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2023-07-29徐宗戴思芮涂小进张婷
徐宗,戴思芮,涂小进,张婷
(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武汉开放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武汉分部,湖北 武汉 430205;3.武汉市药物增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5)
0 引言
化学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为其他行业提供必需的材料和能源,缺乏了化学工业,其他行业也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可以说化学工业是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支撑。化学工业中原料和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化工生产具有潜在的危险。注重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两山论”很好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在化学工业中更是体现得尤为典型,特别是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化学工业。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是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同时涉及安全生产和环保两大主题,是提升学生安全环保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性课程,也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关键一课,其涉及内容为常见化工生产过程特征、危险的发现、排除和预防、“三废”处理以及相关安全环保问题[1]。
由于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内容为化工生产技术、环境治理技术、安全防护技术三大学科交叉融合,故教学内容繁杂,涉及概念、原理、法规、条款、标准较多,在常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学习中容易产生倦怠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特别是本应该通过专业内容载体来实施的思政教育无法得以顺利实施。为提高教学效果,让本课程承担起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从课程思政角度对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教改,力图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植学生的安全环保理念,教会学生实用的安全环保知识技能,以满足化工行业企业的要求。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的思政教育得到加强和完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思政教育熏陶,坚定了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帮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 结合思政元素整合教学内容
要使本课程教学培植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和环保理念,必须在专业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而简单的将思政案例放进教学内容中则显得非常生硬,难免形成专业教学、思政教育“两层皮”的情况。本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虽多,但如果不精心组织、巧妙安排,不但达不到让学生受到思政教育目的,还可能令学生感到厌烦,起反作用。
根据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提炼出生产必备的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确定了专业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化工安全生产和环保的两个底层逻辑: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其他行业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材料和能量,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缺少了化学工业,再伟大的梦想也实现不了。其次,安全方便的生产条件、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在这两个底层逻辑下,依托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嫁接”合适的课程思政教育。这种“嫁接”不是生硬拼接,而是由专业内容上“生长”出来,让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最后形成密不可分的“专业内容+思政教育”教育“树”,让学生在学习中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接受了思政教育,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深植于每个学生的心中。
所有教学模块都以安全生产和环保的两个底层逻辑为基础但以不同侧重面展开,以教学内容支撑思政教育,最终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形成密不可分的体系,使思政教育饱满充实,有血有肉。
比如:在模块一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储运与运输方案、模块二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模块三工业毒物安全防护技术、模块四电气与静电安全防护技术、模块五压力容器安全使用与管理、模块六化工装置检修技术中,把敬畏生命教育融入各种危险源的识别、安全防护、操作技能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心,理解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有生命才能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才能为个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生命,为保护他人生命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精神。
在模块六化工装置检修技术、模块七化工“三废”回收利用、模块八环境保护基本措施的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剖析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的社会意义,促使学生形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从国家价值导向、社会价值目标、公民价值标准三个层面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模块三工业毒物安全防护技术、模块五压力容器安全使用与管理的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我国老一辈化工专家无私奉献,利用化学知识报效祖国事例,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模块二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模块三工业毒物安全防护技术、模块四电气与静电安全防护技术、模块五压力容器安全使用与管理的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展现我国化学、化工科技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在模块七化工“三废”回收利用、模块八环境保护基本措施的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思想教育,让学生辩证地理解化工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明确了化工污染治理技术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树立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在模块一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储运与运输方案、模块二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模块三工业毒物安全防护技术、模块四电气与静电安全防护技术、模块五压力容器安全使用与管理、模块六化工装置检修技术的教学中,在化工生产防火防爆技术、化工生产防尘防毒技术、化工单元安全操作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工匠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在模块六化工装置检修技术、模块七化工“三废”回收利用、模块八环境保护基本措施的教学中,通过在化工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理解并认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掌握化工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强其化工安全生产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在制定教学内容时需注意,思政教育是“生长”在专业内容上的,不能脱离专业内容讲思政,使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成为“两张皮”,另外思政教育还要注意“度”的问题,合理结合专业内容开展思政教育,切不可喧宾夺主,要避免那种脱离专业内容,单独抽时间来进行思政教育灌输的方式,否则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达不到思政教育效果。同时教师做为教学的引导者,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且自身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使思政教育春风化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缺乏的问题,创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标“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及“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考虑到学生具体的知识背景和能力,将企业岗位中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结合企业真实生产过程,设计“接地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并按照教学规律将其转化为教学项目模块和任务。
教学分为线上线下进行。教师首先在课程教学平台上上传背景知识和课前测试题,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学生在线上学习后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的方式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线下课程以项目化形式展开,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实施教学,学生可以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逐步解除心中的疑惑,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完成项目得到思政教育实践,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熏陶。线下教学讲授部分主要采用全案例化教学的教学形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引入案例,通过PPT、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呈现典型事故案例、与化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典型人物事迹,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相关内容,将专业学习与国家发展相联系,从更深层次上让学生理解到专业知识对人生发展的影响及意义。线下教学实操部分则利用安全仿真软件、工艺设备、安全设施等开展实践性教学,模拟企业真实生产情境,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和项目。事实证明,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专业从事专业的热情,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在受限条件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设置专题讨论单元,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同时布置相应作业,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也可以利用课后答疑时间,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建立本专业领域内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课后还可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延伸学习和任务,并请企业专家点评作业,让学生与生产一线的专家“面对面”,从而更好地获取生产前沿资讯,了解生产实际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新理念、新规范,从而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
正如有研究者所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零星时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重复多次的进行线上学习,有效克服了线下教学中无法适应每个学生学习习惯的弊端”[2]。另一方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有利于集中师资资源组建校企双元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利用其他单位的专家、教师、企业人员的专长和优势资源,承担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权威、更专业的指导。同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多位教师,特别是处于不同单位的教师协调授课、答疑、批改作业等时间。不同单位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授课和答疑,也可以利用大家的共同时间来进行教学研讨,授课和批改作业既可由某一位教师完成,也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由几位教师组成优势互补的教师团队统一完成教学任务。
3 多角度多元化评价学习效果
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综合性较强,培养目标也涉及多个维度,因此必须采取多角度多元化评价体系,这样才能避免传统评价体系只有专考察业务知识和技能的维度,缺乏思政教育效果维度的弊端,能更好地从整体上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新建的评价维度不但有考察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的情况指标,也有学生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变化的指标。从评价方式上看,有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既考察学生掌握知识能力,也关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态度、参与度等变化。考核方式既有测验、考试等传统形式,也包括问卷调查、小论文、PPT演讲等新形式。比如:针对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完成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和计分,同时记录学生线下学习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的情况;在安全培训中观察学生参与实训项目及与他人合作情况,在教学中既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也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测验,结合专业内容的过程考核加上思政考核内容,如:在小组讨论环节中鼓励学生发表对国家制定的化工安全生产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看法,也可以就某一个典型事故为载体,加上思政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见义勇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等,将学生的表现纳入考核体系中,不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思政育人效果进行评价。从评价主体而言,则包括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等多个主体,由于不同评价主体观察的角度不同,因此这样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具体执行如下:
(1)课前测试:学生通过学习平台的学习完成测试题,教师批阅,了解学情。
(2)课中测试:通过测试题和仿真软件操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结合专业教育增加思政教育内容。可以让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也可以教师评价。
(3)课后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了解学生薄弱环节,教师加以总结和评价,也可以请校外专家或企业师傅来进行评价。
(4)课外拓展:通过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提升综合问题解决能力,这部分的评价主要依靠校外有专长的能工巧匠等企业高技术人员来完成。
其中实践操作主要通过化工安全仿真操作、具体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技能考查,训练并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而课堂参与度主要考核学生课程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方式及比例
此外,为让学生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有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激发学生做一个“化工人”,培养学生为化工产业奋斗的热情,在课程教学中还会安排一次结合专业内容的“思政大作业”,让学生分小组上网收集资料,制作PPT,推荐组员为全班做专题汇报。汇报内容既可以是让学生对当前我国化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是对最近出现的典型化工安全事故或环保事故的分析和总结,还可以是对我国最近关于化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大事,比如:国际峰会、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报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进行评论,总之结合课程内容,反映时代热点,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因势利导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通过“思政大作业”来全面考察学生在团队合作、语言组织、搜集资料、应用写作、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集合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知识学习效果,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及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通过对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的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有效的达成了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