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就是一首按了静音的歌
2023-07-23歪歪余
歪歪余
旁敲侧击 打听你的消息/你的名字 连笔画也数了无数次/你不用太在意 想念没有目的/就连聊天次数 也计算了 恰好的频率/挖尽心思 寻找各种话题/举着朋友名义小心翼翼关心你/假装偶尔联系 不留太多痕迹/怕你怀疑 那些一厢情愿的秘密……
我是在无意中听到《暗恋就是一首按了静音的歌》这首歌的。从有记忆以来,我所经历的喜欢,从来都是张扬外显的。喜欢谁,想念谁,从来都是直面表白。
迎着窗外舒适的风,抬头看见大片透明的蓝。天气变得很好,好到让人有些许恍惚——外面的世界,就是这么灿烂吗?远处有风筝在飞。风筝的存亡,对应着线的那头。看着它起飞,飞得越高,越发有股悲凉由心而发。
木棉花在天空下迎风摇曳。一些一开始以为只是暂时的困难,变成了遥远的拉锯战。人们在惶恐中失控,在失控中无力,在无力中妥协,最终在妥协中建立新的认知,形成惯性记忆。所以,日复一日的日常,好似变了,又仿佛没变。生命力的更新,总是随着高中低、低中高的曲线在滑动,时时彰显活着的韧性。
有一天有个人问,就一直这么理智吗?或许,是因为距离,所以没有闻到燃烧的味道。又或许,是克制少年时的咄咄逼人,是修复失衡时的癫狂状态。日子久了,就逐渐成了理智的样子。今天无意翻阅旧书,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年少看,是懵懂的叛逆,此刻看,叛逆如此清晰。
某晚,要好的伙伴突然在微信群里表述,自己新的征程没能得到我们的支持与肯定。一长段的文字,明显有着情绪。我当下心里头五味杂陈,想着回什么才最为合适。违心的敷衍折煞了情谊,真情的鼓励已显苍白。我想,志趣不相投不影响爱彼此,这或许就是爱最从容最原始的体现。只不过,仅仅是爱,好像不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而“分寸”是岁月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它让人变得宽容识趣,也更为简单。蹚过时光的河,所有的外物实际都只是用来认识自己罢了。往外看,痛并失落着;往里看,痛并快乐着。回到理智那个问题,也就有着合理的理解了:年纪大了,外部语言转化成内部语言。过滤了一遍又一遍,自然就少了波瀾了。
电脑中还在循环着《暗恋就是一首按了静音的歌》。所有的静默,都不是天生的,所有的静默亦都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人生本不长,剩余的时光,我们都理应用来遇见更新的自己。告别,是一场盛大的启程,用来整合,然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