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下半年发展有望超预期

2023-07-25本刊编辑部整理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智能算法

本刊编辑部整理

广发证券在7月3日的研报中指出,海外需求迎接新一轮周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出海动须相应。光大证券在7月6日的研报中指出,感知算法升级是L2级向L3级智能驾驶系统跨越的关键,看好特斯拉等标的。长江证券在7月5日的研报中指出,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有望超预期。

广发证券:新能源汽车峰回路转

广发证券认为,海外需求迎接新一轮周期,产业链出海动须相应。国内方面,2022年10万~20万元主力价格带的A级车受益于平价技术落地,驱动中国市场进入结构性平价拐点。A0级海鸥及A级车比亚迪DM-i系列引领,二、三线城市渗透率提速,叠加B级海豹渠道下沉、ModelY品牌效应向低线城市延伸,有望持续打开渗透空间。欧洲方面,车型周期与政策周期共振,中国供应链有望超预期扩张。欧洲2024年碳排放政策换挡下平台化车型投放提速,叠加中系电动车出海开启强车型周期。远期中欧合作范式明确,大圆柱、麒麟电池、超高镍、M3P等将成为重要创新,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海外份额有望超预期扩张。美国方面,中国材料率先受益电动化大周期,中国电池静候佳音。2023年产品周期叠加税收抵扣重启,我们预计驱动美国电车销量冲击180万辆。IRA法案下日韩电池企业扩张北美产能带动材料产业链入局,电池企业有望以平价技术优势破局,如福特-宁德时代、北美大客户-国轩高科。

在锂电材料环节,把握深度分化机会。随着中游资本开支逐步放缓,行业进入深度分化阶段,其中磷酸铁、电解液、六氟磷酸锂、负极价差分别处于2020年以来3%、5%、12%、23%分位,关注盈利加速分化、触底机会。我们认为电解液盈利将率先触底,龙头天赐材料超额利润优势确定;负极和石墨化价格加速见底,龙头以成本优势享受溢价红利;隔膜2023年持续开启降价周期,把握深度国产化机遇;正极加工费仍有下降空间,2023Q2碳酸锂价格有望企稳,2023H2经营风险部分释放,宁德时代、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带动磷酸锰铁锂应用装车,2023年有望实现产业化落地;铝箔2023年供给逐渐释放,加工费进入下行通道。

新技术应用、国产化机遇开辟广阔空间。复合集流体方面,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全球量产采用复合集流体NP2.0技术,复合铝箔率先打开应用,6月以来双星新材、万顺新材等陆续公告订单进展,复合集流体2024年有望开启从0到1放量。导电炭黑方面,以成本优势进行国产替代,导电炭黑订单有望2023年放量加速国产化进程。隔膜设备方面,中科华联和蓝科途合作验证“设备+隔膜”商业模式,打开深度国产化替代空间。

我们建议关注天赐材料、璞泰来、尚太科技、德方纳米、当升科技、恩捷股份、黑猫股份、欧克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A/H)等。

光大证券:看好特斯拉、理想汽车等龙头

光大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感知算法升级是L2级向L3级智能驾驶系统跨越的关键。与传统2D+CNN算法相比,BEV+Transformer算法优势体现在:感知输出信息精准度更高;鲁棒性高;泛化能力强,有助于城市高阶智能驾驶落地。感知算法突破+工信部明确扶持L3级商业化落地,国内向L3级商业化加速迈进。

特斯拉智能驾驶系统优势体现在硬件+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方面,全栈自研车载芯片FSD(硬件+软件+整车强耦合);计划自研超算平台Dojo,为后阶段高阶智能驾驶发展做铺垫。软件算法方面,率先切入BEV+Transformer大模型算法,现已升级至Occupancy+Transformer。数据方面,车队规模领先+采用仿真模拟补足罕见场景,保证数据数量;采用自动标注提高数据质量。

2022年末起华为+新势力车企陆续规划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预计均将基于BEV+Transformer搭建。我们判断,大模型符合高阶智能驾驶基于数据规模+模型精度增加的算法升级需求,数据是驱动大模型在高阶智能驾驶落地的关键。各车企在数据+硬件+软件算法的布局或将成为L3级智能驾驶能否兑现的关键。从对比来看,华为基于智能驾驶的软硬件占优;理想基于智能驾驶的数据规模占优。

我们判断,L2/L2+级向L3级高阶智能驾驶迈进的三大要素重要性排序为数据>算法>硬件;随着智能驾驶等级的推进,预计决策算法增加硬件重要性,三大要素重要性排序或为硬件>=算法>数据。

我们建议关注,特斯拉、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长期建议关注华为智选车模式合作车企。零部件方面看好智能化驱动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度提升(行泊一体域控等方案)的发展趋势,建议关注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科博达。看好线控底盘在高阶智能驾驶的应用,推荐伯特利,建议关注耐世特。

长江证券:渡过艰难时刻,下半年有望超预期

长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3年初行业逐步走出疫情影响,但起步相对较慢。2023年1-5月乘用车批发销量900.0万辆,同比+10.8%。市场主要担忧“价格战”不利影响以及需求较弱等问题,从终端表现来看,当前需求平稳回升,库存水平处于健康状态,价格水平较为稳定。短期内政策与市场端边际改善,“价格战”趋于缓和,随着经济回暖,新能源与总量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海外延续高增长贡献增量:库存有望进入到平稳运行的状态。整体来看,预计2023年行业批发销量2425万辆,同比增长3.0%,其中新能源销量850万辆,同比增长29.9%,渗透率达到35%乘用车:销量为王,看好自主新能源强者。

自上而下来看,新能源需求向上,渗透率持续超30%。8万-25万中间市场规模大且持续扩容,2023年1-5月占比提升至68%,插混渗透率7.8%,是当前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对比2022年前十大车型来看,2023年1-5月比亚迪宋PLUS、元PLUS等新能源车型加速抢占燃油车份额,但优质新能源车型供给仍存较大空白。同时,自主车企份额持续向上。新车周期是整车投资的核心要素,比亚迪以冠军版车型颠覆燃油车价格,订单环比迅速提升;理想×平台车型交付量持续爬坡:长城、古利、长安等传统一线自主加快对中间市场插混大赛道的车型投放。

零部件方面,长期成长方向不变,短期聚焦优势品种汽车智能电动化变革打开行业远期成长空间,中国优秀零部件企业有望在新时代涌现一批世界一流企业。我们优选两条主线:建议聚焦大空间、好格局的优质景气赛道,其中智能化或迎来突破性发展;优质零部件出海开启全球化成长空间。短期来看,产能利用率為影响盈利的核心因素,建议重点考虑下游核心客户的表现情况。

商用车方面,内需底部向上,出口增速强劲,估值处于低位商用车板块经历周期下行,目前行业已处于底部回升趋势。内需方面,经济缓慢复苏,库存逐步去化,销量同比稳步提升,当前行业销量还远低于中枢水平,未来2-3年有望持续向上。出口保持高增长,中国车企渠道布局逐渐完善,产品力强,海外全面开花。估值层面,PBROE框架下,商用车估值仍处于历史25%-30%分位,距离估值中枢还有较大空间。

我们推荐三条投资主线:整车方面,重点推荐新能源实力强的比亚迪、长安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等;零部件方面,智能电动打开远期空间,聚焦大空间、好格局的优质景气赛道,以及出海开启全球化的优质企业,重点推荐拓普集团、新泉股份、伯特利等;商用车方面,内需底部向上,出口增速强劲,估值处于低位,推荐行业龙头潍柴动力、宇通客车。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智能算法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智能制造 反思与期望
智能前沿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制造·AI未来
算法初步两点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