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好正副职的“为”与“不为”

2023-07-31陈和香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副职分管领导班子

文_陈和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并强调要“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鲜明要求。领导班子一般由一个正职和若干个副职组成,正副职关系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成效和集体合力,还关乎整个队伍的团结稳定和领导班子的整体形象。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正副职之间的关系,既是领导班子建设中必须要面对的实践问题,也是提升领导班子集体领导效能需要研究的理论课题,对提升领导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正副职之间的职位特殊性

职责范围不同。在我国现行领导体制中,正副职在领导班子中都有明确而具体的分工。比较起来,正职负责主持单位或部门的全面工作,根本职责是把方向、谋全局、抓大事,而副职协助正职分管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工作。

角色定位不同。正职通常被称为“一把手”,作为领导集体的“班长”,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本单位或本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上级重大决策的第一责任人。而副职作为领导班子成员,既是“配角”又是“主角”,即相对于正职而言,副职无疑是配角,处于辅助位置;而在其分管的工作范围内,副职又要唱主角,扮演主要角色。

地位作用不同。从组织管理结构看,正副职之间存在一定的层级差,正职的地位具有唯一性,而副职一般有一个以上。正职发挥总揽全局、谋划指挥、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而副职既要协助正职通盘考虑工作,又要负责分管工作的具体落实,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可见,作为领导班子的组成部分,正副职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虽然二者的权责、定位等有所不同,但作用都不可或缺,既需要正职当好“领头雁”,也需要副职当好助手。因此,在实践中,最关键的是,正副职领导如何快速找准自身定位,扮演好自身角色,避免相互冲突或掣肘,真正形成工作合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二、当好正职的“为”与“不为”

正职是一个单位的定盘星,需要定方向、定战略和定目标,其在组织运转中的重要作用是副职无法替代的。正职要发挥好作用,应准确把握角色定位,明确工作边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统揽而不包揽

一是善于把方向。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正职不能雾里看花、人云亦云,而是应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及时发现急需解决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工作有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从而掌控正确的前进方向,带领下属往既定目标前行。

二是善于弹钢琴。统揽还要求统筹兼顾,即善于弹钢琴。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正职的工作亦需如此,既不能单打一地抓中心,也不能平均用力,应学会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通过抓大事带动全盘工作开展,使组织管理中各个要素之间实现有机配合和协调联动,真正做到统筹有方、协调有序。

三是善于议大事。统揽绝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力往往难以出亮点。正职应该在着眼全局工作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要事优先的理念,善于对纷繁复杂的工作进行比较甄别,快速理清头绪,确定工作重点。在具体实践中,至少有三类情形值得正职列入重点工作范畴:第一类是单位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第二类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三类是单位存在的薄弱环节。当正职对重要情况、重大事项胸中有数,并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时,就能抓重点带一般,促使问题迎刃而解。

(二)放手而不甩手

一是善于合理放权。从一定意义上讲,放手就是要放权。正职需要掌握向副职放权的方法,可通过合理分工和科学授权等方式,让副职有职有权、各司其职,尤其对于那些事务性、一般性、技术性的工作,应放手让副职去处理和解决,不随意插手和干预。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副职的积极性、创造性,还能让正职把时间精力集中于事关政策性、全局性、关键性的工作,提升领导效能。

二是加强督促检查。正职对副职负有监督和检查的责任和义务,若对副职的工作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就有可能使工作偏离正确方向,造成工作失误,给单位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而正职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和驾驭全局的领导艺术,督促副职抓好分管工作,及时跟进和掌控工作进度,根据情况适时进行提醒纠偏,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三是敢于担当责任。正职不应事必躬亲,但也绝不能当“甩手掌柜”,而是要敢于直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层出不穷的难题,做到不躲难、不躲事、不躲过。不躲难,即遇到难题不逃避不推诿,敢于迎难而上,把担子挑起来;不躲事,即遇到原则问题敢碰硬,不怕得罪人,与歪风邪气和不良倾向做坚决斗争;不躲过,即工作出现问题不甩锅,敢于主动承担领导责任,勇于把过错认下来、把责任揽过来,赢得副职的尊重。

(三)决断而不专断

正职在决策过程中应带头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既广泛听取意见,又敢于拍板,实现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防止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一方面,正职应当充分发扬民主,敞开大门、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只有注意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才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另一方面,面对大量庞杂的意见建议,甚至班子成员各执一词、形成尖锐对立时,正职应发挥主心骨作用,对各种方案进行反复比较,权衡利弊得失,平衡各方关系,选取其一或综合成一,形成符合实际的科学决策。

当然,决策是一项系统工程,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高水平的“一把手”在决策时应保持清醒头脑,不为压力所动摇,不为利益所左右,不为人情所困扰,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全局性原则,处理好全局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工作,在事关全局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不能随波逐流、因小失大;二是坚持长远性原则,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和谋划当下的工作,不能鼠目寸光、就事论事;三是坚持系统性原则,处理好系统内外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左右照应、正负兼顾,不被一叶障目,不以偏概全。

(四)当班长不当家长

一是有用才之心。知人善用是正职的必备基本功。正职要有胸怀有格局,善于观察和考量副职的品德、能力、性格、处事等特点,主动发掘和充分发挥副职的长处,让副职展示才华、挑起大梁,使副职的一技之长转化为胜任工作的本领,更好地履职履责、担当重任。

二是有容人之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班子成员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正职应带头讲团结,善于将班子成员拧成一股绳,尤其对那些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尖锐意见的副职,不要片面认为其故意找茬而耿耿于怀,而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进行自我反思,遇事多通气多交心,在正副职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三是有公正之心。公生明,廉生威。“一把手”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公道正派是重要的品质要求。对于各种性格、各样专长的副职和下属,正职应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切忌人为地搞“小圈子”。尤其是在副职之间产生矛盾和摩擦时,正职不能以个人好恶和得失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不偏不倚、主持公道,平衡和协调好副职之间的关系,有效化解矛盾,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副职凝聚起来。

三、当好副职的“为”与“不为”

有人戏称“当官要当副”,认为副职责任不大,有事“一把手”顶着,有活下属干着,比较轻松好干。其实当好副职并不容易,想真正成为正职的“左膀右臂”,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应时刻摆正位置,牢记一个“副”字,做到不越权、不争权、不弃权,铭记有为才能有位。

(一)到位不越位

一是唱好“主角”不缺位。副职作为自己所分管工作的“主角”,最硬核的能力就是守土有责、把好一摊,对“责任田”抓得起、拿得下、把好关,让正职放手放心。这要求副职学会吃透两头,既吃透上情,学会“架天线”,准确领会上级政策和正职意图;又吃透下情,主动“接地气”,对分管部门的情况了如指掌,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摸清摸透。在此基础上,把上情和下情结合起来,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精心安排、科学指导、检查督促等,把分管工作落实到位,妥善解决职权范围内的各种难题,出色完成分管任务目标。

二是当好“配角”不越位。副职既然是正职的助手,就应该恪守本职本分,谨记权力的边界,掌握进退取舍的分寸,根据分工和正职授权行事。对正职没有授权的或超越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副职不能擅自拍板,不能轻易越位表态和越权做事。在工作方法上,非紧急特殊情况不能搞“先斩后奏”,注意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请示汇报,让正职能及时掌握全局情况和工作进展,切忌把自己分管的领域当成独立王国。

三是甘当“绿叶”不抢位。副职应摆正位置,自觉让正职处于舞台中心,在利益和机会面前主动后退一步,不与正职争高低、论长短,淡泊名利、甘当绿叶。即使遇到能力、学识或资历比自己略差的正职,副职也不能恃才傲物,更不要刻意炫耀自己比正职擅长的方面,而是低调行事,主动维护正职的良好形象。

(二)服从不盲从

一是既尊重正职又敢于在执行中及时建言。正职的职权来自组织的任命或授权,具有合法性,对正职的尊重是对其职务、职权、职责的尊重。但这种尊重绝不是唯唯诺诺、恭维吹捧,而是真正发自内心,这不仅表现在言语上,更重要的是把正职的意图全力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来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同时,副职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往往比正职更直接了解工作进展,更容易察觉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一旦发现工作疏漏应及时汇报并提出纠偏善后的措施,避免出现重大工作失误。

二是既自觉维护正职权威又敢于坚持原则。正职作为一个单位的当家人,必须有一定的权威性。因而副职不仅要做到自己支持正职,还要引领下属尊重正职,下属有不当言行举止时应加以提醒和制止。同时,副职维护正职权威的重要前提是坚守底线,即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妥协和让步,更不能毫无原则地一味迁就,当正职的决策和行为有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或者违反组织原则和党纪国法时,必须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敢于对其错误行径进行斗争。当然,斗争应本着团结的目的出发,不仅要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还需注意场合和讲究方式方法,对正职起到警醒和制约作用。

三是既善于思考谋划又坚持服从大局。在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自己所分管领域上,副职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真知灼见,敢于直陈利弊得失和风险后果,提出有价值的思路方案,为正职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副职在工作中应服从全局,凡经集体研究决定的事,即使自己持保留或反对意见,都要不折不扣落实,切忌固执己见,更不能因自己意见未被采纳而闹情绪甚至撂挑子,导致整体工作延误。

(三)排难不推难

一是做勇于破解难题的“排雷兵”。当面对牵涉面广的棘手难题、事关中心工作的重大任务或紧急突发状况等急难险重任务时,副职要不回避、不退缩、不推诿,敢于啃硬骨头,为正职当好参谋、出好主意,全力帮助正职攻克难关,有条不紊拆除问题“引线”,安全引爆矛盾的“导火线”,从而有效掌控局面和化解危机。

二是做善于化解冲突的“解围人”。当正职处于被误解、埋怨等尴尬境地时,副职不应隔岸观火,更不能煽风点火,在关键时刻、危难之际,主动出面为正职解围,做好解释澄清和正面引导工作,为正职保驾护航。副职冲在前面解决冲突,不仅可以使正职从困扰中摆脱出来,而且可以为正职创造缓冲机会和回旋余地,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扭转被动局面。

三是做敢于承担责任的“揽事人”。遇到有风险或得罪人的事情,副职不应退避三舍,把正职直接推上前台,而是敢打头阵,敢讲“硬话”,敢唱“黑脸”,大胆处理问题。当所分管的工作发生问题或失误时,副职不能推卸开脱,把责任甩锅,而应以大局为重,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和风险,并积极解决问题,尽力将矛盾和困难在自己的分管范围内消化。

(四)补台不拆台

一是正职分身无术时主动“补位”。正职工作繁重,大事要事交织,急事难事叠加,有时确实难以分身,尤其是中心工作处于关键时刻或临时性任务扎堆时,正职可能会指定副职代劳。对此副职不宜以自己分管工作更重要等各种理由推诿,而是应当体谅正职的难处,主动及时补位,避免发生因缺位造成的失职现象。

二是正职出现疏漏时巧于“补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正职的工作千头万绪、利益交织,有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牵制,难免出现纰漏甚至差错。副职对此不应袖手旁观,而是要雪中送炭,给予善意提醒,提出改进意见,设法解决问题,努力做到正职没有想到的问题我要想到,正职忘掉的事情我来提醒,正职落下的工作我来补上,正职没看到的漏洞我来堵上,巧妙地帮助正职“圆场”。

三是正职的短板善于“补齐”。正副职领导无论是角色定位还是个人经历、知识能力、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恰恰使二者的互补成为可能。副职应学会换位思考,了解正职的需求与难处,当正职因碰到不懂或没有把握的难题而一筹莫展时,副职不应当看笑话、说风凉话,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帮忙出主意、提建议、解难题,尽力补齐正职短板。

猜你喜欢

副职分管领导班子
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步骤
当好常务不简单
——从一句官场顺口溜说起
及时传达 迅速行动 抓实抓细抓落地 胡志勇副厅长召开分管处室负责人视频会议
浅谈副职如何与正职融洽相处
领导班子
做官不识字
谁该分管“安全生产”?
领导班子
分管动迁动心眼鸡飞蛋打悔已晚
“副”字解读与副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