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晓桐:奋楫逐浪领桨人

2023-07-23胡梦姣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桨赛艇队友

胡梦姣

“当所有对手在我眼前变得越来越小的时候,我知道我们成功了。”在获得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比赛冠军后,崔晓桐自豪地说,“我们参加奥运会,就是来拿金牌的,因为我们一直都很强。”这是源于自身实力的自信,也是她很早便立下的青春誓言。但她没有停歇下来,又马不停蹄地投入更艰苦的训练中,开始新的逐梦人生。

哭着跪着也要走下去

崔晓桐出生于辽宁丹东一个普通农家,不满13岁就身高1.77米。那时周围的人经常对她说:“你长这么高,可以去当模特或者运动员。”这些话拨动了小姑娘的心弦,她想,要是真能当上模特或是运动员,就可以走出农村,去看外面的世界了。

人是要心怀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对崔晓桐来说,拥有梦想就要期待它的来临。

一天,丹东市航海运动学校的赛艇教练徐云波到学校挑选苗子,一眼就相中了身高臂长的崔晓桐。可她的父母不知道赛艇是个什么运动项目,既担心孩子受苦,又怕以后出不了成绩还落得一身伤病,便委婉地拒绝了。

徐云波教练便举出很多成功的例子,反复劝说他们:“只要孩子努力,也许这就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一旁的崔晓桐听了,心里跃跃欲试,提出如果父母不答应,她就不上学了。

看着崔晓桐一副毅然决然的样子,妈妈心软了,终于答应了她,但也同时提出:“既然你做出了选择,就要坚持下去,绝不能半途而废。”于是,崔晓桐在爸爸的陪伴下走进丹东市航海运动学校,穿上运动服,登上赛艇,开始了劈波斩浪的人生。

刚学划艇,崔晓桐觉得挺好玩,很快学会了蹬腿、拉臂、倒肩等基本动作,还学会了游泳。可简单的动作重复做,就没那么好玩了。如果动作达不到要求,会受到教练毫不留情的批评。崔晓桐心思细腻、敏感,加之年龄太小,只要教练的语气重一点,她就会哭鼻子。

一次,崔晓桐在校外做了一个“杀马特”似的离子烫发型,加之训练时几个动作总不过关,受到了教练的严厉批评。于是她给妈妈打电话,眼泪汪汪地说:“我不练了,太累了。那么努力还学不会,我想回家。”可妈妈在电话里严词拒绝了她:“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就是哭着、跪着,也要把它走下去。”

妈妈的狠话,深深触动了崔晓桐,她想起此前立下的誓言,便低声地说:“那我还是坚持练下去吧。如果在省运会上不能获得前三名,我就回家不练了。”

为了提高自己的体能,她每天至少要划五千个桨,划水距离达五六十公里。别人休息时,她还一个人去跑步、游泳。在接下来的第十一届省运会上,她获得了一金一铜的好成绩。比赛一结束,她就兴奋地戴着奖牌回家了。妈妈握着她的手,高兴的同时却流泪了:16岁的少女本应是纤纤玉手,却布满了厚厚的茧子;本应是白里透红的脸庞,却变成了高粱穗子的颜色。

但对崔晓桐而言,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每一个老茧都是一枚奋斗的勋章,每一次奋力划桨都是怒放的青春,每一回灿烂笑脸都是开心的收获。

坚持是自信的延续

如果说徐云波教练是崔晓桐的伯乐,那么张秀云教练就是她的“锻金师”。她用各种“折磨大法”,成就着崔晓桐的奥运梦想。

进入国家队后,崔晓桐受到了更加严酷的训练。她的手每天要与船桨摩挲转动五个多小时,血泡破了又起,老茧剔了一层又一层。然而不是每一次的努力,都会有好的结果。在里约奥运会的选手选拔中,崔晓桐不幸落选。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她的成绩也很不理想。她一度感到十分痛苦和迷茫。

2018年,国家赛艇集训队设立“大个子组”,身高1.87米的崔晓桐被吸纳进来。可训练开始后,主教练张秀云把她撂在一边,不管不问,每天只指导其他运动员。崔晓桐摸不清张教练的意图,也不敢去问,只能默默地在一旁进行体能训练。

“冷观”了一段时间,张秀云教练发现崔晓桐头脑灵活,爱琢磨,能吃苦,有拼劲,决定让她从单桨改为双桨,并参与四人双桨组训练。“终于能进四人双桨组了!”崔晓桐兴奋不已,仿佛自己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女子四人双桨是我国在东京奥运会上的夺金项目,也是女赛艇选手梦寐以求的目标。

划了六年单桨再改双桨,对崔晓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改双”后,她一直存在发力不平衡的問题。一下水坐在艇上,明明艇是平的,她却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歪的,总也调整不过来。

“你如果能突破自己,你就待着。如果你觉得不行,就背起包袱给我走人。”张秀云教练毫不含糊地对她说,“我现在不折磨你,以后折磨你的就是你的对手。”

春日的清晨,带着几丝寒气,在水边,人的体感温度会更低。崔晓桐却和队友们一起上艇、划水,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为了心中的奥运目标,首先就要改变“发力不平衡”的问题。她不仅认真揣摩一个个动作,还让队友观察自己的表现,找出问题的症结,反复训练。

作为四人双桨组的领桨人,崔晓桐知道,提高自己的桨频也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着赛艇的速度。除了按训练计划增强手臂力量和进行有氧训练外,她还会根据自己的弱项不断加码,直至把所有动作练得炉火纯青。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崔晓桐和队友配合默契,比赛成绩一路跃升,获得了2019年赛艇世锦赛冠军。可接下来的备战东京奥运会,却让她始料未及,经历了一番艰难的心路历程。

为了确保将金牌收入囊中,张秀云教练告诉崔晓桐和队友,奥运会参赛资格只属于“四双艇”,要让这条艇成为“冠军艇”,艇上的人必须是优中选优。参赛前如果你的各项条件不足以达到“冠军艇”的要求,你就得下艇。为了挑选出优秀的选手,她每天采用定位测试法“折磨”大家。

“艇位”之争异常激烈,大家都暗暗较劲,拼命练习。可越紧张,越容易出状况。在冬训定位测试中,崔晓桐因表现不佳,不得不上岸待训。眼看“奥运梦”就要破灭,她哭得稀里哗啦,满腹惆怅写在脸上。张秀云教练发现后,鼓励她:“比赛,是训练的延续,渴望它,和奖牌无关。坚持,是自信的延续,热爱它,和年龄无关。”

张秀云教练的一席话,安抚了崔晓桐那颗失落的心。她放开手脚拼命训练,体能很快达到全队最好的水平,稳稳地坐上了开往奥运会的“四双艇”。由于疫情,东京奥运会举办时间延迟,崔晓桐则是一刻也不曾耽搁,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训练。累哭了,擦干泪再练;累吐了,吐完了接着练。

心无旁骛的强化训练,让崔晓桐和队友的四人双桨成绩达到了世界冠军模型标准。在接下来的东京奥运会上,她们奋楫争先,一往无前,顺利登上冠军领奖台,为我国奥运会代表队赢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爱水爱河就是爱中国

赛艇比赛是一项意志与力量的比拼,赛艇背向终点前进,运动员看不到终点,只能看到竞争对手。自 1896年被列入第一届奥运会比赛项目后,一直是欧美人的优势项目。

2022年,崔晓桐和队友参加亨利皇家赛艇会并捧起了“格蕾丝王后冠军杯”,让五星红旗在赛艇发源地——英国高高飘扬。崔晓桐的拼搏精神令欧洲人惊叹,著名英国赛艇运动员、连续五届奥运会赛艇金牌得主史蒂夫·雷德格雷夫称赞她是“世界优秀领桨人之一”。

对于那次比赛,崔晓桐颇为感慨:“比赛开始之后,中国队的表现越来越引人注目,我们赢了一场,赢来一片惊叹声;我们又赢了一场,赢来一阵鼓掌声。当我们最后获得冠军、走上领奖台捧起奖杯时,则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每一位运动员,在进入竞技体育行业之前都是普通人。他们或许具备良好的运动天赋和身体条件,但要成为顶级运动员,则要有超乎常人的专项技能和体能,还要有超强的意志力。崔晓桐就是通过发挥超强的意志力,以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最终破茧成蝶。

站在领奖台上,崔晓桐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深深地体会到:荣耀背后是强大祖国的支撑,是国家提供了最好的训练条件,才让他们运动员登上高峰,实现了心中的梦想。她觉得,爱艇、爱桨,就是爱赛艇;爱水、爱河,就是爱中国。

崔晓桐的“中国说”

“人生就是一盘棋,一旦落子就不能反悔。过去有过荣耀,也经历挫折,都不必太在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困难就像一个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勇敢去面对,努力去奋斗。”

“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积累,只要不忘初心,总会遇到惊喜。”

“你吃过的苦,终有一天会化成糖。你淌下的泪,终有一天会酿成福。人生就是这样,耕耘才有收获,拼命才有成績,苦熬才有未来,奋斗才有意义!”

崔晓桐,女,汉族,1994年出生,辽宁人,中国女子赛艇运动员。先后获得2019年赛艇世界锦标赛女子四人双桨冠军、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冠军、2022年赛艇世界锦标赛女子四人双桨冠军,还获得了全国三八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26届中国五四奖章等荣誉。

猜你喜欢

双桨赛艇队友
坑队友专业户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
双机、双桨轴系下水前的安装工艺
遭遇“熊队友”怎么破?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苦普洱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不怕神对手,就怕萌队友
探析赛艇运动的体能训练