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探索》
2023-07-31冯丽榕陕西师范大学
冯丽榕/ 陕西师范大学
经济哲学是对经济世界进行理性追问的学科,具体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就是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原理与方法,阐释当代中国道路、解答当代中国问题、呈现当代中国精神的经济哲学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智慧支撑。张雄教授撰著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8月)是近年来学界经济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概念,诠释了与之相关的重要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高度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哲学研究方法论体系,阐明了经济哲学与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部门哲学之间的关系,为读者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依据。
一、完整概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基本问题,指明中国经济哲学研究重点领域
该书强调,经济哲学重点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发生的意识原理、心理事件、文化习俗以及理性和非理性互动原理。要力证这一点,需要对经济世界进行理性追问,从经济哲学研究本体、经济世界性质、进步观念涵义这三个角度进行追问探讨,可明确经济哲学研究的概念和任务。而将始于18 世纪中叶的西方近现代经济哲学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进行追溯分析,则是梳理资本主义经济哲学发展阶段特征及其性质、问题的基础,作者随后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发展脉络作纵向比较研究,突显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革命性,以及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巨大指导价值。
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是以政治经济学为反思对象的哲学批判范式,其特殊性表现在,能够对与经济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和历史要素给予充分重视,避免将议题置于单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将视野拓展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层面进行学术分析。该书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的内涵定义为中国共产党人所开创的“人民财富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进入新时代。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与时俱进适应经济技术发展趋势、创新深入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哲学内涵的基础上,加强对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经济自由与法的关系、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对接关系的研究。进入21 世纪,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秉性没有变,但资本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推进经济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市场与政府、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二、深入反思一系列重要经济范畴,揭示现代性发育核心程式
对经济范畴的反思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该书作者张雄教授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该书作者较早地在国内对货币范畴进行了哲学反思。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看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由货币构建的经济世界与人的人生价值观密切相关,品质价值在与数量价值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一端,因此人们普遍看重对平等化、客观化和量化的追求。而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人们与时俱进、客观成熟地看待货币的性质与作用。不仅要懂得如何用钱、如何理财、审慎对待金钱,还要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货币对人性、自由以及文明发展中的关系与作用。资本范畴方面,资本作为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虽然有其积极促进的一面,但也带来了个人主义张扬、两极分化严重、霸权主义盛行等负面影响。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资本在先进政党、先进制度的驾驭下,成了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利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经济发展面貌和世界经济格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资本有多种概念类型,作为预付金的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作为生产关系的资本和作为权利象征的资本。该书对这些概念内涵进行逐一解析,使读者能够深刻认识当代资本范畴本质内涵。财富范畴方面,该书在深入分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哲学理论与当代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从财富哲学等多个维度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一现象进行深刻反思,力证了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革命性、先进性和重大实践指导价值,引导人们关注金融危机背后的深层历史进化论问题。货币、财富、资本、金融化和经济正义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对其历史背景和作用机制进行当代审视反思,是揭示现代性发育核心程式的必要过程。
三、把握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精神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四十余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也进入新的时代。在愈发快节奏、智能化、虚拟化的经济环境中,愈发突显出市场精神对物质生产的重要影响,以及在合理配置市场资源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市场精神不再单纯作为一种感觉和体验,而是一个需要审慎对待、深入思考的认知对象。通过对“市场与市场精神”“习俗与市场”等经济哲学概念内涵特征、历史演进和价值作用的深入揭示,作者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精神践行的三个立足点:一个是追求世界性经济正义的原则;二是追求历史进步的角度;三是追求经济利益实现的最小代价,即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的关系。
市场不只是一个杂糅了商品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的物质空间,还有其精神内核。关于市场精神,该书将其解释为“市场主体实践活动遵循并固守的价值观的总抽象,受市场价值规律制约,更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特质、民族信仰和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决定”的精神原则。市场精神一般有三种形态,即作为知识形态的市场精神、作为感觉形态的市场精神、作为无价值取向的市场精神。从当代性和市场共有特征角度看,市场精神主要体现出五点特征,即崇尚自由、追求平等、守护契约、遵循经济理性、倡导企业家“创造性破坏”等。社会主义市场精神影响并决定着企业家精神的塑造,企业家精神则对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活力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进一步,该书对如何塑造优良企业家精神提出了合理建议。
四、丰富经济哲学内涵,合理阐释中国新型现代化道路模式
为合理阐释中国新型现代化道路模式,构建系统的话语体系来反映市场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状态,该书通过对经济哲学三对范畴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经济学现象背后的中西方哲学文化差异。首先是“零和”与“和合”理论的对比,“零和”属于博弈理论,“零和”状态意味着市场主体在动态环境中取得竞争的相对平衡点的最佳价值取向,是重要的理论经济学概念,它为市场经济主体博弈状态中经济变量关系的函数分析提供了高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依据;而“和合”则显示出充分的人文关怀精神,强调在认同差异、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追求共同目标的实现,是全球化时代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思维。其次是“同情”与“良知”的对比,“怜悯和同情”是资本经济市场的人性哲学预设,中国传统哲学则将“良知“归于哲学本体论范畴。相对于“怜悯和同情”,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良知”的优势在于:“怜悯和同情”是富裕者对穷困者进行施舍的行为,“良知”则表现为所有市场参与者的道德认知;“怜悯和同情”是自上而下的收入重新分配,“良知”是一种与生俱来、先天所赋的能力与知识;“怜悯和同情”与个人私利最大化原则不矛盾,“良知”依靠人的善良秉性来约束自我行为。最后,该书还辨析比较“理性利己”和“义以生利”两组概念,分析了两者的内涵及其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实用价值。综上,该书通过对相关经济哲学概念内涵的详细辨析,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经济哲学文化差异,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构逻辑遵循作出了合理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