,能够保护身体不受外界伤害,同时增加了其抗病能力。平凉红牛的饲养也相对容易,其对于饲料种类的适应性较强,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抗病能力。2)利木赞育肥牛最主要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早熟性强,且瘦肉率相对较高,屠宰后瘦肉率在75%~80%,抗病能力强,且在饲养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粗饲料进行粗放饲养[5]。3)夏洛来育肥牛是一种以肉质鲜美、瘦肉率高著称的肉牛品种,屠宰后瘦肉率超过75%,营养物质丰富。此外,夏洛来育肥牛的抗病能力较强,能够降低饲养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降低饲养成本[6]。4)西门塔尔育肥牛是一种适合粗放型饲养的肉牛品种。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和好的繁殖性能,肉質鲜嫩,口感好,因此备受消费者的喜爱。西门塔尔育肥牛具有良好的消化能力,能够充分利用粗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适合使用各种粗饲料进行粗放饲养。同时,这种肉牛品种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在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生存和繁殖[7]。

2.2 育肥管理

在育肥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赵墩乡十分注重育肥牛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管理,由此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育肥牛三期管理标准。

2.2.1 前期管理

赵墩乡育肥牛养殖户通常在育肥牛进入饲养场所的第1~5 d内,只对育肥牛给予饮水(每升水中加入10~15 g盐),而不喂草料,以便于育肥牛适应新的饲养环境,调整饮食消化系统。在第5~10 d,对育肥牛减少饮用水的投喂,并开始饲喂玉米秸秆等粗料,同时使用玉米面、麸皮等精料混合后对育肥牛进行辅助饲喂,每头牛确保每日消耗1.5 kg玉米面、麸皮等精饲料混合物。持续这种喂养模式至第15 d,育肥牛基本便可适应生长环境。

2.2.2 中期管理

在进入育肥中期之后,对育肥牛进行为期30~40 d的中期饲养。赵墩乡育肥牛养殖户按照方案要求,将粗饲料和精饲料混合搭配,其中粗饲料配方为玉米饲料58%、小麦麸皮28%、大豆饼14%,精饲料配方为每50 kg玉米面加入70 g尿素并充分混合。同时,育肥牛养殖合作社在全乡大范围推广在粗饲料组合上使用72%的青贮玉米秸秆和28%的小麦秸秆进行混合,要求社员养殖户在每100 kg粗饲料中加入骨粉60 g、食盐15 g、小苏打粉12 g,充分搅拌混合。每日对育肥牛按照每头牛精饲料和粗饲料按1∶2的质量比投喂,共计4.5 kg,饲喂后2.5 h再给育肥牛供给饮水,以促进育肥牛中期迅速长肉。

2.2.3 后期管理

育肥牛后期育肥时长为45~50 d,这一阶段须对育肥牛进行加速催肥。赵墩乡育肥牛养殖户通过实践摸索,研发了育肥牛高能量低蛋白饲料喂养法:喂养的饲料以精料为主,占到饲料总量的85%以上,且每天喂养次数由原来的4次增加至6次。這一方法经过赵墩乡育肥牛养殖合作社总结梳理,形成成熟的技术,在所有养殖户内部进行推广。

在饲料配比方面,赵墩乡育肥牛养殖合作社给出了明确的配比建议,主要是按照玉米2.65 kg、麸皮1.41 kg、棉籽饼0.80 kg、骨粉0.80 kg、食盐25.00 g进行混合,每头牛每天喂青贮饲料20~30 kg,供给充足的20 ℃左右温水,冬季白天供给饮水3次,夏季白天供给饮水5次。

2.3 疾病防治

在育肥牛的饲养过程中,消化道疾病是育肥牛在饲养管理中发生较多的疾病之一。为了做好育肥牛消化道保健工作,赵墩乡育肥牛养殖户形成了一系列预防育肥牛消化道疾病的方法[8]。

2.3.1 判定育肥牛发生消化道疾病的原因

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赵墩乡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总结经验,发现在精饲料喂养时,易在温度高时给育肥牛提供凉水,且粗饲料占比过大时易导致育肥牛发生腹泻。

2017年6月,赵墩乡阳川村1户育肥牛养殖户的145头育肥牛接连出现腹泻症状。经县兽医站调查,主要是由于该养殖户喂养不当,使用温度低于15 ℃的井凉水给牛群饮用,加上投喂的大颗粒秸秆类粗饲料较多,育肥牛消化不良,导致发生腹泻。经县兽医站技术指导,采取了分阶段禁食、投喂健胃散的措施进行了腹泻防治。此后,赵墩乡育肥牛养殖合作社统一下发技术指导标准,要求养殖户在育肥牛养殖中严格防范喂养不当导致的腹泻。指导标准明确指出,日常喂养中要在精饲料中加入10%~15%的粗饲料,并且在每50 kg精饲料加入100 g健胃散,从而强化育肥牛的消化能力;在给育肥牛供水时,水温保持在20~23 ℃,严禁使用冰冷水给牛群饮用,防止育肥牛发生腹泻;对于喂给育肥牛的粗饲料,应尽可能粉碎,防止大颗粒粗饲料被育肥牛食用,在更换饲草时,可以采用缓慢过渡的方法进行饲草喂养,避免营养成分的突然转换造成育肥牛肠胃不适,引发腹泻。

2018年7月,赵墩乡孙庙村2户育肥牛养殖户的85头育肥牛出现腹泻,经调查,主要是养殖户喂养环境不洁净,排粪口堵塞加上高温天气导致。在技术人员要求下,养殖户对养殖牛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又使用环丙沙星喂养腹泻牛,最终腹泻育肥牛好转。此后,赵墩乡育肥牛养殖合作社要求所有养殖户,为防止腹泻现象发生,在喂养的饲料中加入一定的土霉素、金霉素等抗生素,使用量是每头牛每天使用土霉素10 mg·kg-1BW、金霉素20 mg·kg-1BW、环丙沙星5 mg·kg-1BW。

2.3.2 做好育肥牛寄生虫病的有效防控

赵墩乡育肥牛养殖合作社结合近几年该社社员自身养殖育肥牛的经验,发现该乡育肥牛养殖中经常发生育肥牛寄生虫病。在育肥牛生长过程中,其生长环境无法保障,导致一些育肥牛易在恶劣的环境中感染各种寄生虫。

为严格防控寄生虫病,赵墩乡育肥牛养殖合作社于2018年5月开始统一要求该社社员做好育肥牛的寄生虫疾病防控,明确了育肥牛的寄生虫疾病防控措施,具体包括以下3点。1)保持育肥牛的身体洁净,按照每7 d一个周期对圈舍进行消毒,并对育肥牛身体进行水浴消毒。2)严格做好排泄物消毒,在牛舍中做好净道和污染道的分离,对于进料口和粪便排出口要严格隔离,杜绝交叉污染。3)每年定期对育肥牛接种口蹄疫疫苗、牛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牛病毒性腹泻疫苗等,以防止相关疫病的传染。

3 结语

在长期的育肥牛规模化养殖中,赵墩乡养殖户积累了较多的育肥牛规模化养殖和疾病防治经验。通过加强优良育肥牛品种选择、强化育肥前期管理、优化育肥中期管理、促进育肥后期管理,优化疾病防治策略等举措,庄浪县赵墩乡实现了育肥牛规模化养殖的高效推进,这也为其他地区进行育肥牛规模化养殖和疾病预防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有利于促进育肥牛规模化养殖和疾病防治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玉林.育肥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1):16.

[2] 代和明.育肥牛养殖的关键技术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17(12):83.

[3] 曾佳.浅谈育肥牛养殖中的关键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22):137.

[4] 韩振侠.试析养殖育肥牛过程中的关键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5(1):93-94.

[5] 黄鑫.育肥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17(3):36.

[6] 邵燚.育肥牛养殖现存问题与科学养殖策略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1):82.

[7] 马子林,罗锐.育肥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4):86.

[8] 程延涛.育肥牛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10):72.

(责任编辑:张春雨)

收稿日期:2023-04-20

作者简介:赵国太(1992—),男,甘肃平凉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科学研究。E-mail:1250441905@qq.com。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对卒中高危风险人群疾病防治KAP水平的影响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几点建议
高原驻训部队健康状况分析及疾病防治
卫生服务模式在二甲医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生猪养殖中的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