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周边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以临汾市三合村为例

2023-07-29姚博,丁婉婧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13期
关键词:村庄用地城乡

1 引言

为解决好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 自此,中共中央 国务院先后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提出推动“三农”实现“两新”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 自然资源部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发展的需要,有序推进各类村庄规划的编制[3]。 城市周边城郊融合类村庄,具有其自身独特性,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两新”发展的前沿阵地,研究此类型村庄发展特征与发展困境, 适宜地提出规划规划应对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2 发展困境

2.1 人:人口城乡间流动性大,受城市发展影响较大

一方面本村人口率先受到城市吸引,流入城市,成为城市常住人口; 另一方面该类型村庄凭借其便利的交通及较低的生活成本等优势,成为城市远郊村庄人口进入城市的中转站。

2.2 产: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产业发展联动不足

在第一产业相对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第二、三产业呈现被动承接城市外溢产业的现状,产业方向不明确,与城市产业发展并非主动联系,更未能达到互动联动的目标。

2.3 地:各类空间用地散乱,闲置用地问题突出

由于受到城市产业、资本以及城市需求等方面的影响,村庄内部呈现出各类空间交叉布局,各类用地散乱分布的问题。与此同时,因为对城市的单向依赖,导致产业用地受城市发展及市场经济影响较大, 过程中呈现大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闲置问题。

2.4 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品质低,公共服务设施缺失

由于该类村庄建设发展在城市与乡村间徘徊, 缺乏对于村庄人居环境管控与引导,使得整体风貌较差,人居环境品质较低。 同时,受到周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呈现衰败凋零之势。

3 规划转变与应对策略

3.1 规划转变

3.1.1 转变1:规划对象是村庄

城市周边城郊融合类村庄的规划对象是村庄,而非城市。规划不应按照传统城市粗放扩张做法对其进行建设用地的粗暴颠覆,也不应该按照新农村建设模式盲目扩张与推倒重建,而应回归“乡村”本质,以存量提质为主,体现该类村庄空间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3.1.2 转变2:规划视角是城乡融合

该类村庄规划的重点在于促使城与乡之间各类要素的双向平等流动,而非单纯地就村庄规划村庄。 因此,规划应站在城乡融合视角,研究城乡互补互动内容与方式,搭建城乡要素互动互融的平台;应重点提升村庄内生动力,加强区域分工,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形成城乡发展共生体。

3.1.3 转变3:规划管控是刚弹结合

“刚”即是要明确底线,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与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建设用地指标约束及违法占地,明确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弹”即是要留有余地。 面对该类村庄未来发展中的各类不确定性,用地布局要适度留白,用途管制要复合利用。

3.2 应对策略

3.2.1 强化村民的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

村庄建设发展应回归村民自身, 以人为本, 以村民为核心,强化村民的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 一方面,明确村民诉求,广泛听取村民意见, 让村民深入参与到村庄的发展及规划中来;另一方面,吸引人才下乡的同时,培育新时代村民,与村庄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村庄学堂”“网课教学”等线上线下形式,对村民进行生产服务技术与素质拓展培训,提高村民本地生产生活能力,把“人”留住。

3.2.2 提升城乡产业的互补联动性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该类村庄发展强调城乡产业互补联动。 因此首先,应立足村庄实际与自身特征,研判城乡及区域产业发展,搭建城乡产业互补联动关系,促进各类产业联动融合发展。 其次,研判新兴产业发展前景,促进传统产业向“新产业”“新业态”转型升级,形成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3.2.3 强化村庄空间与用地的集约化

结合“三线”划定,对村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以及建设空间进行梳理,调整三大空间的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村域整体土地资源结构;通过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整合当前散乱分布的各类用地,提升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利用水平;结合产业布局以及设施配套,积极盘活存量空间,对存量用地进行再利用。

3.2.4 增强村庄环境与设施的宜居性

深挖并彰显城市周边村庄的稀缺性以及空间特征, 着重提升并塑造良好的村庄风貌、宜居的公共空间、整洁的卫生环境;在设施配套方面,补齐设施短板,提升设施配置水平,优先与城市实现设施的共建共享。

4 规划实践——临汾市三合村村庄规划

4.1 三合村概况与问题梳理

三合村是临汾市段店乡下辖行政村, 毗邻临汾市中心城区,是由原东邓村、西邓村以及东孙村合并而成。 该村庄土地平坦,交通便捷,西侧毗邻国道G108,省道S332 从村南侧穿过。 经统计,村庄常住人口2 524 人,共755 户。 在尧都区区域村庄分类中,将该村庄确定为城郊融合类村庄。

经过充分调研与分析,三合村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城乡互动不足,城乡产业关联度不高,与城市实际需求脱节,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第二,闲置用地问题严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人居环境品质有待提高。

4.2 村民主体,编制有人情味的人本规划

村民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全过程的同时, 村庄规划也要让村庄发展“后继有人”。 规划通过对现状村庄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析,结合村庄未来发展,通过规划为创业就业提供空间,为“资本下乡”提供机会,促使“原农村人”回流,促进“新农村人”引进,使得村庄永葆生机。

4.3 产业联动,发挥村庄互补性优势

基于对区域产业区块分析、 市场需求分析以及对城乡发展优劣势的判断,得出三合村应彰显自身产业优势,与城市进行互补联动发展。 三合村城乡关系互动图如图1 所示。

图1 三合村城乡关系互动图

稳固提升第一产业:科技增效,积极发展都市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产品种植,启动智慧大棚种植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基地集约化、数字化改造,打造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同时,结合“农耕体验+ 休闲采摘”等休闲农事活动,推动休闲农业基地建设。

按需调整第二产业: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资本、技术等要素,利用存量用地挖潜,废弃地调整,发展以都市工业;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第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配以加工、展销、配送等功能设施,推动农副产品中转加工基地建设。

着力发展第三产业: 依托现有商贸物流企业进行数字赋能,充分发挥城与乡的衔接中转作用,对现有商贸物流产业进行整合与提升,建设都市型商贸物流基地;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打造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稳步推进乡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如图2 所示。

图2 三合村产业发展布局图

4.4 土地整治,构建高质量空间格局

4.4.1 国土空间梳理与用地整合

规划为优化国土空间与用地结构, 破解当前零散分布的瓶颈问题,对三合村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以及建设空间进行梳理,并对各类用地进行整合。

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 严格承接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规划将村域内具有重要生态功能,需要严格保护的限制开发区域划定为一般生态空间, 将水土资源及光热条件较好、 适宜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区域划定为一般农业空间。 通过“进出平衡”“占补平衡”、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等手段,本着集约化、高效化的目的,优化生态及农业空间,并对各类生态用地、农业用地进行调整整合。

建设空间: 严格落实山西省农村房屋建筑 “四办法一标准”,承接落实市、区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基于三合村现状建设用地分析、村庄发展研判与规模预测,转变无序扩张的传统思路,以存量提质为主导,加强低效用地再利用,合理妥善安排各类乡村振兴发展用地等。

4.4.2 存量用地挖潜与盘活

在建设用地存量提质的整体思路下,在村庄原有建设用地基础上,深度挖掘存量低效用地,不改变其位置和面积,对其进行盘活与再利用。 规划挖掘三合村低效建设用地3.073 5 hm2,用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公共设施配置等。 规划在其中预留1.466 3 hm2留白用地,用以应对今后发展的不确定性。

4.5 设施提升,塑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4.5.1 道路提升

规划在对村内道路进行平整硬化的基础上, 衔接中心城区道路网系统,重点打造3 条横向交通联系,即对S332 省道进行拓宽提质改造,对村北路以及东孙中路进行提质改造。

4.5.2 设施提升

按照《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要求,增补村庄层级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对三合村的学前教育、养老以及便民商业设施进行增设,其余各等级各类设施与城市临近社区统筹布置;积极与城市对接,对村庄设施进行提质升级,不断加强市区与村庄之间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4.5.3 村庄风貌与公共空间提升

保持村庄现有空间格局以及村庄所依存的农田、 林地等自然环境; 保留传统民俗活动以及其所涉及的传统生产生活空间。 以节俭为原则,摒弃当前效仿城市化、硬质化的景观做法,因地制宜提升改造村庄整体风貌。 规划对村内闲置用地进行再利用,改造成为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公园及小游园等,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4.6 精细管控,体现规划治理效用

为有效指导三合村规划建设与发展,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一方面,对规划控制内容进行精细化引导与管控,通过单元图则及地块图则双层控制, 对建筑风貌及公共空间改造等进行针对性引导与管控; 另一方面, 精简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表达,形成“正式版”与“村民版”两套形式成果(见表1),最后将规划成果纳入“一张图”实施监督平台,各级政府进行实时监督与及时反馈。

表1 “正式版”与“村民版”规划成果对比表

5 结语

猜你喜欢

村庄用地城乡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村庄在哪里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