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项目化学习,促进过程性评价

2023-07-29黎作民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3年8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项目化学习小学科学

黎作民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各学科教师积极探索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机制。教师以二年级“纽扣创意钟”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例,从指向过程性评价的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量规设计三方面入手,尝试依托项目化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构过程性评价方式。

【关键词】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过程性评价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各学科教师积极探索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机制,期望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进行动态、流线型的评价,实现由点到线的整体评价。

在传统的评价中,教师通常会用纸笔检测来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类表现性评价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个真实的项目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理解概念、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能力导向的素养评价。本文以二年级“纽扣创意钟”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例,从指向过程性评价的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量规设计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过程性评价的项目设计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情境中开展的探究性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获得结论,还要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它是一种包含知识、行动和态度的学习实践,指向具有概念性质的基本知识的学习,通常包括探究性实践、调控性实践、社会性实践、技术性实践和审美性实践。小学阶段学生的科学学习可以项目为载体。教师可以采用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评价方式,检测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情况。

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对学习项目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应将学生视为一个发展中的人,设计能够测评其学习水平的跨学科项目。在设计时,教师要围绕评价目标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超越碎片化知识与技能的检测,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横向统整。

(一)设计超越碎片化知识与技能的检测

评价要超越对碎片化知识与技能的检测,从而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在设计评价项目时,教师要站在大单元的立场,关注单元目标的达成情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该单元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相应问题,生成相应的证据。

以二年级“纽扣创意钟”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例,教师围绕能力目标设计了驱动任务和分项等级评价标准(如表1)。驱动任务为:利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能拨动的钟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的优势是可以将学生的各类能力目标融合在具体项目主题(子任务)中。不同的学科对应不同的考查形式,每一项能力都与学生期末素质评价单中的评价模块相对应。该项目包括探究性实践、社会性实践、技术性实践和审美性实践。

(二)设计实现跨学科知识横向统整的检测

美国“国家赫尔巴特学会”在1895年提出了“课程统整”的概念,主张联结不同的知识领域,这是早期课程统整的理论基础。在设计评价内容时,可以借助跨学科项目,实现学科间知识的横向统整。

二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认识了时钟,在科学课上认识了不同的材料,在美术课上学会了颜色的搭配。根据这一学情,教师设计了“纽扣创意钟”项目(如图1)。该项目以“利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能拨动的钟表”为驱动任务,让学生用科学课中学习的分类技能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钟表,用美术课中学过的同心圆知识进行装饰。制作完成后,学生带上自己的创意钟,拨一拨、认一认、说一说。

该项目中,学生在设计时需要运用数学学科中的钟面知识(分针、时针和12个数字)。为了让钟表顺利拨动,学生需要选择并组合不同的材料,这就考查了学生在科学学科中学到的特征辨认能力。在初步完成钟表制作后,学生利用美术学科中学过的同心圆知识进行装饰,使钟表更加美观。在拨钟任务中,学生边思考边拨钟,向同学们展示不同的时间以及可能在做的事情。可见,“纽扣创意钟”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既考查了学生认时的技能,又让学生明白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二、过程性评价的项目实施

过程性评价的项目实施鼓励学生在多元互动中完成看、做、问、思、讲等活动,经历观察、实践、质疑、思考、表达的过程。为了有效落实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建立长效评价机制,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实施路径。

(一)依托“日—周—月”作业,落实过程性学习

有效的评价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也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为了优化作业设计,教研组采用长、短时相结合的“日—周—月”实践作业来落实学生的过程性学习。

“纽扣创意钟”项目既是低段学生的“乐考”项目,也是学生分层作业中的“月作业”。通过前期的辅导,学生可以在两周内完成项目,在“乐考”时呈现作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清晰、具体的建议,支持他们的学习。前期,学生充分运用原有的认知基础,积极参与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中期,学生充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后期,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完善作品。教师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使学生人人有作品,人人有发展。

(二)依托“校—家—馆”合作,开展过程性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社会即学校理念的践行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学校教育的外延,社会场馆在教育中的作用愈加明显。“馆”与“校”的联通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中长周期的项目实施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场馆的功能。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钟表的构造和特征,家长带领学生走进钟表店等场所,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各种类型的钟表。“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学生进行职业体验的模式。

三、过程性评价的量规设计

表现性评价以对技能展示过程和创造结果的观察为基础。学生在设计某个方案时可能会花费许多时间,也需要多次機会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方案。为了有效地开展过程性评价,教师不仅要选择合适的项目,还要确定与评价项目完成情况相匹配的评价标准。量规是基于标准的评价工具。在项目实施前,教师可以依据标准制定分析性量规和整体性量规,便于后续对学生开展过程性评价。

(一)分析性量规

分析性量规将成果或表现划分为不同的特征或维度,并分别进行评判,一般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价者要对照每一条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判断,学生要清楚自己的表现处于哪一个水平,并知道进入下一个水平的标准是什么,明确努力的方向。例如,在“纽扣创意钟”项目中,教师依据能力目标和任务内容,设计了三星级的评价量规,如表2所示。

(二)整体性量规

整体性量规是用来评价学生总体完成情况的工具,一般在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时使用。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同伴和家长等;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参与程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情况等。

例如,针对“纽扣创意钟”项目,教师设计了三星级的评价量规,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具体如表3所示。

实践证明,开展科学的评价不仅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还能起到激励和调控的作用。教师应从儿童立场出发,依托项目化学习,以跨学科项目实施为基础,打破学科内容、学科边界,增加学习时间,改变学习方式,重构过程性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威金斯,麦克泰.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二)[M].沈祖芸,陈金慧,张强,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

[2]朱伟强,崔允漷.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开发表现性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项目化学习小学科学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