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山温氏园林群文学活动与地域文化的互构
2023-07-26张凤娟
摘要:以广东龙山温氏园林群为例,探究园林、家学和地方文化传统的互构关系。一方面,以“柳塘别墅”为代表的温氏园林群促成家族内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吟咏,维持文风不辍。在此基础上,温氏家族先后编辑3套家集,家学传统由此形成。另一方面,园林、家学孕育的家族精英主导着地方史志的撰写,在梳理地方文学史的同时,引入家集诗文,树立园林作为文学重要发生地的形象。互构过程可窥见文人园林如何滋养一族一地的文雅传统。
关键词:柳塘别墅;家学;园林;地方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3)03-0020-05
收稿日期:2022-06-02
修回日期:2022-09-16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Wen Clan garden group in Longshan,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gardens, clan culture, and local cultural traditions. On the one hand, the Wen Clan garden group, represented by the "Liutang Villa", facilitated literary recitation within the family for over half a century, maintaining a continuous literary style. On this basis, the Wen Clan edited three sets of clan collections, forming the tradition of clan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lan elites bred by gardens and clan culture, led the writing of local historical records. While combing the history of local literature, they introduced clan poetry and prose to establish the image of garden a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literature. The process of mutual construction can reveal how literati gardens nourish the elegant traditions of clans and places.
Key words: Liutang Villa; Clan culture; Garden; Regional culture tradition
地域文化與家族文学关系密切,徐雁平先生述:“地域文学传统的构建,是多种力量汇合促成。在诸多的促合力量中,一地之家族文学所起作用也很重要”[1]。温氏家族是清代广东顺德龙山堡(今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龙山社区)的大族。龙山堡是位于当时顺德县西部的富庶之地,“百物辐辏,为市集最旺之地”[2]。
温氏家族的园林文学活动持续不断。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36年),落第士子温贤超建成私家园林“柳塘别墅”,在此读书应试,咏诗雅集。以家族吟咏为主的“柳塘诗风”由此开启,并延续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之后族内筑园之风盛行,另建成十数座园林,吟咏风尚持续至民国时期的温氏湛华园 。温氏园林群所在区域背靠鳌峰,面向鳌溪、莲溪,曲萦如带,绿环数里,溪南有远山①,建园则可借景山水,诗意无限。
难得的是,温氏遗存丰富地方文本,包括清代嘉庆至同治年间3套家集,以及系列温氏诗文选,温氏主编的嘉庆年间和民国时期《龙山乡志》,以及温氏参与编撰的咸丰年间《顺德县志》,可再现温氏以园林孕育诗学家风的过程。笔者由此考察文人园林如何滋养一族一地的文雅传统。
1 温氏家族成长于园林
1.1 发迹伊始,逐梦园林
广东顺德龙山堡清代经商风气浓郁①。温氏南宋时迁居龙山,至清中期家境仍然贫寒,族人温启兼弃文从商,财力始盛。致富后,商业、科举、园林文学是家族生活的三方面追求②。
温启兼致力宗族建设、慈善赈饥,并寄情园林:“中岁即归隐于鳌峰之西,慕陶靖节为人,辟畦栽菊,秋来黄花满径,日与昆弟及骚人词客把酒吟赏② ”。
启兼之弟天诏在兄长扶持下攻读功名,“兄弟六人皆令治生产,惟天诏读”,但仍追求园林生活,“(天诏)居官清慎,……归里筑室于鳌溪之畔,颜其堂曰“晖堂”,日与诸兄弟、二三友朋觞咏其中,怡然甚乐①”。
乾隆二十八年(1736年),温氏园林代表作柳塘别墅建成,园主为天诏之子温贤超。贤超“数次赴省闱不售,年已五旬,遂作退隐计,于鳌溪之西辟池塘数十亩,回栏曲榭,亭阁参差,绿柳百株环植其外,颜曰‘柳塘①”。园内设东堂见山、西窗列岫、梅林白石、荔浦红云、桥外荷风、楼前竹雨、长松天籁、曲水鹅群“柳塘八景”[3],可满足家族成员交游的需要。
1.2 读书园林,跨越三代
温氏族人围绕柳塘别墅等园林组成文学团体,展开创作,苦读应考,成员跨越一门三代。
第一代为园主温贤超(太学生)、温闻源[贤超弟,字华石,号碧池,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也是家族第一位进士]、温济川(副贡)。温闻源“爱其(柳塘别墅)幽僻,尝避暑一镜斋中,累月忘返”,“为(温汝适兄弟)讲画,亦时有吟咏”②。温济川有《秋夜诸子过集柳塘小饮分赋》,与温贤超唱和③。
第二代为温贤超的子侄辈,先后在柳塘别墅读书的兄弟有近十人,其中汝适为进士,汝述、汝枢、汝科同为举人,汝骥为副贡。数人在柳塘别墅中“秉烛清游,唱和无间。每当朋簪满座,率尔操觚,而逸兴遄飞,动盈卷帙②”。
温汝适(1755—1821年)是重要成员,其字步容,号筼坡,柳塘别墅园主之子,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在华南和顺德拥有影响力。其在京师任职时主导建成“顺德邑馆”,作为在京顺德人居住活动场所;倡修华南重要水利工程“桑园围”,并获准无息借国库银八万两,以利息作桑园围岁修费,入祀顺德官方“乡贤祠”[4]。
第三代为梅旋枢(汝适外甥)、温远猷(举人)、温承皋(字惠言)、温承悌(进士),为汝适子侄甥辈。前三人常住园林,“柳塘别业……惠言侄居之”④,“梅甥……与远猷同居此(柳塘别墅)数年”②,温承悌亦有《月夜步至柳塘》《柳塘秋泛同作得两字》诗⑤。
园林成为家族成员生活、成长、学习的地域环境,蕴含着温氏家族内长期隐性传承的文化信息,推动文化的代际传承。
1.3 以园兴族,文脉赓续
温氏家族繁衍壮大的表征之一,就是宅邸、园林、藏书楼的兴建,以及围绕园林叠加的文学活动。正如徐雁平先生说“世家的文人群体如能延续数十年或百余年, 因其自身诗文创作成绩, 以及具有吸引力的宅与藏书楼的存在”[5]。
1.3.1 建园著书
园林悠远清净,正是读书的好地方。温氏在园中构建书屋、书斋、书堂,使园林有了书香,成为了文人心灵的滋养之所。
温氏著述,如温汝能《龙山乡志·卷二·亭馆九》、温汝适《携雪斋文钞·卷二·潇碧斋记、雨奇阁记》、温汝达《退一步斋诗钞·送筼波弟北上二首、即事有感》、温汝造《印可斋诗钞·卷上》、温承皋《见山堂集卷四·妙香簃诗存·序》、温承皋《见山堂集卷四·妙香簃诗存·雨中即事》、温汝遵《竹堂诗钞·卷上》等,描绘的园林文学活动(表1)体现出温氏建园著书的特点。
1.3.2 筑楼藏书
藏书是家族兴旺的脉络。温汝能筑藏書室“中斋”,贮书数万卷,寝食苦读其中[6]。更有父子数人各自营建藏书楼:“玑父(即温汝能侄温丕谟)筑室莲溪之上,藏书万卷,用以训诲。玑兄弟斋相去咫尺,藏书亦不下万卷,凡所阅经史悉手自批注,暇辄与宾从过往,论文赋诗,相与乐甚[7]”。后裔温澍梁藏书处名漱绿楼,其在道光年间收购藏书名家曾钊的面城楼中数万卷藏书。这些藏书后来成为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来源之一 [8]。
1.3.3 文化成就
系列园林、书斋、藏书阁构建的文化区域,以及在此频繁发生的文学活动,赋予温氏浓郁的家学传统。笔者据咸丰年间和民国《顺德县志》、民国《龙山乡志》,统计得到明清两代顺德人著诗集、文集、文评等约470种,出自龙山人的共计约115种,占四分之一。其中龙山温氏有著述者超20人,著述31种,另温氏姻亲梅旋枢父子诗集2种,足见一家一族人才之盛。
与之关联的仕宦成绩也相当喜人。嘉庆时温氏“衍蕃登科甲者、登仕版者,彬彬济济,一时称盛”①,“读书柳塘而登科者凡八人,虽力田逢年,亦出偶尔而要,不可谓非明师奖劝之功,益友讲习之效,故耳濡目染,不劳而成。而名园胜境,林木之扶疏,水云之荡漾,祛俗虑而瀹心源者,所助亦岂浅尠哉!②”龙山温氏宗祠悬挂的“翰林院庶吉士”匾额、温氏祠堂“簪缨绵世泽,翰苑振家声”门联,颇能说明温氏的科举功名显赫。
2 园林对家学的推动作用
“家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学指家族传承的专门学术性的私学,广义的家学指诗书传家的文学艺术创造活动[9],温氏家学是后者。
温氏家族成长于园林的历程,可说明园林对家学的形成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园林空间自带诗意,使文学活动更立体、具象和物质化;2)家族园林已是乡愁的代表,具有强大凝聚力,进一步激发族人的文学创作力。
2.1 诗意空间深化文学感知
园林是可行、可游、可居的中国画,是可沉浸式体验的诗歌。具象化的诗意空间,较平面的书画诗歌更具有融合性或透彻性,使文人五官皆可感受诗意,最终取得直达心灵的通感效果,从而助力诗文创作。因此,家族拥山水之胜, 课子弟读书,反复吟咏,文学感知力随之不断深化。
柳塘别墅“擅一乡之胜,耳目所接无非诗境,又延吾(温汝适)邑诗人廖石坪先生课余兄弟,花晨月夕,集诸名流觞咏无间③”;园林也“中藏书万卷,岁延名师教诸子,日以诵读,……集诸社友课艺①”。
课艺时,以同一题材组织族内外文人反复和韵,如“柳塘八景”的山水美景,“柳塘别墅旧本牡丹重开”“天降甘露”“新建西园”“龙山大水”等特殊大事,老幼参与,自相师友。跳跃动态的岭南庭园,使人更深切地理解生命的流逝和感悟自然万物。
在园林文学环境渲染下,子弟既追求个体才情,也有家族文化优越感,形成强大、持续的文学创造力。同治年间后人忆述“吾家诗学之兴,代有其人,昔时堂集见山(见山堂为柳塘别墅书楼),斋开津寄阁,吟坛递建,旗鼓齐张③”。家学因而渐成。
2.2 作为乡愁象征维持文风不辍
园林是家族与乡愁的象征,激发后人一生吟咏不断。园林诗文创作贯穿了温氏代表人物温汝适的童年、壮年、晚年生活,体现了园林维持家族文风不辍的作用。
园林是温汝适最浪漫、深沉的乡愁,“忆余九岁时,读书柳塘别业,距鳌麓半里,而近师教甚严,旬日一窥园,三余不辍,读凡七年,而举于乡。……从官京师,先后垂三十年,未尝一日忘故山也①”。
年长后,汝适在与柳塘别墅只隔一水的地方,建成自己的园林酣笙阁。叔父温闻源本来居住在柳塘别墅,闲暇时则移居酣笙阁,先写诗,诗成再命汝适仿写,为汝适打下文学基础②。
在高中进士、赴京任职后,对家乡的追忆促使汝适持续进行园林文学活动。他一方面与家乡父叔兄弟诗文唱和,与柳塘雅集遥相呼应;另一方面组织在京兄弟温汝能、汝遵、汝述、汝科,以及好友吴荷屋、郑季遥等结社,以游园为题反复吟咏,因此著作日丰。柳塘别墅的内在粘合力,促使温汝适实现园林文学空间与时间的延续。
后汝适游历各处,皆以诗意看世界:“自衡湘,入桂林,又自剑门入蜀,又经华、岳抵关中,旋自榆关出入塞门,直至甘凉,又自湟中,折至皋兰,归途遂登陇坂之峻。皆古诗人所历之境③”。其《携雪斋诗钞》多有游历时的佳作。
致仕后,汝适回柳塘附近建私家园林,“暇时仍往来柳塘,拄杖过桥,抚松啸竹,不知年岁之将老②”,并亲自延师在柳塘教导子弟,以柳塘遇水灾、柳塘花木等为题赋韵。可以说,读书于园林的美好回忆,促使温汝适一生持续不断进行诗文创作,更以极大的热情作育后人,以求赓续叔父辈的教育传统。温氏有著述者超20人,与园林的文学熏陶作用应有重要关联。
2.3 承载集体回忆促成家集诞生
“读书柳塘”的追忆促使温汝适编辑《柳塘诗钞》,提炼家族文化成果。温氏先后刊刻3次家集。第1次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温氏诗钞》3种3卷,收录温贤超、温士刚、温闻源作品[10]。第2次是时隔2年后,温汝适亲自再刊《柳塘诗钞》,前集收录《温氏诗钞》,后集收录温汝适兄弟子侄作品,合共12种36卷[11](表2)。
温汝适的编辑初衷是:“先君子筑别业曰柳塘,水木清华,图史充轫,隐居自乐,课子侄其中,迄今将六十年。仿吴孟举《宋诗钞》之例,人各一集,总名曰《柳塘诗钞》④”。编辑时,汝适逐一为家集作品写序,诸如“忆昔就读柳塘,群从兄弟,则有阶爵、逸群、北雄三子,秉烛清游,唱和无间”“读书其间者,几阅十年”的表述再三出现。柳塘诗风不断被回忆、诉说、放大,群体身份认同加强,记忆的文化功能得以实现。这种刊刻家集的行为是族性意识强化的一种表现,是在梳理强化家族文学传统[12]。
第3次是同治四年(1865年),温汝适侄温子颢编成《见山堂诗钞》,共3种6卷[13](表3),并自诩与《柳塘诗钞》“后先辉映,岂非吾家之韵事也⑤”。以园林为中心,出于家族文化传统认同、文学创作内在需求的“文化复制行为”,持续时间长达约半个世纪。园林对族人的凝聚力可见一斑。
3 家学与地域文化互构中的园林
成长于园林的温氏家学影响着地域文学的组成,家学、地域文学传统相互影响、相互构建。在此过程中,园林凭借文学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温汝能、温汝适、温肃是龙山文学史的重要人物。乾隆五十三年举人温汝能(1748—1811)编成《粤东文海》六十六卷、《粤东诗海》一百卷、《补遗》六卷,搜集的作者多达一千余家,载入《广东通志》(阮元)、《广州府志》(戴肇辰)、《顺德县志》(郭汝诚),也是嘉庆《龙山乡志》主编者①。乡志中对温氏园林、著作多有摘录,与之不无关系。温汝适是龙山最隆重文学盛事“金峰诗社”的规矩制定者,曾为金峰诗社“酌立规条,评定甲乙”。其制定的规条至民国时期仍为定例②,为龙山文学活动带来直接、长期的影响。温氏后裔、进士出身的温肃则是民国《龙山乡志》的编撰者。
得益于温氏深耕地方文学的优势,以园林为基础形成的柳塘诗风,通过丰富的文本流传于史,影响着本土文学传统体系。以民国《龙山乡志》为例,作者温肃通过一定叙事技巧,强调了温氏独特的文学地位。如其将柳塘别墅吟咏的地点、主题、人物融入“舆地略”“建置略”“古迹略”“艺文略·集部”“列传”“选举表”章节;“物产”章节多以温氏诗歌为佐证,描述物产之性状、特质,如温汝适《放鸭诗》、温汝达《山茶诗》等;“艺文略”章节采用《柳塘诗钞》的多篇序言,序言再三忆述温氏诸子读书于柳塘别墅的经历,阐述家族园林的教育作用,无形中树立了柳塘别墅作为龙山文学重要发生地的形象。
凭借这种特殊优势,柳塘诗风的记忆被带入地方志论述,园林也随之成为地方文化传统和文化记忆的基石。聂春华先生[14]曾以南园为例子,说明从元代末期到民国初期,文人的文化实践和观念对岭南古典园林的延续产生重要的影响。柳塘别墅固然难以匹及南园,但诗文赋予园林持续生命力的特质,仍具相通性。
4 结语
龙山温氏家族从发迹便已寄情园林,并以园林为阵地开展读书、著书、藏书、吟咏、编辑家集等活动,筑园史与家族发迹的部分历史轨迹相互重叠。园林对温氏家学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园林的诗意空间为文学活动提供立体、具象和物质化的体验,深化文学感知力;2)温氏一门数代读书于园林,园林已是家族集体回忆的象征,激发强大的创作力和凝聚力,从而实现家族内部文化知识的授受、文学精神的赓续;3)温氏在园林中持续半个世纪的文学活动,形成跨越三代人的一批诗、文集,促成家集的诞生。园以文远,温氏诗文详细载于家集、地方志,影响着本土文学传统体系,实现了家学与地域文化的互构。而在互构过程中,家族园林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徐雁平. 清代家集的编刊-家族文学的叙说与地方文学传统的建构[M]//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二辑).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281-316.
[2]罗家政. (咸丰)顺德县志[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30.
[3]龙江镇人民政府. 龙江村志全集——龙山社区[M].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18:180-181.
[4]顺德县志清咸丰民国合订本[M]. 顺德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5]徐雁平. 清代私家宅园与世家文学[J]. 西北师大学报,2011,48(4):44-50.
[6]王河. 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420.
[7]温汝能. 谦山文钞·卷下·敕授文林郎拣选知县乙卯科举人濂渚从侄行状[M].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0.
[8]周旖. 岭南大学图书馆藏书研究[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18:233-235.
[9]罗时进. 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4.
[10]骆伟. 岭南文献综录[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323.
[11]徐雁平. 清代家集叙录(中)[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751.
[12]徐雁平. 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4.
[13]骆伟. 岭南文献综录[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323-324.
[14]聂春华. 岭南古典园林的历史记忆与诗意空间[J]. 广东园林,2007,29(3):5-7.
① 温肃《(民国)龙山乡志》手抄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② 温汝能《(清嘉庆)龙山乡志》,嘉庆十年(1805年)金紫阁版
① 温汝能《(清嘉庆)龙山乡志》,嘉庆十年(1805年)金紫阁版
② 温肃《(民国)龙山乡志》手抄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③ 温贤超《自怡草》,柳塘诗钞,清代嘉庆刻本
④ 温汝适《携雪斋诗钞》,柳塘诗钞,清代嘉庆刻本
⑤ 温承悌《泛香斋诗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清代光绪三年刻本影印,广州大典56辑42册
① 温汝能《(清嘉庆)龙山乡志》,嘉庆十年金紫阁版
② 温肃《(民国)龙山乡志》手抄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③ 温承皋《妙香簃诗存》,见山堂集,同治龙山温氏刻本
① 温肃《(民国)龙山乡志》手抄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② 温汝达《退一步斋诗钞·温汝适序》,柳塘诗钞,清代嘉庆刻本
③ 温汝骥《灵渊阁诗钞·温汝适序》,清代嘉庆刻本
④ 温汝适《柳塘诗钞·总目》,清代嘉庆刻本
⑤ 温承皋《妙香簃诗存》,见山堂集,同治龙山温氏刻本
① 温肃《(民国)龙山乡志》手抄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② 温汝能《(清嘉庆)龙山乡志》,嘉庆十年金紫阁版
作者简介:
张凤娟/1982年生/女/广东顺德人/硕士/广東省佛山市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佛山 528300)/文博馆员/从事工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