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举措和浅见
2023-07-29李德臣
李德臣
本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本溪 117000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它在世界上广泛流行,布鲁氏杆菌病又称马尔他热、波浪热、波状热,百姓称之为“懒汉病”。该病主要影响牲畜,但人类也可以感染,有数据表明,人感染布病均是由动物引起,不存在人传人的情况。目前,全球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本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本溪市羊的布鲁氏杆菌病的病例数逐年显著上升,其中,2022年羊布鲁氏杆菌发病数最高,实验室监测阳性数达到了300多例。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给当地经济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造成了民众的身体健康威胁。因此,加强牲畜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1 布鲁氏杆菌病的特点
1.1 病原复杂
布鲁氏菌属于是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短杆状细菌,它是细胞内寄生菌,有很多菌型。其中,羊种、牛种、猪种、犬种、绵羊种、沙林鼠种、田鼠种、鳍种是常见的菌株。羊种菌株毒力最强,对人、畜的危害最为严重;猪种、牛种菌株次之。从实际布病防控情况以及综合文献显示,带菌牛羊是我国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1.2 抵抗力强
布鲁氏杆菌对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可以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存活一段时间。布鲁氏杆菌在土壤、皮毛、未经消毒的乳制品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水中25 ℃条件下可存活50 d至数月,奶酪中4 ℃可存活180 d,在肉类及咸肉中25 ℃可存活65 d,布鲁氏杆菌在动物排泄物中12 ℃条件下可以存活250 d。
1.3 易灭活
布鲁氏杆菌对温热、阳光、消毒药物的抵抗力较弱。高压蒸汽灭菌器中,以121℃、0.1 MPa的条件下加热20~30 min,可有效灭活布鲁氏杆菌;在100 ℃环境下,布鲁氏杆菌数分钟死亡;在湿热60 ℃环境下布鲁氏杆菌可以10~20 min死亡;布鲁氏杆菌对紫外线较为敏感,可以通过紫外线消毒设备进行灭活。但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消毒的效果会受到菌落密度、照射时间和灯管功率等因素的影响;布鲁氏杆菌对来苏尔水、5%新鲜石灰乳、3%漂白粉液等大多数消毒液敏感,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
1.4 传播途径众多
1.4.1 患病牲畜和带菌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尤其是受到病菌感染的妊娠母畜的传播性最强。
1.4.2 病母畜在流产时,随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等,排出大量病原菌,在病母畜流产前后,也可长时间随乳汁排菌。
1.4.3 也可经泌尿生殖系统传播,病公畜的精液中也有大量病原菌存在,随配种而散布传播。
1.4.4 幼畜对布鲁氏菌虽有一定的抵抗力,但由乳汁获得的病原菌,能随粪便排出而散布传播。
1.4.5 可经皮肤黏膜破损处感染,布氏菌有高度的侵袭力和扩散力,它不仅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而且还可以从正常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内。
1.4.6 可经消化道感染,感染动物主要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饲料、饮用被污染的水以及接触污染物等途径而感染。
1.4.7 可经气溶胶感染,布鲁氏杆菌常常在动物畜舍等养殖环境中含量高,易导致易感动物通过呼吸道而感染发病。
2 辽宁及本溪市牲畜布鲁氏杆菌的防控措施
2.1 辽宁省牲畜布病防控措施
在2013年以前,辽宁省布病防控一直坚持只净化不免疫的策略,直到2014年才全面开展免疫。辽宁省目前主要采用“疫苗免疫”控制和“检测-阳性扑杀净化”根除两种预防控制技术来防制畜间布鲁氏菌病。针对不同地区的布病流行形势,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的通知要求,提出了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要求,以县为基本单位连片推进布病防控,免疫区以实施持续先检疫后免疫为主,非免疫区以实施持续监测剔除为主,有效落实各项基础性、综合性防控措施,辽宁省本溪市和丹东市等几个市对牛羊布鲁氏菌病执行“净化”策略,其他市对牛羊布鲁氏菌病主要执行“疫苗免疫”控制措施。这两种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手段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疫苗免疫”控制措施适合大面积流行地区,定期监测免疫抗体情况,没有接种成功的牲畜及时补免。但是免疫抗体和感染抗体无法区分,也会掩盖实际感染率,从而延长疾病根除所需的时间,如果不能严格按照科学规程操作执行,很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在引起疫病大面积流行,疫情暴发时需要进行大规模扑杀,对动物福利造成影响,同时也会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检测-阳性扑杀净化”策略是最积极的防控措施,能够尽早发现疫病情况,及时处理,有效降低防控难度,想要执行到位需要政府兽医相关部门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管控,以及养殖场户的积极支持配合和理解。因此,在制定防控策略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综合施策,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选择最适合当地的防控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对于免疫和净化的选择,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疫情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虑,并及时调整措施。
2.2 本溪市牲畜布病防控措施
本溪地区一直采取只净化不免疫的防控策略。本溪市净化布鲁氏杆菌病的方法是全市各县区将在所有养殖场户范围内对种用和乳用牛羊进行实验室检测,每年至少一次。对于普通牛羊,会以村和场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至少采样30头,如果数量不足30头,则进行全检。这种监测方式可以有效地掌握畜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疫情,从而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对于检测出阳性的畜群,将采取扑杀措施,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对于阳性场点牛羊,将实行100%的全检,并在一个月后再次进行100%的全检,如果再有阳性,继续间隔一个月全检,直至连续两次检测无阳性为止。这样可以确保阳性畜群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不会出现漏检情况。这种每年至少一次的检测和扑杀措施可以有效防控畜间布鲁氏菌病的传播和流行,确保畜群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也可以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疫情对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建立防疫检疫工作联动机制。这样可以推动监测排查、强制免疫等情况与检疫申报有效衔接,并在养殖、运输和屠宰等环节开展规范检疫出证,实现动物调运全程可追溯。同时,应有序推进牛羊集中或定点屠宰,建立进出台账,记录来源和流向,确保可追溯。发现疑似病例时,应立刻处理,隔离疑似牲畜,清洗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在对养殖场户进行布病检测时,也应暂时限制易感染的牲畜流动,防止阳性牲畜流动造成疫情蔓延和扩散。这样可以强化检疫监管,有效消灭传染源,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溪市农业农村局及其所属相关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布病对畜牧业的危害,加强对该病的宣传力度,让养殖场户深入了解布病的危害、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控措施以及如何提高养殖管理水平等知识,通过电视、广播、印发宣传材料、开展专项培训班和专家专业指导等多种方式,将相关知识传递给广大养殖户,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病例。同时,还可以通过疫病防控专家现场指导的方式,帮助养殖户掌握正确的布病防控技术,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在加强宣传的同时,农业农村局及其所属相关动物疫病防控部门还应当建立布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并对疫情进行调查和处理。对于疫情高发区域,要加强现场巡查,对养殖户进行排查,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布鲁氏杆菌病防控中面临的一些困难
3.1 外引动物难以控制。从我们监测及流调来看,疫点的原发病例多为外引动物,养殖户外购动物很不规范,非常随意,往往图便宜引进有病牲畜。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大流通的时代,动物的异地调运越来越频繁。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动物的养殖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压力十分巨大,布病的防控也是如此。
3.2 一些养殖户在布病防控方面的认识和意识还不够强,对该病危害的认识不够全面,生物安全意识淡泊。笔者在走访中发现的常见问题是:羊场、羊舍从不消毒;多户共用种公羊;养羊户疫病防控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3.3 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不足,有些养殖场户购入免疫过布病疫苗的牛羊等牲畜与现有的牲畜混圈后,监测有阳性病例,无法应用技术手段区分是免疫阳性还是感染阳性,布病感染情况无法判断界定,容易造成养殖安全隐患。
4 防控要点
4.1 严格落实当地布病防控措施,推动布病防控工作连片、整体推进。
4.2 做好牲畜养殖场户引导,科学防控布鲁氏菌病。①要严格规范购入动物,在购买前要先了解当地是否有布病流行趋势,检疫票证是否开具,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前要找兽医进行布病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方可购买,新购入的牲畜要与原来饲养的牲畜分圈隔离观察,确定安全后方可混圈饲养;②为牛羊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养殖场户要定期清理牲畜的排泄物,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条件,以便减少病菌的舒适环境有效降低病菌的数量;③加强日常的消毒管理也非常重要,制定完善的消毒措施,选择适宜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式并严格落实,可以破坏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环境,有效杀灭病菌;④加强牛羊日粮等管理,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牛羊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