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野下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研究
2023-07-26刘春赋
刘春赋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制作;传播
新媒体是一种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播特点。同时其互动性更加强大,传播内容也更加丰富。新媒体纪录片种类更加多样化,比如体育、经济、政治、文化、人文、社会、历史等等,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传统纪录片制作的不足,并且实现和观众的双向互动。但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对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积极改革和创新,满足大众的日常纪录片观看需求。
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选题
广泛的制作范围
在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制作范围更加广泛,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简单,传播的内容更加具有特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接收者、收集者和记录者,而这也推动了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很多民间的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一些拍客靠着手持的摄像机创作了大量著名的纪录片。这种比较粗糙的纪录片也被人们称为草根纪录片,但记录的内容更加真实,更能引起观众内心上的共鸣,收视率也远远超过一些画面精美的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纪录片,打破了以往官方主宰纪录片直播的局面。同时,过去大量冷门类型的纪录片也被人们挖掘出来,纪录片的类型更加丰富。
丰富的制作内容
和国外的纪录片选题形式和制作内容不同,国内的纪录片其选题范围较为狭窄,很少有关注于人的心灵生存境遇或者时代发展,以及当下群众生活等现实类的题材。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纪录片内容必须创新和改革,以群众为中心,创新内容形式。新媒体时代下主要的传播特点就是个性化、小众化、多元化、互动化。群众可以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表达自己的观点,拥有着更多的选择,如果纪录片的内容无法引起和观众内心上的共鸣,就难以积累足够的用户。在进行纪录片内容制作时,需要提前了解不同类型的纪录片在网络上的数据形式,比如视频点击量、微博微信提及次数等等。这样才能够了解不同群众对纪录片的要求,创作不同类型的纪录片。比如要想获得青年人的关注,就需要结合其个性爱好,针对性选题,并丰富制作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能够走红的原因,该纪录片没有以传统宏大的方式去叙述这件事,而是以普通人的视角,以更加轻松、诙谐、幽默的方式来表达。通过这一方式来让人们了解文物的修复者和文物的修复过程,打动了很多青年人的心。
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制作
解说词和采访同期的运用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纪实性纪录片创作已成为中视频、长视频的一种常态,当然,纪实性纪录片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创作者既要深入生活,发现生活之美,还要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发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动人瞬间。以往的电视纪录片大都采用大量的画外解说来叙述事实、阐释观点、抒发情感,解说词也特别注重华丽的文采,没有同期声采访,只能是解说词一竿子插到底。由于有的解说词很难配上适当的画面,因此便产生了“声画两层皮”的现象。这种完全用解说词配画面的创作方法已被时代所摒弃。
纪录片需要同期声,这是纪录片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带领观众走进纪录片,感悟未知空间的现实需要。特别是新媒体时代,面对海量信息,以代入式、沉浸式为主的报道方式,通过当事人的现场讲述,把大家最想了解的信息和内容传达给受众,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同期声即同期录音,是指在拍摄画面的同时录制的人声和动作声音。纪录片以记录生活、还原生活为出发点,其所记录的同期声不是简单的事件介绍,而应是打动观众心弦的点睛之笔。这就要求在纪录片录制过程中,从大量的同期声和音响素材中,仔细甄选,去粗取精,把最能体现时代价值的同期声筛选出来,刻画细节,升华主题。
这里着重谈同期声中的采访谈话。
首先要说明同期声中的采访谈话不是新闻学上泛指的采访,它是直奔主题的现场采访,即围绕纪录片的内容选题,对事件当事人进行的提问和谈话采访,因此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采访。
采访谈话是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手段,可以这么说,采访谈话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纪录片是成功还是失败。
其一,采访谈话要体现创作者意识。纪录片是一门纪实艺术,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从采访开始到选材、确立主题、拍摄、剪辑直至制作完成,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一是表明了创作者的价值观,二是体现在对造型艺术的追求上。
纪录片的采访谈话绝不是平庸的纯自然实录,而是创作者通过认真思考后,带着对被采访对象、对事物的极大热情,对真善美、假丑恶的辨别取舍,对主题的价值取向而进行的。
其二,采访谈话要叙述故事。一般来说,能打动人的纪录片,不论是记录事件还是记录人物,它首先要做到的是叙事的具体化,有过程、有情节、有细节,叙述带有较浓的感情色彩。在我们看到的纪录片中,大部分是人物纪录片,要在短短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拍下一个人所有的故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它必须是创作者选择的那些最能反映人物命运、个性特征的细节,那么这个人物往往是要靠采访谈话来完成。
创作者要对采访谈话作精心安排,通過采访谈话来叙述故事,展开情节。每段采访都应是传递富有特征的、有细节的、能揭示主题的、不重复的信息,每一段采访之间都应有内在的联系,使采访具有完整性。
其三,采访谈话要营造氛围和注意技巧。纪录片采访谈话的成功还需要善于营造一种最合适的谈话氛围并且注意谈话的技巧。创作者和被采访者的谈话应该在一种沉静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双方心态都比较稳定的状态下进行,这样才能深入地挖掘出事态的真谛以及受众所感兴趣的东西。
2021年,围绕“百姓身边的绿色农产品”这一主题,笔者对高唐县有着20多年采蜂经验的老农人丁玉田进行跟踪采访。为了采访到百姓最感兴趣、最关注的话题,笔者就从春季蜜蜂的繁殖采蜜,到春夏的蜂王繁育,再到秋后的筑巢,冬季的饲养,与丁玉田聊起了他最拿手的蜜蜂生产问题。在历时一年的采访中,丁玉田不仅把蜜蜂的生活习性、蜂蜜质量、越冬管理等内容讲得层次清晰、细致入微,而且还普及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科普知识。特别是在蜜蜂蜂王分封环节上,他观察到老蜂王非常关爱自己孩子,会把蜂巢留给自己子女,自己带队离开蜂巢再去筑巢,在靠近蜂巢附近会派出侦查蜜蜂寻找新蜂巢,在一个小时时间内,通过人工干预筑巢就会留住老蜂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一段采访,让《带您去养蜂》的纪录片整体增色,做到了最佳配合,访问点击量达3万+。
长镜头和记录意识
纪录片真实地记录生活,并不是把生活原样照搬。在记录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长镜头的综合运用最能直观和真实地展现其所表达的内容。所谓长镜头就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进行连续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段落镜头。长镜头并没有绝对标准,它的命名是相对于短镜头来说的,相较由若干镜头切换组合的蒙太奇句子,在纪录片中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纪录片中适当的穿插长镜头画面,能够更自然地把观众带入其中,引发观众的思考,唤起观众的好奇心,促使观众了解纪录片将要讲述的故事。
在纪录片中,相较于只记录结果,记录过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视频类新媒体产品不仅仅满足于了解最终结果,而是对问题发生、发展、解决过程有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对纪录片创作提出了新要求。以往创作者拍摄倾向于事件结果和高潮,只是在事件取得进展、即将成功、有了结果之时,才能实现精准的拍摄,而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却不容易捕捉,摄像器材很难拍到完整的事件过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手机让人人能去发现拍摄进行过程中的纪实美,人们记录过程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能够随时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瞬间,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源泉,让新媒体纪录片更有看点,关注度更高。这种重视“过程”的拍摄,具有纪实美学上的意义。
纪录片长镜头的运用包含着艺术构思,而不是盲目地记录画面。纪录片要重视画面的揭示作用,我们知道,画面在现场拍摄对象时,除了有纪录的特性,即表现事物的表层特性外,还有一种只有通过镜头帮助才能引起我们特别注意和观察的东西,这就是画面的揭示功能。所以在记录事物的“过程”中,要选择和把握抓拍最能展示“过程”的细节和事物,这个“过程”的记录要靠长镜头来完成。当然,在长镜头的记录过程中,特别是反映公安部门题材的作品中,如抓捕现场、突发事件中,往往会出现镜头摇晃等现象,但记录的一切都是未加操纵的,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使观众感到非常真实可信,有一种原汁原味的真实感。
当然,长镜头技巧在纪录片中已经得到了较多的运用,但如果把握不当,很容易产生节奏拖沓、沉闷的弊端。
真实性和“导演现象”
有人说,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性是纪律片的生命。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观众喜欢观看纪录片的原因之一。然而,在纪录片创作中,仍有一些摆拍、补拍的设计元素存在,通常稱为“导演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场景导演。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重要节点、重要事件已经成为过去时,没有记录这一过程的场景镜头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就需要模拟原来发生事件的过程再重新组织拍摄,这样看似非常完美,但失去了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让观众对纪录片印象大打折扣。
二,采访导演。为获取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宣传效果,在缺乏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对被采访对象进行包装,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文稿进行采访,与其身份不符的表述让观众会有看着不舒服的感觉。
三,事件导演。有些创作者为了所谓纪录片事件的需要,把原来不是该记录中的事件,“借”用过来,精心策划,拍得有声有色,但了解内情的观众却感到不是难么一回事。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真实性原则,规避这些“导演现象”,在返璞归真中采拍出最完美的作品。
新媒体视野下纪录片的传播路径
以精细化传播满足大众需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进一步丰富纪录片的传播路径,创新传播形式。如今传统纪录片正在面临传播空间不断被压缩的困境,如何以创新的思维视角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是传统纪录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传播应该更加精细化,以满足大众的要求为主,适应新的发展环境。传播者需要以创新的视角来优化其制作工作内容,实现内容精细化、传播方式精细化,有效提升纪录片的社会影响力、传播力和表现力,积累更多用户,打造良好的口碑。同时在制作和传播时还需要注重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利用专业的采编团队实现传播的精细化加工,确保传播过程的完整性,让用户能够获得完整的信息。
以新媒体为载体,拓展传播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下,需要传统媒体积极融合新媒体技术,以此为着力点拓展传播渠道,提高纪录片的传播效果。电视媒体可以依托于新媒体平台为载体,优化传播方式,让纪录片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中。一方面可以利用手机APP、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或者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优化传播方式。构建纪录片官方传播渠道,在精心制作和采编之后发布到平台中。另一方面,则可以依托于电视媒体的官方网站或者利用网络电视等渠道拓展纪录片的传播空间。比如一些地方台或者中央台通过打造网络媒体平台获得了更加广阔的传播空间,有效适应了新的纪录片传播环境。
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实现互动传播
新媒体视野下纪录片的传播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实现互动式传播。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和信息,提升传播效果。首先,纪录片传播应该去适应新环境,结合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发展纪录片互动平台,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反馈渠道。其次,纪录片应该根据群众生活和国家发展等传播内容实现互动式传播,展现纪录片的传播魅力。使纪录片的传播形式能够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采用多样化传播路径提高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传统的纪录片通常以电视媒体为载体进行传播,这种方式较为单一,而且互动性不足。在新媒体视野下需要纪录片制作和传播工作者积极丰富并创新纪录片内容,拓展传播渠道,满足大众的观看需求,为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