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效率提升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研究

2023-07-25申文燕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3年6期
关键词:航天技术研究院高质量

申文燕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党和国家立足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也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航天事业作为国家综合实力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造社会价值、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航天事业既要推动国防技术、空间技术等“高精尖”领域技术的跨越发展,也要做好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促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地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效率提升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聚焦质量、效率、效益这三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三高”全面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三高”全面发展理念是航天科技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求的有力行动,是新时代航天新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来说,“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同样是互为联结的有机整体——效率提升必然带来相关成本的下降,成本的下降必然带动效益的增长,从而有效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效率”是实现高效益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企业效益好、效率高。处于市场充分竞争中的企业,其效率和效益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体现,也是衡量企业发展质量、核心能力的关键性指标。效率高,成本就低,在市场竞争中的效益就好。因此,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效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效率”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伴随着规模的快速增长,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突显。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加快市场化转型步伐,是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企业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以高效率的运转体系作为支撑,逐步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的高效研发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等,努力开创体制新、机制活、技术精、产品优、公司强的新局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专业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依托其航天专业关键技术延伸,在航天技术应用领域培育形成了多个产业发展板块,相继开发了一批极具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化项目,实现了较好发展,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三高”全面发展理念,紧紧牵住“高效率”这个牛鼻子,以提高效率和提高市场化程度为途径,以实现高效益为目标,推动增长方式由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的转变,实现企业由优秀到卓越的腾飞。

二、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产出效率较低

以人均产出(人员效率)、研发投入产出(研发费用使用效率)、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为主要指标,将研究院所属重点公司与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情况如下。

在人均产出方面,以研究院下属的所有重点公司整体情况为研究主体,提取12 家公司的指标平均值进行比较:当前中国500 强企业人均产出为259.65万元,研究院下属重点公司人均产出为75.36 万元,人均产出为500 强企业的29%。以研究院下属的各独立公司为研究主体,与行业典型公司进行比较:德国布廷恩公司人均产出约300 万元,是研究院下属某同行业公司的6.5 倍;双星新材(上市公司)人均产出312 万元,分别是研究院下属同行业某两家公司指标的5.6 倍和3.5 倍。

在研发投入产出方面,中国企业500 强中,208家企业申报的新业务相关数据显示,500 强企业研发投入产出比为10.04;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重点公司研发投入产出比为2.5,仅为500 强企业的25%。进行数据对标后可知,研究院的新研产品对企业总体营收的贡献较为突出,但用于产品研发的投入远高于参考企业平均水平,为其4.38 倍。总之,超高的研发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增长较为有限,投入产出比与500 强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在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方面,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制造业当前的固定资产原值为39 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94 万亿元,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为2.42;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为16.2 亿元,主要产品收入为24.79 亿元,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为1.53,低于中国制造业平均水平。

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市场化程度需进一步提升

效率低是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综合体现。研究院重点公司除以上主要效率效能指标偏低以外,整体市场化程度也普遍较低,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发展。一是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低下,与先进企业相比存在差距;二是在市场化选人用人、劳动用工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制度改革、公司治理和规范管理还需进一步深入推进;三是市场营销短板明显,亟需加快营销体系和能力建设;四是企业文化理念、竞争意识、管理思路不够先进,还需不断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市场意识,按市场规律和要求办事。

3. 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进程还需进一步加快

产品没有规模,生产制造就没有效率,制造成本也难以下降。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目前较大规模的产品较少,各产业公司主导产品年均营销收入大多被锁定在1 亿~2 亿元的规模瓶颈中难以突破,公司规模化发展能力弱,与市场上先进企业单一主导产品动辄数亿、数十亿元的规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研究院还需集中资源培育规模化产品,支撑主导产品规模化快速发展。

4.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管理水平需大幅提升

一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管理依然粗放,存在逐级衰减的问题,需要持续健全研究院和下属公司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管理体系,加快专业公司向规范管理、精益管理转变;二是个别单位对高质量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大力发展重点产品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并落实管理责任;三是企业经营管理层风险意识仍需加强,需要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动态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并加强责任追究;四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人才储备和培养力度不足,难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重点产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以效率提升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1. 推动研发创新模式转变,提高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

转变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缩短研发周期,增强产品面向市场的针对性。按照项目管理模式组织产品开发,形成以研发人员为主、相关部门人员参与的项目团队,共同协作完成从概念、研发到生产、上市的全过程,实现研发和市场的同步开展。推动研发模式由传统模式向集成开发模式的转变,研发效率(研发周期和研发成功率)、研发投入产出比(新产品收入/研发费用)实现大幅提升,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供有效支撑。

在产业公司内推行项目组长负责制,对研发项目从项目跟踪、立项论证、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化实行全过程管理,建立责任目标导向的课题评估、验收、考核、退出机制,形成管理闭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职级体系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畅通航天科学技术成果向民用产业转化通道,积极落实成果转化的激励措施,最大程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通过共享航天科研单位创新资源、利用外部创新资源、自建核心创新能力等方式,形成精益高效的创新体系,快速提升重点公司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新项目研发、并购重组有好项目的公司、引进拥有好项目的团队等方式,发展新的产业化项目,快速形成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采用利润提成奖励、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激励新产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

2. 推动生产制造模式转变,提高生产制造效率

运用信息化、自动化等技术手段和融合开放协作、看板管理、精益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理念,转变传统生产模式,提升制造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效益。在较短时期内,初步实现重点产品生产制造向智能化、规模化生产模式的转变和制造效率的大幅提升,为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型提供有效支撑。

加大对重点产业化产品资源的投入力度,制定快速市场化和规模化方案,开展股权融资、自有资金筹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等多渠道融资方式,筹措产业化发展资金,为重点产业化项目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骨干持股、成立新公司等形式,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实施“质量强企”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建立健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标准化工作体系,强化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过程控制,提升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水平。

转变产能建设资源投入方式,在研究、制定、审核、实施固定资产投资方案时,将投入产出比作为投资项目的重要决策依据。股权融资、自筹资金等一般用于重点产品的产能提升,产能提升的资金一般用于建设核心能力,以较小的投入实现较大规模的产出,充分发挥上市平台的作用,适时有序推动内部资源的系统化、专业化整合,实现资源聚焦和产业结构优化。围绕核心主业,以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等为目标,开展对外兼并收购,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3. 推动经营管理模式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不断提升产业公司规范管理的水平和高效经营的能力,防控经营风险,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对管理的要求,实现各产业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经营管理向规范管理和精益管理转变,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由规模型向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供有效支撑。

完善各公司制度体系,实现规范管理和控制经营风险,提升各公司人员效率、资金效率、资产效率、生产效率、研发效率。完善并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董监事规范履职和作用的发挥,初步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化公司治理机制。

加大重点产品经济收入考核比重,稳健发展高质量服务业。结合“瘦身健体提质增效”长效机制,做好对专业公司的分类治理工作。完善专业公司经营业绩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建立“经营绩效+重点工作+专项任务”的考核评价制度,以经营实绩为考核重心,通过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化经营风险全过程管控,建立全院往来款项风险事项动态核查、上报机制,做好预警预判,建立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4. 推动市场营销模式转变,提高市场开发效率

按照“国有为本,无限接近市场化运行”的原则,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市场规律,顺应市场变化趋势,健全完善产业公司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营销体系,采用传统营销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模式,以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作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做大产品和产业规模的基础。

落实完善市场销售激励政策,通过营销能力和市场开发水平的提升,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引进市场成熟营销骨干和销售人员的政策和方案,切实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做好市场细分工作,培育优质重点客户。共享利用航天系统军民品客户市场资源,加快推进与相关各级央企、地方国企、军工单位、民营企业的战略合作,快速培育形成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5. 推动人员管理模式转变,提高人员产出效率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健全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产业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市场化选人用人、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管理体系,实现由管“事”为主的传统人事管理到以管“人”为主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为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人力资源总量控制,根据人均产出、业务发展等情况,对重点产业公司人员规模进行分类管理(压缩型、管控型、扩张型),确保从业人员增长率控制在一定范围,人均产出(重点产品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充分利用各项人才政策,提升重点产业公司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不断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全面推进实施经营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有序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

深入推进市场化薪酬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经理层差异化薪酬考核分配制度,突出考核经济运行质量,确保“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全面推进中长期激励实施,积极推行产业公司股权激励、岗位分红、项目分红等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效率提升取得的成效

研究院坚持“价值创造为本”,通过一系列效率提升举措的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 年,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69.24 亿元,其中,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8.98 亿元,主导产品实现收入50.62 亿元,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5%。“十三五”期间产业发展实现了快速增长,研究院内在经营质量持续提升,经济结构显著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原动力显著提升,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等43 家行业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研究院下属中天火箭入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改示范”企业;陕西航天西诺美灵电气有限公司、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和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获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主导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绩。在固体火箭技术应用领域,以防灾减灾及安全救生与特种装备两大发展方向为主,逐步形成了系统级解决方案。人影产品数字化系统升级服务不断加快,自动化发射架、人影物联网管理系统等已在全国14 个省市成功应用;汽车安全气囊发生器真正突破了100 万套,进入合资品牌供应链。铜箔装备业务凭借阴极辊技术和产品优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在新材料领域,以高性能薄膜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和双金属复合材料为产业发展重点,高性能表面贴膜业务在建材领域突破亿元规模。挠性覆铜板业务产品成为国内主要手机天线板材料供应商。光伏热场产品单晶硅热场材料国内市场份额领先,新建产能实现满产销售;电力复合材料特高压直流输电用绝缘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双金属复合管业务保持了80%以上的国内石油天然气集输管线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研发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加快推进,两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上升为国家级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在陕西牵头成立的先进复合材料产业联盟为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有色金属冶炼节能装备”“JWR 自动化发射架”“防蓝光且阻隔紫外线的保护膜”分别荣获第五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金奖、陕西省国防科技进步奖、江苏省高价值发明专利奖。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具体案例展开分析研究,找出现阶段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发展的原因,积极探索以提升效率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助力军工企业加快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履行富国强军使命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航天技术研究院高质量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在新时期加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思考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