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

2023-07-31朱莉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4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朱莉

[摘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新课标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要求将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落实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路径,包括对单元学习主题的解读、核心素养的解析,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的整体描述。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单元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合的编写形式,将学科中的核心内容组织起来,每个单元具有相对独立的单元主题,更具结构化和情境化,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价值。那么,如何结合教材特点落实学科育人目标,本文对此进行探索。

一、解读单元主题,引领路径

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教材每一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对固定,对教学内容具有系统化的整理和表达,其教学实践是一个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的过程。因此,在进行实践性单元活动设计时,首先要對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正确的解读,扣住中心,明晰教学的出发点。

(一)主题建构:整体性和结构化

单元导学,这要求教者首先对单元的主题要有整体的把握,并通过对单元内容的分析,建构单元教学的基本逻辑,进行结构化的梳理,引领教学路径。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聚焦的主题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场所的定位主要是家庭,其中《玩得真开心》《别伤着自己》分别聚焦一个“玩”字,关注一个“吃”字,重在安全引导;《吃饭有讲究》《早睡早起》分别防患于一个“险”字,倡导一个“早”字,侧重健康教育,因而四课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这一单元聚焦“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两大主题,呈现了从鸦片战争到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到改革开放等多个重要历史事件,以时间为序,既有整体性又相互勾连,逐步推动。因此,在进行本单元实践性活动设计时就可以时间为轴,聚焦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呈现递进的逻辑关系。

(二)主题呈现:一体化和阶段性

新课标强化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同一个主题在不同年段中有不同的呈现和要求,整体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方式。因此,在进行单元主题解读时既要关注学段的衔接,做到前后贯通,又要照应本学段的学习要求。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涉及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相关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责任意识,引导学生遵守公共规则。而类似的主题在一年级上册“校园生活真快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和四年级上册班级层面的公共生活话题中均有体现,同时也关联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公共生活的相关主题。因此,在进行单元主题的解读时要进行前后关联,明晰教学的起点和延伸点,要立足本学段、本单元进行主题内容的解读,知道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公共生活及个人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从“共享共维护”“共建”到“共参与”,引导学生形成对公共生活的整体了解,懂得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也就是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的阶段性呈现。如果说“一体化”是一条线,向两端延伸,那么“阶段性”就是一个点,点与点之间间次拉开、层层上升;而在单元主题解读时对于“阶段性”的精准落位,对应的是“一体化”的前后衔接,体现的恰恰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

二、解析核心素养,明晰方向

新课标注重深度挖掘目标的内涵,建构了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目标。通过对单元的主题和内容的解析,结合新课标中所提炼的核心素养及相应的学段目标,可知在学习活动中,单元活动的设计应当引导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一)坚持素养导向

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单元承载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逻辑清晰,内容统整,价值导向明晰。新课标中对课程目标的调整,使素养培育导向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创新探索的重要方向。从整个学段而言,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呈现出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一体化衔接、系统化设计、立体化呈现的特征。以“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为例,本单元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起始年段,也是第一个家庭教育专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路径。本单元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道德修养”方面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内容,“法治观念”中“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初步培育,以及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的“健全人格”,并让学生参与到家庭生活,初步树立“担当精神”“有序参与”的“责任意识”。

(二)确定素养目标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首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的主题,充分挖掘其育人价值。在解读课标、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目标。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班级的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因此每个班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有差异性的,没有普遍适用的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依据新课标要求,变以往的三维目标为素养目标,其表述要能够体现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四个要素,即“谁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以“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为例,其对应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表所示。

以“在活动交往中能够审视自我,初步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进行初步的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乐观开朗”这一目标为例,其学习主体是学生,“活动交往”是行为表现,“正确地认识自己,进行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乐观开朗”是行为条件,“初步做到”是行为程度,四个要素描述完整、准确,使目标具体、可观察、可测量。

三、解构教学思路,创新方式

核心素养的落实,要通过对单元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来进行。在具体操作中,就是要对教材的逻辑进行解构,设计新的思路和方法,探索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更为高效的经验与策略。

(一)构建主题情境,重组内容结构

在进行单元情境线的构建时,要做到统观大单元主题,将多个相关的教学情境有序贯穿,创设基于单元主题的情境性任务。同时,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将各部分的教学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在具体构建主题情境线的时候,要做到如下四个导向:

一是价值导向。创设符合学生现实生活逻辑、学科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境。通过仔细研读教材,发现教材内容背后的价值,关注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生活的起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通过情境的体验实现价值的引领。

二是整体导向: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关注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包含生活逻辑、学科逻辑,以及学生的认知逻辑和心理逻辑。创设出有利于学生活动的完整的、连贯的单元活动情境。若做不到整个单元串联,则应尽可能整节课串联,让活动的过程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促进学生身心的融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三是思维导向。创设的情境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一是通过情境问题驱动,由学生提出真问题,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主动形成新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让学生在两难的问题思辨中形成新的道德认识并提升思维的品质。

四是情感导向。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最终指向是使学生更好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因此,课堂上让学生受到情境的启发和感染,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和契合,从而真正地将道德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比如,五年级下册“公共生活靠大家”这一单元的主题情境是“报名参加市民观察员,参与城市公共生活建设”,通过明晰“社会观察”“发现问题”“点赞榜样”“建言献策”这四项职责,对单元内容进行重组。在实地观察、问题探析、情境思辨、行为选择中,初步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和公共意识,增强社会情感。

(二)强化实践体验,注重动态评价

新课标强化实践性,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因此,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体验式的学科实践活动。一方面,利用教材的开放性,打破时间、空间的封闭,将课堂向课外、校外开放,始终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與课内外实践活动相联系,深化或者拓展课堂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利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逻辑框架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实践资源,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良性互动,通过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引入,把课前、课中、课后统一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建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大课堂,切实提高育人的质量和实效。

活动作为学生学的形式,要能够落实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通过教师、学生、家长、同伴等不同的主体,关注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的评价,从而达成活动目标的一致性、学生学的一致性,以及教师教的一致性。新课标坚持以评促教,通过对课堂的实施效果予以动态关注,采用多主体、开放式的方式,对学生的参与及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用“评价量表”“自检表”的方式,多维度体现,包括“课前预习”的达成、“课后实践”的完成、“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的效果、课堂学习的参与度等。比如,对照“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这一单元中《吃饭有讲究》的课堂环节部分,设计如下评价表: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订,并在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做好评价结果的收集、分析与反馈。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要综合多种方式,除教师评价之外,更多鼓励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此外,还可以引入家长、社会多方面的评价。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协同,科学合理地运用评价方案,增强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李晓东.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的理解与呈现[J].福建教育,2022(05).

[2]高德胜,章乐,唐燕.“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朱 莉   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