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岫岩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2023-07-30靖凯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3年3期
关键词:花生技术栽培

靖凯

摘要:岫岩地区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第二大农作物。介绍整地、施肥、种子精选及处理、播种、地膜覆盖栽培、防早衰技术、防徒长、病虫害防控、适期收获、安全储藏等技术要点,为岫岩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花生;栽培;技术;岫岩地区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3)03-0004-03

花生營养丰富,可作为生产食用油的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由于花生本身具有耐旱、耐酸、耐贫瘠等特性,加上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现阶段种植花生是广大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近年来,岫岩地区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已成为继玉米之后的第二大农作物,种植面积近0.53万hm2。如何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效益,是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广大种植户的共同课题,亟待推广先进适用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 整地技术

实践表明,对花生地实施深耕深翻,有助于加深耕作土层,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蓄性,增强抗旱耐涝能力,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还有减轻连作障碍和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花生种子较大,脂肪含量高,其发芽出苗均需较多水分和氧气,因此,整地是花生栽培的必要环境,也是花生增产的基础。播种前的整地要求是土壤疏松、细碎、不板结,含水量适中,排灌方便,确保花生生长发育处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中。坡地栽培花生时,应通过平整土地将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逐步改造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为使新整农田当年创高产,整地后地表务必平整细碎,减少根茬、石块、土块,以免损坏地膜。地表平整还能减少雨后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利于灌排多余的积水。整地时不应打乱土层,要使熟土在上、生土在下。为了促进土壤熟化,可结合冻春整地,同时增施有机肥,施肥量以1 500~2 000 kg/667 m2为宜。

2 施肥技术

为使花生获得高产,需要坚持以下施肥原则:一是重施基肥,适量追肥;二是平衡施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三是大量、中量及微量元素相结合。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1) 施足基肥。中等肥力的地块,667 m2施用优质农家肥2 000~3 000 kg,硫铵10 kg、硫酸钾15 kg用作种肥。根据积肥原理,可以施用适量磷酸二铵为种肥,但要注意种肥隔离,以防烧种。

2) 对于地力差、积肥不足的地块,可视苗情,在苗期或花针期适当追肥。一般667 m2追施复合肥10~15 kg,结合中耕培土施入。结荚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以防早衰,促进荚果成熟饱满,提高花生产量。

3) 生物菌肥是一种新兴肥料,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乳酸菌群、光合菌群、芽孢菌群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后复合而成,除富含有机质、有益生物菌外,还含有各种抗氧化物质、氨基酸、消化酶,其靠有益菌繁衍来活化土壤并供给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具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抗旱、促早熟的作用,还能解决土壤农药残留问题,是生产绿色食品的不可缺少的肥料。近年来,在花生高产栽培过程中,生物菌肥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3 种子精选及处理技术

花生播种前须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主要包括选种、晒种、剥壳、发芽实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等环节,是实现苗全苗壮、增产增收的前提和保证。

3.1 选种

剥壳前对留种荚果再次挑选,应选择无霉、无破损、籽粒饱满、成熟度好的双仁果、多仁果作为种子。

3.2 晾晒

晾晒可以打破休眠,促进种子成熟,增强酶的活性,利于种子养分转化,提高种子生命力。晾晒还可起到杀菌作用,对减轻苗期病害具有积极作用。应选择晴天,以连晒2~3 d为宜。

3.3 剥壳

剥壳后的种子易吸收水分、增强呼吸作用、加快酶活动、促进物质转化,进而消耗养分、降低发芽能力,故花生剥壳不宜太早。花生剥壳时间距离播种期越近越好。

3.4 发芽试验

剥壳后对种子要进行粒选,将秕粒、小粒、变色粒、发芽粒、破碎粒、感染病虫害或霉变的种子拣出,再进行发芽试验。根据发芽率确定是否可以用作种子。对发芽率偏低的种子,可采用催芽或适当增加播种量等措施予以补救。

3.5 拌种或包衣

通过不同药剂的拌种或包衣,可以提高抗病虫能力,起到补充营养元素、提供种子活力、增强抗旱性等作用,有助于苗齐、苗全、苗壮,为优质高产打下基础。

4 花生播种技术

通过休眠期的种子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芽。对于不同类型的品种,其发芽最低温度存在一定差异。珍珠型和多粒型品种,需要地温稳定在12 ℃以上才能发芽,中间型品种则需要稳定在15 ℃以上才能发芽。花生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7 ℃。

花生种子发芽、出苗需要充足的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持水量低于40%则种子因易失水而不发芽。岫岩地区大多采用地膜覆盖模式种植花生,故当地花生播种时间需提前7~10 d,集中在每年4月20—29日之间播种。

5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花生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除杂草、减少病虫害、早熟增产的作用[3],同时还可保水抗旱、提高肥效、抑盐保苗,促进早出苗、早花、多花、多果,改善花生品质和大幅提高产量,是实现花生增产增效的好途径[4]。花生地膜覆盖能克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扩大农作物种植区域,促进农作物高产稳产。地膜已成为继化肥、种子、农药以外的第四大农用物资。岫岩地区早春多低温、少雨,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能有效抵御低温和春旱,提早播种期,并使无霜期短的地区也能采用产量高、品质好的中晚熟品种,从而改善花生品质和大幅提高产量。覆膜栽培已成为当地花生增产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地膜不宜太薄。地膜太薄容易破碎且在土壤中不易捡拾回收,带来严重的塑料污染。当前普遍使用的农用地膜大多低于0.008 mm,这也是薄膜不易回收、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二是覆膜前喷药。667 m2喷施50%乙草胺乳油100~120 mL,兑水50~60 kg,均匀喷洒畦面。三是喷药后立即覆膜。覆膜时将膜展平、拉紧,使薄膜与畦面贴合紧密,然后四周用土压严压实,畦面每隔2~3 m压土1 次,防止大风掀膜。四是选择中晚熟品种。覆膜可提早播种期,应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中晚熟品种。五是护膜保墒。播种后要经常检查薄膜有无破损、透风之处,如发现及时用土压实、堵严。六是开孔放苗。一般地膜花生播后10 d左右发芽出苗,待覆膜花生顶上鼓膜未见绿叶时,及时开孔放苗,以防高温烧苗,为苗齐苗壮打下基础。

6 防早衰技术

花生生长后期是以生殖生长为主的生育阶段,也就是饱果成熟期,一般早熟品种的饱果成熟期为25~30 d,中晚熟品种为35~40 d。高产花生在这一时期要尽量保持顶叶迟落、茎叶不枯不衰。此时,如果平均气温低于20 ℃,则会使地上部分茎枝出现枯衰现象,叶片也易脱落。如果平均气温高于20 ℃,则会延长营养体功能期,使荚果产量显著增高。这一时期的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50%。如果低于40%,则根系易受损,茎枝枯衰,叶片脱落,造成荚果不能正常成熟。当然土壤肥力不足、花生营养不良、病害控制不好等因素也会引起早衰,需要通过肥水管理来保叶防早衰。

7 防徒长技术

控制徒长是地膜花生取得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地膜花生会形成保温、保湿小气候,由于膜内水分条件较好,前期生长发育快,中期生长旺盛,结荚初期易发生徒长现象。研究表明,气候条件和管理不当是花生徒长的主要原因。花生幼苗期最适合茎枝分生发育和叶片增长的温度为20~22 ℃,若平均气温超过25 ℃,则会使苗期缩短、茎枝徒长、基节拉长,不利于蹲苗。苗期最适宜的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5%~55%。如果高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也易引起茎枝徒长、茎节拉长、根系发育慢、扎根浅,不利于花生生殖器官的形成。苗期花生最适宜日照数为8~10 h/d,如果日照数多于10 h,同样会引起茎枝徒长和花期推迟。如果苗期出现高温强日照天气,加之土壤水分较大,则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徒长现象。如果出现徒长现象,需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控制。

花生开花下针期既是花生发棵长叶、开花结果的最盛期,也是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并行生长期。此时如果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则茎枝会徒长,需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控制。

花生植株封行后如出现徒长现象,可叶面喷施50%多效唑水溶液50 kg/667 m2,用以抑制茎枝徒长。

开花下针期和饱果期如发现脱肥现象,可将0.2%~0.3%磷酸二氢钾与2%尿素混合喷施3~4 次,根外追肥。

8 病害防治技术

岫岩地区花生病害主要为叶斑病、疮痂病和锈病,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

1) 农业防治。花生收获后尽量清除田间病残株,及时耕翻,轮作倒茬,可有效降低病害发生几率。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 药剂防治。6月中下旬注意田间发病情况,做到早防早治。6月底到7月初可用70%甲基托布津750倍液,7月中下旬用10%苯醚甲環唑750倍液,或25%戊唑醇2 500倍液防治,也可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喷药后12 h之内,如遇雨应补喷。

9 适期收获技术。

当荚果饱果率达到65%~75%之间,果壳硬化,网纹相当清晰,果壳儿内侧乳白色捎带黑色,种仁皮薄光滑呈现出品种固有色泽时,或植株出现衰老、顶部仅剩余2~3 片叶时,应及时收获。收获前应及时查看天气预报,如遇3 ℃以下低温最好不要收获,以避免霜冻危害。晾晒1 周左右,待荚果含水量达15%~20%时,适宜摘果。荚果含水量低于10%时,虽然荚果外观完好,但其内部籽仁可能已破碎。

10 安全储藏技术

荚果装入透气性较好的袋子里,放在通风良好、遮雨的地方。当荚果含水量低于10%、籽仁含水量低于8%时,需运输到通风干燥的库房中。库房不得同放化肥和农药,也不得有取暖设施。

参考文献

[1] 曹坤.商丘市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23(5):68-70.

[2] 袁玉峰,高月根.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推广策略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7):208-210.

[3] 德新.辽西地区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2(3):17.

[4] 茹德平,赵治军,蒋福稳.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137-138.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eanut in Xiuyan Area

JING Kai

(Institute of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Research, Liao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enya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The peanut planting area in Xiuyan area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it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crop.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essentials of land preparation, fertilization, seed selection and treatment, sowing, plastic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anti-premature aging technology, anti-growth,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suitable harvest, safe storage, 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peanuts in Xiuyan area.

Key words:  peanu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Xiuyan area

猜你喜欢

花生技术栽培
掏花生
油麦菜栽培要点
自然栽培的味道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花生去哪儿了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