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分析
2023-07-25傅豪康四川大学
傅豪康(四川大学)
笔者生长在边疆,从小就认识傣族象脚鼓,因其外形酷似大象足而得名,是傣族人民古老而重要的乐器,在举办各类活动和节日中都不可缺少。
傣族属于跨境民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在云南分布广泛,但不同州市的傣族的称谓又略有不同,如:德宏地区的傣族自称“傣那”,元江、新平等地区的傣族自称“傣雅”,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自称“傣泐”,而临沧、耿马一带的傣族自称“傣绷”。此文主要以临沧市的傣族“傣绷”为调查区域,我们走访了临翔、耿马、孟定等几个傣族聚集地,又以临翔区青华乡国家级传承人俸传诗为主要采访对象。
临沧传统手工制作象脚鼓技艺保留较完整,象脚鼓是集木工、雕刻、彩绘、制革等多种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技艺,制作出的象脚鼓声音雄浑高亢,回声较好。鼓的特点是突出中小型,注重轻便型,体现地域实用型,整个制作技艺蕴含着深厚的傣族文化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多年来,临沧傣族同胞一直致力于象脚鼓文化、象脚鼓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2011 年5 月,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 年5 月,临翔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2018 年,国家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里“临翔区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俸传诗榜上有名。在得知俸传诗已八十多岁高龄时,我愈发想尽快找到和认识这位老人,我自知,这样的调研有助于丰富傣族象脚鼓传统工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对传承人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道德习俗等领域的研究也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今,传承人年事已高,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记录,就会面临“人走忆失”的局面,加紧调研势在必行。于是,我走访了临翔区留存象脚鼓的地方,也常去和俸传诗聊天,了解象脚鼓的相关信息。对于文献、走访调研的素材,整理内容如下:
一、傣族象脚鼓的起源
历史上傣族地区曾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乘象国”就是傣族与大象有密切关系的国家。“乘象国”是汉武帝派使者寻找蜀地通往身毒(今印度地区)的民间商道,使者在途中经过的国家,司马迁按照汉朝使者的报告描述记录在《史记》中。根据《史记》中记载的方位、距离推测,应该是傣族先民在今保山盆地建立的部落国家“勐掌”;傣语的“勐”意为“国家、地方” “掌”意为“象” “勐掌”即“乘象国”。
唐代樊绰《蛮书》上有记载,傣族地区“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古时傣族人民以养象耕田、骑象作为一种常态,大象成了当时傣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大象体型巨大、力大无穷且吼声能传出几公里之外,傣族人民对它产生了崇敬之情。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傣族人民最初用竹筒制作的长鼓形状逐步变成了象脚形状,也就是大家现在所见到的象脚鼓外形。
二、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现状
临翔区境内,现在会制作象脚鼓的艺人仅有20 人左右。经查证,被政府认可的国家级传承人1 人,省级传承人1 人,县级传承人2 人,都属上了年纪的傣族老人;国家级传承人俸传诗徒弟只有一位60 岁的孟定老人。如今,愿意学习制作象脚鼓的年轻人较少,象脚鼓制作技艺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就国内而言,象脚鼓制作技艺属于濒危文化,必须尽快抢救,若再不抢救,这门技艺将随着老人的逝去而消失。
象脚鼓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俸传诗,是临沧市临翔区青华乡傣族,俸传诗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傣族风俗礼仪,还会画图、剪纸、木工手艺等活计。当寨子里做各类活动时,都少不了这些手艺的注入,如象脚鼓破损,他会自己琢磨或请教师傅们,甚至拆了象脚鼓细致分析后进行修理,他的这门手艺为他后期制作象脚鼓提供了基础。他制作的象脚鼓朴素大方,音域广,音量音质纯正厚重,经久耐用,深受傣族人民喜爱,是大家公认的象脚鼓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三、傣族象脚鼓的使用
图1 象脚鼓结构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制作工具(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象脚鼓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在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才可以使用和敲响。土司时代,傣族人民在自己的节日里用象脚鼓为马鹿舞、紧那锣舞、嘎秧舞、傣拳等传递信号,起到一种领舞的作用;其次,象脚鼓之间也可以进行斗鼓,这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同时,与象脚鼓一块伴奏的乐器还有排铓、铓、镲等。为了象脚鼓的普适和传承,临翔区各级部门在各中小学与大中专院校曾多次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还多次举办象脚鼓舞大赛,在临翔区青华乡还成立了象脚鼓传习所和女子象脚鼓舞队。
四、傣族象脚鼓的结构(图1)
(一)鼓甑(鼓胸)
象脚鼓的上部形状像蒸糯米饭的甑子,所以傣族群众叫鼓甑,鼓面就固定在鼓甄上;鼓甑是象脚鼓的重要部分,关系着鼓音的响亮,是鼓的音箱。
(二)鼓腰
连接鼓甑和鼓足的中间部分叫鼓腰,鼓腰在象脚鼓结构中是最细的部分。背象脚鼓的带子就连接在鼓甑和鼓尾上。
(三)鼓足(鼓尾)
象脚鼓的下部是鼓足,傣族群众叫鼓尾;鼓尾的末端支撑象脚鼓的掌面,傣族群众叫“滚咣”,鼓足形状像一个喇叭口,有将音量放大的作用。
五、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的工具材料(图2)
鼓皮制作:以临沧象脚鼓制作技法传承人俸传诗为例,临沧象脚鼓主要采用黄牛皮,敲音的时候需要用糯米黏于鼓面中心位置进行调音。制作象脚鼓要用到刀、斧、刨、剜(傣语)、剜斗(傣语)、列钻(傣语)、锹(傣语)、凿等工具。(1)斧:砍树。(2)刀:削剥树皮、砍去圆木多余的部分。(3)刨:刨去圆木多余的部分。(4)剜:用于将原木刨制成象脚鼓的外形等。(5)列钻:用于钻通鼓芯。(6)锹:用于镂空鼓腰。(7)剜斗:用于除去鼓芯的刮,使其内壁光滑、美观。(8)凿:用于掏出鼓芯。
六、傣族象脚鼓的制作步骤
(一)挑选木材
制作象脚鼓所使用的木材都是整木,临翔区传承人制鼓普遍选用紫椿木,也有选用攀枝花树等,因为这些木料在一定程度上防虫蛀,制出的鼓结实耐用;而在县级镇的孟定,该地区有专门制作象脚鼓用的木材,傣语音叫“眉槊”,在经过拍照寻找专门的植物研究人员认定后得知准确学名——“云南石梓”。农历八月是最佳的选料和伐木时期,这个时间砍伐的木材不易开裂和变形。
(二)开工仪式
傣族是重仪式的民族,傣族砍“眉槊”之前要在家里选日子,对照傣历找出适合的日子进行开工仪式。
(三)下料定形
按比例下料(图3),确定好尺寸比例后标画出木材中心,用锛、斧、锯等工具削制外形。削制过程中需反复确定中心对称;削出外形后用凿子将鼓凿空;整只象脚鼓凿空后再做内外精细修整,做到形体端正,鼓身厚度均匀。鼓的内部结构要雕凿出规则的“蛋壳型”,鼓口的雕凿要收边,有一圈向内的三角形突起,鼓口向内倾斜。“蛋壳型”底部凿通,通过木鼓腰杆,直通木鼓底部,通口逐渐泛大。
图3 象脚鼓比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四)浸泡鼓身
鼓身形体基本完成后,为防止开裂及虫蛀,需要在一个阴凉环境下将整只鼓身浸泡在水中1 周左右,捞出后套上麻袋放于室内使其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完全变干,这一过程需要3 个月左右的时间。
(五)凿刻打磨
首先凿刻鼓头下端拉绳处的凹槽,凹槽大小根据鼓的大小决定,要求大小分割均等;后凿刻装饰图案,内容一般采用莲花、经文以及傣族剪纸纹样,也有少数沿用古老的圈纹;此步骤完成后并使用砂纸把其打磨光滑;至此,象脚鼓木工基本完成。经笔者与多位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传承人的访谈中发现,古老的象脚鼓的圈纹与装饰是有一定讲究的,但访谈信息却得知甚少,也查阅不到文献里有关于傣族象脚鼓木雕纹饰的传统内容记载,现在象脚鼓的装饰纹样更多为制作人的模仿和创新。但在通过与傣族剪纸纹饰的对比中,象脚鼓纹饰与剪纸纹饰有许多相似之处,其背后蕴含的内容和其纹饰的使用还有待考究。
(六)着色彩绘
临翔区新制作的象脚鼓通常为鼓头黑色、鼓腰鼓脚彩色。在颜色搭配上常使用对比强烈,视觉效果明快的色彩。
(七)鼓皮制作
象脚鼓制作的另一个关键点就在于鼓皮,鼓皮的制作烦琐讲究,在与俸传诗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其制作鼓皮的步骤如下:
1.牛皮的选购
选用黄牛皮的“糯皮”。“糯皮”牛皮的选用有三个点,一是两至三岁的“囊包牛”(没有阉割过的牛);二是牛皮上的牛毛比较细腻柔顺;三是杀牛时候,牛的肚子显黑色。不能用“纸皮”“纸皮”容易坏,易裂。牛皮买来后必须将肉面的筋与脂肪剔除干净。
2.割皮
将牛皮进行切割,一张完整的牛皮只有双肩与双腿根部四个部位的皮可以用于制作鼓面;若用其余地方的皮制作的鼓面,敲击的声音是不够响亮的。
3.石灰水浸泡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去除牛皮上的毛,且使牛皮变软。在古老的制作方法中,这一步骤主要是将牛皮埋在土中,埋五天左右,使毛发易于与皮脱离,使皮质变软。后来发现石灰水也有同样的功效,且效果更佳,于是这一步骤变成了现在的将割好的牛皮放入石灰水中浸泡三天左右,时间不能过长,否则皮质太软,不易制作鼓面。完成浸泡,即可用木铲铲去皮上毛发,不能使用金属铲,金属铲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皮质结构。
图4 绷制鼓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揉搓敲打
将皮揉搓敲打,使皮舒张变软,具有韧性,敲打出来的声音才会更加响亮浑厚。若这一步没有做到位,最终制成的鼓,刚开始敲起来不响,但是要经过长期的使用,才会逐渐变得响亮起来。
(八)绷制鼓面(图4)
将竹圈压住鼓皮套入鼓头,用回针法平整的将牛皮绳缝上,就可以绷制鼓面(用一根12 号铁丝在鼓头下端凹槽处扎牢,用牛皮绳穿过针缝格与铁丝上下串连,用力拉紧,鼓面蒙制完成)。至此,一只象脚鼓的制作基本完成。
(九)象脚鼓的调音
每次使用象脚鼓之前需要进行调音,调音的独特在于他们是用熟糯米饭捏紧贴于象脚鼓鼓面的中间位置,经验丰富的象脚鼓师傅依据声音呈现,以增减糯米饭进行调试。呈现的声音浑厚震响,又有穿透力,调音即可。
象脚鼓是傣族人民对一片土地理解出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了浓郁的民族审美与文化精神,它反映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当傣族节日期间,打起象脚鼓,跳起象脚鼓舞,以鼓声、人舞通达“上天”,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使人间家家平安兴旺。象脚鼓及其鼓声成为傣族人民的文化标志,傣族人民的凝聚力也在鼓声中得到了强化。临沧市傣族象脚鼓文化资源丰富,所传承的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完整、精湛,调音独特、鼓语丰富,值得抢救保护。在此倡议,各级部门加强对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与保护,建议通过数字的可交互且可分享的形式进行线上存储、展演和传播,使这些资源开放共享,被更多人所看到,满足个性化和多元化文化需求,放大价值。
通过线上技术,解决因为地域偏远,人民群众不愿意走进山区参观线下博物馆而造成的接触难等问题,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手机查看想要了解的非遗;通过线上形式,以及富有创意的沉浸式的博物馆展览体验,增强其吸引力,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同时线上载体的形式,也有利于网络众多自媒体的宣传,增加推广途径,可以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其次,构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数字非遗博物馆代表案例,以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为例,在建设数字化博物馆的过程中,将融合技术、资本、平台、内容生产者各方,借助泛在化的5G 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运用智能设备为必要手段,实现数字化博物馆的互联互通和界面融合,提升用户观览体验的智能感和友好感,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再次,突显出临翔区青华乡傣族的建寨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所传承的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完整、精湛、调音独特、鼓语丰富等内容。傣族象脚鼓无疑包含着丰富的傣族文化内涵,显示出或隐或显的社会功能,调查研究傣族象脚鼓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有这样一种乐器——傣族象脚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