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初战指挥的探讨
2023-07-27刘驰
刘驰
摘要:现今,各类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同时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相比其他建筑,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难度更大,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艰巨的挑战。由此,在阐述高层建筑特点的基础上,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初战指挥策略、建筑消防设施的应用、初战指挥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对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初战指挥进行了探讨研究,以为消防队伍处置同类事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初战指挥;固定消防设施
1 高层建筑特点概述
1.1 建筑设计特点
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首先是相对其他建筑的高度高、楼层多,体量庞大,空间结构复杂,形式多种多样,同时内部空间大、通道多,方向不易辨认,从而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其次是高层建筑的功能较多,各类设备密集,用电量大,竖井管道密集。最后就是为了减轻建筑结构自重,为建筑空间以及室内布局装饰提供方便,大部分运用了可燃易燃的建筑材料和涂料,不仅容易燃烧,而且产生有毒气体,危害极大。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人员聚集密,所以灭火救援工作难度极大。
1.2 固定消防设施特点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种类和联动功能齐全,如消防喷淋系统,在火灾发生初期会自动进行喷水灭火并同时发出警报信号;烟感、温感报警器,通过对烟雾和温度的检测来实现火灾防范。完整好用的消防设施在严格的定期维护保养情况下,一直处于备用状态,在火灾发生时就能及时发现火灾,联动功能能够更快通知人员及时疏散,尽早处置初期火灾,因此在灭火救援初期能有效利用消防设施尤为重要。
1.3 火灾特点
高层建筑火灾易形成立体燃烧,主要是电梯井、楼梯间等竖向空间通道较多,导致烟囱效应特别强,烟囱效应会使高层建筑火灾迅速蔓延,外墙绝缘体燃烧后迅速蔓延到楼层,大量建筑材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被困人员吸入有毒烟雾会严重影响生命安全,因此展开人员救援和灭火工作难度较大[1]。同时高层建筑楼层较高,纵向距离较长,人员疏散时间长且难度大。火灾发生时,因楼层较高,垂直高度在数十米以上,从建筑外进行灭火救援难度比较大;登楼救援对消防人员体力消耗大,且大型灭火救援器材无法携带,从楼内进行灭火救援任务相当困难。
2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初战指挥策略
一旦辖区内有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初战指挥员要及时了解建筑着火情况,根据处置程序做出相应初战决策。
2.1 高层建筑初战处置原则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应第一时间利用消防设施开展火情侦察、疏散救人、堵截控火、排烟散热等作战行动。必须贯彻“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明确任务分工,到场后的第一任務就是及时疏散和抢救被困人员[2]。遵循“起火层—起火层上层—起火层下层”的施救顺序,全力搜寻被困人员。根据火场形式的发展,视情采取“强攻近战、上下合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战术方法,及时控制火灾发展蔓延。
2.2 第一时间加强救援力量调集
及时调集举高消防车、水罐消防车、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高层供水消防车、抢险救援消防车等车辆。根据需要调集公安人员、医疗救护人员、建筑结构专家、单位技术人员到场进行配合处理,依靠物业、居委会、楼层长提供住户信息,配合处置。
2.3 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根据情况做出初步决策
当车辆出动之后,指挥员要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确认起火楼层、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火势及人员被困情况;查询起火建筑的建造时间,有无改建、扩建,建筑功能,层数,面积,水源情况等;当接近火场时观察风向和风力情况,着火层位置和烟雾颜色,窗外有无明火,有无被困人员求救,建筑周边是否有场地供消防车进行作业,并初步做出灭火救援方案。根据现场情况与起火单位进行沟通协调,提出灭火救援需要配合的事项,要求单位清理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障碍。
2.4 迅速对火场进行判断和力量部署
到达现场后迅速在起火建筑周围进行查看,判断火势情况,及时向指挥中心进行情况汇报,划分战斗分区,做出初战力量部署。在建筑外设置指挥位置,负责指挥初期作战行动,协调周围警戒、灭火供水、作战力量部署等作战任务;提前设定撤退信号及撤退路线,保证发生突发情况能够迅速撤离。及时组建侦查小组和灭火战斗组做好深入火场内部进行疏散救助被困人员和火势情况侦查的准备,设置紧急干预小组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置。
同时扑救高层建筑初期火灾要坚持以固定消防设施为主,辅以消防车出水灭火[3]。充分利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梯、避难层、封闭楼梯间等途径,加强对起火层、隐蔽区域的人员进行疏散和搜救,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2.5 组织火场内部侦查和施救
组织指挥侦查战斗小组深入火场内部,重点对人员的被困情况和火势发展情况进行掌握,明确内攻小组和救援小组[4]。侦查过火面积和自动灭火装置启动情况及效果,制定人员搜救、疏散方案和路线;侦查火势蔓延方向和火势发展情况,确定控火灭火方案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搜救路线,尽可能一次性将被困人员疏散救助至安全区域,对于一时无法转移至安全区域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转移至安全平台或避难层伺机救助。
2.6 组织指挥进行火势控制和灭火行动
把着火层下两层作为作战行动的进攻起点层,在进攻起点层下一层进行力量集结,严格检查作战人员安全防护情况,确保个人防护装备佩戴齐全,安全防护措施做实做细。依托防火防烟分区设置水枪阵地,组织梯次掩护行进方式进行内攻行进,对于屋顶、墙体破损较严重的区域应采取直流射流测试楼板强度,喷射吊顶、悬挂物,避免坠落砸伤;在进入室内灭火前应保持低姿,对房门进行射水降温,开启门缝后,发现烟雾浓、压力大、温度高时,应迅速用直流水枪向内部房顶射水,使水流呈扩散状下落,冲击积聚在室内顶部的气体,对室内可燃物进行冷却降温,降低室内燃烧生成气体的浓度,有效防止轰燃的发生。
3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初战指挥中建筑消防设施的应用
高层建筑的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消防控制室在火灾中的有效应用
消防控制室可启动和停止消火栓供给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对防火卷帘、防火门等设备进行联动,可以称之为所有固定消防设施的“大脑”。
在火灾发生时,指战员可通过消防控制室的监控设备侦查人员被困情况、起火位置、火势情况和蔓延速度。随后通过消防控制室的控制台,启动其他联动设备,在初战指挥中,可将前沿指揮所设在消防控制室,通过广播、对讲电话组织实施灭火救援指挥。
3.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中的有效应用
火灾发生时,燃烧产生的烟气、热量通过烟感、温感等装置将火灾信息传输到火灾报警器,并标记出着火位置,记录起火时间。通过联动控制器手动或者自动启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等设备装置。可通过火灾报警的位置、数量来确定起火位置和火势情况,根据联动控制器启动的消防设施来制定相应的灭火救援作战计划。
3.3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在火灾中的有效应用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是供灭火救援人员使用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水枪扑救初期火灾的消防设施,消火栓箱内有远程消防水泵启动按钮,可控制消防泵向室内管网加压、供水。
灭火救援人员可通过室内消火栓箱和启动建筑固定消防泵进行灭火作战行动,把水枪和水带与室内消火栓进行连接,当压力不足时启动消防泵远程按钮进行加压,当建筑管网压力或流量不足时,也可通过消防车与水泵接合器连接、与建筑底层消火栓连接进行供水,保证管网供水流量和压力。
3.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火灾中的有效应用
在火灾发生时,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温度急剧升高,导致自动喷水系统的热敏元件损坏,喷头开启,水流由静止变为流动,开始喷水,协助灭火救援行动。也可手动启动喷淋装置,保护未燃烧区域。
当灭火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时,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未启动,灭火救援人员可利用水枪直流射流或简易长杆破坏热敏元件,启动灭火系统;当火势燃烧剧烈、蔓延速度快时,也可破坏其热敏元件,启动灭火系统,形成防火水幕,保护未燃烧区域。
3.5 气体灭火系统在火灾中的有效应用
气体灭火系统储存液体、液化气体或气体,以气雾状态喷射灭火介质,主要用在不适合以水为介质的灭火环境中,如计算机机房、电气设备或配电房、图书馆或档案馆、通信基站(房)、柴油发电机房等。可自动开启,也可手动开启,火场运用方式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类似。
3.6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在火灾中的有效应用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具有广播功能,在火灾发生时,可在建筑内向被困人员发送信息,引导被困人员疏散逃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也可以将前沿阵地设在消防控制室,利用应急广播系统对灭火救援行动进行指挥。
3.7 防火分隔设施和防排烟设施在火灾中的有效应用
防火分隔设施主要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设施,防排烟设施主要包括防烟设施和排烟设施。防火分隔设施可将燃烧区域进行封锁、分隔,避免火势进一步蔓延,而防排烟设施主要用于使浓烟和火焰快速扩散蔓延到另一防火分区或将火场浓烟迅速排出,提高能见度,延缓火势蔓延。
3.8 安全疏散设施在火灾中的有效应用
安全疏散设施主要包括安全出口、避难层、楼梯间、消防通道、停机坪、消防电梯等。当火势较大,火场情况复杂,人员无法及时疏散逃生时,可在避难层、停机坪等场所临时避难;当火势蔓延速度慢、情况允许时,可通过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疏散逃生;而灭火救援人员可通过安全出口、楼梯间、消防电梯等进行内攻行进。
4 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初战指挥能力的策略
4.1 加强高层建筑熟悉演练,确保灭火救援行动有条不紊
消防熟悉演练主要是对重点单位的“六熟悉”和针对预案进行演练。
对于高层建筑,重点对建筑结构、消防车道、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设置等情况进行实地熟悉,重点查看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室内消火栓是否有水;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对综合体的建筑结构、整体布局、消防设施、重点部位以及水源道路进行了深入了解,重点对消防安全疏散通道、消防水源、室内消防设施以及消防控制室等部位的情况进行熟悉记录。
对重点单位熟悉后,应及时制定预案并进行演练,按照预案要求,对各个作战环节进行实际实地演练,指挥员可根据现场情况随机设置灾情,临时制定作战任务,锻炼应变处置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建筑的了解程度。
熟悉演练能够有效地增强消防救援人员对辖区内重点单位的熟悉程度,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清楚地知晓现场周围的交通、水源、消防设施等情况,迅速制定出作战方案,在初战指挥中能够从容不迫,迅速、准确、及时调派力量处置险情,对各个战斗环节中技战术和战斗措施能够灵活应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4.2 加强防消联勤工作落实,筑牢辖区消防安全防线
防消联勤工作是为了贯彻落实“防消结合”方针,提高社会火灾动态监管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实现预防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目标而开展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是由消防救援机构作战训练部门、防火监督部门和社会单位联合开展的集执勤巡查、监督检查、隐患整改、宣传培训相结合的新时代消防勤务工作。
防消联勤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防”,除了上面提到的“六熟悉”和消防演练之外,还应该对辖区内的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宣传。对辖区内重点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检查消防安全设施是否完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安全制度是否落实,灭火器材的位置、数量、维护情况如何,自动灭火装置是否设置为自动启动等。定期对辖区内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责任人、住宅区物业及住户、各个单位负责人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如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如何预防火灾等。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互联网途径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增强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防消聯勤有利于预防火灾的发生,把火灾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及时扑救处置初期火灾,防止火势蔓延;有利于提高公众的逃生自救能力,缓解初战指挥时指挥员的压力;增强单位人员与消防救援人员的配合能力,在初战指挥时能够有效地落实灭火救援方案,提高灭火救援行动指挥效能。
4.3 实战实练谋求提升,强化能力确保打赢
火灾扑救不仅考验消防救援人员的作战能力,更是考验指挥员对辖区情况的了解程度、作战指挥能力、应变能力和与消防救援人员的配合程度,这就要求指挥员调查了解辖区重点单位相关等实际情况,以便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积极学习业务理论知识,通过实战案例和灭火救援行动经验,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进行联合演练,模拟实战环境,杜绝演练随意化、形式化,保证演练的有效性。通过训练使指挥员切实掌握高层火灾扑救组织指挥的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为确保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的顺利、有序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5 结语
研究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将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挑战,尤其火灾扑救中初战指挥更是重点,这就需要重视基层消防站指挥员指挥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能够在火灾发生初期,根据火势和相应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部署,迅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解救被困人员,扑灭火灾,有效避免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参考文献:
[1]曹彦东.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3):
135-137.
[2]黄中杰.商场火灾扑救初战指挥的审视[J].广东化工,2019(13):
123-125.
[3]张光俊.立足辖区实际提升灭火作战能力的几点思考[J].今日消防,2020,5(12):58-59.
[4]陈建.建筑火灾内攻灭火救援安全的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1):22-26.
Discussion on the initial battle command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fighting
Liu Chi
(Shijiazhuang Fire and Rescue Division,Hebei Shijiazhuang 050000)
Abstract: Nowaday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various high-rise and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fire in high-rise buildings is also increasing. Compared with other buildings,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in high-rise buildings is more difficult, which brings a formidable challenge to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Thus,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 initial battle command strategy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fighting, th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itial battle command ability are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irefighting teams to deal with similar accidents.
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 firefighting; initial battle command; fixed fire fac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