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建设路径探讨

2023-07-30黄玉芳刘玢玢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5期
关键词:立德证书育人

施 璇,黄玉芳,刘玢玢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阳 551400)

0 引言

为贯彻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于2019年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该工作方案明确了“1+X”证书制度试点的总体要求、试点内容、试点范围及进度安排,以及组织实施保障措施,“1+X”证书制度针对的是重视学历教学而弱化技术技能,真正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通过国家宏观政策推出及实施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来看,“1+X”证书制度目的是促使学生职业素养塑造、专业技能技术积累和终身学习。“1+X”证书制度遵循学习职业技能与素养、人才成长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在高等学校全面实施课程思政,针对的是非思政类课程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育而弱化了价值塑造,只是解决了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而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没有在非思政类课程凸显,归根结底就是没有真正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根本出发点。

素养是立身的基石,技能养成是立业之根本,注重认知与行动接洽的多维度职业教育才能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而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1+X”证书制度是人才培育模式的制度创新,根本出发点是立德树人,彰显高技能与高素质的构建;课程思政是提升立德树人内涵的内在要求,凸显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塑造与素养提升。“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都是针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塑造而制定,因而“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具有天然的逻辑一致性[1]。因此在“1+X”证书制度和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新要求下,如何探索课程思政与“1+X”证书制度的内在耦合,研究高等院校提质培优的人才培育路径,是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和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难题,也是课程思政改革的重点课题。

1 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显性的思政类课程与隐性的非思政类课程(包括非思政公共基础课、专业类课程与实习课程)形成合力建构协同育人效应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类型教育,其职业性、教育性及实践性决定了其育人路径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思政类课程作为显性的智育课程类别,是价值塑造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场。但是职业教育的实践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占据了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这些课程内容具有天然的思政元素,隐性教育必须要贯穿其中。寓隐性教育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技能塑造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之中,形成思政课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2]。打造“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学生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创业、创造性素质。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铸魂“主渠道”作用,实现“德育”与“智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立足院校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特性,建构三全育人大格局,助力高等院校内涵式建设与提质培优,培育大国能工巧匠,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以非思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为思政教育载体,践行“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承载思政”的全课程育人理念,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3]。

2 主体认知,提升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素养

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是课程思政成败的关键,实施主体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品质,从四个层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思想政治素养[4]。首先是教师能力观。育人育才共轭,技术技能培养与素质本位培育形成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其次是课程观。守渠种田共生,全课程全员全方位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让高校所有教师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再次是思政观。显隐精准共振,要形成思政课为职业教育显性德育教育的教育主场域,其他课程形成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的教育辅助场域。最后是实践观。认识实践共促,教师加强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从主观能动性着手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通过课堂实践以反思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形成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课程思政循环,提升育人效能。

3 课程设计,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3.1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决定了育人的深度、高度与效果。课程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素质维度三个层面设定课程教学目标,为立德树人增值赋能[5]。知识维度、能力维度主要培育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技能,素质目标需要拓展和延伸出单独的思政目标。首先是信念塑造铸魂,着重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政治方向;其次是精神传承淬体,注重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工匠精神等;再次是三观正确培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和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是育德鸣情践行耦合,将社会主义道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育德融入非思政类课程,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嵌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以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报国之志,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鼓舞学生躬亲践行共筑中国梦。

3.2 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

以专业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挖掘哲学、伦理、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的主要思政元素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正确和健康的“三观”、中华优秀文化、优质精神及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重点环节在于如何将挖掘的思政元素与案例融入育人过程,首先是课程标准的优化,其次是形成课程思政方案和教学计划,最后是备课授课与教学反思。构建知识、技能与思政元素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内涵体系[6-8],形成思政课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3.3 课程教学标准迭代、优化与教案重塑

将课程思政的要求纳入新修订的课程教学标准[9],对教学标准进行迭代与优化,把思政元素体现在课程标准的总体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之中。把爱国精神、敬业品质、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对教案进行重塑,凸显思政元素的嵌入与融合。

4 课堂铸魂,课程思政教学主渠道

课堂教学作为落实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主阵地,由专业知识所衍生出来的价值引领更具有穿透力、亲和力与针对性,因为基于专业知识内嵌的思政元素彰显了专业知识的生命力,这样由专业知识共鸣激发的价值从情感视角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同。课程教学实施是以“教学方法创新—课堂铸魂—实践提升—效果评价”为主线[10]。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组织形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

5 效果评价,课程思政育人闭环体系

效果评价基于创新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能力考核的评价体系革新,课程评价体现混合式教学多环节、多形态学习成效的评价要求,德育与智育效果并重形成育人同心圆,同时将效果评价进行反馈以持续优化供给质量和育人效能。

1)效果评价方法机制。首先是课程思政课前准备环节,对基本教学要素资料进行课程思政的重点评价,包括新制定的课程教学标准、实施方案,教学计划及集体备课活动等。其次是课程思政课堂实施环节,从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形态、教学情境设置、教学目标把握等过程进行课程思政的重点评价,以是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润物无声,平滑引入思政元素为课程思政课堂效果的评分量规。最后是课程思政课后反馈环节,教师层面关注教师教学反思过程,思政教学分析等;学生层面重点是考察学生对思政效果的理解、认可和接受度。

2)效果评价与成效方向标。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与实践,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既营造“有意思”的德育氛围,又激发“有意义”的课堂活力,提升教育效能,彰显价值塑造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既有学习专业知识的获得感,又有成长成才的充实感。不仅得到校内外同行的肯定,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也给予中肯评价。

3)效果示范辐射。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以点绘线,示范树标杆,引领其他专业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形成点线面效应、范式,塑造“课程—课程体系—专业—专业群—学院”的五级课程思政示范体系,助力专业群申报与建设,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立德树人新生态。

6 总结与讨论

“1+X”证书制度重点解决教育与培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课程思政重点是针对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两张皮”的问题。“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两者的内在逻辑具有天然的一致性,都是针对育人体系的不完备而制定,其目标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目的皆为以质为本,提质培优,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落脚点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X”证书制度作为教育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创新,擘画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而课程思政是基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育过程中融入价值引领的战略举措,两者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立德树人,紧扣和凸显社会主义国家办教育的根本所在。

塑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和新空间,构建智育与德育并重的高等教育场域,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是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依归。在“1+X”证书制度和课程思政价值引领新要求下,探索出可供课程思政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和范式,形成示范效应,打造大思政格局是未来高等教育的任务。本文提出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从主体认知、课程设计、课堂铸魂和效果评价四个维度研究课程思政实施方法,旨在构建思政课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高等教育育人新生态提供借鉴,助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立德证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WJCI 收录证书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收录证书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