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07-31冯鹏志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正确处理中国式中华民族

文_冯鹏志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在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决定了根本性质、锚定了奋斗目标、激发了强劲动力、凝聚了磅礴力量,而且为其赋予了守正创新这一最鲜明的实践气象、最深厚的历史逻辑、最坚实的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这一重大关系。这既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历史规律性要求,也从世界观、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上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具有基础性的立场要求和思想指引。

一、守正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鲜明的实践自觉与历史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创立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人类现代化新图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深刻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而且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本身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谐洽的独到卓越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体系,充分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遵循现代化发展正道的坚定实践自觉和深厚历史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守正创新的实践自觉与历史自信,首先就在于它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在风雨来袭时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最坚强可靠的根本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守正创新的实践自觉与历史自信,在于它是以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为根本立场、根本导向和根本实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长期奋斗实践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人民是现代化的创造者和塑造者,追求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物质生活期盼,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生活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提出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实现全面进步之路,也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和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路,成为塑造和引领人类走向更好文明发展状态的时代精神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守正创新的实践自觉与历史自信,在于它是能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创造更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造就更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准和共同富裕水平,是我们党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我们党对自身历史使命的坚定承诺。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探索实现社会生产力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律,实现了我国发展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守正创新的实践自觉与历史自信,还在于它是以建立、巩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制度支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国情和特定历史境遇的东方大国追求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改革开放,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把握并回答新时代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和更具活力的制度支撑。

概括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华民族在摆脱近代以来遭受的深重劫难的历史奋斗中开创出来的,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断迈向更美好社会发展的自主探索中实践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特殊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承担的特殊历史使命和人类追求,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只能是在自身实践奋斗和历史自信的基础上生长着并见证着中国人在现代化把握和实现上的自主性、主体性,并现实地展开的一种自主创造和历史主动进程。而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既守好自己的本和源、根和魂,又深刻把握时代精神并全面激发发展活力,从而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不断开辟新境界、展现新气象、迈上新高度。一言以蔽之,坚持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把握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从世界观高度上呈现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自觉和历史自信。

二、深刻把握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指向

守正创新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自觉与历史自信的形成及深化,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也凸显了我们党在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关系的卓越实践智慧。其根本内涵和实践指向,就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自主自觉自信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关系的根本立场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及其辉煌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为我们在继续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这一重大关系,积累了深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智慧,凝练了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判断尺度。展开来看:所谓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立场,就是要立足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谓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方法,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注重以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和深刻实践智慧为根基和依据,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开拓中国式现代化认识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以新的实践丰富新的理论。

概括起来说,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立场和方法,就是要既坚持把守正作为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又坚持把创新作为守正的路径与动力,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动力强劲、行稳致远。

一方面,坚持把守正作为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坚持守正才能确保创新的方向、道路和尺度。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核心在于它以中国共产党为坚强领导核心和最可靠的主心骨,根本在于它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质在于它以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制度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和最终成败,从根本上保证着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中最主动地激发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从而能够在人类现代化发展潮流中始终站稳脚跟、勇立潮头。

另一方面,坚持把创新作为守正的路径和动力。创新是守正的条件,坚持创新才能壮阔守正的动力、力量和格局。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努力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创造与历史成就。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改革创新作为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同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面向未来,当代中国需要推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融合,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好构筑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深厚文明支撑。

三、切实把牢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关系的理论基点、实践支点、价值原点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创立、拓展与深化过程中,守正与创新从来都不是彼此作为外在相关性而是作为内在规定性,深刻关联甚至决定着对方的内涵、性质与取向。也正因为如此,深刻把握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关系的本质性规定与规律性要求,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提供科学的思想引领、深邃的实践智慧和现实的系统图景。

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坚定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关系的理论基点。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形成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为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理论基点。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为根本立场、根本方向、根本原则、根本道路,始终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

坚持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定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关系的实践支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不仅揭示了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突出的时代指向,也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独特世界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展现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新图景、新典范、新选择,坚定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关系的价值原点。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这一重大关系,必须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为推动人类现代化发展迈向更加光明的前景不断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正确处理中国式中华民族
正确处理余数
中国式民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正确处理余数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