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为大运会设计蜀文化元素
2023-07-27章梦晗
王岩松的工作室内,“蓉宝”形象提升团队曾在这里工作。章梦晗/ 摄
“这次的蓉宝形象提升工作,设计团队的各位成员有时候连续几天都难合眼。但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专业眼光和设计能力,做出大众接受度更高、更可爱的蓉宝。”
说话的是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以下简称“影动学院”)副教授王岩松。6月29日,成都大学即将结束大运会前最后一天的开放,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来到东盟美术馆,见到了“蓉宝”形象提升团队中的王岩松和彭红璐,听他们讲述代表成都大学团队的创作故事。当天,同样来自成都大学的大运会主火炬设计者和奖牌绶带设计团队也与记者分享了参与相关设计工作的体会。
7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成都拉开帷幕。成都大学作为大运村所在地也将迎来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代表团。成都大学切实转化主题教育成效于大运会各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人才资源优势,使学校在大运惠民行动计划中得以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蓉火”照映新“蓉宝”
6月29日一早,记者来到成都大学,沿着东盟美术馆北侧走去,这里已经被布置成了大运会文化展陈的走廊,展台国风满满,细节处点缀着代表四川特色的元素与符号。据成都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主题教育相关精神,成都大学多维度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层次,以文化育人为导向,聚焦场景搭建,打造多元化文化景观。将传承巴蜀文明,弘扬天府文化融入大运惠民行动计划中。记者注意到,地域性符号贯穿于大运会的许多周边设计中。而大熊猫作为四川的地域特色,它的形象如何能使人们眼前一亮?
记者来到影视与动画学院(以下简称“影动”学院)副教授王岩松的工作室,天花板吊绳下方的亚克力板上,不同动作的熊猫图案映入眼帘,它们有的拿着长嘴茶壶,有的比划着功夫动作,神态灵动,墙上还有一套熊猫与各项运动主题的形象设计图案。王岩松说,这是在“蓉宝”形象提升项目开始前,自己根据中国传统以及地方特色,结合大运会主题设计的一系列熊猫动画形象。
马丽娃教授(中)与工作室的学生们讨论设计方案。
影动学院院长张娟告诉记者,去年3月接到优化任务后,学院成立了优化专班加入‘蓉宝形象提升项目。虽然大家觉得比较突然,却都因为能为成都、为大运会做出一份贡献而感到荣幸。能收到上级部门和大组委邀请,也主要得益于学院动画团队之前的原创积累、良好口碑和设计潜力。
王岩松回忆,团队仅仅9人,分为自己带领的形象组和夏立伟老师负责的三维建模组。虽然组别不一样,但工作忙起来,大家的配合“打得非常默契”,工作间没有明显的壁垒,一项任务排在那里,往往谁有空就去做了。
那段时间,形象组的王岩松、杜鑫、罗丁与三维组的夏立伟、杨明、彭红璐不停做尝试,把“蓉宝”身上每一个部位拆开,分别优化设计,平均每部分都要尝试上百次。在工作室,王岩松与彭红璐给记者展示了设计存稿,每一版成型的“蓉宝”提升方案,都有看不完的细节设计。
“熬夜对于团队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常常突然通知第二天作报告,团队成员马上就得从现阶段的各种设计中整理出一套方案。”在团队成员杜鑫和罗丁看来,老师们对于专业技术驾轻就熟,但在作汇报的间隙还会争分夺秒坐在地上改方案,这种“死磕”精神被贯彻到了项目结束前的最后一刻。
为了验证提升设计方案的接受度,影动学院还配合团队发布评选投票,征集意见。“工作组对‘蓉宝形象提升的共识之一就是萌。虽然从业内来说,萌是有设计模式的,但整体形象是否能被认可还需要大众来判断。”彭红璐表示,三维建模组提供了“蓉宝”的三维思路,非常有利于周边开发,“我们可以直接进行3D打印,让‘蓉宝的形象更加生动地展现”。
为了更快印证每一版方案的可行性,团队常常把方案拿给学生看,甚至拿到小学、幼儿园。“孩子们的反馈往往很真实,好看就是好看,乖就是乖。”尽管去年为了这个项目忙得不可开交,但王岩松的儿子却很开心,“我有时候也会把设计给儿子看,他会给我反馈怎么样好看,怎么样不好。”繁忙工作间隙的一点亲子时间,都被王岩松拿来“假私济公”。
相比“蓉宝”形象提升工作的突然与紧张,对于著名设计艺术家、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设计者、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许燎源来说,火炬的设计初稿在其“反映地区、时代特征”的理念下,只花费了不到一周时间就有了雏形。
接到组委会的设计邀请后,许燎源和团队马上投入工作。“一个火炬能展现的元素是有限的,四川的元素有很多,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做减法,在审美上更加纯净,更加协调。既展现地域的独特性,但也不能妨碍它的功能性。比如我在通风口用竹子,是很自然地由熊猫进行的联想。”
许燎源表示尽管有熊猫这样的“固定动作”,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简单的元素,在展现地域特色的同时,传达文明的精神。“我们的熊猫是活化石,但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高,这就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是非常好的。火炬在造型、材料上运用了航天科技,而太阳神鸟又象征着久远时空的文明回响。搭配上炫彩、渐变的活力颜色,我希望火炬上的元素、纹样可以从文化到自然空间的维度中,把在地性体现出来,既有热情、青春的煙火气息,也有自然与科技相呼应的和谐共鸣。”
蜀锦传承织就“蓉光”绶带
在地性的追求不只在“蓉火”的设计中得到体现,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教授马丽娃在奖牌“蓉光”绶带的设计中也将这一理念贯穿其中。
接到这次绶带设计任务之前,马丽娃已与蜀锦技艺传承人胡光俊合作4年,他们联合进行蜀锦的文创、周边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今年74岁的胡光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从事蜀锦的传承与制造已有50余年。用马丽娃的话来说,在大运会奖牌绶带上运用蜀锦织造技艺,对于两个人以及他们带领的团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荣光也是重任。
据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大学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科建设高地优势,聚焦成果转化。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的初心使命,于各类项目中不断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到大运会工作中去。
在马丽娃的设计工作室,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三十余人。研究生们不光参与设计,在前期准备时,大家还一起对蜀锦技艺和绶带历史进行文献研究,通过调研,总结之前的奖牌绶带设计情况,使成都大运会的绶带设计工作成为一次有脉络、有根据、重传承的深度项目,做到“产、学、研”深度融合。
运用了非遗蜀锦织造技艺的成都大运会奖牌绶带。
绶带的推出得益于设计、生产两个小组的深度合作。在马丽娃看来,绶带设计之所以亮眼,是因为从设计到工艺,其复杂性前所未有,承载的历史底蕴也不言而喻。“蜀锦的织造非常复杂,对审美的要求极高,并不是设计出来好看,织出来就能达到效果。设计图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蜀锦意匠师进行图案的二次转译,仅布线提花就需要花上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所以我经常和胡老师交换意见,研判设计的可行性,根据老手艺人在技艺、配色上的经验进行修改。”
马丽娃向记者展示绶带设计时,记者发现,与之前奖牌的绶带相比,蜀锦绶带感觉更加厚重。马丽娃告诉记者,这是因为绶带由两块拼接而成。“绶带采用五色织线,对于蜀锦来说,颜色越丰富设计越复杂它的厚度就会相应增加。”马丽娃介绍,与之前体育竞赛用的常规元素的织造绶带方式不同,此次的绶带织造全部应用的都是非遗蜀锦技艺在传统织机上完成,需要诸多复杂的工序,在仅有2.5厘米宽度的狭小绶带空间融入大运会与地域性的各项元素,这不仅考验设计者,也考验着手工艺人。
成都从汉朝起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曾被称为“锦官城”。马丽娃认为,将蜀锦这项国家非遗运用到大运会中,既凸显了城市人文特色,也融入了蜀文化底韵。
尽管绶带设计非常成功,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仍然面临重重阻碍。胡光俊曾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要想传承下去,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在年轻人中获得关注,才能让蜀锦这门非遗技艺发扬光大、熠熠生辉。这也是马丽娃在此次设计过程中感触最深的。
“在和学生们的合作中,我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事件本身发掘喜爱蜀锦、能够参与传承蜀锦技艺的学生。蜀锦这样的技艺对学生的审美、手艺要求都很高,但带来的经济回馈是很慢的。”马丽娃说到这里时,语气中有些遗憾。她告诉记者,去年10月,生产绶带的蜀锦工厂面临停产的窘境。曾有一名从事蜀锦生产的年轻小伙子告诉她,他的收入支撑不了基本的生活,甚至还需要女朋友的资助。
结束采访前,马丽娃说,大运会是一个好机遇,为四川特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提供了國际性的展示舞台,也提供了一次唤起人们关注非遗文化的机会,希望蜀锦这样的传统技艺传承工作能够借此多得到一些重视,希望以后还能为蜀锦技艺的传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