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程、意旨与路向

2023-07-29高福进杨世照

关键词: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福进 杨世照

摘要:“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它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起联结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论通路。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演进历程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自觉、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出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要义,亦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先决条件,创造性地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之问与实践之需。新时代新征程上,“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域日益敞开,应秉持“三种精神”,为“两个结合”加注活力与生力,使其持续嬗迭意涵,扩充义理,释放效能,并在此视域下求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未来进路。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 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3)02?0172?08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3.02.009

Integrating Marxism with Chinas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rocess, Purpose and Paths

GAO Fujin,YANG Shizhao

(School of Marxism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Two combinations” is the great achievement of adapting Marx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 It has develop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path connecting the history, reality and the future. The evolution process from “one combination” to “two combinations” embodies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al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Communists, and reflects the unity of Marxist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The notion of “integrating Marxism with Chinas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essence of adapting Marx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also the prerequisite for build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trength, which creatively responds to the theoretical questions and practical need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On the new journey of the new era, it is increasingly open to “ integrate it with Chinas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 We should uphold the “three spirits”, add vitality tothe “two combinations”, so that Marxism can continue to evolve, expand its mean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eek the future path of “integrating with Chinas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wo combinations”;Chinas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2021年7月1 日,習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1]483这是“两个结合”理论的首次出场。时隔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再次庄严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15。“两个结合”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价值新蕴,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关键之匙。新时代新征程上,耙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演进历程,提炼出场意旨继而探赜实践进路,具有鲜明的学理意义和丰富的实践价值。

一、回溯历史:“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进程

透视“两个结合”的发展脉络对认清“同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成规律大有裨益。从思 想萌发到体系建构,不同理论发展阶段各具特色,但其共性是“第二个结合”始终伴随“第一个结合”的进阶而演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自传入中国起就成为一个成熟的理论命题,其提出与发展有一个具体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的“碰撞”或“接轨”一直都存在,其具体化、本土化是通过反复的实践探索而无意识实现的。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首次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3],此时是将“相结合”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之一。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他强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4]这凸显出历史在理论创造过程中的基底性地位。他进而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4]所谓“民族形式”,实际上包含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此番论断标志着“第一个结合”进入了理论自觉的发展阶段[5],也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原点。

延安时期是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时期。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总结历史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6]795他认为当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等缺点的存在“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6]796。不注重研究中国的历史就无法把握过去与当下的联结,而不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具体实践,就无法解决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此番论断继承了“一定的民族形式”的思想内核。无论是“实际情况”“具体特点”还是“具体实践”,都固然涵容中国的文化。“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亦包括“同中国具体的文化相结合”。因此,“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并非彼此独立的理论单元,二者存在着逻辑关联。在此时期的政治话语表述中,“文化”的意涵多蕴藉在“历史”之中。1944年,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提到了历史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他指出:“中國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7]191对于历史遗产与外来思想间的张力,他强调道:“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7]192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也散见于毛泽东的著作或文稿中,例如《矛盾论》《实践论》《为人民服务》等。中共中央对延安时期的思想改造运动进行了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已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8]318同时第一次明确要求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结合,指出:“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8]318-319这就是要逐渐推动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文化沃壤,使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融会,是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起始。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第二个结合”的历史任务,迈出了理论发展的新步伐。但是探索 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正确的实践路线在先后发生的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逐渐湮没。然而此时期,党在“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相结合”问题上的实践探索基本继承、遵循了 延安时期形成的路线。1956年,毛泽东在和音乐工 作者谈话时指出:“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 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 东西。”[9]他以中国革命道路和革命形式的选择作 为“引子”,指出艺术发展需要创造出中国形式的、民族形式的文化作品。这一论述还“并联”了“马 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统 一”,一定程度上体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观 点。同年9月,党的八大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 决议》,确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 针,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基本遵循。概言之,党在这一时期对“两个结合”的探索在曲折中前进,但是理论自身的韧性和理论发展的内生动力得到了 充分彰显。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反思历史、反省教训,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议召开前夕,邓小平提出:“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10]这 一观点锚定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即理论发展需要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1]回溯历史,可见“中国特色”的表述继承并发展了“一定的民族形式”思想。“中国特色”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诸多要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元件”。

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要“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2]18,并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12]32。此番论断初具“两个结合”的基本特征?即建设精神文明既要结合中国实际,又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确保其始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根本框架内。胡锦涛指出党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3]确立了领导核心地位,首次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概念在“结合”理论中的主体性。概言之,此时期主要彰显“第一个结合”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紧密关系,这符合当时的国情与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这一时期可以概括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初探期,党侧重汲取、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之融入治国理政的理念中,例如邓小平用《礼记·礼运》中“小康”一词代指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江泽民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施政策略;胡锦涛发展和完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14]。这一时期,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为新时代的理论跃迁奠定了深厚基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丰富和完善“第一个结合”的思想意蕴时不懈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创新、科学理论发展方面的更多可能。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话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 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2]282此番论述可以侧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个结合”问题上的思想建树内隐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相关观点。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15]这里已然指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应同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结合的必然性。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6]这段讲话阐述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中国特色的逻辑归因,并将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衔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在同年7月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两个结合”。同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突出强调了“两个结合”。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14这一历史性论断高度概括了“两个结合”之于解决现实问题和发展科学理论的重大意义。他 更加详细地指出推进“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有的方法论意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 发展指明基本实践遵循:“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 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 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 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2]15无论是贯通抑或是融通,都共同体现了“结合”的主要样态,同时赋予“结合”以有机性,体现出“两个结合”理论来到全新发展阶段。“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又一思维高峰,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二、立足当下:“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出场意旨

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理论发展必然有现实因由。尤其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出场,具有强烈的理论使命感,其既是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必然要求,还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层域之需。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必然

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是贯穿党的指导思想演进历程的红线和主线。百余年前,马克思主义从遥远的欧洲几经辗转来到国步艰难的中国。此时,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还是中国之于马克思主义,都是陌生的,存在巨大的地域之别和强烈的时空之差。来自异域的思想文化精华若想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扎根、开花和结果并且得到中国人民的认可、接受乃至应用与发展,就必然要进行民族式、本土式的范式转换和体系建构,就必然要彰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的内在契合性,找寻彼此间相侔的思想观念和相似的实践方法,并以此为接合点力求融会贯通,即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故此,探求“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4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基源,“化”的过程是由“源”及“流”的变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具有必然性和规律性。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2]15 中国共产党向来注重且善于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之上升至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回应治国理政的时代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恢弘命题是理论创新的要义,既不能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也不能脱离中国历史与文化而“自说自话”。马克思主义是已被反复检验和证明的科学真理,其伟力外显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化于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理论演进。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17]马克思主义处在兼具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理论节点上,始终沿着科学的发展轨迹开拓迭新,“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发展符合此规律。一方面,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持续加深对文化及其功用的理解与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引导、激活下释放巨大效能;另一方面,客观规律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进程需有源源不断的“理论活水”加以供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将抽象性、概括性的科学理论进行具体化表达,为其提供价值支撑。从长时段视角观之,“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缩影,“化”并非单方面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接榫、施行“中国式改造”,也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一种“互化”“共生”的整体性理论形态,达致彼此涵养和互补的理论境界,从而“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2]15。

(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现实应然

文化自信既是一个国家求索现代化的动力所在,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力量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新表述,为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文化通路,也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出场设置现实的叙事铺陈,同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文化自信自强的实践逻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自晚清以降,文明式微的衰败窘态使得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自损了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1]418“远道而来”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强心剂”,用真理力量激发了中华文化的内在韧性。

自信方能自强。在“第一个结合”的探索历程中,党带领人民逐渐找回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认知,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纵观历史,党对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等概念的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对于在文化领域的建设目标也愈加清晰。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已然成为中国人民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应有精神状态,其涵容了中国共产党文化方略建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能弃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本”,也不能仅以此为尺度去度量文化的延展空间,而是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有机结合,夯实、更迭自信自强的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以激活、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加以引领,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时代元素和加注持久生力的迫切之需,也是推进“第二个结合”向更广维度、更深层次、更新方向发展的关键之匙,亦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题中要义[18]。概言之,文化自信自强是国家层面的远景规划,也是个人层面的文化责任[19],还是中华民族踏步新征程的“精气神”,实现此目标亟需“两个结合”加以理论赋能。

(三)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使然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伟大的理论成果,也是非凡的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2]81服务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是当下一切理论创新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0]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的理论供给与支撑,这是其内涵本质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1]。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是厚植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现代性文明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型塑了現代化样态、影响了现代化轨迹。“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22]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有自在的传统文化根基,这是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截然不同的根源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能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作用。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昌盛图景涵容“文化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对文化发展目标有着更高层级的要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加注了文化力量、精神力量,实现了文化维度的理论加持。

马克思早已洞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23]国家现代化便是一个“创造历史”的进程,亦符合此基本规律。即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与方式无不受本国家、本民族固有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甚至是“束缚”,存在着一定的惯性发展倾向,中国式现代化亦概莫能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两个结合”的进程中焕发出时代光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远大目标奠定了扎实的文化根柢。

三、指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路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新时代的理论成果,必然要应对未来的“问题预设”,同时指导实践发展。故此,探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进路具有丰沛的现实义理。

(一)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性视野

开拓历史从来都不是被动之举,扎根历史与文化的思维演变也并非亦步亦趋。前文已述,一个国家或民族于时代易变中自发形成的“文化惯性”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发展惯性”。然而探究发展道路这一宏观命题的理论研赜不能食古不化、因循守旧。在吸收和内化源自外域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应时刻秉持历史主动精神。同时,理清文化道路的变迁脉络方可以此为基础建构别具特色的话语体系,继而积聚“两个结合”的理论效能。恩格斯认为一个民族哲学思维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他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既是彰显实践意旨的方向性指引,也是一种兼具民族性和继承性的哲思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文化方针的制定,型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发展样态。作为具有真理力量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势必保持“理论在场”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需要凸显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进阶方向,从而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以此实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赋能。

人作为历史主体,在把握客观规律、锚定时代方位、承担责任使命的过程中主动推动历史进步,形成了历史主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1]419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性视野便是“更好前进”的动因之一。自我思考、自我决断并凝结出主体性的理论成果,正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拔高理论境界的表征。“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7]192推进“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能够助力解锁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理论密码,能够持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理论活水”滋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柢,能够有机嵌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于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理论命题的自在属性强调人作为主体的主动作为和能动实践,呼求两种思想精华间的“双向赋能”。

(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性效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本质是具有突破性的理论创新,其不仅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更要把满足人民所需作为第一要义。这个“所需”涵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侧重于历史场景的文化供给、文化生产。一言蔽之,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理论创新资源与创造动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皆为“两个结合”的理论基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路向,“双创”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旺盛生机的密钥。“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2]15从“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理论逻辑链条的两端切入夯实话语体系,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观照。

人民是文化的主体,也是推进“两个结合”的 关键因素。“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26]以 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行动圭 臬,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时同样适用。新时代的“双创”赋予文化以发展 动能和理论势能,施行好“双创”的前提便是要尊 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确切地说是尊重人民的首创精 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 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 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288 一方面,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文化、赓续文 化、发展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我们 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2]16,推进“双创”需要扎根人民贴 近群众,在文化的继承与开拓中确证人民的主体地 位;另一方面,人民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依赖文化、享用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双创”过 程中不断发挥指导实践的能动作用,升华了人民首 创精神的存续价值;同时,人民在推进理论创新时 占据主动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 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 人。”[27]理论能够“说服”人的关键在于其自身可 以影响和感化人,促进人的解放和发展,“双创”的实践性效能践履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过 程中。

(三)坚持奋发有为精神,锚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性点位

回应现实之需是理论创新的应有之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切的是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特别强调“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505此中“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为实现人民共享精神文化盛宴的美好愿景。“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2]289 文化的功用之一在于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28]150 多元维度是精神生活的典型特征,标定了人的文化属性,而文化又刻写了时代性的精神状况,在与人的交织中呈现出个体精神世界。“真正自由的精神生活不可能是他人的,而只能从自己的传统中流淌并开放、延展出来。”[29]过去是当下的借鉴,建构系统完备的精神生活体系显然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在当今时代的向深发展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

思想耦合的关键在于有所作为,准确锚固并对接理论点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文化进步的理论引擎,发展、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创造精神财富从而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2]289文化发展的际遇无法从天而降,只有坚持奋发有为精神,以昂扬的精神姿态和积极的行为状态去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有机会创造出兼具时代价值和普遍意义的精神文化财富。依据唯物史观,现代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即实现个体层面的“精神现代化”或“精神生活现代化”,递进推之则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第二个结合”所带来的精神文化财富能够弹性调适个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态,帮助找寻到纾解现代性难题、摆脱精神困境的文化答案,防止精神世界滑向世俗化、物质化、虚无化。“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28]149故此,推进“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坚定执持奋发有为精神,深锚文化财富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性点位。

四、余论

“两个结合”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踏步新征程的理论密钥。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发展进程凝缩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进入新时代,相关“两个结合”的论域日益敞开,理论界和学术界逐步进行深入探讨。在此,我们应当秉持历史主动精神,以开阔的视野、广袤的思维、立体的视角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和理论武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3.

[2]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齐卫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马克思主義中国化历史实践的新认识[J].理论与改革, 2022,244(2):26?36;148.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4]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0.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2.

[17]黄莎, 徐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 2022?10?29(001).

[18]田鹏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学理探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4(1):1?8.

[19]邹广文.以文化自信自强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J].求索, 2023,336(2):16?26.

[20]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1]肖璐欣 , 喜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 2023?02?08(001).

[22]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 报 ,2014?10?14(001).

[2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4]杜尚泽.“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N].人民日报, 2022?10?19(001).

[2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6]习近平.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3.

[2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8]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29]庞立生.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0.

(编辑:程爱婕)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眼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