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技术升级对党史传播的影响

2023-07-26刘燕靳开宇

传媒 2023年13期
关键词:机遇与挑战

刘燕 靳开宇

摘要:与传统媒介阶段党史的传播方式、渠道特征相比,新媒介时期党史传播既面临挑战又适逢良机,尤其是语言智能化技术的升级更新,为党史的当代传播提供了崭新的传播路径、传播策略和传播关系。因此,积极借助语言技术提供的新兴手段,探索多渠道合力助推党史的高效传播,对当代媒介传播从业者和相关领域研究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言技术 媒介升级转型 党史传播 机遇与挑战

关于“语言技术”,目前学界并未有较为一致的看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狭义上界定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又称人类语言技术(Human language technology),包括书面语言文本处理(Text processing)和语音、口语处理(Speech processing)两大技术范围”;还有对“语言技术”采取广义上的看法,如我国当代应用语言学研究专家李宇明(2017)认为,语言技术不止包括上述自然语言的智能化技术,还包含与人类语言和言语研究及应用密切关联的一切技术领域。本文对于“语言技术”采用目前学界的狭义看法,我们认为,当前语言智能化技术的升级进步,对语言产品的传播方式也必然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显著变化。

与传统媒介时期党史传播方式和渠道特征相比,党史在当前新媒介阶段的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新兴语言技术手段多渠道助力党史传播,成为媒介传播从业者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传统媒介时期党史传播方式、特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受制于当时的社会条件,主要通过报刊、小册子、传单、标语等文字形式,以及歌曲、戏剧等形式传播思想,传播形式处于地下和半地下状态。不识字的老百姓想要了解共产党,更多是通过口耳相传、图画等途径。

随着第三次语言技术的升级,广播、电视等传输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步入有声媒介时代,党史传播方式也伴随着语言技术的升级而不断进步。革命战争时期,广播成为了党与全国各地人民的沟通桥梁,鼓舞了群众参与革命斗争的士气。建国之后,党史出版物大量公开发行,报刊、图书、广播、电影等多种媒介共同宣传国家政策、新闻和历史等。加之扫盲成果的逐渐显现,党的历史进程、思想政策迅速传播,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政治觉悟空前提高,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改革開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党的思想教育和学习,停办的刊物开始恢复出版,大量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出版,电视也逐渐普及,满足了群众对党史传播的内容需求。

以上是在语言技术前三次升级影响下,党史传播的主要媒介、方式及其发展过程。受制于当时的语言技术和媒介传播方式的限制,党的思想教育和学习途径主要通过报纸、著作等纸质出版物;后期出现了广播、电视等音视频,以及电影、话剧、纪录片等艺术形式。党史传播虽然起步晚,但由于受众广泛、政策支持、教育需要等因素,其迅速发展,甚至一度超越其他传播内容,成为媒介传播内容的重中之重。

与新媒介传播相比,传统媒介传播下的党史传播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受众接受的信息是经过专业编辑把关和处理之后的权威材料。党史故事、党史思想的传播脉络清楚、容易把控,受众接收到的内容可信、可用,是群众学习党史的重要途径。大量党史里程碑式著作在这个阶段出版发行,影响至今。第二,传播速度和接受方式都受到时地条件的限制。传统媒介阶段的传播速度虽然也在逐渐加快,但无法与现在新媒介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相比,范围也比较窄。而且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单一的,即媒介到受众,缺少互动和交流。

二、新媒介时期党史传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不断消解、融合与重构之后,我们进入了新媒介时代,语言技术的创新对新媒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和语言智能的发展,给党史故事传播带来了种种挑战,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相较于其他内容的传播,党史传播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责任。

(一)党史传播面临的挑战

新媒介时代,语言技术飞跃发展,媒介升级转型快速推进,党史故事传播和传播者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传播技术的挑战。媒介创新中,技术创新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新的传播方式需要掌握更多传播技术,不仅关注传播工具的技术创新,更着力于借助新媒介进行内容的全景式集纳报道。随着语言智能的飞速发展,在一些领域,“AI机器人”甚至可以代替人工撰写文章、播报新闻。党史传播要适应并积极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实现“多样、立体、开放”的传播模式,整合多方力量,不断扩大受众范围,提高传播效率。主流媒体更应该牢牢掌握住舆论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2.传播内容的挑战。新媒介时代,受众对党史传播的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信息的及时传播、思想内容的正确引导,还要求内容上要有吸引力、形式上要呈现多样性,做到文字、音频、视频的同步传播,并及时接收和反馈读者的意见。传播媒介也不再以有形物质载体为主,而是依托网络这种无形的载体。网络环境下很多负面内容难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敌对势力在网络传播低俗、虚假、反动内容,抹黑、诋毁党和人民英雄。干扰受众对历史事实、历史人物的认识,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扰乱了党史内容的正常传播。

3.媒体权威性的挑战。传统媒介阶段,党媒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其他主流媒体传播的内容也十分可信。而新媒介时代,这种权威性逐渐弱化。某中央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就曾发布过未经核实的消息,造成信息失实,后又撤稿、自我检讨。在海量信息涌入,多平台发稿机制任务加重,职业媒体人新闻素养参差不齐等多重压力下,主流媒体尚且容易犯错,何况其他媒体。大量存在的自媒体平台中的内容更是真假难辨。

4.外部竞争的挑战。新媒介时代,网络综艺、电视传播中的“过度娱乐化”导致党史传播的空间被挤压。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受众,选择娱乐至上,万物皆可娱、万物皆搞笑。面对这样的内容,受众或许可以获得一时的放松,但是放松之后只会是更多的虚无。与此相反,党史传播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流量、赚取关注度,更多的是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传播思想、弘扬精神,从而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效果。但面对纷繁的外部干扰和竞争,党史传播如何从众多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传播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党史传播面临的机遇

语言技术的升级为传播党史故事提供了新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策略。在传播内容与形式上,将党史故事以更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容易被群众接受、理解,触发心灵感悟,获得更多的转载量和关注度。传统党史学习以被动学习为主,学习者基本没有选择权;新媒介时代的党史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党史学习内容和形式,随时反馈学习效果、心得,实现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双向互动。当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报道出来后,经网络迅速传播,也成为党史学习的生动典型,更具感染力、时代性。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党史宣传中,“央视网”“人民日报”等微信公众号以漫画、图片、MV、微视频等形式将严肃的党史理论变得动感活泼,同时又不失庄重;视频还原当时的人物与情景,更具代入感,也更加感人。严肃的政治主体+平实的语言+共情感受+便捷的接收与参与方式,充分体现了借助新媒介传播党史的优势,而媒介的发展离不开以语言技术为核心的传播手段的进步。

更优秀的传播平台、更有吸引力的传播形式、更受欢迎的内容,让党史学习逐渐成为网络新闻热点。新媒介时代,技术的升级扩大了党史学习的范围、提高了党史学习的效率、强化了党史学习的效果。正在形成“全员学党史,全员写党史”的良好状态。

三、语言技术为党史传播提供的多样化渠道选择

网络、语言智能兴起后的阶段称为新媒介阶段,是语言技术的第四次和第五次飞跃,也可以理解为新媒介传播阶段。互联网的出现促使语言技术实现第四次飞跃;语言智能的兴起,推动人类攀登语言技术的第五个高峰。网络上运行的信息绝大多数是语言信息,可以说网络其实是语言网络,网络构造及网络信息运行的技术,大多可以看作是语言技术。

1.新媒介阶段语言技术的特征。这两次技术飞跃主要体现在语言传输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上。语言技术的第四次飞跃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由过去的现实一维空间发展为网络和现实的二维空间。而语言技术的第五次飞跃,则着重致力于语言智能的发展,让机器具有人类的语言能力。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实现了不同媒体手段的融合。此前的语言技术对人的影响是少数人和一些专业群体,互联网技术则影响全社会,改变了全社会人的语言习惯。

2.新兴媒介对党史传播的影响。进入网络智能时代,党史学习的途径更为丰富。党史学习的方式方法、内容布局、形式手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全国各地的媒体中心纷纷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平台,源源不断地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教育活动输入新鲜血液,不断掀起党史学习的新浪潮。

各地借助媒介融合的优势,巧妙地将地方的报刊、电视、校园广播、局域网等传统媒介与微信、QQ、微博、抖音,以及客户端有机结合,在传播内容、形式、方法上改革创新,带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利用新媒介宣传矩阵,全方位、深层次、多平台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大声势”,让受众对党史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便捷,足不出户便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效果大大提升。可视化程度高、沉浸感强、个性化鲜明的党史作品不断推出,在时间跨度、历史厚度和现实深度上将党史普及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心中,为推动党的事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新时代的党史学习借着“智能+”与新媒介的东风,在“5G+4K+VR+AI”技术的支持下,融合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移动新媒体等多种形态,向受众对象和目标用户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播。

3.党史教育对媒介传播的引领导向作用。学习党史,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有力武器。面对媒介传播中的各种问题,党史教育可以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促进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的营造和形成。

第一,通过党史学习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坚定“四个自信”。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宗旨原则和一贯作风的宣传,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受众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反动内容的能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打造的高质量传媒产品,可以激发党史教育能量。

可以说,党史教育是受众前进的力量、批判的武器、认识的望远镜,提高了受众的思想水平、思考能力、辨别能力。通过学习党史,受众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二,新闻媒介可以利用党史教育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媒介时代,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可信度大打折扣。这时,加强主流媒体、权威政务信息发布聚合平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媒介融合形成了中央、省、市、县的全局纵深网络,主流媒体平台因其覆盖面广、权威性强、内容优质,在党史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事实证明,媒体想要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坚持正确的思想和理念。“人民日报”“央视网”微信公众号中关于党史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阅读量都是10万+,党史类新闻深受网友喜爱。当党史教育成为网络新的增长点,自然可以提高媒介的传播力、影响力。

第三,发挥党史的历史借鉴作用和思想文化传播功能,将“红色精神”融入中国心、民族魂,成为人民奋斗和民族振兴的坚定力量。借助新媒介,将党史融入生活,营造处处有党史、人人学党史、时时践行党史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党史学习中不断悟思想、开新局。当人的思想觉悟提升之后,又反过来通过其坚定的导向引领作用促进媒介传播的健康有序发展,正确看待语言技术的升级进步,在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指导之下发展科学技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结语

语言技术的升级促进了传播媒介升级转型,媒介升级转型丰富了党史传播的途径和形式。语言技术的升级不仅为新闻媒介的发展提供了软件和硬件支持,语言智能的发展更是赋予机器以人类语言的功能,让人机语言互动交流成为常态,语言要素得到全方位吸纳和多模态呈现。当代媒介传播从业者应当担负起“传播时代声音,书写历史故事”的责任,借助党史故事传播促进网絡生态的健康和谐发展,更好地发挥党史的历史借鉴作用和思想文化传播功能。

作者刘燕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靳开宇系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编审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说苑》‘谈说之术的语用研究”(项目编号:18YJC740055)、河池学院2021年度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中国语用学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1GCC0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宇明.语言技术对语言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7(02).

[2]李宇明.语言技术与语言生态[J].外语教学,2020(06).

[3]王方,朱婕宁.媒体融合的创新路径与生态重塑——以江苏省新媒体创新互动产品为例[J].传媒观察,2022(03).

[4]张延成,孙婉.当代语言技术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04).

[5]周蔚华,张艳彬.中国共产党党史题材出版物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J].编辑之友,2021(06).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机遇与挑战
时代需要什么,我们就策划什么
新时期下农家书屋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内部审计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浪潮下保险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试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机遇、挑战及举措
新疆区域农商行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