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恐吓的杀手
——超现实主义视觉场下谋杀现场

2023-07-23撰文佳兰

艺术品鉴 2023年10期
关键词:潜意识梦境代表

撰文=佳兰

勒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20 世纪比利时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被恐吓的杀手》(The Menaced Assassin)是他于1927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是他超现实主义风格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马格利特仿佛将一部推理小说浓缩到了一个画面,形成了复杂的谜团,等待观众的解读。

画中间的裸女躺在沙发上嘴角淌着血,已经死透了——是谁杀了她?听音乐的男人,是凶手吗?乍一看非常显而易见。但真有这么简单吗?他杀完了人,竟然悠闲地留在现场等着警察上门?窗户那么大,他难道会没有注意到背后的盯梢?站在门外的男人们表情漠然,他们来自白道还是黑道?

马格利特设置的场景就像阿加莎编排的情节,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真相。要侦破这起凶杀案——解读这幅画,我们就从画家和他所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讲起。

超现实主义的理想梦境

超现实主义艺术是20 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主要在欧洲和美国流行。它是一种探索人类潜意识和无意识的深处,表达非理性和梦境的世界,并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艺术形式。

跨版勒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 《被恐吓的杀手》The Menaced Assassin 150.4×195.2cm 1927 年 现存于纽约MoMA 图片来源:MoMA 官网

对页上图:勒内·马格利特《爱人》54×73cm 1928 年

下图:马格利特《错误的镜子》1929 年 54.2×81.2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924年,《超现实主义第一宣言》在法国发表,达达主义的大部分艺术家都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和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影响下,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以超自然的、无意识的、无理性的精神自由为创作目标。他们通常会创作出诡异、幻想和荒诞的作品,追求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挑战现实世界的规则和逻辑,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在超现实主义艺术中,艺术家通常使用非传统的材料和技巧,如拼贴、写实绘画、借用现成物品等。

超现实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名气都如雷贯耳:达利(Salvador Dali),胡安·米罗(Juan Miro)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勒内·马格利特(Rene Margritte)。超现实主义是产生于上世纪20 年代的艺术流派,与同时期的达达主义(代表人物:杜尚)和抽象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一起将艺术史划分为两个时代:它们之前是现代艺术,它们之后是当代艺术。他们的作品对后来的艺术家和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和概念艺术等。

超现实主义的风格虽然也受到些立体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的影响,但它产生的思想根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梦境是潜意识的产物,代表了我们的欲望,尤其是那些被现实世界压抑遏制的欲望。三位超现实主义大神的“梦境”各有不同:著名的瘾君子达利的梦境是嗑药嗑出来的,穷光蛋米罗的梦境是经常吃不上饭给饿出来的,马格利特的梦境则来源于儿时阴影。

马格利特对童年的往事大都忘记得一干二净,当有人问他哪件事记得最深刻时,他便会说在孩童时,很喜欢与一个小女孩走到一个废置的坟场里玩耍。有一天,当他们爬过围栏进入坟场后,看见一位画家正在埋头苦干地画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走上前去看画,发觉画中的景物就是坟场。他看完那幅画后感到十分诧异,画异常的真实,从此他便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是马格利特?

马格利特生于比利时的一个富商家庭,他妈妈是一个设计师,有严重的抑郁症,一天到晚都在自杀,他爸爸只好常年将他妈妈锁在她的卧室里。直到某天她成功出逃,在失踪了几天之后被发现浮尸于家附近的桑布尔河上。当时警方认定她是投河自尽的,但其真实死因一直没有查清楚。那年,13 岁的马格利特亲眼见到了自己母亲浮尸河中,尸体被衣服遮住了面部。这段经历在马格利特的潜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了一个未解心结。所以,他日后最喜欢画的“梦境”都与这段经历有关:

飞鸟,在很多他的画中代表自由和平静的内心世界;

天空,代表现实世界;

蒙着脸的人,代表未知的真相或者被表象掩盖的真面目;

镜子:代表自我,本我和超我

而且他很多画的场景都设置在一个房间里,代表个体认知的局限性。

本页马格利特《人类的境况》100×81cm 1933 年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母亲自杀身亡这一事件对马格利特的童年和成年后的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包含了自杀、失踪、幻想等主题。

马格利特后来在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但他并不满意学院的传统教学方式,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艺术语言。1926 年,他开始参加超现实主义小组,成为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代表画家之一。

在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下,马格利特开始用不合理、矛盾的场景和元素来挑战现实世界,表现出一种对于现实世界的反叛和挑战。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常见事物和形象的重新组合或转化,例如:苹果变成人脸,身体错位,人物变成鸟等等。这种超现实的手法,可以被视为是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批判,或者是对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进行重新思考和诠释的表现。

同时,马格利特在一战期间,曾经在军队中服役,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荒诞,这对于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往往通过不合理和荒诞的画面来表达他对于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和质疑。

此外,马格利特的创作也深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他在自己的绘画中常常探索人类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并试图通过艺术来展现出这些隐藏在人们心中的情感和欲望。这种探索和表达,也是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被恐吓的杀手》

马格利特将1925-1930 年称为其“洞穴”时期。这是他超现实主义风格的重要发展阶段。在这段时间里,马格利特将自己关在一个类似洞穴的空间里,专注于他的艺术创作,并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其作品受到当时默片与侦探小说的影响,所以女人多是“受伤、被害”的形象;男人则借用了小说里“侦探”的形象。而这幅作品与别的最大不同在于:自带强烈的电影感。

卧室,裸体女人躺在沙发上,嘴角渗血、双目沉阖。还有衣冠楚楚的男人,他背对着女人,若无其事的听着留声机。房间门口,两个男人各执器具。似乎是俩警察,准备诱捕这个男人。而同样窥探这一切的,还有远方窗台的三张脸……画面中,男人们的衣着、面容都几乎相同,显示出内在的统一和连续。马格利特是通过这种不动声色的表达,试图模糊现实和幻想的边界。

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和猜测。

一种解释是,马格利特的母亲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曾经遭到过一次刺杀的威胁,因此这幅画可能是他对这个事件的回忆和想象。另一种解释是,这幅画可能是马格利特试图探索和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暴力冲动。还有一种解释是,这幅画可能是对于当时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回应。1920 年代是欧洲的政治动荡期,极端主义思想和政治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在这种背景下,马格利特可能试图通过他的作品表达对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的不安和担忧。

无论是哪种解释,都反映了马格利特对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探索和表达,以及对于社会和政治现实的关注和反思。这种探索和表达正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核心特征之一。

回到画面本身,画面中的杀手穿着黑色的西装和帽子,他的面部被画成了一个普通男人的肖像,没有任何特征可以让人辨认。这种形象的设计是为了让观众感到他是一个匿名的、无名的人,甚至可以是任何人。这种匿名性也是马格利特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手法。画面中的受害者只露出了一部分头部,但这部分头部非常的明显和夸张,这种夸张的手法也是马格利特常用的手法。他的形象可能代表着人类生命的脆弱性,暴力和死亡在任何时候都可能降临到我们身上。

《被恐吓的杀手》是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经典代表之一,是他所有画作中最大的一幅:1.5x1.9 米。它突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表达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暴力冲动的关注和表达。它的画面充满了矛盾和不合理的元素,挑战了传统的逻辑和观念,表达了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梦境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猜你喜欢

潜意识梦境代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梦境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