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探索
2023-07-26陈丽君
陈丽君
摘 要:中学思政课走向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程发展的需要。文中以高中《法律与生活》的相关内容为例,从提升政治教师素养、加强教师间交流、增强教师间合作、激励教师创新等四个方面出发,以增强一体化发展思维、优化一体化发展内容、强化一体化发展师资、探索一体化发展模式等为载体,探寻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之路,以实现促进中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发展,助力学生走向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法律与生活》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程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党中央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育人的内在要求,对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推进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有利于层层推进思政学习内容由浅及深开展教学,统筹中学六年思政课程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在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得到更好的培养与巩固。笔者从初中、高中思政课的内容与教学现实入手,以高中《法律与生活》为例,通过思维增强、内容优化、师资强化、模式探索等四方面,论述中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一、增强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思维,提升中学政治教师素养
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初中、高中两个学段中,教师素养的不协同发展,使思政课一体化发展面临着很大困难。一方面,从现实来看,虽然初中政治教师也具有一定的学历与专业背景,但由于中考很多地方实施开卷考试,且答案可以从课本找到,因而,很多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准,且不善于学习。而高中政治教师则不一样,受到高考、具体学情等各方面的影响,高中政治教师无论是对专业的研究上,还是在自我学习的素养成长上,可能都会与初中政治教师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性反映在具体的思政课教学中,就是高中政治教师能更好地满足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从思维层面来看,高中政治教师在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敏感度上更高,往往可以通过某一知识、某一内容的变化,去捕捉到相应的信息,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从而更好地开展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1]。这就意味着,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必须要通过增强一体化发展思维,着眼于提升政治教师的素养,打通由初中向高中上升的通道,才能使中学思政课真正走向一体化发展。
同样是法律领域的相关知识学习,初中思政教师在讲述公民的权利、义务方面,往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而高中思政教师则从法律意识层面出发,通过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将公民权利与义务向更深社会层面延伸,从而使初高中思政课形成一个有一定层次、有一定逻辑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在高中《法律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咨询律师、专业法律人员等,不仅把相应的内容进行了准备,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而且还立足于自我专业素养的提升,从学科发展、一体化发展思维等方面,对《法律与生活》的教学做了一定的拓展与延伸。但在拓展与延伸中,笔者发现,学生尽管对相应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很少能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换言之,掌握了法律知识与具备运用法律保护自我的意识并不成正比。通过了解研究之后发现,学生这种情况的出现,更多是因为不具备足够的法律意识,不懂得保护自己。
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则是中学政治教师在思政课一体发展思维上不同步,专业意识等方面的专业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切实推进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就要在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上加强培训,力求在初中、高中打通教学目标指向,并立足于具体学情,增强一体化发展思维,使中学政治教师都具有协同发展的专业素养,从而使初高中思政课的相应内容得到发展。同样是《法律与生活》中的民事权利,初中、高中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性,应当反映在政治教师教学的实践上,而不是反映在知识的储备上。只有这样,中学政治教师思政课一体发展思维才能协同一致,促进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
二、优化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内容,加强中学政治教师交流
思维的协同不仅仅指向于学生相关意识的培养与协同上,更应指向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内容上。笔者发现一个现象,在完全中学中,由于初中教师是跟随学生一并升入高中,往往其思政教师对相关内容的教学有很深的了解,且能胜任初中、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工作。而在只有初中部或高中部的学校中,或者在完全中学不跟随学生进行高中学习的学校中,初中政治教师与高中政治教师有较大的差异性,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是彼此不熟悉各自教学的内容。这种不熟悉内容,最终的结果就是错失了对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内容的优化。同样是法律内容,因为不熟悉,高中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联系初中所学来展开论述或讲解,使整个讲解或论述没有铺垫或基础过渡[2]。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要熟悉整个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通过相互比较与对应,进一步加强对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内容的优化。同样是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中学政治教师既要从小处着手,通过某一法律知识切入进行延伸,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相应案例的分析,考虑更综合、更全面的法律知识普及,从而促进学生的更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互动,通过彼此间教学内容的介紹,共同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并对有关知识点做一定的补充与说明,从而使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内容得到协调统一,形成高低搭配。笔者在高中《法律与生活》教学中,经常把从同行初中教师处了解到的相应学习内容,作为前置性学习导入内容,通过导入教学勾起学生的回忆,并在学生的回忆中开启新知,引导学生在法律、法规的条文学习中,更好地形成一体化发展内容的衔接。如《合同法》的学习,在初中阶段都是《合同法》的订立规则学习,或者《合同法》的法定效力学习。在高中《法律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学习中,笔者把初中思政课学习的内容作为前置性条件或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把《合同法》订立的原则、实践、影响等深入浅出地做了介绍,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两者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延伸发展,以实现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内容的优化。
由此可见,加强相互交流学习是沟通中学两个阶段思政课学习的关键,也是优化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内容的重中之重。中学思政教师要通过组织研讨、学术交流等形式,在共同探讨教学相促、内容优化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掌握中学思政课内容,为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切实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内容的优化。
三、强化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师资,推进中学政治教师合作
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内容的优化,是每一个搞好中学思政课教学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师资力量自我造血的功能性表现。强化中学的师资力量,除了引入新鲜血液以外,还要积极进行自我造血,通过用好现有的教师队伍,切实推进中学政治教师合作,引导政治教师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而要切实推进中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发展,学校应该制订相应的计划,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推进政治教师的合作。这里的合作,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教学合作
通过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教学合作,使师资力量得到共同发展。这种教学合作,包括相同模块的教学互助互鉴——以公开课为载体,以工作室、中学思政课一体发展的教学团队等单位,开展教学上的相互合作工作,切实推进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而在教学互助互鉴过程中,通过相互学习,不仅可以熟悉教材内容,而且还对学习空间拓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使中学思政课一体化有了更好的发展。
(二)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合作
科研合作是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阵地。一方面,通过科研合作尤其是各种研究成果的交流,对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有了深度的理解,可以在更多层面上达成共识。如:在“社会争议解决”的一体化教学中,通过相互的研究交流就会发现,就初中层面来说,教师是鼓励走法律手段的,但这种法律手段却仅限于法院判决。通过研究合作就可以看出,社会争议的解决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程序,其解决的方式方法多样。这样一来,不仅双方从狭义的理解中走出来,而且还使研究合作可以更深一个层次,即如何运用社会争议解决途径,在现实中进行实践。另一方面,科研合作也是教师素养共同提升与进步的重要方式。诚如上述所言,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对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通过科研合作,中学思政课教师在各方面都会得到一定的发展与提升,这势必能够促进中学政治教师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
(三)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校本合作
校本特色也是中学思政课一体发展合作的重要方向。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强调学校发展的校本特色化。在学校发展的校本特色化中,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要走出学校,在博采众长的合作中,逐步完善并发展本校的校本特色,使中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发展既符合学情,更符合校情,以更好地促进思政课一体化的发展。
所有这些合作,都是基于提升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师资力量,都是立足于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需要各中学的强力支持与大力鼓励,才能使各种合作开展得更顺利。
四、探索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模式,激励中学政治教师创新
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还要积极鼓励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并丰富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模式。当前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模式还相对比较单一,都是依托在现有教学情境下的一体化发展。而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模式,很有可能出现下列多种创新型模式:
(一)名师工作室下的中学思政课一体化發展模式
顾名思义,名师工作室即是由中学政治名师带领工作室成员,通过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形成一个具有很强连贯性、拓展性、延伸性的教学团队,并且每一个团队成员对所有教学内容都非常熟悉。这种名师工作室,其基本逻辑就在于:通过一个优质的中学政治教学团队,把中学思政课一体发展组合为若干个主题相近的教学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对内容的整合、优化,来实现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目前这种模式还是经常出现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但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中,其最大的价值是名师工作室的分工合作有助于全体成员对教材、教学内容的认识相似。这也是目前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成效较高的一种方式。
(二)项目式理论下的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模式
与名师工作室不一样的地方是,项目式的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模式立足于项目的分配、合作、完成。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转换一个项目后,每个教师成为项目的成员,各自承担各自的任务,并通过任务完成后的组合,使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转换为一个项目的完成。这种发展模式的优点很明显,就是每个教师可以立足于项目下的小项目,做深、做实自己所分配的项目,并与相关的项目组别合作,形成一个全链条式的思政课一体化发展项目,以更好地实现制订项目的目标[3]。
(三)实践活动下的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模式
实践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在这一方式之下学生参与到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不再是教师单一的事情,而是一个师生合作共同推进中学思政课一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将自己所学、所需、所求融入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转换边实践边学习边运用的“教学做一体”的进程,使中学思政课一体化不再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而成为思政课一体化发展中教与学共同的目标、对象。
从目前发展角度来看,这三大发展模式既有创新之处,也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名师工作室立足于名师,不仅要求名师对教学内容熟悉,而且要求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能服从工作室领导,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其协调起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项目式模式虽然不一定有名师引领,但贵在分工合作的配合有序,可以确保中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发展的有机衔接,实现深度与拓展的结合,对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有很大启示意义。实践活动式则是项目式的变种,把项目式下的教师合作,变成了师生合作,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学生教学做一体的发展。但由于实践活动式需要教师全面跟进,反而成为政治教师付出较大的模式——需要一套完整而齐备的实践活动计划书及相应预案。无论哪一种发展模式,都给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结束语
总之,扎实推动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要从教师层面入手,通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来增强一体化发展思维,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来加强教师间的交流,通过推进教学、研究、校本等诸多方面的合作来给师资队伍“造血”,并积极开展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使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成为思政课突破现有课程改革困境的方式,促进思政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忆华,张俊波.大学与中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的困境与破解:基于我国湘南地区大学与中学的调查[J].未来与发展,2022,46(12):107-112.
[2]徐鹏.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路径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22(3):120-124.
[3]张波,姚李红.高中和高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多维结构性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9):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