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追求的安全感,在养老社区找到了
2023-07-30冯实
冯实
清晨7点,90岁的华奶奶已吃过早饭,一个人坐在护理站,等着“妈妈”上班。
她不清楚“妈妈”在这里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也不记得“妈妈”的名字,但她知道,只要遇到危险,感到恐惧,“妈妈”一定会无条件信任、帮助她。
“昨天夜里又有人闯进我房间了!”见到胡春草时,华奶奶一把攥住了她的胳膊,身子凑过去,小心翼翼地说。
胡春草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遇到这样的状况了,她是大家的家·北京友谊城心社区(以下简称“友谊社区”)的护理员,同时还是友谊社区认知症专区(以下简称为“专区”)的负责人,而华奶奶就是她在专区里照料着的一位老人。
有困难,就找粉色制服
认知症,是大脑神经细胞病变导致的大脑功能衰退,又被称为认知障碍。
北京大学报告显示,90 岁以上老年人是MCI高发期,为23.5%。随着老人认知老化过程与认知能力下降,老人会逐步进入轻度、中度和重度认知症状态。
华奶奶已经处于从轻度向中度过渡的阶段。
友谊社区是大家的家专门设立的国内首个以“脑健康”为主题的认知症友好社区。社区为了更好地照护认知症老人,开辟了第3层作为认知症专区,所以通常入住社区的认知症老人,会在专区里接受专业康养服务。
而去年12月,胡春草第一次接待华奶奶及其家属,却是在基础照护区。入住当天,老人表现出崩溃大哭和掌掴自己的激越行为,精神状态量表(MMSE)等专业测试结果均不佳。但尽管如此,家属也很难接受老人患有MCI。
“这是大部分家属都会有的阶段”,看着愧疚与无奈夹杂下的家属,最终,胡春草选择了一种更为婉转的方式与他们沟通,“通常情绪波动期是1~2周,我们先看看波动的原因是不适应新环境,还是认知症”。随后,华奶奶才转入专区居住。
在专区,每个老人的房门口都有一个结合老人专业背景和爱好的个性化记忆箱,房间的装饰也会与家属协作,尽量还原老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大家的家希望以此重复老人对自我身份的认知记忆,同时肯定和鼓励老人的兴趣,让老人更有归属感。
华奶奶曾是电影学院化妆专业的老师,她的房间,大多与电影元素相关。刚开始的几周里,华奶奶几乎不社交,抗拒参加任何活动,躲在房间看电影是最常做的事。
陪华奶奶看了几天电影后,胡春草发现,老人并不在意剧情,更关注服化道。于是,胡春草找来高温丝、人造毛发等材料,她想尝试找到华奶奶感兴趣的工作。
拿到这些基础材料后,华奶奶第一次露出了对某件事感兴趣的神情。先用卷尺测量模特头围,用卡纸剪出模型,再计算针数……一针一线,华奶奶可以不声不响、怡然自得地绣上一整天。
胡春草知道,干预老人病程的机会来了。她开始赋予老人工作职责和社交身份,“我们的话剧需要一位服化道专业指导,您得帮我们共同完成创作”。在得到如此重要且擅长的分工后,华奶奶每周五都会准时参加话剧创作。所谓的话剧创作,其实是专区应用国际前沿照护技术,聘请舞动治疗师和音乐治疗师,对认知症老人制定的预防和延缓认知症发展的非药物干预手段。
在得到大家的肯定后,华奶奶开始给工作人员取各种家人的称呼,并分享“隐秘的事”。胡春草每次听到华奶奶说房间有人潜入时,都一遍遍了解事情经过,并以陪伴、随叫随到等的方式让老人安心。胡春草觉得,安全感是眼下最真实的情感需要,无论如何,都尽量千方百计去满足。
同样需要营造安全感的,还有华奶奶的邻居、82岁的文奶奶。文奶奶的焦虑在于,总觉得有人偷东西。在入住友谊社区之前,她就因“被盗”而换过三次养老社区。
在友谊社区,文奶奶也“丢”过一件蓝色长裙。在事发的第一时间,胡春草选择先肯定文奶奶的判断,并且和老人聊起了长裙的来历。文奶奶不自觉说起了已故的丈夫,从相遇到相恋,婚后,又如何与婆婆融洽相处……而这件“丢失”的长裙,就是当年婆婆送给她的。
胡春草马上意识到,长裙的意义更在于背后所附带的情感价值,“长裙找不到了,她就会想到老伴不在了,现在衣服也没了,什么都没有了”。
基于經验,胡春草知道,老人应该是把长裙小心放在了某个角落,但她没有直说,而是请安保师傅帮忙假扮警察,最终找出长裙。
安全感作为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有时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构建,特别是面对这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老人。如今,老人们虽然已经很难分清工作人员的姓名,但他们知道,有困难,就找粉色制服。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的想法,粉色制服们都会给予肯定和重视。老人的家属,也通过专区的护理人员,更能走进老人的内心。
除了认知症老人,面对更庞大的养老群体,大家的家护理团队也在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营造家庭氛围,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没有遗憾。
歌声越过社区的围墙
“魁信,我爱你”“我也爱你,哈哈哈。”
在今年情人节这天,90岁的郑魁信给老伴沈吕英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写道“走过近70年,你给了我最大的爱”。看过信件的沈吕英,鼓起勇气,学着用年轻人的方式说出了人生第一句“我爱你”。
1952年,在国家大规模的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背景下,郑魁信就读的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并入同济大学,与沈吕英成为了同窗。因欣赏彼此的专业能力,很快,两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就走到了一起。
1958年,忙于兴建铁路的沈吕英,与即将远赴苏联学习航空勘测技术的郑魁信“抽空”结了婚。婚后不久,两个人就开启了常年的异国生活。
1980年,郑魁信受铁道部组织专业设计院委任,赴日本研修。而在国内的沈吕英则在武汉、石家庄等地,留下了铁路修建工作者的身影。
郑魁信曾到铁路工地探望过沈吕英,中国铁路从无到有,都是在山里一步步走出来的,沈吕英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住土草棚,喝河水,因为需要亲手测绘,一两个月就走废一双鞋,脚磨得不成样子。离开铁路一线后,沈吕英进入国家机关,在许多重大交通建设工程项目验收中,都留下了宝贵经验和工作成绩。
每每提到沈吕英,郑魁信都不由得心生钦佩。因常年异地,总想找机会弥补生活遗憾的郑魁信,入住大家的家·北京朝阳城心社区(以下简称“朝阳社区”)后,看着时常弹钢琴的妻子,有了组建乐队的想法。
去年,郑魁信在朝阳社区康乐团队负责人江淑一的帮助下,组建了一个“大家的家吟游采诗人电声乐队组”。沈吕英负责钢琴,郑魁信负责吉他,另两位老人负责小提琴和指挥。队员平均年龄81岁,常有生病缺席。谁要是不能排练了,老人们就会互相安慰鼓励,并且把相应部分用配音顶替,等老人归队,再重新排练。
一周集体排练3天,老人们私下还会加练。就这样,一个月下来,这只用iPad作曲、合奏的电子乐队,演出了第一支歌谣——《友谊地久天长》。
去年10月,他们还给过生日的邻居们表演了五月天的《倔强》。这首充满力量的摇滚乐,通过直播的形式,翻越过养老社区的围墙,传达到了更远方,打破了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想象。
有如文集所写,“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除了这些喜欢热闹、爱好舞曲的老人,还有些老人偏好宁静,但也想尽绵薄之力,为更多人带去欢乐和价值。
为此,朝阳社区组织了“大家梦想课堂”活动,邀请老人根据自身专业和经历,通过云课堂给山区小学的孩子传授知识。86岁的陈佳洱,是我国核物理学家、加速器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主动担任“大家梦想课堂”讲师,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每周讲一节物理课,激发孩子们对物理的想象和好奇。
截至目前,“大家梦想课堂”已覆盖10个省市的偏远地区学生,共开设4个主题,21节课程。朝阳社区通过这样的活动,将拥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老人与象征着新希望的孩童串联起来,让老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更强。透过孩子们清澈、明亮的双眼,老人们也因自己老后依然能发挥余热,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希望,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与力量。
大家的家·北京友誼城心社区音乐治疗活动。
“用生命的终点回看人生”
“与老人们相处久了,会收获一种‘用生命的终点回看人生的视角,更加体会到,人生最重要的是拥有一段圆满、真实的人生旅程。”江淑一通过在养老社区的工作,开始对生命本质有了全新思考。
而胡春草也通过这些老人,得到了爱的能量。“你辛苦啦,靠在我的肩膀休息会儿吧。”认知症老人们,有的已经忘记自己是谁,但还在不断施展善意。这些善意,是胡春草坚定走下去的信心。
大家的家作为大家保险旗下专业养老品牌,就是这样,从2019年至今,4年来通过一个个养老社区,一步一个脚印,为这里的老人和工作者提供家的温暖。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事关生命尊严,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何让老人生活得更幸福,与每个人都有直接关联。
为了让更多人的老后生活更有幸福感,大家的家发挥大家保险优势,在业内首个提出“城心养老”模式,将养老社区都选址在临近医院、商圈围绕的闹市区。他们希望,聚集更多更有能力的人,让老人临近医疗,亲近子女,更近人间烟火,时时享有与家人“一碗汤的距离”,拥有更强安全感。
当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和企业加入养老领域,相信,未来人们的老后生活环境和质量也会更多元,更值得期待。
走出大家的家城心养老社区,站在街道对面,重新凝望这片世外桃源。在这个社区,人们以一种看似架空,又无不触及社会各个角落的生活体验,安抚了这里的老人,拓宽了这个时代人们对晚年的想象,更进一步凝结了人与人之间的眷恋。
(文中华奶奶、文奶奶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