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生的“江湖”人生

2023-07-25张全之

百家评论 2023年3期
关键词:老五书生江湖

张全之

内容提要:谢刚的小说《老五》,通过一位大学生在“大学江湖”和“社会江湖”中的种种遭遇,反映了他身上一种很可贵的品格,就是“书生气”,或曰“傻气”。他即使沦落到社会最底层,陷入生存危机,依然不苟且、不巧滑,洁身自好、帮助他人。《老五》对“书生气”的书写和重塑,体现了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因而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书,也是一本那一代人怀旧的书。

关键词:《老五》 书生 江湖

一、一部值得一读的书

出版人谢刚以前都是给别人出书,最近却出版了自己的长篇小说《老五》。我拿到这本书细细端详:一个看上去毫无光彩的题目,书的装帧设计也异常简朴:封面上一个细高个男人行走的背影,有点像鲁迅描画的活无常,前方是一座山,山的中间有半轮月亮,看上去像半颗孤悬的牙齿。封面左上角是书名,大字楷体,书名旁边竖排着三行文字:“冷月伴梦残,往事隔天远,春光一去不复原。”感觉不是诗,像是宋词残片,一般通俗小说喜欢这样卖弄,或者是受了琼瑶的影响。读完小说才知道,这三句话是老五送给恋人“公主”的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谈恋爱时的真情和矫情,在这里有所体现。就这本书而言,一切看上去都那么低调、朴素,毫无抢眼之处,更没有诱人去阅读的噱头。倒是腰封显得非同寻常:一批名作家和名批评家联袂推荐,显得大有来头。但这类广告宣传,并不能成为必须阅读的理由。纯粹出于好奇,在一个晚上十点多,我漫不经心地从头开始浏览,目的是想培养点睡意。不成想,浏览几页之后,便无法停止。等我读完这部20万字的小说时,天已经大亮了,而且睡意全无。这种久违了的阅读感受,让我沉思良久。不能不承认,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书,尤其对我们这代人而言,里面有太多熟悉的情节和曾经经历的往事。我说的“我们这代人”,是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读大学的人。小说中写的大学生活,基本就是我们的真实经历:逃课、打牌、写诗、投机倒把,洗完澡后把盆扣在身上在走廊里边走边唱,跟女生建立友好宿舍……这一切都复活在这部小说中了。它诱使我回忆起那些自在、幸福而又苦涩的岁月,所以我将这本书看作是我们这代人的怀旧之作,不知谢刚在写作时是否有此用心。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小说中也反复出现这个词,今天看上去颇有反讽意味。那时候能考上大学的人凤毛麟角,一朝得中,犹如“范进中举”,风光无限,人人羡慕。但到了大学之后,“骄子”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开始了大学的“江湖”人生。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天之骄子”们在一起,也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江湖。而大学的“江湖”跟社会上的“江湖”相比,还是风缓浪小,所以老五在学校里还能勉强应付,走向社会以后就显得不合时宜,处处被人算计。最终这个大高个子的四川人,只能靠轮椅行走。小说通过两个当事人讲述主人公老五的故事:一个是老五大学同宿舍的同学“我”,一个是他法律意义上的“妻子”郑园园。这两个并非旁观者的叙述人,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塑造了老五这一形象——一个性格并不典型的典型人物,这也许就是作者刻意追求的效果:在平实、日常的生活中,发掘人性的正常或非正常形态,所以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大开大合的情节,也没有过度设置的悬念,一如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平庸如常,琐碎如常。但在这平实的叙述中,隐藏着作者对两个“江湖”的思考:一个是大学小“江湖”,一个是社会大“江湖”,不太识水性的老五,在这两个江湖中差点殒命。这就是作者眼里的一个书生的江湖人生。

二、大学的“江湖”

我一直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跟今天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当然,这句话在逻辑上是有風险的。两个庞大的群体,没有统计数据,如何去评判他们之间的异同?任何概括都会有反例。这里说的仅仅是我的一种感觉,也可能是错觉。这大概与大学的办学政策有关。中国高校办学政策的两次调整对学生影响巨大:一是1996年大学取消工作分配,让学生直接面对就业的竞争和压力,而且这种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在此之前,只要上了大学,正常毕业,工作由国家安排,也就是所谓的“包分配”。所以那时候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读研的要求,大学生活轻松自在,没有什么压力。二是1999年开始高校大幅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就是贬值,“天之骄子”的美誉一去不复返了。小说中的“我”和老五,是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所以还顶着“天之骄子”的光环,读的又是东北的一所名校,自然感觉良好。与今天大学严格的考核、考试(所谓重视过程考核)和各种评比不同,那时的大学相对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的评比考核,管理也相对宽松:学生是可以逃课的,作业是可以不交的,考试是很容易及格的,离开学校请假也是不严格的a。大部分老师上课不点名,有个别老师点名,也不是太当真。小说中的好学生老五从不缺课,其他同学冬天的早上不想起床,就请他代为点卯,“老五每次都尽职尽责地帮答‘到,遇到较真的老师还要捏着鼻子变换个音。”b老师们都喜欢老五,有时开他的玩笑:

有一次教文论的老师点完名,头都没抬,说道:“武修德,这次替八个人答的‘到吧?”

“没有呀,都在呢,都在呢。”老五装出一脸无辜的样子。

“都在?都在那里?你指给我看看,别以为捏着鼻子我就听不出你那大闷腔?”老师当场就戳穿了老五的鬼把戏。

老五已经不是那个一紧张就“我……我……我”的老五了,老五也开老师的玩笑,说:“那也是七个呀,至少还有一个是货真价实的吧。”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对今天扫码签到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事情似乎是天方夜谭。那时候老师讲课没有课件,全靠一支粉笔,学生要记笔记。某些老师上课片纸不带,讲课滔滔不绝,成为学生膜拜的大神。这在课件为王的今天,是无法想象的。但一个班里只要有一个人认真记就可以了,考前大家传着抄录一下,背一背,及格基本没问题。那时候没有保研,愿意考研的人都很少,除了数额极少的一点奖学金,考高分基本没有意义,分配工作也不看考试成绩。在小说中老五就是一个做笔记很认真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替逃课的同学做随堂作业,一次做几份交上去,有一次还把自己忘了。那时候没有课程思政,老师讲课喜欢海阔天空地发挥,这样的老师往往最受学生欢迎。正是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和颇为自在的学生生活,使那时的大学生颇有清高之风,心中有所坚守,那时候靠背诵诗歌就可以俘获姑娘的芳心,就像小说中的老大。老五也想效仿,痴迷背诗、写诗,差点被当成了神经病。所以那时候的大学生身上总是带有一点浪漫气息,“天之骄子”的良好感觉赋予了他们骨子里不合俗流的气质。这些特点在今天的大学生身上,都变成了稀缺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那时候的大学总是云淡风轻、岁月静好,其实也是一个涛飞浪涌的江湖,老五就是一个在江湖中艰难泅渡最终樯倾楫摧的人物。他学习认真、勤奋,颇为内秀,高考时语文过百分(满分120),这在那时候是很少的。第一学年成绩总评,老五是全班第一名,但就是这个第一名,给自己惹上了麻烦。班里的苏禹,干部家庭中的独生女,被同学称为“公主”,有志做陈寅恪、钱钟书那样的大学者,所以在刚入学做自我介绍时,就口出狂言:“有缘,我们成为同学;不幸,你们与我同班。你们为争夺亚军而努力吧。”结果她屈居第二名,就公开给老五下战书:“武修德,好样的,咱俩这就算下战书了,看下学年我怎样让你折戟沉沙。”此后,公主经常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羞辱老五,让老五十分难堪。有一次英语课上,老师让翻译“吃一堑长一智”,老五翻译得不算错,但公主拿出钱钟书的翻译来,评价老五的翻译太“philistine”,让老五很受伤,“但老五是个涵养很好的人,自然不会与女同学发飙。老五虐不了别人,只能虐自己,他强压着愤怒和委屈,恶狠狠地摆着拳头,把骨节捏得嘎巴嘎巴响,嘴唇都咬出血来了,心里怒火把眼睛烧得通红。”老五争夺第一名,并非为了荣誉,而是为了一等奖学金,有300元,当时算是巨款;公主不在乎奖学金,争得是一口气,两个人就这样杠上了。最终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两个冤家偷偷相爱了,结果遭到了公主母亲的坚决反对。

老五在大学的江湖里遭遇过5次磨难,其中一次就是与公主恋爱。公主的母亲找到他的宿舍,严厉警告他远离她的女儿,并威胁他说自己跟校领导很熟,可以让学校处理他。除这一大事件之外,还有帮助老八从晾衣竿上取衣服摔倒,被玻璃碴子划得满脸是血;跟着老二做生意,贩卖方便面、袜子等,结果赔了钱;洗完澡扣着盆回宿舍,碰巧遭遇女生,一时传为笑谈;老五学习认真,从不打麻将。但有一次替急于上厕所的老三摸牌,被学生处的老师当场抓住,其他人或跳窗逃走、或迅速拿起书装作在学习,只有他一个人坐在麻将桌旁。他只说自己一个人在摸牌玩,坚决不供出同伙。因为他是中文系出名的好学生,所以让他公开检讨就完事了。这件事老五做得很江湖,虽然做了检讨,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宿舍里没人知道老五的底细,其实他是一个孤儿。他读高一的时候,家人在一次泥石流中全部遇难,他因为住校得以幸免。他的一个老师供他上学。考上大学后他靠做家教、奖学金等维持学业。但这时那位资助他的老师病重,他积攒了钱寄给老师,为此还不惜卖血。因为太需要钱,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给别人替考;同样是为了钱,他到澡堂搓澡,被两个冒充警察的混混抓住,说他嫖娼,被敲诈勒索,结果毕业证都没拿,就不辞而别,离开了学校,从此进入了社会这个大“江湖”。

小说上半部分对大学生活的描写十分精彩,凡是那个时候过来的人,都会会心的微笑——的确写得太真实了。但中心人物老五是个有个性的人,他内向又聪慧;待人诚恳又近于迂腐;他知恩图报却能力有限,只能铤而走险(替考)。事实上他的那位老师得病后很快就去世了,老师的老婆不告诉他,继续写信找他要钱。

替考事件发生以后,学校作出“劝退”的处分,他走投无路,去找了公主的母亲,因为她是省教育厅的干部。这是他当时能想到的最后一条自救之路。他承诺不再主动跟公主来往,公主的母亲也答应帮他打招呼。临走时公主的母亲说了一些温暖的话,给了他500元钱。随后公主的母亲就告诉公主,老五为了500块钱答应放弃爱情,这使公主对他充满了鄙夷和怨恨,一直器重他的老主任知道后也非常失望而且难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刚刚复苏,很多家庭都还很困难,尤其是农村家庭,往往很难负担学生上学的费用。所以像老五这样背负着经济压力的学生很普遍。当时很有影响的小说《女大学生宿舍》,其中就写了一个叫匡筐的女学生,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建筑工地拉砖挣钱。但对老五来说,他背负的不只是他个人或家庭的贫穷,而是他过去欠下的恩情,所以他要无条件地挣钱给老师治病。这种巨大的压力,导致他对人生问题往往出现判断失误,甚至为了挣钱而甘愿冒险。这种描写是真实的,也是惊心动魄的。也正是背负的这沉重的压力,使他在大学的江湖里没有把握住人生的方向,最终迷失了自己。

三、社会的“江湖”

老五因为替考一事尚未摆平,又加上嫖娼一事,自觉无可挽回,更是无脸见人,就迅速离开了学校。事实上,那两个冒充警察的混混到宿舍要钱的时候被识破了,所以讹诈没有成功。学校最后也没有开除他的学籍,只是给了他一个处分,把他分到了一家报社。但对他来说已经没有意义,要强又好面子的他从老师和同学们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

他离开学校以后,一头扎进了社会这个大江湖。他先是去了深圳,想继续挣钱给老师治病,结果身份证和身上值钱的东西都被骗子骗走了,他成了一个无身份证、无户籍、无工作的“三无”人员,在收容所里滞留了几个月。没有身份证,就不可能找到像样一点的工作,他被生活逼向了绝路,就跑到河北一个滨海小镇,准备投海自杀。他在海边喝酒、唱歌,与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这时正好一个女子来投海,他将这个女子救上来,送回家,自己投海的事就放到一边了。这个被他救上来的女人就是他后来名义上的妻子,小說后半部叙述人郑园园。她也曾是首都某高校的大学生,因为爱上了一位进修的学员,就义无反顾地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跟家里闹翻,随着那个叫秦志高的男人到了这个海边小镇,做了乡镇中学教师。秦志高为了向上爬,违心娶了上司离婚的女儿,将郑园园放在了一边。在郑为他第二次怀孕的时候,医生建议她将孩子生下来,否则可能终身不孕了。为了让孩子有个父亲,需要找一个名义上的丈夫,走投无路的老五成了合适的人选。尽管郑园园出于感激或出于身体的需要,抑或是出于对秦志高的报复,想把身体给老五,但都被老五拒绝,她意识到老五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女人。

为了挣钱,他随渔业公司的船出海,那是最苦最累也最危险的营生,但可以免于身份查验;第二次出海的时候,为了搭救船上的人受了重伤,再也不能出海了。他无事可做就开始写小说,不幸的是小说底稿被一个冒充编辑的骗子给骗走了。生活向他关上了一道道大门。后来偶然的机会,他干起了培训,并与报社合作,成立了公司,秦志高给他提供了假身份证。凭着他的智慧、能力和一股不要命的拼劲和韧劲,公司业务越做越大,还买了地,建起了培训学校,生意十分红火。报社王社长希望把他调到报社工作,目的是自己掌控公司,但他认死理,就是不答应。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开着挖掘机,带领一批人直奔震区,帮助解放军修路。由于他没有在救援现场救出一个人,也没有接受电视台采访,所以他的救灾行动成了他的罪状。由于他挡了王社长的财路,所以王社长举报他的身份造假,他被警察带走调查,后来因为财务问题被判刑。事实上他是无辜的,王社长、秦志高才是以假身份拿走钱的人,为了保住他的培训学校,他把所有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如果说大学的江湖,风浪都在水面上,那么社会的江湖,则是暗流汹涌,这对心无城府、做事认死理的老五来说,只能碰得头破血流。他从监狱出来后,发现学校没有了,他去找王社长理论,结果招来了王社长更大的报复——给他制造了一起车祸,差点要了他的命。他把培训学校看作自己的事业,而在王主编和秦志高这里,那不过是赚钱的工具,为了从中捞到好处,随时都会把学校卖掉,这是他与两位幕后操纵者出现严重错位的地方。当然,后来在郑园园和办案人员的努力下,王社长和秦志高都进了监狱,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老五却只能坐在轮椅上了。在社会这个大江湖里,单纯、执拗的老五,始终没有改变。

猜你喜欢

老五书生江湖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 你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却又“为谁风露立中宵”
娘走了,妈还在呐!
爱的江湖
裸背
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
老五
为什么总是书生遇女妖?
人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