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畜牧业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3-07-29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肉牛县域畜牧业

邢 琳

中共民乐县委党校,甘肃民乐 734500

1 基于畜牧业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是基于现阶段我国广大城乡发展存在的产业竞争力不强、缺乏创新力、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提出的。在畜牧业主导的县域经济中,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畜牧业养殖的存栏量、扩大养殖规模、延长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而高质量则体现在树立绿色养殖、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提高畜产品附加值等发展理念。

2 基于畜牧业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一,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必经之路。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现状下,产业结构方面出现了城市强、县城弱的整体格局。但随着改革开放制度的实施,打破城乡发展壁垒,大力促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城乡全面融合才能根本性的解决城乡差异问题,为国内经济引擎注入新动力。而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值高、利润大、延长产业链等多种价值,而县域经济结构中,农业、畜牧业占比高,在保持现有农业发展规模的基础上,重点突破畜牧业的发展瓶颈,成为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必经之路[1]。

第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县域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经济主体,将畜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直接推动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战略的现实要求。

第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必然选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针获得各地基层政府的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保障,通过积极推动基于畜牧业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县域产业市场竞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县域居民的平均收入,进而获得人才的回流和聚集,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因此发展高质量的县域经济,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必然选择。

3 基于畜牧业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产业竞争力不强

制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原因在于县域产业竞争力不强,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县域政策导向不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延续性差,例如甘肃省某县,其畜牧业的肉兔产业在2008年经过招商引资落户辖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拓展,依然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税收方面也无法对当地财政起到显著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政策的延续性差和政策导向不完善,无法给予相关产业发展信息。另一方面,在甘肃省积极倡导肉牛产业发展,推出的《肉牛扩产措施与意见》,虽然在2020年初开始进行政策扶持,但畜牧业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等问题造成现阶段肉牛产业的竞争力尚未形成,后续仍需政策引导和持续扶持;第二,县域资本薄弱,无力扶持本土产业做大做强。县域产业的不完善进一步导致县域资本薄弱,体现在银行贷款额度低、审批难度大、贷款利息高等方面,特别是在畜牧业的肉牛产业方面,从牛舍投资建设、种牛引进、养殖周期等方面难以提供有竞争力的资本扶持,很多政策体现仅从宏观层面出发,落地难度大,对本土的中小规模产业资金扶持力度并不友好[2]。

3.2 县域缺乏创新力

从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承接一线城市淘汰产能、产业链初段、低附加值产业的情况,造成了利润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创新力的问题导致。例如甘肃省肉牛产业在精深加工领域竞争力薄弱,出现成年肉牛外流其他省份的问题,无法在本地形成规模效应和良性运转。而县域缺乏创新力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创新人才缺失。高端人才受一线城市就业、收入、保障等因素吸引选择回归县城发展的比例较低,造成县籍人才外流严重,创新人才缺失,特别是畜牧行业的饲料研发人才、品种培育人才、畜牧管理人才等;第二,创新理念不足。县域经济普遍照搬大城市已有产业或承接淘汰产业,造成产业附加值不足,利润空间低的问题,经常单纯强调产业规模,而精细化的创新经营理念不足,造成利润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创新配套环境差。县域经济尚未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价值创新配套环境差,造成创新理念落地难,在肉牛产业方面,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肉牛本交繁殖、新生犊牛护理、繁殖性能维持、架子牛和青年牛饲粮调整、育肥期肉牛日粮调整、繁殖母牛饲养、疫病防控等应急技术。但相关技术研发所需的人才储备、实验室搭建、研发经费投入等却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3.3 资源环境保护层面的束缚

一方面,从县域经济的构成来看,农业、畜牧业、化工产业等第一、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而由于经济水平差异造成第三产业的相对弱势,而畜牧业在日益严苛的环保监管背景下在扩大产能、提高养殖规模方面遇到的环保阻力也愈发增大,特别是粪污处理、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均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员;另一方面,从中央政府倡导的绿色产业目录来看,对人才、资源、资本的要求都并非是县域经济所能逾越的障碍,也成为县域经济难以突破的壁垒。从上述两方面来看,资源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虽然基于畜牧业的县域经济发展并不友好,但会成为县域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契机[3]。

4 基于畜牧业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4.1 多措并举,加快畜牧产业集聚发展

第一,对县域内畜牧产业进行充分调研,形成县域产业发展报告,报告内容需明确体现县域内畜牧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诉求;第二,对县域内的资本、人才以及外部可对接资源进行摸底调研;第三,对上述需求及资源进行统筹,结合县域发展规划拟定有针对性的畜牧产业扶持方向,筛选优质的畜牧领域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针对其产业链弱势、产业发展壁垒利用政策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加快产业聚集发展[4]。

4.2 多管齐下,引领畜牧业绿色发展

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充分把握“高质量”和“发展”,发展固然重要,但“两山”理念的践行也同样需要重视,因此,发展绿色畜牧产业,引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县域畜牧产业发展的长期道路。引领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通过政策引导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畜牧业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方式引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加快绿色饲料生产、绿色养殖场建造、绿色产业链搭建;第二,以生产生活需求为标准,节约畜牧生产物资,树立生态区域循环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理念,打造绿色养殖、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和谐发展产业。

4.3 补齐短板,完善畜牧业信息化建设

着重提升县域内信息化升级,以5G技术普及为契机,对县域内的网络服务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平台强化科技创新,开展智慧牧场、智慧园区试点示范,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养殖设备在养牛业中的应用,实现肉牛养殖远程实时监管、生长性能数据自动采集、牛场生产日常标准化管理等功能,推动物联网、智能养殖设备等新技术新装备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通数据链、重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肉牛产业大数据资源池,建立肉牛产业大数据标准,解决甘肃省养殖场户融资难题。

4.4 城乡融合,有序推进畜牧业良性发展

衡量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最直观的标准就是观察县域经济与临近大城市在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和关联度。因此,加快城乡融合,需从宏观层面对大范围内的产业分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规划多维度实施,科学和谐的发展县域经济。从县域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来看,畜牧业作为农产品初加工的重要原料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不完善、附加值低、利润不足的情况,通过延长产业链,积极推动畜牧业深加工和调理食品产业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利润空间,进而吸引优质人才的回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畜牧业良性发展。

5 小结

县域产业虽然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小,但其涵盖的畜牧业产业不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根基,更加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优化人民饮食结构的重要支撑。因此,重新审视县域经济的重要性,整合资源发展高质量的县域经济是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根据各地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探索破局之路,实现基于畜牧业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肉牛县域畜牧业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映像畜牧业
肉牛口炎咋防治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