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程思政融入研究
2023-07-29苏哲旸李叶
苏哲旸 李叶
摘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不谋而合。通过介绍课程思政的产生背景及其在日语教学领域相关的融入研究,以日语翻译类课程为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从更新教学素材、打破时效壁垒,发展弹性教学、构建教学新情境,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相长等3条路径进行课程思政融入探索实践。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思政关注情况、接受内容、接受方式、融入效果等4个方面的实践结果进行考察,以期推进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课程思政;日语翻译;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H 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23)02?0165?07
DOI:10.13256/j.cnki.jusst.sse.2023.02.008
Research on Injec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 Courses as an Example
SUZheyang,LI Y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ed with course learning is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concept consistent with the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its integration in Japanese teach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 courses, and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three approaches under the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 teaching materials need updating with the times, flexible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adopted to build new teaching situations an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also to be improved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s. Questionnaires we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s, methods and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 lear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of Japanes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 courses;improving teaching by learning
课程思政作为近年来新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指导理念,将立德树人的优秀传统思想与各类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日语学习者如何在不断汲取日本文化的同时做到取长补短,树立更加符合21世纪大学生应有的现代精神,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所持技能加以理解而获得。这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课程思政教育在日语翻译类课程教学中的深度融入,打造弹性教学、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一、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入课堂
课程思政理念自2014年于高校课程改革活动 正式提出以来,逐步进入大众视野。2016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 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問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 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 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这一重要讲话指引下,全国高校积极开展“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理念走入 课堂的探索研究,日语教学领域的课程思政建设研 究也在不断进行中。在知网以“课程思政、日语”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135篇文献(数据截至2022 年5月9日)。将全部搜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发文量在2018年以后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研究 热度趋势有小幅下滑,2021年最高,达到70篇。 可见,日语学界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逐步攀升,但 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现有的课程思政研究中,黄国文等从5W1H 视角提出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六要素,认为外语课程思政应将价值引领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价值引领,把价值引领放在重要位置[2];文秋芳提出了外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认为外语课程思政应该由教師来指导,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她提出了纵向维度为“思政范围?主要任务?关键策略”,横向维度为“内容?评价?管理?教师言行”的双维度的外语课程思政描述框架[3]。这些研究对课程思政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以教学设计为抓手,以价值引领为切口,布局整体外语教学体系。同时可知,在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思政融入研究仍显不足。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课程思政促使教学相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或文化背景下,在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对知识进行意义构建而习得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为“背景”“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提倡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其基础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情境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协作者。教师只对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4]。
该理论给日语翻译课程的思政融入提供了可借鉴之处。在传统日语翻译课程中,通常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工作。教师往往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过程中,直接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能在培养翻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内容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反之,这种模式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角色,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本义是针对教师自身而言的“教和学相互促进”,即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其引申义是针对教师和学生而言的“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即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互相学习[5]。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更多地强调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自我发展的融入关注较少(见表1)。教师只在专业知识上提升,不足以称之为发展。构建“教学相长”型师生关系,关注教师“教”与“学”两种行为的交互作用,可使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得以自身发展。
二、日语翻译课程思政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实践探索
(一)更新教学素材,打破时效壁垒
迄今为止,许多高校的日语翻译课程教师还没有从以应试为导向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在翻译教学中依照翻译教材,僵化地采用泛读、精读等教学方法,侧重顺译、倒译等翻译技巧的阐释,难免显得照本宣科[6]。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单纯将教学重心放在日语能力培养方面,这在现阶段教学改革新理念下需要加以转变。
教学内容建设重在与时俱进。传统的翻译教材 难以避免存在内容陈旧、实用性低等特点,容易使 学生产生“学而无用”的心理感受,导致翻译教学 产生滞后性的效果。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在翻译内 容上可以灵活选取现有的网络资源。举例来说,人 民网日文版在2022年1月刊登了《新年第一天,“天问一号”从火星发回节日祝福!》(以下简称 《天问一号》),将其设置为翻译教学内容,具有 时效性和实效性双重属性,有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 培养和课堂思政教学的融入。其中,可设置的课前 导入思考点有:“中日航天水平有怎样的差距??“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应当如何看待中日航天的差距?”等等,可从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 学生在课堂进行自由讨论,让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到 课堂中。学生可通过此翻译内容正确看待中日两国 的科技实力,从而培养对中国科技实力的信心,深 入理解我国科技强国的重要决心。
(二)开展弹性教学,构建教学新情境
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涉及语言能力的培养。中日文化差异导致双方思维方式不同,因此中日交流特征的把握也是日语翻译学习的重中之重。如果在外语教育中忽视中国文化底蕴的沉淀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缺乏中外人文的对话和互动,就可能导致外语交流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使人才培养走向以外国人文经典为考量的“人文素养”歧路[7]。在日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新日语翻译课堂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把握,注重学生中国文化的积淀,同时兼顾学生素质素养的学习和发展。
“弹性教学”是一种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活动、学习支持等方面可供学习者选择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策略[8]。翻译工作坊作为翻译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与“弹性教学”理念契合。翻译工作坊指教师将翻译任务或翻译项目布置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分工、经过分析讨论共同完成翻译任务的过程教学方法[9]。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后,将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在讲解翻译任务重点和难点后,采用翻译工作坊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分组讨论,为学生设置讨论情境。学生通过会话对比同一词组、语句的不同翻译方式,教师适时进行引导,适当插入翻译技巧的讲解,形成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教学模式。之后,引入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采取课堂辩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政融入“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文化经历与认知为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意义构建。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相长
课程思政教育是隐性教育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是必要的。为实行科学的评价,构建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准确性和科学性是两个重要的设计维度[10]。课后评估环节是校内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参考数据,它可以检验学生所学成果和课程实施过程,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有效促进教学相长。目前,大多数日语翻译课程的评价体系仅针对翻译能力的提升进行考核。就课程进度而言,课后评估环节分为两个层面来进行,一是学期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评测,二是学期结束后对一学期的学习进行的总体评估。就教学目标而言,一是评测学生翻译能力是否有提高,二是评估思政教学目标的融入效果。
翻译能力的提高可以有较为直观的评测标准。结合所选的翻译内容,提供相同类型的短文或音频,在学期中进行课堂翻译或布置为课后作业,以平时成绩的形式纳入考核,在期末时使用卷面形式进行评估。客观而言,课程思政融入实际上是一个价值观的变化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难以使用量化的方式评估。因此,在课中引导环节过后,采取小组总结发言或随机访谈的形式,判斷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在期末时,选取课程中较有代表性、学生讨论度高的思政思考点,以报告或视频阐述的形式或是借助思政教学评价量表,进一步对学期工作进行反思,思考可以改进的措施,优化教学结构,从而达到育人树人的思政教学目标。举例来说,选取人民网日文版刊登的《3.2亿公里外的祝福!“天问一号”发来火星摄影庆冬奥》,该文与上述《天问一号》同属天文类新闻题材,存在大量相似字段,将此文设置为期末考核内容,可以有效评估学生翻译能力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设置思政考核题,谈一谈近年来有哪些航天技术已经运用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以此引领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实践结果与接受度调查
(一)调查概况
基于上述实践,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以上海某市属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问卷共8道题,从关注情况、接受内容、接收方式、融入效果4个部分进行评估,旨在一定程度上为日语翻译类课程思政融入提供借鉴。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
通过对学生了解课程思政的综合教育理念的程度、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三方面基本情况做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学习的过程应当基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出发。结合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含义了解程度较低,避免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弘扬中国文化的思想政治意识,但此意识不高,即学生自身的经验不够,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其作为一个明确的授课理念传达到学生心中,从而为思政目标的实现夯实基础;再者,从来不关注中日两国媒体对对方的报道的学生仅占12.90%,换言之,主动关注报道的学生占比高达87.10%,因此教师在选取翻译教材时可以更倾向于具有时效性的时事材料,有助于学生通过意义建构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2.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态度能直观地反映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2的数据,有90.32%的学生学习日语翻译课程的动机是增添未来就业、考研、出国等人生方向的筹码。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上。但比起翻译能力的培养,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对比中日历史、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以及中日当前的国情、国际形式、时事内容等授课内容。理由为翻译内容教学过程较为枯燥,而中日文化对比的内容更加有趣,能启发学生进行更多人生思考和社会思考。这是学生的理智判断与价值观需求二者之间失衡造成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把握二者的分寸,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3.学生对授课方式的接受效果
学生是否认可互动型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反映教学效果,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设置。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学生普遍认为互动型课堂既能提高翻译能力,也有助于自身思政水平的提高。细分来看,针对翻译能力,认为互动型课堂效果好的人数比认为传统型课堂效果好的人数多6人,占调查人数的9.68%;针对思政水平,认为互动型课堂效果好的人数比认为传统型课堂效果好的人数多12人,占调查人数的19.35%。由此可见,多数学生认为,与翻译能力相比互动型课堂更有助于思政水平的提高。由于互动型课堂更注重学生的自我思考,在课程设置上更倾向于将时间分配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会导致课程当中所含的翻译知识量比传统的灌输式课堂少。因此教师在课程设置中需严格把控时间,把握教学进度,为教学质量提升赋能。
4.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这项调查考察学生在文化知识、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方面课程思政融入效果的客观反映,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表5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吸收和消化课程思政内容。这一模式对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引导价值,同时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要求。教师要育德树人,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从而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通过教学过程,教师也能从中获知当代青年的所思所想,这将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乃至思想观念起到“反哺”作用。
四、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对于日语翻译类课程的思政教学工作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该理论将教学视角从教师转向学生,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更好地打造“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型课堂模式。该模式下,教师也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为自身的教学和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带来启示。日语翻译类课程不应当只是力求精通日语翻译能力,更应当“知己”,做到对自己国家概况与国情如数家珍,如此才能保证在翻译实践中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此外,全程互动式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解新一代的所思所想,从而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无形壁垒,让教师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不断地交流、争论,阐明观点,言之有理,双方就能共同进步,相互促进,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央视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OL].(2016-12-08)[2022-03-18]. http://news.cctv.com/2016/12/08/ARTIihpHZs56d GPSnK5b5x5y161208.shtml.
[2]黄国文, 肖琼.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J].中国外语, 2021, 18(2):1;10?16.
[3]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 2021,18(2):47?52.
[4]王玉明, 闻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日语教学研究综述?以中国国内的日语教学研究为中心[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13(0):43?46.
[5]李保强, 薄存旭.“教学相长”本义复归及其教师专业发展价值[J].教育研究 , 2012,33(6):129?135.
[6]郭春晖.高校日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1(4):140?141.
[7]王会花, 施卫萍.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J].外语界, 2021(6):38?45.
[8]黄荣怀, 汪燕, 王欢欢, 等.未来教育之教学新形态:弹性教学与主动学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32(3):3?14.
[9]王树槐.翻译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10]孟子敏, 李莉.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及改进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 2022(3):51?57.
(编辑:朱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