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青海省牛羊养殖户的实证

2023-07-31李一凡徐艺桐刘炳薪刘玉梅

江西农业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牛羊养殖户畜禽

李一凡,徐艺桐,刘炳薪,刘玉梅

(中国农业大学 烟台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670)

0 引言

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支柱产业,对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畜禽养殖业呈现指数级增长,扭转了肉类食品供应不足的局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21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t,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6%[1],为稳产保供和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农业农村部资料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67.5%,然而,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排泄物日益增加而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导致乱堆乱放等环境问题愈发严重[3]。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20)》[4],2020年我国畜禽养殖所产生的COD达到1000万t,在农业污染源中所占比例超过90%,在全部污染源中的比重接近50%,其排放量是工业源的3.2倍;而氨氮和磷排放总量达70万t,占农业生产排放量的42.9%,占全部污染源的17.5%;畜牧粪污产量约38亿t,其中有近13亿t未得到合理利用,畜禽粪污问题形势严峻。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13%的农作物减产[5]。

要精准有效地降低畜禽养殖污染,必须明确畜禽养殖污染产生的原因。从理论上分析,环境问题就是人的问题,畜禽养殖污染的直接原因在于养殖户的亲环境行为实施不够,根本原因在于养殖户的生态环境认知不够。养殖户的生态环境认知通过影响亲环境行为来减少畜禽养殖污染,是影响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重要原因,同时养殖户采取亲环境行为的成本太高也是抑制养殖户采取亲环境行为从而产生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原因。李秀清等[6]认为养殖户的个人价值观是强化亲环境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沈文[7]研究发现,价值认同对亲环境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养殖户的生态环境认知更高、环保意识更强时,养殖户就会更有可能采取亲环境行为。刘铮等[8]研究表明,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是出于内心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或是外界环境因素对内部动机产生的影响,但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养殖户都是以成本最低、利润最高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为前提。综上,养殖户生态环境认知是影响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重要原因,是畜禽养殖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缓解畜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研究养殖户生态认知对其亲环境行为决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养殖户亲环境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的影响因素方面,其中大量研究从外部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政府环境政策、补贴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政府环境政策、补贴方面,于婷等[9]研究表明,与养殖户心理认知内在驱动力相比,政府的约束性政策或是激励性政策对于养殖户亲环境行为影响效果不显著;李文欢等[10]也发现提高养殖户对于政策制度和社会的信任度是增强养殖户环保行为意愿的重要因素。在社会环境方面,Laure等[11-13]认为农业环境计划中引入集体维度即有条件的集体奖金能够提高计划的效率;养殖户的受教育程度、养殖户家庭收入、技术培训、养殖特征、环保部门监管等方面对养殖户亲环境行为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养殖户内在认知层面来看,养殖户的污染认知、环保政策认知、资源化认知、环保支付意愿、信息能力、声誉诉求、社会责任观念、健康意识、风险意识等因素对养殖户亲环境行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8,14-15]。

根据认知行为理论,个体行为决策是其在搜集与甄别信息中形成自身认知,进而基于认知结果引导行为响应的动态过程[3]。刘洪彬等[16]研究认为,认知强度越高,越容易发生合理期望行为。养殖户对当前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越高,越了解环境恶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就会更有可能地考虑到自身健康、收益和农牧业发展,从而实施亲环境行为。养殖户生态环境认知程度是养殖户获取、处理有关环境知识能力的体现,养殖户生态环境认知程度越高,其获取、处理环境知识的能力就越强,获取的亲环境知识也就更丰富,更加了解亲环境行为所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促进了亲环境行为的实施。Hines等[17]指出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和环境行为意愿影响个体的亲环境行为;贺爱忠等[18-19]研究发现,个体的环境行为意愿受到价值观念以及对相关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对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的认知程度越高,其采取亲环境行为的意愿就越强。具体来看,养殖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土壤污染风险事实感知、损失感知、原因感知、响应行为能力感知和个人态度等因素均对养殖户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与行为方面有较为显著的影响[20-22];同时由于环境行为受行为意愿的影响,个体对环境的认知程度、感知到的行为控制以及道德和行为上所受到的规范又会反过来影响行为意愿[23],因此可通过提高环境认知程度、加强行为控制、规范道德和行为来增强亲环境行为意愿,从而促进亲环境行为。

上述相关研究虽然对研究养殖户亲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因样本地区差异而所得结果不尽相同;此外,部分研究还存在样本容量偏少、选取不规范以及没有反映出养殖户的真实偏好等不足之处。鉴于此,本文从认知行为理论出发,基于2022年青海省牛羊养殖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养殖户生态认知对其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畜禽产业发展、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养殖户生态环境认知是影响其亲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养殖户的亲环境行为受到其心理认知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养殖户生态环境认知对其亲环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2 研究方法

对于认知与行为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学者选择的方法不同。目前大多直接采用Logit 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4-26]。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采取分为“是”和“否”2种,属于典型的二元选择问题,而Logit模型能将变量赋值有效限定于[0,1]且能够直接汇报回归系数和OR值,更直观地反映实际意义。因此本文采用二元Logit模型来分析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Pi为亲环境行为的发生率,养殖户采用亲环境行为时Pi为1,不采用时Pi为0;Yi(i=1,2,…,k)表示各种亲环境行为,i=a表示养殖户合理处理病死牛羊,i=b表示养殖户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饲料、药品、添加剂等,i=c表示养殖户的牛羊产品经过质量安全检测,i=d表示养殖户合理处理生活污水,i=e表示养殖户合理处理固体垃圾,i=f表示养殖户合理处理牛羊粪便,Yi=1表示采取的行为对环境有利,Yi=0则表示采取的行为对环境不利;F是模型的函数表达式,指X对Y的映射;α为截距项;βi(i=1,2, …,k)表示第i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若βi为正,表明第i个解释变量对养殖户亲环境行为有正向作用,若为负,则为负向作用;ε为随机误差项;Xi被定义为可能影响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因素。

3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3.1 数据来源及问卷设计

数据来源于2022年3—5月近3个月在青海省开展的实地问卷调查,地域涉及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格尔木市、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市9个市13个县区。研究对象为牛羊规模养殖户,通过随机抽样获取样本,保证被调查养殖户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可靠性。采用实地调研与集中调研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调研员与养殖户主一对一进行问卷访谈。本次调研共获得735份问卷,剔除缺失和极端数据的无效问卷以及非主要决策者,最终得到用于模型估计的有效主要决策者问卷627份。

设计的调查问卷共有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养殖户个人情况的调查,包括养殖户类型、受访者类型,养殖决策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从事养殖年限以及民族;第二部分是对养殖户的生态环境认知指标、亲环境行为指标以及养殖规模、养殖收入、培训、包虫病培训和政府补贴的调查。其中生态环境认知指标包括养殖户是否觉得牛羊养殖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养殖户是否了解牛、羊粪便可以被利用这2个方面;亲环境行为指标包括养殖户如何处理牛羊粪便、病死牛羊、生活污水和生活固体垃圾,是否严格按国家规定使用饲料、药品、添加剂等,牛羊产品是否进行过质量安全监测等方面。

3.2 养殖户的基本特征

由调研数据可知,所调查养殖户中牛羊养殖的主要决策者占85.31%,表明所调查养殖户的意见较为可靠;有明显的性别偏好,即所调查养殖户以男性为主,且年龄大多集中在35~55岁;文化程度大多是初中及以下,说明养殖户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从事养殖年限多为15 a及以下,从事30 a及以上养殖的养殖户较少;少数民族较多,汉族较少(表1)。

表1 养殖户的分布特征情况

3.3 养殖户的生态环境认知

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为养殖户生态环境认知(cog),是指养殖户对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的认知程度及其对环境有关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基本理解。结合当地养殖情况,问卷从2个方面来反映养殖户的生态认知情况:一是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即养殖户能否意识到养殖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二是对于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认知,即养殖户是否了解绿色生产技术即粪便无害化处理。为了综合分析养殖户的生态认知情况,当养殖户对任意生态认知问题回答为“是”时,视作对生态问题有明确认知,记1分,否则为0。最后再对2个问题进行加总得分,以衡量养殖户对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表2)。

表2 养殖户的生态认知情况

3.4 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主要变量

本文选择的因变量有7个变量指标,包含总亲环境行为得分和各类处理方式得分,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总回归分析使用总亲环境行为得分,参考二元Logit处理方法,大于等于3的因变量得分记为1,否则为0。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养殖规模、养殖收入、培训、包虫病培训、政府补贴、资产总额、年度以及养殖户个人特征等13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表3)。

表3 主要变量定义表

4 实证分析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

选择主要决策者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养殖规模和收入存在异常值,且为了样本量的完整性,本文对主要变量进行1%~99%的缩尾处理,结果如表4所示。总亲环境行为得分均值为0.885,且标准差较小,说明被调查的主要决策者践行环境保护行为的可能性较大。对于解释变量,生态环境认知得分的均值为1.276,大于1,且标准差较小,说明被调查的主要决策者整体对于环境的认知水平较高。对于控制变量,养殖收入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7.882 和 14.056,说明被调查者收入整体水平较低且差距较大。对养殖规模进行缩尾处理后,最大值为1210.000,最小值为0,标准差为212.655,说明养殖户之间的养殖规模仍存在很大差异。

表4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4.2 模型估计结果

借助 STATA 17.0软件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养殖户生态环境认知对亲环境行为决策的影响程度。其中,总亲环境行为模型包含对养殖户病死牛羊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牛羊粪便处理等行为的综合拟合,而模型a、b、c用来衡量养殖行为是否亲环境,分别表示病死牛羊处理,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饲料、药品、添加剂等,牛羊产品是否进行过质量安全检测。模型d、e、f用来衡量污染物处理是否亲环境,分别表示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固体垃圾处理和牛羊粪便处理方式。

4.2.1 总亲环境行为 由表5可知,生态环境认知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态环境认知对养殖户总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积极作用,初步证明了本文的假设成立,具体表现为生态认知得分每提高1个单位,亲环境优势比的变动率为3.223。此外,参与除包虫病防治以外培训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为0.694,说明参与除包虫病以外的培训其亲环境行为发生概率是未参与培训的2.002倍。家庭年资产总额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家庭年总支出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大于0,说明家庭经济情况能促进养殖户的亲环境行为。政府补贴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优势比的变动率为0.837,小于1,说明政府补贴每提高1个单位,养殖户采取亲环境行为的概率降低16.25%。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青海省相关养殖补贴政策主要针对规模养殖户,意在促进规模经济发展。

表5 总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2.2 养殖行为与污染物处理 由表6~表7可知,模型a的生态环境认知对养殖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234,并在10%水平上显著;模型b的生态环境认知对养殖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678,并在1%水平上显著;模型c的生态环境认知对养殖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181,并在1%水平上显著;模型d的生态环境认知对养殖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194,并在1%水平上显著;模型e的生态环境认知对养殖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605,并在1%水平上显著;模型f的生态环境认知对养殖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237,并在1%水平上显著。生态环境认知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养殖户的生态环境认知促进了其养殖行为和污染物处理过程中的环保行为,与上述检验结果一致。综合6个分回归模型,养殖规模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养殖规模对养殖户采取的养殖行为与污染物处理方式没有显著影响,与总亲环境行为的检验结果一致。养殖年收入指标对亲环境行为影响均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养殖年收入通过家庭资产和消费等经济指标来间接影响其亲环境行为,而非直接影响。

表7 污染物处理回归分析结果

5 小结与建议

5.1 小结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生态环境认知对其亲环境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即养殖户的生态环境认知程度越高,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培训、家庭年资产总额和家庭年总支出等因素也对亲环境行为具有促进作用,但它们在分模型中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有正有负,这可能是因为分模型中各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因素有所遗漏,即现有的解释亲环境行为的自变量不能完全解释养殖户采取的病死牛羊处理方式,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饲料,牛羊产品是否进行过质量安全检测,以及养殖户对生活污水、生活固体垃圾、牛羊粪便等的处理方式,使遗漏变量对模型效果造成影响。

5.2 建议

基于养殖户生态环境认知、培训、家庭年资产总额和家庭年总支出对亲环境行为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

提高养殖户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使养殖户充分认识到对病死牛羊进行无害化处理、按国家标准使用饲料、对牛羊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测、正确处理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以及资源化利用牛羊粪便的重要性;提高养殖户的绿色养殖技术认知水平,明确养殖过程中的绿色养殖方法,促进实现牛羊粪便的有机处理;通过提高养殖户教育水平、建立相关道德规范机制以及举办个人素质评比活动等方式提高养殖户的个人素质,促进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的实施。

鼓励养殖户参加除包虫病防治外的培训,加强养殖户的生产能力,培养其绿色养殖意识,使养殖户深刻意识到亲环境行为所能带来的长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国家要求使用饲料、药品、添加剂以及按时进行质量安全监测、正确处理污水、固体垃圾等的意识;在培训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养殖户对病死牛羊无害化处理以及牛羊粪便资源化处理等技术的培训,消除养殖户进行具体亲环境行为的技术壁垒,促进养殖户采取亲环境行为。

发展养殖户所在地区的经济,改善养殖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增加养殖户家庭资产和家庭支出,进而促进亲环境行为的产生。具体来看,提高养殖户家庭总资产,为养殖户实施亲环境行为提供经济保障。鼓励养殖户修建房屋,为养殖户的房屋修建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促进养殖户固定资产的积累;鼓励养殖户购置车、牛羊、机械设备等资产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养殖户的收入,拓宽其收入渠道,以期避免养殖户为了短期利益而减少亲环境行为或是出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增加收入的行为,为养殖户实施更多的亲环境行为提供经济保障。促进提高养殖户的生活水平,激发养殖户增加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实施亲环境行为。

猜你喜欢

牛羊养殖户畜禽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牛羊各几头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