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处即妙处
2023-07-26杨海亮
杨海亮
汪曾祺有一篇短篇小说,叫《鉴赏家》。文中的“鉴赏家”是叶三,一个水果贩子。也许你不信,可读完小说,你还不能不信。
例如,画家季陶民画完了画,把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季陶民问叶三:“画好不好?”叶三说:“好。”季陶民问:“好在哪里?”叶三答道:“紫藤里有风。”季陶民说:“唔!你怎么知道?”叶三说:“花是乱的。”季陶民大悦,提笔题了两句:“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又如,季陶民画了一张小品—— 《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季陶民问:“何以见得?”叶三答:“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季陶民说道:“对!”
小说中的叶三只是一个卖水果的摊贩,可干行当跟他懂不懂画没有必然联系。他是确确实实把画看了个仔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所以,叶三是个内行,是名副其实的“鉴赏家”。
不过,小说里的季陶民也是厉害的人。你想,那紫藤,如果不是风从中过,花岂是乱的?那老鼠,如果不是小巧玲珑,哪儿有劲绕圈?可见,画家的细微之处,也正是画家的了得之处。
我不由想起熊亮的绘本。我陪儿子乐为读《武松打虎》,读着读着,乐为说:“爸爸,你看,武松猫都没有碰到老虎猫。”果然,画面里,劈啊,戳啊,敲啊,打啊,都是武松猫的“假”动作。再往后看,是老虎猫与武松猫各自在后台的炫耀。老虎猫说:“你们知道吗?我的表情可都是装出来的。我就这样、那样,这样、那样!”武松猫很不服气地说:“我武松的本事也不小啊,我从来没有真正打着他。你们仔细看,我一点儿都没碰过他。”这么看来,都说小孩子最喜欢也最善于捕捉细微之处,这话还是有几分根据的。
一般说来,绘本有好的故事和图画已经很不错了。绘者还能在细微之处花心思,那就更难得了。恰恰是这细处,也是妙处,奇妙,巧妙,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不仅是画画,别的事情如果在一个“细”字上做足了功课,往往也是令人称“妙”的。扫黑除恶题材的电视剧《狂飙》好评如潮,里面演反派的演员张颂文更是一夜之间广为人知。剧中,张颂文扮演的角色最初是卖鱼为生,被人欺负,弄得鼻青脸肿。据说,这里有一个细节是张颂文自己设计的。为了表现人物有多惨,他没把脸弄得血肉模糊,而是借助一个纸团。在公安局做笔录时,他脸上的血渍已经清理了,但鼻孔里还塞着纸团。张颂文说,塞鼻子的纸团不能一下子全红,得慢慢红。于是,我们看到剧中那个纸团从一半红一半白,到慢慢浸染,再到完全紅透。你看,好演员就是这样,无“微”不至,这样演出来的人物自然接地气,聚人气。没有热爱,没有细心,演员怎么能做到这样?
《狂飙》中还有一个吃面的场景,张颂文也设计了不同的细节。这个角色从前是个鱼贩子,吃面时会用手抹嘴,会加辣椒,会多叫一碗,甚至会在不得不走时,再伸长舌头嘬上一口,后来成了大老板,他用纸巾狠狠地擦拭筷子,用纸巾抹嘴,什么也不放,还爱吃不吃。所有的动作设计都合乎人物的身份、心理,无一处偏离,无一处作假。这样的表演,实在令人叹服!
“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可做起来时,人们往往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来搪塞,结果忽视细节。而真正把细节做好了,细处即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