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与城乡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专刊序言

2023-07-30何金廖

热带地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数字

何金廖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正如蒸汽机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机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催生了信息化革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AI 技术、5G技术、VR/AR技术等新一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地理学紧跟时代步伐,不仅及时优化调整学科方向,孕育出诸如“地理信息科学”这样的新学科,同时还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和理论范式,开辟了“网络信息地理研究”新方向。在人文经济地理学领域,探讨数字技术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影响已然成为了国际学术前沿,产生了诸如“流空间”理论、“赛博地理”“数字孪生”等理论和概念。由于中国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几乎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步发生,在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规模上甚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因此,中国地理学者也较早地参与到了网络信息地理研究热潮中,在信息流视角下城市网络研究、居民网络消费的时空间行为、网络关注度与旅游流、智慧城市建设与规划、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网络信息地理研究仍然存在着理论创新相对滞后、研究视角过于单一、呼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足等问题。因此,持续挖掘中国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经验和模式,深入探索数字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机理及应对策略,向世界提供未来城市与区域数字化发展的中国方案,夯实中国的“数字超越”和“数字优势”,已成为当前中国人文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历史使命。

在政策层面,国家近年来对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构建以数字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理念。事实上,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①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207/P020220729609949023295.pdf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数字经济总量已超过45 万亿元,接近全国经济总规模的一半,数字经济无疑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此背景下,包括我在内的几位青年地理学者一起发起策划了“数字经济与城乡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专刊,其目的一是为了汇集当前以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为研究主题的优秀成果,为推动中国网络信息地理研究提供论坛阵地;另一方面也在于呼吁国内地理学同仁加强对数字经济与城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注。该想法与《热带地理》编辑部追求“引领”学术前沿的宗旨不谋而合,因而得到编辑部的大力支持,才有了此刊的出版。

本专刊共汇集17篇学术论文,主要来自于地理学、规划学和旅游学领域,因此,在研究议题上相对聚焦,都围绕着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展开;同时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又体现了多元化和交叉化的特色,既有偏理论探讨的文献计量分析和综述,也有基于地理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案例研究,也有遵循经济学经典范式“假设—求证—检验”的实证研究,同时还有以社会访谈和政策分析为特色的质性研究。总体上,本专刊大致可分为4个板块:1)中国网络信息地理研究综述;2)数字产业网络结构与影响机理;3)数字经济与空间相互作用机制;4)城乡数字化转型。

网络信息地理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方向,在当前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的推动下,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然而,由于网络信息地理研究领域相对多元,学术界一直缺少该领域系统的文献梳理和理论总结,本专刊的开篇论文《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国网络信息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采用文献计量和研究评述的方法对21世纪以来中国网络信息地理研究的总体特征、学科方向、演化趋势进行总结,探讨了该研究方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未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个板块“数字产业网络结构与影响机理”是本专刊的主体部分,共汇集了8篇文章,这些论文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从网络视角出发对数字产业的空间网络进行分析,涉及的产业包括数字创意产业(数字音乐、电竞)、互联网企业、金融业、物流业等新兴产业部门。其中《城市创意网络视角下华语数字音乐合作网络结构特征、演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和《电竞战队全球合作网络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两篇论文分别分析了数字创意产业的跨地区(城市)的合作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对于理解数字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全球生产网络具有较大启示意义;《中国互联网企业风险投资网络及区位影响因素》和《金融联系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两篇文章都属于金融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别探讨全国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为理解区域之间的金融联系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流空间”视角下中国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结构与机理》和《多尺度视角下中国冷链物流企业的县域网络结构及驱动机制》都以数字经济的支撑产业物流业为研究对象,侧面映射了中国数字经济的空间联系;另外2篇文章则以更为广泛的数字经济(或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为理解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分析。总体而言,这一板块的研究成果与当前中国网络信息地理研究的主流方向——信息流视角下城市网络结构和形成机理研究一脉相承。

第三个板块主要聚焦“数字经济与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都围绕数字经济(或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议题,探讨数字经济的空间效应,主要来自于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领域。其中《智慧城市建设是否促进了新型城镇化与市场一体化: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文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作用,发现了智慧城市建设有可能加剧市场分割的现象,为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数字化背景下城市虚实活力空间格局特征——以广州为例》和《互联网时代城市隐形消费空间格局与影响因子——以长沙市为例》这两篇文章分别以广州和长沙为例,分析了当前网络消费行为对于城市实体空间的影响作用,从而为更好理解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数字经济对旅游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一文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中国不同地区(东中西)的旅游发展的影响作用,发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异现象。数字经济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当前人文经济地理学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第四个板块以“城乡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为议题,分别从不同空间尺度(省域-县域-行政村-企业)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其中《青藏高原县域农业数字化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以四川省理塘县为例》和《数字经济的浙江模式及其地方特征》两篇文章主要以探讨区域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制和地方特征为核心议题,对于认识中国城乡数字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电商村的演化机制——以广州市大源村为例》一文探讨了广州城郊电商村的发展历程,从“地方-全球”联系视角分析了中国电商村演化的内在驱动因素,为理解乡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企业互联网化对广东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影响——以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一文聚焦企业层面的数字化发展及其影响,指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当今世界正经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其中数字化转型便是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数字应用与数字经济是中国少数实现“超越”和“引领”的领域,这不仅为中国地理学者提供了绝佳的实验场和案例素材,同时也给中国地理学者推动本土理论创新、彰显地理学的“中国特色”创造了历史机遇。相信在更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网络信息地理研究的兴起变得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数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