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中深山镇远城

2023-07-28姚力

环球人文地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禅院青龙龙舟

姚力

传说五千多年前,蚩尤部族战败迁徙,一支苗人沿沅江进入湘黔交界的崇山峻岭,于石屏山下建立起部落酋长国——罗施国。而罗施国的都城,史称“苗疆古城”,就是镇远的前身。

如今的镇远,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沅江支流舞阳河穿城而过,将城一分为二。北岸是曾经的府城,南岸为卫城。府城即为当时官府所在地,卫城则用于驻扎士兵。整座古城的格局颇似一幅太极图,又因明代张三丰两次来此修炼传道,所以镇远又被称为“太极古镇”。

镇远之名始于宋代,据《贵州通志》载:“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十一月。宋诏:新筑黄平,赐名镇远州。”但其实,镇远的历史还可以继续向前追溯上千年。

镇远地处川、鄂、湘、黔边境的山峦地区,原属楚国“黔中地”,后被秦攻占。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置黔中郡,在镇远设“镡成县”。从那时算起,镇远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其间相继为司、府、州、道和专署所在地。

时间到了元朝,镇远迎来一段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期,并于明清时期繁荣起来。元朝国力极盛,国家版图得到了极大扩张,为了“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元朝以大都为中心,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官驿体系。镇远作为湘鄂—滇黔道上的重要水马驿,是湖南进入贵州的咽喉,控制着黔东的命脉,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于是,元政府设立了镇远沿河招讨司,后改为镇远军民总管府。从此,镇远古城开始兴建。

为巩固边防,明政府在元代官驿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卫所防御体系。公元1338年,朱元璋下令设立镇远卫,让镇远的军事地位达到了顶峰。但明代卫所的组建并非依赖当地原住民,而是靠大规模的移民:先是军户迁移至此,继而又迎来各行各业的移民。镇远的商业因此迅速发展。

到了清朝,镇远成为了内地到边陲的重要商品集散地。随着两湖会馆、秦晋会馆、两广会馆、江西会馆、江南会馆等八大会馆的出现,镇远实现了从军事重镇向商业重镇的转变。当年的繁荣景象在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中可见一斑:“镇远街,人挤人,挑窑罐的被撞破,担桐油的挤不出城……”同时,明清时期的镇远还是东南亚各国进入中原地区的重要节点,被誉为“入黔第一洞天”。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水利资源的开发,镇远的水运优势丧失,陆运又受地形限制,故而逐渐没落下去,成为了一座真正的“古城”。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重新规划古城的发展:老城区发展旅游业,新城区另起炉灶,重点发展工业,从而镇远形成了“一河两区”的崭新格局。

镇远之所以被称为“太极古镇”,除却地形和传说的因素,更因为其在文化景观上所呈现出的融合之势。其中,建筑文化上的融合最为明显。

镇远保存着许多徽派古建筑。徽派建筑发源于古徽州,而徽军的进驻使得徽派风格出现在这座千里之外的山中小城。经过与当地山地建筑的结合,诞生了以傅家大院为代表的特色建筑群落。

傅家大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裕盛商行”创始人傅氏的家宅。傅家作为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在家宅的设计上十分考究。选址按中国传统的“负阴抱阳”风水格局布置,同时为了高效利用山地空间,在布局上不过于追求严整方正,而是因地制宜,让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院落形成了错落的建筑景观。在外墙设计上,大院采用了徽派建筑标志性的马头墙。大门的设置则带着山区特点:大门并不开在中轴线上,而是将宅邸的“气口”留在吉位。这种做法被称为“歪门斜道”。

“歪门斜道”是镇远古民居建筑的一大特点。笃信风水的古人,相信大门正对一条直道意味着冲煞,将会带来厄运。而通过适当的转向偏移,可以达到守财、避煞的目的。所以傅家的各个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绝不与大厅正对。门的朝向有意转了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即所谓 “斜道”。

院中两座偏屋,中间横亘着一条类似苗族干栏式的长廊,防火墙的一侧只砌了半层,为了将前方的白墙黛瓦和舞阳河尽收眼底,颇有江南园林中借景的意味。如果说建筑上的融合所体现的折衷主义尚为常见,那么儒、释、道三教的相融则十分难得。青龙洞古建筑群堪称镇远古建之最,便有这一层面的原因。

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最初由道士集资修建,几度毁于兵火,历经多次营建,才形成如今规模。建筑群依山而建,工匠们充分利用地形的变化,配合接地的柱子和内凿厅堂,迂回地修建起整个建筑群落,类似于苗族吊脚楼,属于典型的山地建筑。青龙洞古建筑群整体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包括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书院等6个古建群组、36座单体建筑,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有“贵州古建筑博物馆”之称。

祝圣桥横跨舞阳河,是古建筑群的“入口”。它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受到洪水影响,屡次被冲毁,直至清雍正元年(1723年)方才修建完成,时间跨度长达350余年。相传修桥时,因为河底淤泥太厚,基坑始终无法见底,工程一度停摆。张三丰见状,便在每处基坑内撒下一些豆腐,并施道法。次日,工匠们发现基坑底竟然已经成了整块大青石,桥墩终于得以砌筑。于是当地人都说祝圣桥是张三丰用豆腐垫的底。

走过祝圣桥,进入青龙洞建筑群,中元禅院便在眼前。禅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初名“中山寺”,后改称“中元禅院”。中元之名出自道家,禅院则是佛家寺院的称呼,单单一个寺名便蕴含了佛道两家文化于其中。这种命名方式是奇特的,不过结合当地的传说,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传说同样与张三丰有关。中元洞是禅院中的一处天然溶洞,相传600多年前张三丰曾在其中修行,并将其命名为“中元洞”。当地人看来,洞中形如包袱、雨伞、草鞋等的钟乳石,都是张三丰修炼的遗物。后来,寺院对中元洞进行了开凿和修整,将其当作殿堂,供奉起千手观音、地藏王菩萨等,中元洞从此“由道入佛”。

中元禅院往南便是著名的紫阳书院。书院取名于著名理学家紫阳先生——朱熹,这便是他当年为了在镇远传授儒家思想而修建的。书院从南至北,由山门、三角亭、考祠、老君殿、圣人殿等建筑组成,供奉着儒家和道家的圣人、神祇。其中考祠中层供奉的是朱熹,顶层供祀尧、舜、禹;圣人殿供奉有孔子牌位;老君殿的中层供奉雷神及雷公、电母神像三尊,上层则供奉道教三清。

纵观整个青龙洞建筑群,不过600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却融入了儒释道三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格局,著名作家余秋雨将之称为“诸神的狂欢”。

镇远属于多民族杂居区域,汉族、苗族、侗族等都有分布。多元的民族文化催生了丰富的民俗,镇远各类节日繁多,三月三侗族情人节、八月八土家族唢呐节、九月九苗家丰收节等等。原本这些民俗节日或许是某个民族所特有,但在镇远,已演变成了各个民族欢聚的盛会。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端午节龙舟赛和祭龙仪式。

镇远有黔中大地“龙舟之乡”和“龙舟文化策源地”之称,其龙舟竞渡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朝。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不同传说。一说和中国大多数地方一样,源自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另一说则是镇远当地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舞阳河边住着一对渔民夫妇。一天他们的三个儿子在捕鱼时,大儿子、二儿子被城东中河山北洞的水妖吃掉,三儿子阿旺借助中河山南洞的青龙所赋予的神力,击毙了水妖,为两位兄长报仇。但他本人也因精疲力竭而昏迷,所幸被青龙救出水面。后人为报答青龙的恩德,从此在端午节划龙船以示纪念。

从古至今,龙舟赛在镇远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明嘉靖年间《贵州通志》记载:“镇远府,端阳竞渡。府临河水,舟楫便利,居人先期制造龙船,绘画首尾,集众搬演剧戏。”清代《镇远府志》记载:“镇远府,端午作龙舟戏,结彩两岸,观者如堵”;民国时期,官方及民间举办龙舟赛事众多,即便在抗战时期也不曾间断。新中国成立后,镇远龙舟队取得了一系列省级、国家级的优异成绩。2011年,镇远赛龙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舟赛前的“祭龙仪式”,是镇远区别于其他城市龙舟节的特色所在。端午时节,民间便会在青龙洞前举行祭龙仪式。护龙队伍衣着盛装,于清晨四五点就将提前扎好的龙头放在祭龙台上。随后,由道教法师对仪式现场进行清场、化符,并击鼓九次,以祛除小鬼、疾病、灾害,恭请龙神的到来。

待吉时一到,鞭炮炸响、锣鼓齐鸣,祭龙仪式正式开始。佛、道教人员依序起香、供灯。人们三拜龙头,中元禅院法师朗诵“龙王咒”,为龙头开光、点睛,继而礼炮齐响,将活动推向高潮。接下来,30余名道教、佛教、儒教人员纷纷上前敬龙头酒,三鞠躬礼拜龙头。最后是祈福和请龙吃水,由青龙洞道观道长诵念祭龙词,然后向龙头泼水,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祭祀后,神龙下山,开始游神活动。在苗族和侗族的芦笙,土家族的唢呐伴奏下,配合汉族花灯舞的簇拥,龙舟参赛运动员代表进行陆上游行,接受民众的祝福与鼓励。这盛大的游江表演同时也是龙舟赛的开幕式,而后龙舟赛正式开始。

镇远龙舟以其地段划分龙头标志,红龙代表顺城街,青龙代表周大街,黄龙代表兴中街,白龙代表和平街等,不同龙舟代表城区不同地段的人们,且每一条龙舟都有着自己特殊的龙舟故事。而根据龙头、龙尾的不同,还会配以不同的龙身,龙身包括龙船主体以及队员的衣裳。当队员站在龙船之上,便与龙舟合二为一。

比赛之时,从早到晚,江面上百只龙船你追我赶,锣鼓喧天。河岸上人山人海,喊聲一片。除却龙舟比赛,端午的镇远还会举行舞龙舞狮、彩船游江、抢鸭子、放河灯、放礼花,以及书画、文艺表演等活动,每个镇远人都能在这盛大的日子里找到自己的满足感。

(编辑 周影)

猜你喜欢

禅院青龙龙舟
屈原 端午 龙舟
龙舟
《金娃——龙舟》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龙说“角”
遍能法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峨眉山大佛禅院纪念馆雨中揭幕
青龙现身记
青龙
完美
端午节,看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