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三与叶华:跨国之恋演绎爱情传奇
2023-07-31杨世红
萧三是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和文化战士,在萧三多姿多彩的革命生涯中,爱情生活也不期而至,他与德国姑娘耶娃(叶华)的跨国婚姻更是传为佳话。
一见钟情
1927年,萧三来到苏联,先在远东大学和东方大学任教授,后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代表的身份在苏联从事革命活动。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萧三被高速下滑的滑雪车撞上,大脑受伤。1934年10月,因脑病发作,他从莫斯科来到位于黑海之滨的加格里苏联作家协会疗养院休养。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萧三步入面向大海的阳台,准备午餐。这时,他看到了熟识的苏联著名作家巴别尔的女秘书叶列娜,正领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在他身边的一张餐桌前坐下,叶列娜为萧三和这位叫耶娃的德国姑娘作了介绍。萧三和耶娃四目相对,彼此立刻被对方吸引住了。两个不同种族,不同国籍的人居然一见钟情了。
“我们一见钟情”,耶娃在几十年后的回忆文章中写道,“1934年11月8日这一天。阳光灿烂,宛如夏日。我的早餐桌上插着一大束深红色的玫瑰花,萧三以此来表达他对我的爱情。这束花决定了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从资产阶级小姐变成共产主义者和革命家的埃弥·萧(萧三)的伴侣。”
相亲相爱
两人相识不久,就决定要终身相伴。然而要结婚,许多麻烦事也随之而来了,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耶娃的国籍问题。当时,德国在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之下,苏联是不允许一个普通德国公民长期居住的。耶娃不得不于1935年2月5日离开莫斯科,回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去了。在萧三和耶娃分开的7个月里,他们通过书信往来,反复商定耶娃加入苏联国籍的问题。由于得到萧三在苏联作家协会的朋友帮助,耶娃终于在1935年8月正式成了社会主义苏联的公民,由瑞典来到苏联,与她所爱的埃弥·萧生活在一起了。
婚后,萧三和耶娃生活在莫斯科,他们相亲相爱,形影不离。萧三不停地创作诗歌、散文,发表各种宣传中国革命的文章;他歌颂中国革命,介绍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他还应邀到苏联各地去作报告和演讲。耶娃一边从事自己喜爱的摄影工作,一边用打字机为萧三誊清手稿。
1937年,他们的孩子立昂出生,这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然而,萧三思念故土之情难熬。他急切地希望与同胞一起去参加保卫祖国的抗日斗争。“我必须回国,和自己人在一起。在这里,我的笔也干枯了,它需要新鲜的血液。”萧三这样抱怨地说。
1938年11月,萧三终于如愿以偿,他回国的申请得到了共产国际书记处的批准。然而,鉴于国内外形势非常复杂,组织只批准他一人回国,不能携家属前往。经过再三考虑和商量,蕭三决定耶娃母子到斯德哥尔摩的哥哥处暂住。
严峻考验
离别是痛苦的,而离别后的相思就更加难熬。远隔千山万水,萧三时常为耶娃母子的安危担忧,耶娃亦是日夜思念萧三。
1939年底,耶娃终于等到了好消息:萧三来信告诉她,毛泽东批准她带立昂到延安去。
在分别一年半后,耶娃带着儿子于1940年10月22日来到了延安,与萧三重聚了。在延安,耶娃有了中文名字——叶华。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个人背景和经历的差异,叶华对延安的生活很不适应,不懂中文更加剧了她在延安的孤独感。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萧三几乎什么也不能告诉她,而且也不能向她解释。这一切使叶华和萧三产生了隔阂,终于导致了两人分手。
1943年11月23日,叶华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延安,回到了苏联。然而没过多久,叶华就为她从延安出走后悔不已。
分手后,萧三和一名叫甘露的女子结婚。但他始终想念叶华和孩子们。1949年4月,萧三作为新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代表团的组织干事来到了莫斯科,叶华和萧三重逢了。他们默默无言地拥抱在一起,一切误会在刹那间冰释。他们只有一个心愿:彼此相爱情深,今生再也不分开。同年6月,萧三第二次来莫斯科参加纪念普希金活动后,把叶华和孩子们带回北京。
不过,萧三的行为受到组织的批评。在萧三的坚持下,经周恩来斡旋,几个月后,组织批准了萧三提出的与甘露离婚,并与叶华复婚的要求。朱德出面向萧三传达了中央给予萧三口头警告处分的决定。
20世纪50年代,萧三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等职,叶华则在新华社担任摄影记者。1964年10月8日,叶华正式加入了中国籍。
特殊年代,萧三与叶华的爱情经受了一次最为严峻的考验。他们被隔离7年多,后来又被戴上“间谍”的帽子在家里被监禁4年多。但两人相濡以沫,从未丧失彼此间的信赖。他们坚信:真情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摘自《党史纵览》 杨世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