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2023-07-26简文敏尹远

传媒 2023年13期
关键词:用语新闻报道语言

简文敏 尹远

随着网络的纵深发展,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广泛的、年轻态的传播表达方式,其形式不仅限于文字,还包含标点、符号、字母和表情包等多种形式。在互联网社交生态中,网络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主流媒体在报道中运用网络语言的频率愈发升高,运用场景也逐渐扩大,经过观察发现,在一些严肃报道中,也不乏网络语言的使用。网络语言的出现可以丰富传统主流媒体的语言形式,贴近网友,但同时,它也是对传统语言体系的破坏,其严谨性和规范性是“流行”之外应该探讨的话题。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被视为一种亚文化,是互联网数字环境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交流和表达形式。它反映了使用它的网络社区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并且经常与特定群体或亚文化相关联。目前,学术界对网络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包括其语言特征、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等。网络语言的文化意义在于它能够在网络用户中创造社区感和共享身份,它对流行文化、语言使用和更广泛的社会规范和结构带来影响。同时,它与特定亚文化的联系反映了网络社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在文化景观中不断演变的角色反映了数字时代交流的变化性质。

2022年12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端稳中国饭碗、数字经济、太空会师、一起向未来、我的眼睛就是尺、电子榨菜、俄乌冲突上榜前10位。据了解,该榜单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網络媒体部分),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兼顾领域专家意见和相关站点收录情况获得的。

这批网络用语囊括了互联网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的关注焦点和交流符号。纵观近十多年的流行网络用语,大多都具有普通性、年轻化、创新性的特征。

1.普遍性。网络用语来自热点新闻事件、热门影视作品或者代表当下网民群体的共同情绪表达,所以一经诞生,便呈现聚集性、链条式传播的特点,成为网民线上线下口头禅似的表达。例如,“觉醒年代”一词来自广受好评的影视剧《觉醒年代》,取得了破圈、跨代际的传播;又如“躺平”这样的情绪表达的词语,成为当下青年表达生活现状的“通用词汇”。这些语言被广泛使用和理解,无论其地域方言或社会背景如何,它们已经成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一种常见交流方式,来自中国和世界不同地区的用户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使用这些网络语言进行相互交流。这种普遍性在于它们能够超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并在用户之间创造一种社区感,带来归属感。

2.年轻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年龄在20~29岁、30~39岁、40~49岁的占比分别为17.2%、20.3%和19.1%,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网络用语主要流行于交互聊天中,以聊天工具、短视频平台、留言评论、弹幕等为载体,受众主体为80、90、00后。例如,“喜大普奔”“YYDS”“凡尔赛”“内卷”“躺平”“绝绝子”“强国有我”等网络流行语言,其背后或是年轻群体关心的事件,或是年轻人的聊天内容,都具有极强的青年文化符号属性。

3.创新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为网民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智慧表达空间,网络语言会让网友觉得有新鲜感,网络语言的产生主要包含谐音、形变、比喻、仿拟、拆字、引进等多种手段,当网络语言在特定的事件或环境中发表时,其创新的表达方式会让网友获得豁然开朗的满足感,进而迅速传播。例如,“无中生友”变体于“无中生有”,原词义是指凭空捏造,而变体后的意思则是有些不好说的话,就虚拟一个朋友来说;亦或是代指当前不少年轻人面对父母催婚,明明单身却凭空虚拟出一个对象来搪塞父母。

二、主流媒体使用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

基于以上网络语言的特征,新闻工作者要让新闻在年轻群体中传播讨论,势必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融媒体发展中,在网络优先、移动优先的大背景下,记者编辑更应合理运用网络语言让新闻事件拉近与年轻群体的距离。主流媒体使用网络用语具有以下几个积极作用:

1.提升了新闻报道的鲜活性。恰到好处地使用正向、灵动、鲜活的网络用语,能极大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感染力,简练犀利的网络词汇,能直击网络用户涉猎信息的需求点,将新闻报道与热门事件相结合,提升新闻的新鲜感和代入感,使用户迅速融入新闻场景,理解新闻内容,进而实现中心思想的准确表达。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纷纷创新表达方式,探索运用网言网语开展新闻报道、与受众互动交流,获得了受众的认可。例如,网络词语“DNA动了”表示之前对某个事物印象深刻,之后遇到相似场景记忆被激活的含义。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紧跟潮流,推出标题为《这些歌一唱,DNA动了!》报道,集纳了许多经典歌曲,直击网友心中的“回忆杀”,经典音乐响起瞬间将网友拉回从前。“DNA动了”极其精准地表达出网友的状态和心情,让主题策划的代入感更强、传播效果更佳。

2.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表现力。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无论标题还是内文,往往被语言使用规范限制,语言表达的专业性较强,受众在浏览和收看新闻内容时,不易完整理解新闻的实际表达含义,从而产生理解偏差,而且传统的新闻语言表达存在交互性差、文字生涩的缺点,在信息碎片化时代,这无异于设置了一道高门槛,将用户挡在标题之外。而网络语言更具开放性和趣味性,已经深入用户的日常交流之中,合理运用网络语言发布新闻,既能有效传递信息,又能让编辑记者拥有更多的文字语言发挥空间,保障了新闻报道的与时俱进。2022年1月至6月,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中使用“破防”的次数是8次,主要集中于正面感人的新闻报道中,例如,4月9日发布的《妈妈去支援上海,女儿一个动作破防了……》中,女儿用手抚摸援沪医生妈妈的头这一举动,将女儿与妈妈、个人利益与家国情怀的复杂情感通过短视频串联起来,击中网友泪点,新华社编辑用“破防”二字恰到好处地将这种情感准确表达出来,同时还拉近了严肃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3.促进了新闻报道的交互感。无交互不新媒体,互动、社交已经成为新媒体必备的功能。记者编辑在互联网语境中与网友交流,如果能巧妙地将网络语言运用在新闻写作、评论回复、私信交流中,可以使媒体和用户形成同频互动,构建点面结合的交互传播体系,让媒体和用户之间达成交流而不是灌输的默契,那么就能消除用户对传统媒体形成的生搬硬套、八股文风的印象,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进而提高媒体辨识度和受众黏性。比如,2022年6月29日,“四川发布”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策划的《你磕的CP又又又发糖了》稿件,将磕CP、发糖这两个流行网络词语结合使用,将川渝两地拟人化表达,向两地网友发出项目、交通、服务“糖”,既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对象感,又让新闻宣传更加符合网络传播需要。

三、网络语言的不当使用

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以Z世代为主流的年轻网民追求多元化、个性化表达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互联网生态中,主流媒体虽然要运用网络语言抢抓年轻网民的关注,但是也要提防脱轨失范。纵观当前网络媒体的报道,普遍存在盲目跟风、哗众取宠、无病呻吟、擦边低俗、前言不搭后语等问题。网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造成疏远、误解、负面、刻板等影响,这也对主流媒体发出警示:在面向广大公众传播信息时,若网络语言使用不当,将会引发负面舆情,损害媒体公信力,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

1.盲目跟风造成舆情事件。网络语言的开放和随意性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不当则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造成大型“翻车”现场。例如,深圳市卫健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深圳卫健委”曾被网友投诉以低俗标题吸引眼球博流量,引发大量关注。该公众号充斥着“为什么胸部不能乱揉”“男孩子当然不能随便摸”“大0青年”“无1无靠”等网络用语文案,被网友质疑“低俗”“打擦边球”。虽然后续深圳市卫健委回应称“适当收缩开放的推文尺度”,但该事件让“深圳卫健委”账号前期积累的活泼、生动的账号形象荡然无存,受到广大网友的批评和抵制,而由此形成的负面印象需要较长时间和更大代价才能扭转。该事件是网络用语造成的典型舆情事件,这表明主流媒体在运用网络语言时应该合理得当,而不是盲目跟风,更不应该无底线地运用网络语言“打擦边球”博流量。

2.网络语言造成年代“鸿沟”。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會对媒体语言形成诸多影响。大众媒体的职责之一是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给广大受众群体,然而网络语言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逻辑重构和词语再造,形成较强的圈子文化,一些网络语言可能只在部分年轻人群体中比较流行,属于该群体交流的“专属暗语”,但是放在大众之中,很多大龄人群听不懂、看不懂,这就造成了年代“鸿沟”,如果媒体大幅使用将形成片面宣传和交流。例如,YYDS、DDDD之类的通过取用词语拼音首字母形成的网络词语,往往被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以聊天、评论、弹幕等形式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但这种年轻人追求流行和时尚的行为,在大龄人群中则无法被认知和接受。同时,这类网络语言一旦应用在年轻圈层之外,可能会造成理解困难,甚至理解偏差。

3.网络语言使用缺乏规范性。在现今媒体报道中,存在网络用语使用过于随意和不规范问题,造成网络词汇“误用”甚至“乱用”的情况。如中文“我的”和英文“word”读音相似,就被应用在“厉害了wordXXX”之类的场景中,这类遣词造句方式已经脱离了文字本身的含义,虽然具有创意,但用语不规范,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还有一些因广泛应用而被忽略本意的词,也存在误用情况。如“哇塞”,本意是闽语中的脏话,但后来多被用作形容惊讶、惊喜的语气词,已被列入新华社规定的禁用词名单中,但其他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依然广泛使用。值得关注的是,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通过互联网转型,这个过程中,一些记者编辑在流量KPI考核下,大量使用网络语言炮制“标题党”,肆意“蹭热搜”,对新闻事实进行夸大其词的报道,严重破坏了新闻传播的初衷,也影响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四、主流媒体使用网络用语的“三要”“三不要”

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要做好舆论引导,传递主流声音,发挥“喉舌”作用,彰显传媒担当。在网络语言使用中,选择是责任要素,引导是价值要素,贴近是情感要素,这些要素是推进网络语言规范使用的必然之道,主流媒体既要做到吐故纳新,又要做到去芜存菁,自觉有序地使用网络语言,共同构建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

1.要有选择性,不要照单全收。有一些网络语言通过简单犀利的表达,生动传神,易于传播,将其运用在新闻报道中,能够引发受众共鸣,增加新闻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但是也有不少网络词汇存在“过度西方化”“粗俗化”等问题。媒体不同于个人,是开放平台,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选择地照单全收,不仅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还可能引发舆情,破坏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新闻从业者应提升媒介素养,善于选用网络语言。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网络语言的使用虽然能提升新闻报道的用户体验和趣味性,但它往往是由其他词汇变体而来,具有引申含义,甚至是与本意相反的含义,稍有不慎,便改变了新闻的真实性。因此,编辑记者在使用网络用语时,要准确把握网络语言的真实含义,围绕新闻主旨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用语,避免因网络用语使用不当造成新闻失实,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遇到把握不准的,应及时请示或者放弃使用,不要为了使用网络语言而不顾其他。此外,一些新的网络语言出现时,适当让其“飞一会儿”,谨防舆论反转形成次生舆情。

2.要有引导性,不要随波逐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在媒体融合时代,主流媒体应当肩负起引导舆论、弘扬正气、凝心聚力的使命,坚决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构建和谐、清朗的网络空间,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正面引导,拒绝消极负面。

针对明显带着正能量和主旋律特征的词语,如“觉醒年代”“强国有我”等网络词汇,要迅速反应,加强策划,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正能量新媒体产品;针对暗示负面情绪、渲染焦虑的网络词汇,如“有钱人终成眷属”“人不猥琐枉少年”等负能量恶趣味词汇,主流媒体不应使用。此外,编辑记者应及时更新禁用网络用语词库,参照当地网信办及新华社发布的禁用词名单,反复阅读,加深印象,避免不当使用造成负面影响。

3.要有贴近性,不要昂首天外。新闻工作者要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彻始终,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中,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新闻工作的常态。记者编辑应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摸清群众痛点,充分发挥网络语言接地气、大众化的特点,为群众提供通俗易懂、与时俱进的新闻产品。加强与受众的双向沟通和交流,强化新媒体的社交属性,使网友在阅读新闻时不仅获取了信息,还得到平等交流的感受。在新闻选题上,其内容和语言应在坚持正能量的前提下,明确主题,贴近群众,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效应,增强新闻舆论影响力。

作者简文敏系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四川发布总编辑

尹远系四川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用语新闻报道语言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语言是刀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礼貌用语大家学!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