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2023-07-30王洪社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5期
关键词:沙门氏菌病鸡琼脂

王洪社

(山东省鲁南牧工商有限公司 山东滕州 277512)

沙门氏菌病在养殖场发病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养殖条件比较差的养殖场,其发病率非常高。一旦养殖场中发生沙门氏菌病,就很难能够得到净化,使得本病长期在养殖场中存在,给肉鸡造成潜在的威胁。

1 病原简介

1.1 鸡白痢沙门氏菌

鸡白痢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细长,不形成荚膜和芽孢,也不生有鞭毛,不能够自行运动[1]。本菌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够在环境中较长时间的存在,尤其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病原能够存活达到半年以上,有些在绒毛上粘附的病原可以存活更久,甚至可以超过一年。

1.2 鸡伤寒沙门氏菌

鸡伤寒沙门氏菌呈现粗短的杆状,病原大小约为1~2 μm×1.5 μm 之间。在镜检中常单个存在,也会有成对存在情况。菌体不会形成荚膜和芽孢,而且不生有鞭毛。经革兰氏染色呈现出阴性。本菌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60 ℃的环境中也能够存活超过10 min,在病死鸡体内可以存活超过3 个月。但其对紫外线敏感,能够在几分钟内失去活性,其对消毒液也敏感,应用消毒液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将其杀死。

1.3 鸡副伤寒沙门氏菌

鸡副伤寒沙门氏菌病是多种能够运动的沙门氏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中最主要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其对消毒药物较为敏感,应用常规消毒药均能够将其杀死。

2 流行情况

本病的传染源是发病鸡以及隐性感染鸡。这些鸡可以将病原通过排泄物的方式从体内排出到环境中,可以造成环境污染,甚至会造成饲料、饮水以及器具等污染。但鸡群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质时就容易发生感染。病原通过直接接触进行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以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造成雏鸡的感染。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为禽类,多种禽类均可以感染发病,如鸡、麻雀、鹌鹑和鸽等。不同的动物对本病的易感性会有所差异。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通常在全年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但在气温较低的时节发病率会显著升高[2]。而且本病的发生和饲养管理具有相关性,当饲养管理不当或者是养殖环境较差时,本病的发病率也会有明显的升高。

3 临床症状

肉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根据所感染沙门氏菌的类型而有所区别。

3.1 鸡白痢

鸡白痢主要症状为食欲下降,体质变差,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有的病鸡还会表现为突然死亡的情况,通常在2~3 周龄时达到死亡高峰期。在死亡前,病鸡扎堆,采食停止,排便异常,且粪便会沾到肛门周围羽毛,甚至会将肛门堵塞。

3.2 鸡伤寒

鸡伤寒时病鸡出现精神不振、羽毛粗乱,鸡冠和肉髯出现萎缩,体温上升,甚至可以升高3 ℃左右。病鸡排出黄绿色的稀便,有时颜色变深,呈现出墨绿色。病鸡通常会在5~10 d 内出现死亡。

3.3 鸡副伤寒

本病发生后的症状和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环境中的症状表现严重程度不同。发病鸡通常会出现嗜睡、呆立、双翅下垂,羽毛蓬乱,食欲减退,但饮欲增加。病鸡会出现水样粪便,有时呈现粘稠状,会将肛门堵塞。粪便呈深黄绿色或墨绿色。

4 病理变化

4.1 鸡白痢

病死鸡的肝脏肿大,外观呈现出砖红色。在肝脏表面有半点状或条纹状的出血。还可见表面有灰白色的点状坏死。有时肝脏出现结节呈现肿瘤样,使得肝脏易破裂。胆囊充盈。脾脏肿大,有的病鸡卵黄没有吸收或者卵黄吸收不良。有时可见肺脏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外观呈暗红或灰白。在心脏、肌胃和肠道处也可以出现结节。

4.2 鸡伤寒

最急性病例的病变不明显,有的病程稍长的病鸡可见肝脏、脾脏和肾脏等部位有肿大。对于亚急性和慢性病鸡,可见肝脏肿胀,且外观呈现墨绿色或青铜色。病鸡出现心包炎、心肌上有灰白色坏死灶。有的病鸡会出现卡他性肠炎。

4.3 鸡副伤寒

剖检病鸡可见其表现为心包炎和心肌炎。肺脏出现坏死。肝脏出现肿大,颜色变为古铜色,在其表面还可见有大量的点状或者条纹状的出血,有时可见有灰白色坏死灶。胆囊出现肿胀。脾脏肿胀,有点状坏死。肾脏也会出现肿胀。病死鸡还会有气囊炎,关节炎以及在肠道内形成肠炎。

5 诊断方法

本病通过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难以进行确诊,因此,本病的诊断需要应用实验室方法。在实验室主要有病原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

5.1 涂片镜检

取病死鸡的肝脏和脾脏等组织进行涂片,而后应用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可见其中含有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而且菌体呈现出杆状,而且两端钝圆,没有荚膜和芽孢。

5.2 病原分离

无菌挑取病变组织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鲜血琼脂平板,经37 ℃恒温培养24 h 后可见在培养基上生长出无色菌落,菌落呈圆形,半透明,边缘整齐,表面湿润且光滑。用SS 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和亚硫酸铋琼脂培养基以及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经过37 ℃,24 h 后,可见在SS 琼脂上生长出无色菌落,呈现半透明,在亚硫酸铋琼脂培养基上可见有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而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长。

5.3 生化鉴定

挑取纯培养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可见病原能使得葡萄糖、麦芽糖发酵产酸和产气,能够发酵山梨酸和甘露醇产酸产气,V-P 试验呈阴性,吲哚试验也呈阴性。病原不能发酵蔗糖和乳糖等,也不能分解尿素。由此可以判定分离菌为沙门氏菌。

5.4 平板凝集试验

通过平板凝集试验也可以确诊本病。这是在室温下将平板凝集抗原滴加于玻璃平板上,使用的量约为0.05 mL。而后在病鸡的鸡冠和翅静脉取血液0.05 mL,将其滴加于抗原中,混合后涂抹呈为2 cm 大小的圈,不断摇动玻璃板,并计时判定结果。经过2 min就可以判定结果,如果出现50%以上的凝集,则表明结果为阳性,说明在血液中含有沙门氏菌抗体,从而也可以确诊本病。

6 防控措施

6.1 预防措施

对肉鸡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在临床上可以应用的疫苗仅有进口的鸡肠炎沙门氏菌病活疫苗(Sm24/Rif12/Ssq 株),重组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还在试验阶段,没有应用于临床生产。在接种疫苗后,注意避免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这些药物会将病原杀死,从而降低免疫效果。在疫苗接种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提升饲养管理水平。

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养殖场内的环境卫生,要勤打扫,勤出粪,及时将舍内的各种污染物清理出去,避免这些物质滋生病原。鸡舍内要保持干燥和具有良好的通风,可以将舍内的污染气体排出,减少这些有害气体对鸡群呼吸道的刺激,从而可以减少发病。鸡舍内应当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尤其是在天气变化较大的时候,能够保持鸡舍内环境相对恒定对鸡群的体质非常有利,一旦出现内环境变化较大,必然会导致鸡群受到应激,从而使得鸡群体质下降,导致容易发病。在养殖中,消毒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措施,鸡场不仅要对鸡舍内进行消毒,还要对进入鸡舍的人员、车辆和器具等进行消毒。在消毒时注意不能直接对着鸡群的面部喷洒,而是要向上喷洒,让消毒液自由落在鸡群的背部,对鸡舍内环境进行全面喷洒,不能留有死角。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要通过消毒通道对全身进行消毒,并更换衣物后方可进入,而对车辆需要通过消杀通道消毒,如果条件比较差的养殖场,需要通过门口的消毒池对轮胎消毒,而后对车身应用喷洒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

肉鸡养殖最好采取全进全出的模式,这样可以在肉鸡出栏后将鸡舍彻底的进行打扫和消毒,并将鸡舍内空置一段时间,通常是1 个月,这样可以将其中的沙门氏菌消灭。在养殖中要注意养殖密度,避免养殖密度过大。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给鸡群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肉鸡在育雏期的生长过快,从而就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来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通常饲料中的能量需要达到2 800 kcal,蛋白质含量达到19%,才能满足机体生长肌肉的需要[3]。在育雏期后,就需要提升能量性饲料的和降低蛋白性饲料的水平。能量性饲料水平以2 850 kcal 为宜,而蛋白质水平宜下调到17%左右。这样调整有利于提升肉鸡自身的体质以及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6.2 治疗措施

在养殖场一旦发现病鸡,要及时将其隔离治疗。避免造成病原的扩散传播。本病通过应用抗菌药物就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条件较好的养殖场,可以通过药敏试验来筛选有效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没有条件进行药敏试验,可以应用常规的抗生素或者磺胺类药物。但磺胺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抑制生长的作用。所以应用抗生素效果较好,常用的抗生素为单硫酸卡那霉素可溶性粉,用量为6万~12 万IU/L 水中,连续用药4 d,或者应用5%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兑水,按照1.5 g/L 水的用量,2 次/d,连用5 d。并在饲料中加入腐植酸钠,用量为50 g/kg 饲料,这样连续用药5~7 d 可有良好效果。

7 结语

肉鸡沙门氏菌病是肉鸡养殖场中出现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通常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方法来预防本病,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对鸡群的观察,及时发现病鸡,并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本病后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及时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沙门氏菌病鸡琼脂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氧化琼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