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仔猪腹泻防治技术
2023-07-30高玲
高玲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畜牧服务中心 山东菏泽 274100)
1 非传染性腹泻病因
1.1 饲养管理引起的腹泻
仔猪腹泻是养殖场常见的疾病,其中非传染源腹泻中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仔猪腹泻的原因较多,如因母猪的泌乳量不足,使用代乳料饲养导致仔猪的消化不良引起腹泻;或是因饲养仔猪过程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元素引起的腹泻;或饲喂仔猪的日粮中添加过量的微量元素或使用的日粮原料发霉变质[1];或在饮水中的金属离子严重超标等情况,都会导致仔猪免疫力降低从而引起仔猪的腹泻。
1.2 生理机能不完善引起的腹泻
引起仔猪腹泻的非传染性腹泻的原因中仔猪生理机能不完善引起的腹泻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在不同生长阶段因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及体温调节机能都不健全,当仔猪因肠胃机能不能与饲喂的日粮相适应,引起仔猪的肠胃损伤,或肠道菌群不平衡引起仔猪腹泻;或是因为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导致免疫力下降,消化功能失调,引起细菌病毒入侵导致的腹泻。
1.3 应激引起的腹泻
应激反应也是引起仔猪非传染性腹泻的重要原因,其造成应激产生的原因有仔猪生长环境改变、饲喂日粮变化、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其中刚断奶后的仔猪容易产生断奶应激,会对日粮营养物质的吸收、日粮饲喂形态等的变化造成仔猪应激性腹泻;其次会对生长环境变化如温湿度变化,生长环境中温湿度过高病菌会加速滋生,导致仔猪腹泻[2],温湿度太低又因为粉尘诱发呼吸道疾病。
2 传染性腹泻病因
除了非传染性病因引起的仔猪腹泻外,传染性腹泻病因也尤为重要,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引起的传染性腹泻,以下是对传染性腹泻病因的论述。
2.1 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病因引起的腹泻,常见病因有仔猪黄白痢、红痢、仔猪水肿病、痢疾和副伤寒等。
1)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及水肿病。仔猪黄痢、白痢都是由普通大肠杆菌感染从而引起仔猪腹泻。由大肠杆菌引起仔猪黄痢主要表现在1~3 日龄的仔猪上,其排出粪便一般呈现出黄色;而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白痢表现在1~2 周龄的仔猪上,排出白色的粪便。而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腹泻,常发生在2~3 周龄的仔猪上,仔猪表现出急性腹泻,脱水严重或出现急性死亡[3],突然发病,排出水样粪便。
2)魏氏梭菌引起的红痢。仔猪红痢是由C 型魏氏梭菌感染后引起仔猪腹泻,一般见于出生后3 日龄内的仔猪,也可以发生在2~3 周龄的仔猪,仔猪主要表现排出粪便呈血红色和肠黏膜坏死。剖检病死猪可见肠腔中有血样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出现肿胀且颜色鲜红。
3)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痢疾。猪痢疾是仔猪感染了猪密螺旋体引起的肠道内传染病。常发生在7~12 周龄的仔猪上,发病仔猪病初体温可至40~41 ℃,且排黄色或灰色的粪便,后期仔猪排出水样粪便,伴有血液、黏液等。
4)沙门氏菌引起的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后引起的仔猪副伤寒也会造成仔猪腹泻,常见于2~4 月龄的仔猪,病猪出现拒食,多处皮肤出现淤血紫斑,呈顽固性下痢,排出的粪便呈水样,为黄绿色或暗棕色且粪便恶臭伴有纤维素絮片或坏死组织,并伴有败血症或坏死性肠炎的病症。
2.2 病毒性腹泻
1)传染性胃肠炎。除了细菌性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还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泻也是仔猪腹泻中的重要病因,其中病毒性腹泻中的传染性胃肠炎对不同年龄段的猪都会感染,但对2 周龄内的仔猪感染率较高,病猪出现呕吐,且排出黄绿色恶臭水样粪便伴有凝乳块和泡沫出现,主要的病症都出现在小肠,病猪还会表现出严重脱水,而且仔猪日龄越小传播越快发病也越严重。
2)流行性腹泻。流行性腹泻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病猪常表现为呕吐、腹泻等特征,且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对该病病原体较为敏感[4],病发率高达100%,7 日龄内的哺乳仔猪感染该病后出现腹泻,其后2~4 d 会因为脱水死亡,病死率高达50%。
3)轮状病毒。猪轮状病毒感染会引起猪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生且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病猪主要表现出厌食、呕吐、腹泻,且排出灰色或黑色的水样或糊状的粪便,常见于8 周龄内的仔猪,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发病率可至50%~80%,病死率达10%以内。
2.3 寄生虫性腹泻
1)球虫感染。猪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球虫引起的,常发生在仔猪上,会造成仔猪严重的消化道疾病。见于3 日龄的乳猪上,但一般在1~3 周龄的仔猪易发生,表现为腹泻,持续1周,排出水样或糊状的黄色或白色粪便,或是伴有血液的棕色粪便,该病的发病率可达50%~75%,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急性肠炎。
2)线虫感染。引起仔猪腹泻的线虫较多,其中以猪蛔虫最为常见,猪蛔虫是寄生在猪小肠的最大线虫,常发生在3~5 月龄的仔猪,仔猪感染后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的会造成仔猪的死亡,主要表现出咳嗽、升温、食欲减退和腹泻等病症。
3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主要是针对传染性病因引起的腹泻,对于不同的病因也有不同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腹泻一般会采用细菌的分离鉴定,因细菌不同会根据细菌所需营养,生长条件及菌落特征或涂片染色后镜检进行初步鉴别,而后根据细菌的代谢产物及独有特征使用生化反应或鉴别培养基进一步培养以便鉴别细菌;对于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泻一般可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或是荧光定量PCR,根据疫病的不同抗原进行鉴别;对于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则可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涂片染色检查等方法。
4 防治措施
4.1 科学的饲养管理
对于仔猪腹泻疾病的预防,要从科学的饲养管理做起。首先要保证仔猪圈舍的温湿度,保持舍内温湿度在仔猪生长的适宜范围且相对稳定,并根据仔猪不同的生长阶段调节相应的适宜温度,以保证仔猪的圈舍的温湿度变化,避免突然变化给仔猪造成应激反应,引发腹泻发生;其次要保证仔猪的圈舍干净卫生,并定期对其进行消毒灭源,减少病菌感染的几率,避免传染性腹泻疾病的发生;还要科学饲喂仔猪,不同生长阶段的仔猪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所不同,科学的配比可以保证仔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能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也避免因不合理的日粮配比导致的仔猪消化不良诱发的腹泻[5]。
4.2 常规的疫苗免疫
对于仔猪腹泻的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其进行疫病常规的疫苗免疫注射是预防仔猪腹泻疾病的重要手段,疫苗免疫特别是针对病毒性引起的仔猪腹泻效果较好,可以在母猪产前1~2 个月给母猪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弱毒苗,其次在母猪产前1 个月接种猪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可以避免仔猪出生后感染疾病[6],同时在仔猪出生后或者断奶前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弱毒苗可对仔猪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还可以根据养殖场情况接种仔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灭活疫苗、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等。
4.3 合理的用药治疗
合理的用药治疗也是治疗仔猪腹泻的主要手段,若发现仔猪腹泻,且脱水严重时,可以补充适宜的电解质溶液,如用温水溶解补液盐,用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葡萄糖20 g溶于1 L 温水给仔猪饮用,若情况严重者腹腔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进行补液。
若发现仔猪因细菌性病因引起的腹泻,则可肌内注射土霉素注射液10 mg/kg·bw。或使用2%乳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和10%恩诺沙星可溶性粉100 g 兑水300 kg 或拌料100 kg,可对细菌性引起的仔猪黄白痢、副伤寒等腹泻疾病有治疗作用,若是病毒性及细菌性病因引发腹泻则可以使用中药地黄、石膏、黄连、栀子、大青叶、板蓝根、冰片等组成的清瘟败毒散,加入日粮进行饲喂,100 g拌料100 kg,饲喂1~2 次/d,连用3~5 d 即可或及时注射疫苗防止病毒性腹泻感染。对于寄生虫引发的腹泻,可以使用1%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剂,皮下注射0.02 mL/kg·bw,或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10 g 拌料10 kg 进行饲喂,可以有效用于驱除猪体内的线虫、吸虫、绦虫及体外寄生虫,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寄生虫感染。
5 结语
仔猪腹泻的病因复杂,对此要对仔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及常规的疫苗接种,做好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控,同时还要对仔猪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管,早发现早治疗,运用合理的用药治疗,保证仔猪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