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07-24吴婷
吴婷
摘 要 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教师可引入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通过精心选定阅读议题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精准识别重难点知识;合理组合文本,指导学生构建阅读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其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激发学习动力。
关键词 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 古诗文教学
古诗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传达的人文内涵,强化思辨分析能力。群文阅读是目前高中阅读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对古诗文进行结构化组合,帮助学生串联起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建构起系统的古诗文知识。
一、精选议题,确定学习方向
教师可依托教材文本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议题,确保教学目标清晰、教学指向明确。教师选择的议题应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统摄性。在维度选择方面,可以以文章体裁、作者生平以及文本内容作为阅读教学的线索。
比如在学习《〈论语〉十二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为学生选择“孔子与孟子的‘孝之比较”的议题。孔孟均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在儒家文化精神中,人伦关系与“孝道”都被放在重要位置。“孝”文化不仅包括对父母长辈的孝,还涵盖着其他的人伦关系。教师可让学生围绕这一议题阅读《论语》《孟子》的相关内容,了解他们对于孝的认识,并探究其中的差异性。学生可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并探讨二者在孝道方面的相同点与差异性。学生需要深入阅读文本,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既要明确作者的观点,同时还要剖析影响其观点的因素。有的学生认为,《论语》《孟子》都强调孝必须合乎礼仪,不能违背礼教的规矩。其中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具体,比如孝顺、关心父母,要让父母始终心情愉悦。在分析差异性时,学生形成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二者的差异性在于,孔子强调对父亲的依从,并遵守其制定的规则;而孟子则提出当父母有错时,应及时指出并进行纠正;也有的学生提到孔子将政之道与孝之道进行联系,而《孟子》则较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扩大范围,将老子、庄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的作品也纳入到群文阅读的范围中,通过阅读教材文本,再补充相关材料,以总结其思想主张,并结合当下的时代发展,探讨这些主张是否还有现实价值,以此系统化理解先秦诸子思想。
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教师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议题,让学生明确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并通过自主探究,理解文本内涵。教师所选的议题还应具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让学生将现实生活与古诗文进行联系,从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组合文本,构建阅读体系
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围绕议题选择符合教学需求的文本。文本在主题立意或者体裁内容方面应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其难易程度、思想深度与篇幅都不应相差过大。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古诗文时的最近发展区,避免因阅读难度过高或者文本篇幅过长而打击到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自信心。群文阅读的文本既可以从课内进行筛选,也可以加入课外的相关诗文,以此实现对学生阅读视野的有效开拓。
比如在学习《琵琶行(并序)》时,教师可以开展群文阅读活动,选择的议题为“逐音乐之美,探灵魂深处”。在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播放《高山流水》乐曲,并请有知识储备的学生为同学讲解有关“知音”的故事,借此引出本篇课文与相關群文,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等。这几首诗也以绘声绘色的方式描写了音乐艺术。自由诵读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对画面进行描摹,以此实现对诗意、文意的初步感受。在精读环节,则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字来描述音乐的。学生发现了比喻、侧面烘托、正面描摹、用典、想象以及使用联绵词或者叠词等方式,通过这些巧妙的写作手法将原本无形、抽象的音乐,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转化为可感、形象的实体。在比较阅读环节,可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探讨作品在描写音乐时存在的差异性。比如虽然《听蜀僧濬弹琴》与《琵琶行》都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但是白居易通过多个比喻将琵琶演奏的过程表现出来,而李白只运用一句来形容琴声。在表现手法上,二者均选择了反衬来突出演奏者高超的技艺。但在写作顺序上,二者则存在不同,白居易先借助侧面烘托的手法夸赞演奏者,最后描述自己的感受;而李白则将自己的感受放在前边。完成前期阅读任务后,教师还可让学生仿照这几篇古诗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来尝试仿写诗句,并相互进行品评。
教师在推进群文阅读教学任务时,需要对教材中的古诗文形成整体化的把握,并结合教材的单元编排,选出符合议题的篇目,通过向课外阅读材料的延伸,来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古诗文方面的知识储备,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逐步掌握阅读古诗文的方法。
三、科学引导,培养自主意识
教师作为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引导者,既要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分析的主线,完成多个文本的阅读与鉴赏,同时还要扮演合作者的角色,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畅所欲言,使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得到有效增强。
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并序)》时,教师可以开启人物专题式的群文阅读活动——“走进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学生对陶渊明有较高的熟悉度,教师可让学生按照陶渊明的人生经历来搜集其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对其作品的情感主题、创作风格等进行深入的阅读探究。学生在课前需要大量搜集陶渊明的诗文作品,并进行阅读、分析与筛选,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群文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工,以此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从中选择了《归去来兮辞》《自祭文》《桃花源记》《归田园居》《饮酒》等篇目,让学生在诵读这些诗作后,表达自己对陶渊明的认识,并结合诗文说明原因。如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热爱田园、厌弃俗世;有的学生认为他始终清醒,能够坚守自我;也有的学生则看到了陶渊明对名利与生死的淡然。而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填表或者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陶渊明各个时期的创作风格与思想情感,进而分析其从《归田园居》到《归去来兮辞》之间发生的变化。最后可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预习环节了解到的陶渊明的故事与典故,以此深入理解陶渊明人生的不同侧面。
群文阅读中,教师需要通过间接性的引导来让学生将关注点集中到文本上,通过思考来实现对古诗文的深度解读,以此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强化对古诗文的深入理解,从而体会并把握古诗文蕴藏的丰富内涵。
群文阅读正在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时,应重点关注议题的选择、文本组合以及教学引导等教学环节,以此改变学生对古诗文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状态相对被动等现状,从而发挥出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作者通联:福建仙游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