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一分(二)》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3-07-26洪根花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平均分正方形物体

文|洪根花 徐 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70~72 页。

【课前思考】

《分一分(二)》是“数与运算”中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分数、巩固练习等环节,学生初步理解了以“个体”为单位“1”的简单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名称及简单分数的读写,体会分数是“数”概念的拓展与延伸。本节课教学要以第一课时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对单位“1”的认知由“个体”拓展到“群体”,理解将群体“平均分”如何用分数表示。为更好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基于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笔者思考可否将《分一分(二)》两个课时整合为一个课时。为实现课时整合,笔者紧抓教学重点——“1 个整体”,围绕核心概念——“分数单位”展开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率”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与学生交流“1”在生活中的丰富含义,由“1 个苹果、1 张纸……”聊到“1 束花、1 袋苹果、1个班集体……”从而丰富“1”的含义,为“1”可以表示多个物体组成的集合体做好铺垫。

一、巧妙铺垫,探究新知

1.创新教具,链接旧知。

出示正方形教具(三层正方形纸板,正面一个正方形,反面平均分成9 份,中间层是9 个由3红6 黄拼成的大正方体)。

师:这是什么?

生:一个正方形。

师:(把正方形纸板翻个面)你能从中找到分数吗?说说你找到的分数的意义。

师:(揭去上面一层,露出3 块红色、6 块黄色的大正方形)你又能找到哪些分数?

2.变化学具,理解“整体”。

师:同学们注意看(散开9 个小正方形),这9 个小正方形还能用“1”来表示吗?

生:9 个小正方形可以看作是“1 个整体”。

师:这个整体中也藏着分数,你能找到吗?

学生讨论,教师在板书中平均分,得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 份,红色的小正方形占了1 份,可以用表示,黄色的小正方形占了2 份,可以用来表示。

3.阶段性提炼。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对分数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设计意图:抓住教学重点——“1 个整体”,先通过课前谈话做好铺垫,再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一个正方形可以看作是“1 个整体”,多个正方形集合在一起也可以看作是“1 个整体”;抓住核心概念——“分数单位”,让学生构建分数意义;通过“圈一圈、分一分”,让学生发现:把同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物体平均分的份数变了,使用的分数也就不同了。在此过程中,借助教具的巧妙变化,使新旧知识得以链接,让学生的学习自然发生,从而落实教学重点。】

二、联系生活,突出重点

1.找一找。图中你能找到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整体“1”?

突出整体“1”的教学,学生指出:7 只蝴蝶、6 个小朋友、5 盆花等,都能看作整体“1”。

3.找教室或生活中的分数。要求用“以____为整体,___占___的”这样的语句说一说。

4.阶段性小结。

师: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对分数有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在讨论与交流中,由于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表达的能力欠缺,因此给学生一个语言表达的范式(主干),达到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分数,拓展学生思维,既巩固了分数的意义,又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三、创造分数,突破难点

1.学生活动,创造分数。

由旧引新:上一节课我们在课堂上创造了许多分数,这是一位同学的作品(出示学生作品),他用1 个“○”创造了什么分数?现在,我们对分数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不仅可以将1 个圆看成1个整体,我们还能将多个圆集合在一起,作为1 个整体。下面请同学们用多个“○”为1 个整体,创造。(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2.说一说,辩一辩:小组内交流作品,并辩一辩他的创作正确吗?

3.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以上一节课中创造的分数为引子,很好地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用多个圆表示“1 个整体”来创造分数的过程,并在合作交流、对比辨析中,突出“1 个整体”的重要性,感受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物体个数就不同,从而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四、精心设练,巩固提升

1.涂色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填一填。

2.分苹果。

(1)小红妈妈到水果店买了12 个苹果,准备将苹果分给丁丁、当当和小红。

(2)你还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哪些分数?请分一分,涂一涂,写一写。

【设计意图:学生在独立练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在第一题设计中,注重让学生体会分母与分子在分数中的实际意义,即分母是几就是将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几,就是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第二题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分苹果的情境,直观地感受到在同一个整体中,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分数就不同,从而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更深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学们知道了可以把多个物体组成在一起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数学问题,希望大家留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分数。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抓重点,抓核心”,设计五个教学环节,力图通过集合模型,以分数单位为抓手,构建分数“率”的意义。在“探究新知”和“联系生活”两个环节中,先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静态情境图变为动态演示,既体现前后知识衔接,又直观形象地呈现出它们的不同,使学生对整体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接着通过生活应用,让学生对“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理解更加透彻。在“创造分数”和“精心设练”两个环节中,既巩固了学生对“整体1”的理解,还对分数产生的相对性有了初步的感悟。特别是在“创造分数”环节,教师以上一节课学生创造的分数引入,促使学生在对比辨析中,进一步体会了两节课的联系与区别,丰富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猜你喜欢

平均分正方形物体
剪正方形
这样做合理吗
剪拼正方形
教你学会平均分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平均分一半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