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引起相关皮肤病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3-07-25周欣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11期
关键词:防腐剂皮肤病化妆品

周欣

【摘 要】化妆品具有美白、保湿、滋养等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的作用结果,而有效成分本身大多数为营养成分,导致微生物污染发生率较高,容易引发化妆品品质劣变。防腐剂在化妆品中使用较多,能降低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率。随着化妆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功能组分的广泛使用,防腐剂在化妆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产生的相关皮肤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不仅影响患者皮肤美容,亦影响化妆品的安全性。因此,本综述将以化妆品中防腐剂为起点,分析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现状及相关皮肤病,进一步阐明其发展方向,以期提高化妆品安全性。

【关键词】化妆品;防腐剂;皮肤病

中图分类号:TQ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11-0192-04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kin Diseases Caused by the Use of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

ZHOU Xin

(Department of Cosmetics Evaluation and Verification, Shanghai Center for Medical Device and Cosmetics Evaluation and Inspection, Shanghai 200025, China)

【Abstract】Cosmetics have whitening, moisturizing, nourishing and other effects, which are the results of a variety of active ingredients. Mos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re nutrients, resulting in a high incidence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which is easy to cause cosmetic quality deterioration. Preservatives are widely used in cosmetics, which can reduce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rate of cosmetic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smetics industry and the widespread use of functional components, preservativ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smetics. The resulting incidence of related skin diseases is on the rise,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skin beauty of patients, but also affects the safety of cosmetics. Therefore, this review will take the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s and related skin diseases, and further clarify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cosmetics.

【Key words】Cosmetics; Preservative; Skin diseases

化妝品行业是一种新兴行业,其产值在2019年达到4260亿元[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已经有5500多家化妆品生产厂家[2]。目前,全国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1.7万家,有效注册或备案的化妆品数量约130万个,远超欧、美、日等国家(地区)。随之而来的化妆品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3],化妆品属于是民用产品,适用人群较广,包括婴幼儿、肿瘤患者、老年人等,当化妆品中污染的微生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将会对化妆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导致化妆品中出现沉淀、变味及发泡等;对于乳化体则会引起化妆品结块。同时,如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量不足,则会造成微生物定植,难以发挥防腐作用;但防腐剂添加量增加会引起皮肤病发生率,是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综述将以化妆品中防腐剂为起点,分析化妆品种防腐剂使用相关皮肤病,进一步阐明其发展方向。

1 微生物对防腐剂的耐药性

防腐剂耐药是指微生物对防腐剂的抗微生物作用(如杀菌和/或静电作用)产生抵抗的一种现象,防腐剂不再抑制产品配方中微生物的生存及繁殖。防腐剂耐药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食品和饮料行业,防腐剂耐药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在化妆品行业,有文献报道[4],革兰氏阴性菌类型较多,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波纹假单胞菌等,对以下类型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防腐剂耐药:季铵化合物(QAC)、咪唑烷基脲、二溴双环丁烷(DBCB)、戊二醛、对羟基苯甲酸酯、苯氧乙醇、氯己定二乙酸酯 、DMDM乙内酰脲/碘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IPBC)和DMDM乙内酰脲/IBPC/MCIT/MIT。

2 国内近年来微生物和防腐剂超标抽检不合格情况

对2020年1月-2023年3月全国部分省市的微生物指标和防腐剂用量的相关批次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批次一共为207批,其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为91批次,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与氯化镁及硝酸镁的混合物超标为116批次,见图1。

3 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引发相关皮肤病现状

3.1 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相关皮肤病机制 化妆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且化妆品中常加入一定含量的防腐剂,但是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对皮肤危害性较大,会引起诸多皮肤疾病,其可能机制如下:①化妆品中防腐剂量过多或过少,将会对表皮细胞发育产生影响,造成皮肤的结构松散,从而引起表皮层变薄;同时,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不当,将会引起皮肤细胞繁殖缺陷,造成肤质变差[5];②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相关皮肤病发病率较高,主要由以下4方面因素引起:○a 所用化妆品防腐剂超标[6];○b 本身为过敏体质,不宜使用含有防腐剂的化妆品;○c 使用含防腐剂的洗发水、沐浴乳,没有冲洗干净,长期养成习惯后,造成慢性过敏;○d 化妆品中含有的香料、微量元素,如:汞、铅等,部分患者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均造成过敏[7,8]。

3.2 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相关皮肤病类型 化妆品具有清洁皮肤、美化、保护及改变体表气味等多种作用,且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化妆品种类呈上升趋势,而防腐剂在化妆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ong WJ等[9]研究表明,防腐剂在化妆品中使用较多,其危害性较大,持续使用含有防腐剂的化妆品,不仅影响患者皮肤健康,亦会对患者化妆品使用依从性产生影响。与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相关的皮肤疾病类型较多,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色素减退斑及色素性化妆品防腐剂相关皮炎、光毒性/光敏性皮炎等,具体分析如下。

3.2.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该皮肤病无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常在接触后迅速发生,且皮损部位主要集中在接触部位,边界模糊,部分患者可伴有明显的疼痛或烧灼感;皮疹常表现为红肿、糜烂及红斑[10]。

3.2.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化妆中防腐剂使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即临床所说的“化妆品过敏”,但是该类型皮肤病常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仅发生在对化妆品中防腐剂过敏者,部分患者需一段时间致敏后发生皮疹,临床多表现为水泡、红斑、丘疹及,可伴有瘙痒。Bisyris E等[11]研究表明,化妆中防腐剂使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多发生在接触部位,亦可由于局部致敏物质、变性坏死物质吸收,导致全身播散性皮损;如卡松含氯能对人体皮肤产生持续的刺激;部分防腐剂如咪唑烷基脲、乙内酰脲(DMDM),部分化妆品使用者担心加权的致癌作用;布罗波尔等防腐剂与亚硝胺作用相似,亦具有致癌作用。

3.2.3色素减退斑及色素性化妆品防腐剂相关皮炎 部分增白、祛斑化妆品中使用的防腐剂,能引起皮肤色素减退或发生脱落,出现色素减退斑,常误诊为白癜;汤丽昌等[12]研究证实,部分女性使用化妆品后出现部分灰黑色色素沉着斑,且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是由于化妆品中防腐剂引起了色素性皮炎;但是,由于该类皮肤病病程较长、病情变化缓慢,并未引起重视。

3.2.4光毒性/光敏性皮炎 部分化妆品中防腐剂含有光毒物质或光敏性物质,接触皮肤后经紫外线照射,能引起局部皮肤的丘疹、红斑及糜烂。部分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还容易造成毛囊口机械性堵塞,并于毛囊口形成厌氧环境,引起痤疮杆菌定植,甚至可散布于整个面部。

3.2.5其他 除了上述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相关皮肤病外,异物性肉芽肿发生率亦相对较高,常表现为结节、局部瘙痒等,部分患者发生在皮下组织相对较深的部位,且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4 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相关皮肤病预防及发展方向

从上述分析结果看出,化妆品中防腐剂相关皮肤病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不仅影响患者化妆品的正常使用,亦不利于患者皮肤健康。因此,相关部门应针对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相关皮肤病的发生机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以提高化妆品使用安全性。

4.1 不同防腐剂协同使用 通常来说,理想的防腐剂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具有广泛的抑菌谱,防腐剂的选择对于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抑制作用均相对较强,发挥杀菌作用;②选用的防腐剂需与化妆品中的不同基本成分具有良好的配伍,具有合适的油/水分配比,保证其不会对其他物质及化妆品的功能产生影响;③安全性较高,使用的防腐剂需具有绝对的安全性,力争做到无毒、低毒、无刺激[13]。从现有的化妆品选用的防腐剂看,防腐剂种类较多,但是单一的使用防腐剂常难以实现良好的防腐效果,且防腐效果常与防腐剂类型、剂量等有关。因此,化妆品中可选择不同类型防腐剂,发挥不同防腐剂优势;几种防腐剂的联合使用,能增强防腐效果,其效果单一的大于不同防腐剂的叠加,实现相互增效的作用。因此,将两种防腐剂进行复配,不仅能延长储存时

间,亦可保证化妆品质量[14]。

4.2 积极开发新的防腐剂 随着自然消费理念的深入,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天然防腐剂成为研究热点。许锋等[15]相继从不同的植物中获得新型的抑菌物质,并尝试研发新型防腐剂,常见的防腐剂包括薰衣草油、金盏花属植物提取液等,用于化妆品中能发挥良好的抑菌作用。同时,部分中药如黄芩、决明子、白花蛇舌草、薄荷等存在诸多活性成分,均能发挥较强的防腐作用,用于化妆品中能发挥良好的防腐作用,且该类型防腐剂安全性较高,能降低相关皮肤病发生率。目前,多数具有抑菌作用的天然提取物在较长时间内尚无法替代化学合成防腐剂,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16]。天然防腐剂主要有3个来源:①以植物精油、大蒜素和茶多酚为代表的植物源防腐剂:一种植物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抗菌成分,其抗菌具有广谱性,亦具有多种功能,如:抗衰老、美白等,上述兼有防腐作用的植物源化妆品原料被广泛用于临床;如:某产品中使用甘油提取物、芍药提取物、忍冬花提取物进行复配组合,其发明的组合物在防腐作用上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17];②以壳聚糖、鱼精蛋白和蜂胶等为代表的动物源防腐剂:这些物质一般由动物分泌或动物体内本身存在,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8];③通过微生物发酵后提取的微生物源防腐劑:如嗜热链球菌发酵产物、曲霉发酵产物在乳液中能发挥较强的抗菌作用[19]。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辛酰羟肟酸(CHA)、乙基己基甘油(EHG)、1,2-已二醇(Hexdiol)、对羟基苯乙酮(p-HAP)等物质在化妆品中使用亦相对较多,与传统的防腐剂复配使用相比,能减少传统防腐剂的使用,减轻产品刺激性,有助于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20]。

5 总结

化妆品安全监管不仅面临微生物污染的传统问题,亦需要解决防腐剂对皮肤微生物群落后产生的化妆品新安全问题。目前,化妆品中防腐剂相关皮肤病类型较多,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色素减退斑及色素性化妆品防腐剂相关皮炎、光毒性/光敏性皮炎等,其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均会对化妆品的使用效果及美观等产生影响。因此,为了降低防腐剂的使用对化妆品效果及安全性产生的影响,化妆品企业研发过程中可选择新型的防腐剂,积极开发新的防腐剂,在天然防腐、绿色防腐基础上,筛选出既具有防腐效果,又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型天然防腐剂,以降低化妆品中防腐劑相关皮肤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程文静,张佳婵,杨依林,等.市售护肤品防腐剂使用情况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究[J].日用化学工业,2021,51(7):679-685.

[2] 罗悦,汪隽,罗茜,等.超临界流体萃取-液-质联用分析化妆品中的4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J].中国测试,2023,49(1):75-80.

[3] 李欣,李帮锐,冯家力,等.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化妆品中5种防腐剂[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20):2458-2461.

[4] Abad-Gil L,S Lucas-Sánchez,Gismera MJ,et al.Determination of paraben-,isothiazolinone- and alcoholtype preservatives in personal care products by HPLC with dual(diode-array and fluorescence)detection[J]. Microchemical Journal,2021,160(5):105613.

[5] 陈燕,鲍熹珺,闫秀芳,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6种防腐剂,防晒剂和去屑剂[J].日用化学工业,2022,52(3):337-344.

[6] 王秀,娟国伟,陈云霞,等.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儿童化妆品中的10种防腐剂[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9):7667-7674.

[7] Briones Nieva CA,Cid AG,Romero AI,et al.An appraisal of the scientific current situation and new perspectives in the treatment of cutaneous leishmaniasis[J].Acta Trop,2021,221:105988.

[8] 阮家钊,尹湘君,季旭明.2019年杭州市散装豆腐中防腐剂添加状况及暴露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3):256-4260.

[9] Long WJ,Wu HL,Wang T,et al.Interference-free analysis of multi-class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 products using alternating trilinear decomposition modeling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diode array detection data[J]. Microchemical Journal,2021,162(1):105847.

[10] 王瑞,王欢,韩雨晴,等.组合应用替代方法评价5种化妆品中常用防腐剂的皮肤致敏性[J].日用化学品科学,2023,46(1):20-27.

[11] Bisyris E,Zingkou E,Kordopati GG,et al.A novel theranostic activity-based probe targeting kallikrein 7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J].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21,57(53):6507-6510.

[12] 汤丽昌,陈高健,梁国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醋,酱油及料酒中的13种甜味剂和防腐剂[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6):2181-2188.

[13] Matsumoto M,Kozakai M,Satake M,et al.Associ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platelet concentrates with skin diseases in blood donors:Limitations of cultural bacterial screening[J].Transfusion,2022,62(3):621-632.

[14] Liu J,Qu Z,Chen H,et al.Increased levels of circulating class-switched memory B cells and plasmablasts are associated with serum immunoglobulin G in primary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patients[J].Int Immunopharmacol,2021,98:107839.

[15] 许锋,陈得科,陈晓刚,等.坛紫菜防晒剂MAAs提取,鉴定及在化妆品体系的稳定性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22,18(4):156-162.

[16] 胡思嘉,李新福,熊强.ε-聚赖氨酸作为天然防腐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2,43(6):452-459.

[17] 徐嘉琪,杨红美,龚盛昭.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6种防腐剂[J].香料香精化妆品,2021(5):51-54.

[18] 李佳,苗萌,冯婧,等.化妆品中防腐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分析试验室,2021,40(10):1227-1233.

[19] 陈安诺,王欣怡,叶小青.化妆品中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23,50(4):102-103,83.

[20] 李增婷,吕鑫,李倩,等.市售无添加防腐剂化妆品防腐体系效能评价[J].日用化学工业,2021,51(10):975-980.

编辑 扶田

猜你喜欢

防腐剂皮肤病化妆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植物源防腐剂复配在化妆品应用中的研究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日化用品中防腐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防腐剂和酸味剂对发酵萝卜保藏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