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陌生的地方见
2023-07-28韩浩月
韩浩月
我关注了一位年轻的旅行者,他骑着自行车旅行了十几个国家,目前还在继续下去,每到一个新的大城市,他都会在标志性建筑前拍一个小视频,大声告诉观众他的名字,他到了哪里,他那一刻的感受。
看他那张年轻的面孔,以及那份感染力很强的激动表现,我在想,如果仅仅是有好奇心,是不足以支撑他如此不辞辛劳行走的。好奇心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火把,而梦想与理想才是被点燃的荒原,一个人在梦想与理想中行走着,那份快乐永不会消融。
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写过一部名为《万物的签名》的小说,女主角因缘际會走进了由苔藓构成的世界,这本书里有着大段大段关于苔藓的描写,作者说苔藓是上帝七天创造世界后留下的最后一笔,就像画家在自己作品中满意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一样。女主角拿着放大镜,从角落里的一小片苔藓开始,打开了一个陌生又新鲜、宏大而壮丽的新世界,她不仅从中揭开了物种进化的核心奥秘,也对应自己的情感与命运,无比真切地看见了自身的存在。
在这个故事里,好奇心仅仅是一盏进门时的明灯,等到彻底进入苔藓王国时,促使她痴迷于研究的动力,是不停解题、得到答案后的喜悦,是破解秘密、与上帝握手后的欣慰。更重要的是,在那神秘、荫凉、美丽的世界里,现实生活的枯燥、压抑、苦闷荡然无存,每次视线从沉浸其中许久的放大镜前离开,她便重新拥有了应对残酷人生的勇气与能力。人们在旅行归来后的一段时间里,可以心安地上班、工作,感觉内心有些什么被修复,也是这个逻辑和道理。
不停向往陌生的地方,却总是在熟悉的地方打转,这恐怕是不少人产生困惑与挣扎感的来源。陌生的世界对人而言充满了诱惑,这一诱惑主要由未知、新鲜、自由,甚至是适度的危险构成。人对于“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可以做什么”有着持久的了解渴望,这种渴望可能会被控制住,但无时无刻它都在萌动,只是自己意识不到而已。一旦到了陌生的环境,这个念头就会迅速由幼苗生长成大树——谁不愿意看到枝叶茂盛、生机勃勃的自己呢?哪怕这一感受与想象力的产物不会停留太久,但也足够让人向往、珍惜。
陌生的世界具备一种清洁的能力,它能够洗脱一些陈旧的观念,能够激发人内在的活性。如果一个人作为个体像一块放久了的机械手表,那么当这块表被放置于新环境下时,表内机械的锈蚀会被自动清除,从而再次轻快、清脆、有节奏地运转起来。陌生的世界还具备一种校准的能力,会把错乱的步伐纠正为稳健,让模糊的目标再次变清晰,失去的梦想重新被捡拾……
走进陌生的世界,必然需要一点好奇心的驱使,而人的好奇心是逐渐衰退的,童年与少年时好奇心最强,青年时最容易被好奇心支配去做行动者,中老年后不惑、知天命,自然好奇心也显得全无用处了。所以,趁年轻,多做一名闯入者,多成为这个世界的不速之客,多为万物投去新奇的目光,请相信,这么做会让你充实得很。
作为一个正在失去好奇心的人,我也特别希望尽可能地再多拥有一些它。如果有机会,我们在陌生的地方见,哪怕认识已许久,在陌生的世界里,不妨让我们重新再认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