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合作治理 共建美丽上海

2023-07-24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

上海人大月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行政处罚损害赔偿检察

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

2022年8月10日,崇明区人民检察院与区生态环境局召开“四长协同”联席会议。

自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确立以来,本市检察机关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关注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以修复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与生态环境部门共同追究责任人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建美丽上海。

多方位合作 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搭建协作平台,加强互动交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实施首日,市人民检察院至市生态环境局调研,就解决环境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商讨对策,并就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双向支持、协同配合达成共识。黄浦区、宝山区、奉贤区检察院分别与区生态环境局签订相关办法、意见,通过建立联席会议、重大执法活动检察官到场等制度,强化交流沟通,创新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实践方式。奉贤区检察院与区生态环境局在公益诉讼主题检察开放日期间,对区域内信访矛盾突出的企业开展现场联合检查,丰富协作形式,加大违法线索、监测数据等信息共享力度。

落实检察建议,提升互动实效。自《决定》实施以来,各级检察机关对区域内环境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对行政处罚决定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对生态环境部门行政处罚程序进行调研,共向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制发检察建议78 份。针对检察机关提出的履职不到位等问题,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开展执法检查,针对部分区行政处罚决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不及时的问题,市生态环境局与市人民检察院签订《罚款收缴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工作专题会议纪要》,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决定强制执行程序。同时,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支持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工作,及时提供专业支撑。

加强制度衔接,扩大办案效应。目前,生态环境部门对于相关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一方面通过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另一方面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追究违法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修复责任。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推进过程中,检察机关与生态环境部门将公益诉讼诉前结案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有效衔接。全市办理的141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中,检察机关参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移送、损害调查、赔偿磋商、支持诉讼、协助修复的案件共计72 件,有效发挥了监督作用,并形成治理合力,保障索赔结果符合公益保护要求。此外,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检察机关共同在浦东新区创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示范基地”,在青浦区创建“‘最江南’公益诉讼实践创新基地暨长三角联合生态修复基地”集中开展替代性修复,探索“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修复模式,受损环境得到及时修复。

持续聚合力 共同推进生态保护

近年来,检察机关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如何进一步发挥检察公益诉讼优势,做好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衔接,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加强制度保障,进一步推动公益诉讼质效提升。实践中,各地对于损害赔偿金的资金管理模式各有不同,建议设立统一的公益诉讼损害赔偿专项基金,并出台相应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保证受损公益及时有效得到修复,使办案结果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强化制度衔接,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检察机关在办理生态环境损害公益诉讼案件中,发现符合适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案件,应及时告知生态环境部门,协商确定案件后续办理程序。建议建立检察机关参与生态环境损害调查、磋商、鉴定评估的支持程序,并作为诉前程序的实践方式。

加大责任追究,提升企业守法经营责任意识。自《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出台以后,各地在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办理中已有尝试。建议针对存在长期违法排放、多次违法拒不整改等情况的企业,在检察公益诉讼中推行惩罚性赔偿制度,共同营造合规经营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行政处罚损害赔偿检察
安全标志疏于管理 执法作出行政处罚
当前消防行政处罚中存在的问题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应如何确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年起全国试行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