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2023-07-27孙雅馨苑克群马扬洲夏爱林吕耀辉冒爱琴斯松华
孙雅馨,苑克群,马扬洲,夏爱林,吕耀辉,冒爱琴,斯松华
(1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2 安徽工业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安徽 马鞍山 243032)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也在不断变化。成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育。2017年,教育部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特别提出“新工科”概念,意味着新工科教学改革的开始,为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1]。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马鞍山考察调研中国宝武马钢集团时说:“把握自己的优势,顺应当前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在现代企业改革发展中,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与宝武马钢集团相邻的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服务行业、融入地方、创新发展”为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水平建设高校。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人才质量的关键。2018年教育部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2]。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材料的发展史,尤其是金属材料贯穿了整个材料的发展史。我校传统工业课程《金属材料学》的教学工作一直在持续改进中[3-5],但是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1 《金属材料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
《金属材料学》是在《材料科学基础》和《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修过之后开设的,并与后续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工程实践课程联系紧密,起到承上启下重要的知识连接作用。《金属材料学》是材料类专业中与工程实际结合较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经验性等特点。该课程从金属材料合金化的角度出发,对材料科学的四要素即成分-组织-工艺-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性的诠释。但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繁杂、理论艰涩、逻辑性不足,需要前期知识储备多,学生学起来难度大,抓不住重点,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学生甚至在还没开课的时候,就通过渠道了解到该门课程的枯燥性而提前产生畏难情绪。
基于这些教学现状,本团队根据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科学设计,从教学内容的优化,结合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本门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教改策略
2.1 教学内容的优化和精炼
本门课程选用戴起勋教授主编的《金属材料学》第二版作为主要参考教材。教材内容多,主要涉及三大板块,即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金属基功能和复合材料。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金属材料学》课时已经从原来的56学时压缩到32学时,教学难度加大,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精炼。如在钢铁材料这一部分中,抓住合金化是影响材料强韧化这一对矛盾的主要因素,基本原则是多元适量,复合加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做到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有色金属材料部分实现翻转课堂教学,学生以团队形式集体学习,分工合作,制作PPT上台讲解。金属基功能和复合材料是学生完全自主学习,这部分与本专业开设的《功能材料》有重叠,不作为本课程学习的考核内容。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贴合行业实际需求,将最新技术需求和变化引入课堂,将最新研究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如引入汽车行业对轻量化高强度钢材的需求,高强紧固件用钢,纳米材料,环境能源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开发等。引入实际生产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消化课程内容。引入钢铁材料的强-韧性这对难以兼容的力学性能相关进展。钢铁材料的强化方式有:固溶强化、相变强化、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除了细晶强化,其余都是以牺牲韧性为代价的。在这种此消彼长的矛盾体里面,保证强度的条件下如何增韧,有哪些途径,解决思路等,通过将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引进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加强知识巩固和实际应用能力。再如,引入近年来研究比较热门的高熵合金,其在室温和高温下呈现高强度、良好的稳定性、高的耐磨性以及强耐腐蚀性等优异的性能。高熵合金通常是由五种或五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多主元合金,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是主元之间是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如最为典型的是CrMnFeCoNi高熵合金。高熵合金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合金的适量加入的理念,拓宽了合金成分设计的范围,为开发新型合金提供了新思路。
2.2 采用信息化技术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金属材料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线上”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如图1所示。
图1 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线上就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内容中识记性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授课教师课前推送相关的教学资料,扩展读物等,并同时布置学习任务。这种在线教学有效缓解了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利用零散时间学习,不容易产生疲劳,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线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学情和讨论区反馈信息进行疑难解答,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和升华,前沿知识拓展,归纳总结等。采取案例导入式教学,可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意义。案例选取主要是因金属材料零件失效导致的一些重大事故,如泰坦尼克号首次航行因为铆钉的爆断而永久沉睡于海底;某些车辆因车轴突然断裂引发的意外交通事故;天然气输送管道长期处于腐蚀性环境中引发的泄漏事故等,再引出对应的重难点知识。通过引入在金属材料增韧方面的科学前沿进行知识拓展,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能力。
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翻转课堂。有意思的是,金属材料合金化的本身就充分体现了各元素团结协作,实现共赢的策略。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组成团队小组,对有色金属铜,铝,钛和镁合金方面进行专题调研,再由学生制作PPT讲稿进行汇报交流,团队成员每人承担一定的任务,分工合作,在汇报时,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课后,在线上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和进行阶段测试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加深和外延。并对一些典型金属材料案例通过查阅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并能给出解决方案,最后撰写出小报告。
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有机的结合,对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评价进行改革,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结果性考核占50%。过程性考核中的在线学习部分占20%,包括课前的知识点训练完成情况,参与讨论,作业和阶段测试部分;翻转课堂占10%,包括生生互评,教师评分;对案例分析讨论和提出解决方案的小报告占10%。将线上和线下的各个环节内容,从不同维度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等进行了综合考查。
2.3 引入课程思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高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价值塑造是第一要务。也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面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兴趣不足的现状下,授课过程中,把知识故事化,生活化,在润物无声中引入思政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专业认同感,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在讲解绪论时,引入全民受益的高铁工程,这条国家亮丽的风景线,带给我们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更彰显了我国强大的技术力量。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速铁路中铁轨用钢,高速列车用车体用钢,轴类零件用钢,轴承钢,车轮用钢,弹簧钢等都提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要求。作为材料人,学生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如在讲解工程结构钢这一部分时,例举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完全自行设计并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其中桥梁的骨架钢梁使用的16锰钢,被誉为“争气钢”,是我国鞍山钢铁厂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试制研发的,该钢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桥梁船舶。现如今,我国正是凭借着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等方面的自主创新,在长江干流上已建成通车有100多座大桥,正如毛主席诗词中所描绘:“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种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努力创新的工匠精神植入人心。
通过前述的金属材料失效的典型案例,将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意识贯彻始终,并警钟长鸣。在授课中,还注意强调金属材料在推动工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这需要相关技术的协同发展,节省金属资源,绿色生产,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讲授高温合金时,通过介绍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院士在高温合金方面的贡献,让学生感知师昌绪老先生的“研材料,鼎工程,熔铸强国梦”的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高度认同这类教学内容的引入。如在讲到长江大桥时,与学生们产生了共鸣,就是我们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合肥方向学子不在绕道南京或者轮渡过江,总车程缩短1 h。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深刻的了解到,材料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基础地位,以及航天工程进一步对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轻质高效热防护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等开展研制和开发的需求。感叹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逐渐强大的同时,也坚定了专业自信心,努力实现材料强国梦。
3 结 语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精炼,采用创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尽一切努力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金属材料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持续改进,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安徽工业大学是典型的以工为主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作为材料学科重要的《金属材料学》课程,通过积极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卓越工程师方面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