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

2023-07-28袁丽峰

人民论坛 2023年13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

袁丽峰

【关键词】大思政课 铸魂育人 人生意义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高度重视,对全面发展人才的渴求愈加强烈,对青年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期望愈加迫切。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铸魂育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围绕“铸什么魂、如何铸魂”的核心问题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

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铸魂育人之“魂”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价值和精神构建而成的精神之我,其熔铸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寻求人生价值意义的互促共进过程,是培养学生从满足个人发展生活需要的“小我”成长为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大我”的过程。人应该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大学生对人生意义感的寻求正是向能动的、全面的人转变发展的过程。

青年学生生逢繁荣发展的新时代,拥有相对厚实的经济基础、丰富的发展资源和多元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的思想困惑、方向迷茫与现实压力。高校要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善用“大思政课”将科学理论与时代发展、精神传承、社会实践、数字技术和情感支持相结合。增强思政课理论讲授的透彻性,强化思政课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实现思政课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提升思政课情感育人的亲和性。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为学生传递积极正向的情感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升华与实践锤炼中实现铸魂育人。

增强思政课理论讲授的透彻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人生意义问题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追求有意义感的人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其勇担时代使命的动力。人生意义感的生成基于对人生意义正确、清晰的认知,它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动力源。人的认知提升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发生,也不会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提升大学生人生意义觉知的主要渠道。思政课的有效开展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优势,强化理论学习讲授、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展示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

一是增设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理论专题课,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和人生道路的基本理论纳入专题教学,将其作为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人生意义。思政課需要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命题,将基本理论问题讲透、辨清、讲好,系统地阐释、引导、培育正确清晰的人生观。二是讲好中国人物故事的大师课,提升大学生人生追求的思想境界。将理论学习与精神传承紧密结合,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资源,引入专家专题讲座、优秀纪录片、人物故事展映、名校优质公开课等,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从革命斗争中磨砺而来的、从改革发展中奋斗出来的中国优秀人物成长故事融入思政大师课,以深刻的理论和生动的榜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是开设讲好身边人身边事的模范课,明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价值选择。挖掘现实生活中优秀专注的、自立自强的、突破创新的身边人的成长经历,以激情澎湃的励志故事、感同身受的情感代入、坚定不移的价值选择激发大学生的内心感悟和行动自觉。

强化思政课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塑造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为思政教育强化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大思政课”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精神传承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勇于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

一是强化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生产实习实践,引导大学生明确人生定位。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融入科技自立自强的思想,引导大学生深入到科研机构、生产企业,了解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需求导向,将攻克科技难题、满足重大需求、解决行业痛点作为专业发展志向,强化生产实习实践,在立志奋斗实践中感受充盈的人生意义。二是加强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弘扬为导向的寻迹体验实践,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各个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但是其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也是一以贯之的。开展精神传承社会实践应以多种形式带领大学生走访伟大精神生发地,体悟仁人志士的价值追寻、价值选择、价值坚守,在实践体验中不断探寻自我、效仿先进、提升思想境界,勇担光荣的时代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将“小我”融入“大我”,使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发展相呼应,将人生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三是注重以劳动实践教育为导向的社会生活锻炼,培养大学生追寻人生意义的坚定意志。加强日常生活实践锻炼,将深入农村、社区、工厂、学校参与公共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带着火热的情感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发动聪明才智、发挥专业技能、发扬实践精神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扩展心胸宽广度、提升难题解答力。大学生只有深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反复印证自己的认知和觉察,才能将原有的认知真正内化为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和价值观念,在实践中明确人生价值追求。

数字化智能化科技赋能思政课,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大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进一步深化发展,数字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学习模式和行为习惯,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创新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因此,“大思政课”建设要充分整合数字化教育资源,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创新多维教育教学模式,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感性体悟。

一是充分发挥海量数字资源优势,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大思政课云平台等优质数字资源,结合高校实际系统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大师课、人生观专题课、双师互动课等,帮助大学生找寻正确的人生定位。二是建设全媒体沉浸式体验课堂,借用数字化技术做到场景重现,增强学生参与互动的体验感悟。引进全媒体、元宇宙、智能化技术建设多维度全媒体智慧教室,引入博物馆、展览馆、红色教育基地、红色纪念场馆等数字资源,实现场景重现、沉浸融入、人机互动等跨越时空的体验,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代入。三是构建数据科学化的思政课堂,以数据支撑科学化课程设置和客观育人评价,提升人生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将推动大思政课的深度改革创新,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人生意义感悟,激发其实现理想的动力,增强奋斗的行动自觉。

提升思政课情感育人的亲和性,以积极情感充盈大学生的内心

“大思政课”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要秉承“活的教育”理念,注重情感育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个人的成长发展是相互助力的良性循环过程,积极情绪能显著提升人生意义感体验。但是情绪是短暂的,它不足以支撑人生是有意义的主观感受,只有积极情绪经过长期积累、蕴蓄升华为积极情感时,才能以更加稳定、开阔的视角去定位和促生人生意义感。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压力,要长期保持积极情绪为主的情绪状态并不容易。除性格因素的影响外,人文氛围和物理环境对积极情绪的调动和涵养也至关重要。为大学生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其涵育和积蓄积极情感,是升华人生意义感悟的重要途径。

一是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情怀和积极情感深刻影响学生心理体验,思政教师要用家国天下的爱国情怀、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丰厚的知识储备、强大的人格魅力、积极进取的心理能量引领学生、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将积极心理特质培育蕴化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学生保持稳定情绪、学会积极应对方式、创建和谐人际关系、拥有强大的心理能量。二是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育人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场域,加深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全场域的人生意义理念渗透,开展好日常思想教育、社会活动实践、網络舆论宣传,以全方位的理念渲染和接地气的引导教育增强学生对人生意义觉察感悟的行动自觉。三是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感受,提升教育亲和力。深入开展个性化教育和精准教育,分析学生教育需求,以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小组主题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阐释、研讨和体验中获得沉浸感悟、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大学生生活体验的丰盈度、满足感和价值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在内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更应直面机遇挑战、顺应时代需求、把握时代脉搏,发挥“大思政课”合力,涵育学生崇高人生追求、坚定奋斗意志、滋润意义情感,引导学生将个人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

③[爱]Alan Carr著、丁丹等译:《积极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

责编/马宁远 美编/陈媛媛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
基于科学精神的“大思政课”教学设计
“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显著特点与发展路径
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历史教育之“大思政课”教学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如何上好“大思政课”
党史学习中“大思政课”的价值旨向与实践进路
“大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基本遵循与实践进路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开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